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抛光固定装置、抛光设备及方法与流程

2022-03-26 15:19: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打磨抛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抛光固定装置、抛光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3c产品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工件的外观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工件在加工完成后,还需要对工件进行抛光,从而使工件的外观符合要求。目前的设备中,对工件的抛光方式大致为:通过抛光头或抛光件的运动(如旋转、振动等),且会相对于工件移动而进行抛光作业,该方式中,抛光头或抛光件容易对工件进行过度抛光致使不良,导致工件品质和生产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抛光固定装置、抛光设备及方法,以解决技术问题:抛光头或抛光件容易对工件进行过度抛光致使不良,导致工件品质和生产效率降低。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抛光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工件并带动工件运动以进行抛光,包括:
5.旋转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工件旋转以进行抛光;
6.第一移动组件,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旋转机构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并进行抛光;及
7.第二移动组件,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移动组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并进行抛光。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抛光固定装置进一步包括:
9.感应器,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用于感应所述工件抛光时所受到的作用力;
10.移动补偿组件,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并与所述感应器耦接,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机构移动,以使所述旋转机构带动所述工件进行补偿移动;
11.其中,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与所述移动补偿组件连接,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带动所述移动补偿组件及所述旋转机构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12.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
13.所述感应器设于所述旋转机构和所述移动补偿组件之间,并与所述旋转机构、所述移动补偿组件分别连接。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抛光固定装置进一步包括:
15.连接板,设于所述旋转机构和所述感应器之间,并与所述旋转机构、所述感应器分别连接。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
17.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所述工件;及
18.旋转组件,设于所述固定组件和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之间,并与所述固定组件、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分别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固定组件及所述工件旋转。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抛光固定装置进一步包括:
20.感应器,设于所述固定组件和所述旋转组件之间,并与所述固定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分别连接,用于感应所述工件抛光时所受到的作用力;
21.移动补偿组件,与所述旋转组件连接,并与所述感应器耦接,用于驱动所述旋转组件移动,以使所述旋转组件带动所述固定组件及所述工件进行补偿移动;
22.其中,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与所述移动补偿组件连接,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带动所述移动补偿组件及所述旋转机构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
24.第一壳体;
25.第一滑轨,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26.第一传动件,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27.第一滑动座,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件连接且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及
28.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且与所述第一传动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件以使所述第一滑动座沿所述第一滑轨移动;
29.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包括:
30.第二壳体;
31.第二滑轨,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32.第二传动件,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33.第二滑动座,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件连接且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及
34.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且与所述第二传动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动件以使所述第二滑动座沿所述第二滑轨移动。
3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进一步包括:
36.两个第一缓冲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设于所述第一滑动座的两侧;
37.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进一步包括:
38.两个第二缓冲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设于所述第二滑动座的两侧。
39.本技术同时提供一种抛光设备,包括:
40.抛光装置;
41.抛光固定装置,为如上所述的抛光固定装置;及
42.控制器,与所述抛光固定装置耦接,用于控制所述抛光固定装置带动所述工件旋转、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和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中至少之一,以使所述工件相对所述抛光装置移动进行抛光。
4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抛光设备进一步包括:
44.旋转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耦接,并与所述抛光固定装置连接;其中,
45.所述抛光装置对应一加工工位;
46.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旋转装置旋转从而带动所述抛光固定装置至所述加工工位,以对应于所述抛光装置。
4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装置包括:
48.转盘,与所述抛光固定装置连接;
49.转盘驱动机构,与所述转盘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盘旋转。
5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抛光设备进一步包括:
51.抛光液供应装置,用于所述工件在所述加工工位抛光时供应抛光液;其中,
52.所述旋转装置进一步包括:
53.隔离罩,设于所述转盘和所述转盘驱动机构之间,用于隔绝所述抛光液进入所述转盘驱动机构。
5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盘上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用于导流所述抛光液;所述抛光设备进一步包括:
55.集液槽,与所述旋转装置适配,用于收集从所述旋转装置上排出的所述抛光液。
5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抛光设备进一步包括:
57.抛光移动机构,与所述控制器耦接,并与所述抛光装置滑动连接,用于移动所述抛光装置至所述加工工位。
5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抛光装置包括:
59.支撑架,与所述抛光移动机构滑动连接;
60.抛光机构,与所述支撑架滑动连接;
61.抛光驱动组件,与所述控制器耦接,并与所述抛光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抛光机构在所述支撑架上沿第三方向移动,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非同向。
6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抛光方法,用于抛光工件,包括:
63.控制所述工件旋转、沿第一方向移动和沿第二方向移动中至少之一,以使所述工件相对抛光装置移动进行抛光。
6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抛光方法进一步包括:
65.控制所述工件移动至与所述抛光装置相对应的初始位置,并使所述工件抵触所述抛光装置。
66.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控制所述工件旋转、沿第一方向移动和沿第二方向移动中至少之一,以使所述工件相对抛光装置移动进行抛光,包括:
67.控制所述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第一预设距离,以使所述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所述抛光装置移动进行抛光;
68.控制所述工件旋转第一预设角度,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中至少之一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非同向,以使所述工件旋转时相对所述抛光装置移动进行抛光;
69.控制所述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第二预设距离,以使所述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所述抛光装置移动进行抛光;及
70.控制所述工件旋转第二预设角度,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中至少之一移动,以使所述工件旋转时相对所述抛光装置移动进行抛光,并回到所述初始位置。
71.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和所述第二预设角度都为90
°

7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抛光方法进一步包括:
73.获取所述工件抵触所述抛光装置时受到的作用力;
74.控制所述工件进行补偿移动,以使所述作用力属于预设范围内。
75.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补偿移动的方向包括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76.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抛光装置为静态设置。
77.上述抛光固定装置、抛光设备及方法,通过旋转机构、第一移动组件、第二移动组件之间相互配合,使得工件移动而实现自动化抛光,避免工件被过度抛光而致使不良,因此提高工件的抛光品质和良率,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78.图1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抛光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79.图2是图1所示的抛光固定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80.图3是图2所示的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81.图4是图2所示的移动补偿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82.图5是图2所示的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83.图6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抛光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84.图7是图6所示的抛光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85.图8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抛光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86.图9是图8所示的s20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87.图10是图7所示的旋转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88.图11是图7所示的抛光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89.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90.抛光设备
ꢀꢀꢀꢀꢀꢀꢀꢀꢀꢀꢀꢀꢀꢀꢀꢀꢀ
100
91.抛光固定装置
ꢀꢀꢀꢀꢀꢀꢀꢀꢀꢀꢀꢀꢀ
10
92.旋转机构
ꢀꢀꢀꢀꢀꢀꢀꢀꢀꢀꢀꢀꢀꢀꢀꢀꢀ
11
93.固定组件
ꢀꢀꢀꢀꢀꢀꢀꢀꢀꢀꢀꢀꢀꢀꢀꢀꢀ
111
94.旋转组件
ꢀꢀꢀꢀꢀꢀꢀꢀꢀꢀꢀꢀꢀꢀꢀꢀꢀ
112
95.旋转底座
ꢀꢀꢀꢀꢀꢀꢀꢀꢀꢀꢀꢀꢀꢀꢀꢀꢀ
1121
96.旋转传动件
ꢀꢀꢀꢀꢀꢀꢀꢀꢀꢀꢀꢀꢀꢀꢀ
1122
97.旋转连接件
ꢀꢀꢀꢀꢀꢀꢀꢀꢀꢀꢀꢀꢀꢀꢀ
1123
98.旋转驱动件
ꢀꢀꢀꢀꢀꢀꢀꢀꢀꢀꢀꢀꢀꢀꢀ
1124
99.第一移动组件
ꢀꢀꢀꢀꢀꢀꢀꢀꢀꢀꢀꢀꢀ
12
100.第一壳体
ꢀꢀꢀꢀꢀꢀꢀꢀꢀꢀꢀꢀꢀꢀꢀꢀꢀ
121
101.第一滑轨
ꢀꢀꢀꢀꢀꢀꢀꢀꢀꢀꢀꢀꢀꢀꢀꢀꢀ
122
102.第一传动件
ꢀꢀꢀꢀꢀꢀꢀꢀꢀꢀꢀꢀꢀꢀꢀ
123
103.第一滑动座
ꢀꢀꢀꢀꢀꢀꢀꢀꢀꢀꢀꢀꢀꢀꢀ
124
104.第一驱动件
ꢀꢀꢀꢀꢀꢀꢀꢀꢀꢀꢀꢀꢀꢀꢀ
125
105.第一缓冲件
ꢀꢀꢀꢀꢀꢀꢀꢀꢀꢀꢀꢀꢀꢀꢀ
126
106.第一滑块
ꢀꢀꢀꢀꢀꢀꢀꢀꢀꢀꢀꢀꢀꢀꢀꢀꢀ
127
107.第一滑台板
ꢀꢀꢀꢀꢀꢀꢀꢀꢀꢀꢀꢀꢀꢀꢀ
128
108.第二移动组件
ꢀꢀꢀꢀꢀꢀꢀꢀꢀꢀꢀꢀꢀ
13
109.第二壳体
ꢀꢀꢀꢀꢀꢀꢀꢀꢀꢀꢀꢀꢀꢀꢀꢀꢀ
131
110.第二滑轨
ꢀꢀꢀꢀꢀꢀꢀꢀꢀꢀꢀꢀꢀꢀꢀꢀꢀ
132
111.第二传动件
ꢀꢀꢀꢀꢀꢀꢀꢀꢀꢀꢀꢀꢀꢀꢀ
133
112.第二滑动座
ꢀꢀꢀꢀꢀꢀꢀꢀꢀꢀꢀꢀꢀꢀꢀ
134
113.第二驱动件
ꢀꢀꢀꢀꢀꢀꢀꢀꢀꢀꢀꢀꢀꢀꢀ
135
114.第二缓冲件
ꢀꢀꢀꢀꢀꢀꢀꢀꢀꢀꢀꢀꢀꢀꢀ
136
115.第二滑块
ꢀꢀꢀꢀꢀꢀꢀꢀꢀꢀꢀꢀꢀꢀꢀꢀꢀ
137
116.第二滑台板
ꢀꢀꢀꢀꢀꢀꢀꢀꢀꢀꢀꢀꢀꢀꢀ
138
117.感应器
ꢀꢀꢀꢀꢀꢀꢀꢀꢀꢀꢀꢀꢀꢀꢀꢀꢀꢀꢀ
14
118.感应壳体
ꢀꢀꢀꢀꢀꢀꢀꢀꢀꢀꢀꢀꢀꢀꢀꢀꢀ
141
119.感应部
ꢀꢀꢀꢀꢀꢀꢀꢀꢀꢀꢀꢀꢀꢀꢀꢀꢀꢀꢀ
142
120.信号端
ꢀꢀꢀꢀꢀꢀꢀꢀꢀꢀꢀꢀꢀꢀꢀꢀꢀꢀꢀ
143
121.密封部
ꢀꢀꢀꢀꢀꢀꢀꢀꢀꢀꢀꢀꢀꢀꢀꢀꢀꢀꢀ
144
122.移动补偿组件
ꢀꢀꢀꢀꢀꢀꢀꢀꢀꢀꢀꢀꢀ
15
123.补偿壳体
ꢀꢀꢀꢀꢀꢀꢀꢀꢀꢀꢀꢀꢀꢀꢀꢀꢀ
151
124.补偿滑轨
ꢀꢀꢀꢀꢀꢀꢀꢀꢀꢀꢀꢀꢀꢀꢀꢀꢀ
152
125.补偿滑块
ꢀꢀꢀꢀꢀꢀꢀꢀꢀꢀꢀꢀꢀꢀꢀꢀꢀ
153
126.补偿传动件
ꢀꢀꢀꢀꢀꢀꢀꢀꢀꢀꢀꢀꢀꢀꢀ
154
127.补偿滑动座
ꢀꢀꢀꢀꢀꢀꢀꢀꢀꢀꢀꢀꢀꢀꢀ
155
128.补偿滑台板
ꢀꢀꢀꢀꢀꢀꢀꢀꢀꢀꢀꢀꢀꢀꢀ
156
129.补偿驱动件
ꢀꢀꢀꢀꢀꢀꢀꢀꢀꢀꢀꢀꢀꢀꢀ
157
130.连接板
ꢀꢀꢀꢀꢀꢀꢀꢀꢀꢀꢀꢀꢀꢀꢀꢀꢀꢀꢀ
16
131.抛光装置
ꢀꢀꢀꢀꢀꢀꢀꢀꢀꢀꢀꢀꢀꢀꢀꢀꢀ
20
132.支撑架
ꢀꢀꢀꢀꢀꢀꢀꢀꢀꢀꢀꢀꢀꢀꢀꢀꢀꢀꢀ
21
133.抛光机构
ꢀꢀꢀꢀꢀꢀꢀꢀꢀꢀꢀꢀꢀꢀꢀꢀꢀ
22
134.抛光连接板
ꢀꢀꢀꢀꢀꢀꢀꢀꢀꢀꢀꢀꢀꢀꢀ
221
135.第二抛光驱动件
ꢀꢀꢀꢀꢀꢀꢀꢀꢀꢀꢀ
222
136.抛光轮连接组件
ꢀꢀꢀꢀꢀꢀꢀꢀꢀꢀꢀ
223
137.抛光轮
ꢀꢀꢀꢀꢀꢀꢀꢀꢀꢀꢀꢀꢀꢀꢀꢀꢀꢀꢀ
224
138.抛光驱动组件
ꢀꢀꢀꢀꢀꢀꢀꢀꢀꢀꢀꢀꢀ
23
139.抛光滑轨
ꢀꢀꢀꢀꢀꢀꢀꢀꢀꢀꢀꢀꢀꢀꢀꢀꢀ
231
140.抛光传动件
ꢀꢀꢀꢀꢀꢀꢀꢀꢀꢀꢀꢀꢀꢀꢀ
232
141.抛光滑动座
ꢀꢀꢀꢀꢀꢀꢀꢀꢀꢀꢀꢀꢀꢀꢀ
233
142.抛光滑块
ꢀꢀꢀꢀꢀꢀꢀꢀꢀꢀꢀꢀꢀꢀꢀꢀꢀ
234
143.抛光滑台板
ꢀꢀꢀꢀꢀꢀꢀꢀꢀꢀꢀꢀꢀꢀꢀ
235
144.第一抛光驱动件
ꢀꢀꢀꢀꢀꢀꢀꢀꢀꢀꢀ
236
145.抛光缓冲件
ꢀꢀꢀꢀꢀꢀꢀꢀꢀꢀꢀꢀꢀꢀꢀ
237
146.控制器
ꢀꢀꢀꢀꢀꢀꢀꢀꢀꢀꢀꢀꢀꢀꢀꢀꢀꢀꢀ
30
147.加工工位
ꢀꢀꢀꢀꢀꢀꢀꢀꢀꢀꢀꢀꢀꢀꢀꢀꢀ
40
148.上下料工位
ꢀꢀꢀꢀꢀꢀꢀꢀꢀꢀꢀꢀꢀꢀꢀ
42
149.旋转装置
ꢀꢀꢀꢀꢀꢀꢀꢀꢀꢀꢀꢀꢀꢀꢀꢀꢀ
50
150.转盘
ꢀꢀꢀꢀꢀꢀꢀꢀꢀꢀꢀꢀꢀꢀꢀꢀꢀꢀꢀꢀꢀ
51
151.转盘驱动机构
ꢀꢀꢀꢀꢀꢀꢀꢀꢀꢀꢀꢀꢀ
52
152.旋转分割器
ꢀꢀꢀꢀꢀꢀꢀꢀꢀꢀꢀꢀꢀꢀꢀ
521
153.隔离罩
ꢀꢀꢀꢀꢀꢀꢀꢀꢀꢀꢀꢀꢀꢀꢀꢀꢀꢀꢀ
53
154.滑环组件
ꢀꢀꢀꢀꢀꢀꢀꢀꢀꢀꢀꢀꢀꢀꢀꢀꢀ
54
155.抛光液供应装置
ꢀꢀꢀꢀꢀꢀꢀꢀꢀꢀꢀ
60
156.集液槽
ꢀꢀꢀꢀꢀꢀꢀꢀꢀꢀꢀꢀꢀꢀꢀꢀꢀꢀꢀ
70
157.安装区
ꢀꢀꢀꢀꢀꢀꢀꢀꢀꢀꢀꢀꢀꢀꢀꢀꢀꢀꢀ
71
158.安装件
ꢀꢀꢀꢀꢀꢀꢀꢀꢀꢀꢀꢀꢀꢀꢀꢀꢀꢀꢀ
72
159.抛光移动机构
ꢀꢀꢀꢀꢀꢀꢀꢀꢀꢀꢀꢀꢀ
80
160.移动壳体
ꢀꢀꢀꢀꢀꢀꢀꢀꢀꢀꢀꢀꢀꢀꢀꢀꢀ
81
161.移动滑轨
ꢀꢀꢀꢀꢀꢀꢀꢀꢀꢀꢀꢀꢀꢀꢀꢀꢀ
82
162.移动传动件
ꢀꢀꢀꢀꢀꢀꢀꢀꢀꢀꢀꢀꢀꢀꢀ
83
163.移动滑动座
ꢀꢀꢀꢀꢀꢀꢀꢀꢀꢀꢀꢀꢀꢀꢀ
84
164.移动滑块
ꢀꢀꢀꢀꢀꢀꢀꢀꢀꢀꢀꢀꢀꢀꢀꢀꢀ
85
165.移动滑台板
ꢀꢀꢀꢀꢀꢀꢀꢀꢀꢀꢀꢀꢀꢀꢀ
86
166.移动驱动件
ꢀꢀꢀꢀꢀꢀꢀꢀꢀꢀꢀꢀꢀꢀꢀ
87
167.移动缓冲件
ꢀꢀꢀꢀꢀꢀꢀꢀꢀꢀꢀꢀꢀꢀꢀ
88
168.机架
ꢀꢀꢀꢀꢀꢀꢀꢀꢀꢀꢀꢀꢀꢀꢀꢀꢀꢀꢀꢀꢀ
90
169.工件
ꢀꢀꢀꢀꢀꢀꢀꢀꢀꢀꢀꢀꢀꢀꢀꢀꢀꢀꢀꢀꢀ
200
具体实施方式
17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17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17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173.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厚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厚度小于第二特征。
174.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17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抛光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工件并带动工件运动以进行抛光,包括:
176.旋转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工件旋转以进行抛光;
177.第一移动组件,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旋转机构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并进行抛光;及
178.第二移动组件,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移动组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并进行抛光。
179.本技术实施例同时提供一种抛光设备,包括:
180.抛光装置;
181.抛光固定装置,为如上所述的抛光固定装置;及
182.控制器,与所述抛光固定装置耦接,用于控制所述抛光固定装置带动所述工件旋转、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和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中至少之一,以使所述工件相对所述抛光装置移动进行抛光。
183.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抛光方法,用于抛光工件,包括:
184.控制所述工件旋转、沿第一方向移动和沿第二方向移动中至少之一,以使所述工件相对抛光装置移动进行抛光。
185.上述抛光固定装置、抛光设备及方法,通过旋转机构、第一移动组件、第二移动组件之间相互配合,使得工件移动而实现自动化抛光,避免工件被过度抛光而致使不良,因此提高工件的抛光品质和良率,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
18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187.请参见图1,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抛光固定装置。抛光固定装置10用于固定工件200,并带动工件200相对于抛光装置(图1未示出,拋光装置可包括如拋光盘、拋光轮或抛光砂纸等物件)移动,使得工件200进行抛光。抛光固定装置10包括旋转机构11、第一移动组件12及第二移动组件13。其中,抛光装置相对工件200可以为静态设置(即抛光装置是运转的以实现抛光作业的目的,但相对工件200是非移动的),工件200可以为手机边框、背壳等物料,但不限于此。
188.旋转机构11用于带动工件200旋转以进行抛光;第一移动组件12与旋转机构11连接,第一移动组件12用于带动旋转机构11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工件200沿第一方向移动并
进行抛光;第二移动组件13与第一移动组件12连接,用于带动第一移动组件12沿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移动,以使工件200沿第二方向移动并进行抛光。如此,工件200在旋转机构11、第一移动组件12和第二移动组件13中至少之一的带动下相对抛光装置移动以进行自动化抛光,实现类似于工件200外形的仿形移动,可避免工件200的自动化抛光受到过度抛光,从而提高工件200的抛光品质和良率。
189.为了便于说明,本技术中,第一方向定义为如图1所示的x轴方向,第二方向定义为如图1所示的y轴方向。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
190.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还可以不垂直,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为30
°
、45
°
、60
°
、75
°
等。
191.请一并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抛光固定装置10还可以包括感应器14和移动补偿组件15。
192.感应器14与旋转机构11连接,感应器14用于感应工件200在抛光时所受到抛光装置的作用力。具体地,感应器14所感应的作用力为工件200抛光时抛光装置对工件200的作用力。需要说明的是,该作用力的大小即表示工件200相对抛光装置移动时的紧密程度,当作用力偏大时,表明工件200过盈抵触抛光装置,此时工件200相对抛光装置移动时会导致工件200的抛光量偏大;反之,当作用力偏小时,则工件200相对抛光装置移动时会导致工件200的抛光量偏小。上述两种情况,均会导致工件200的抛光不符合要求,影响工件200的外观品质和良率。
193.移动补偿组件15与旋转机构11连接,并与感应器14耦接,移动补偿组件15用于驱动旋转机构11移动,以使旋转机构11带动工件200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至少之一进行补偿移动。如此,通过移动补偿组件15,当抛光装置与工件200之间的作用力偏大或偏小时,可通过移动补偿组件15带动旋转机构11及工件200移动,使得工件200远离或靠近抛光装置,进而通过进行补偿移动以改变抛光装置与工件200之间的作用力,以使工件200能够被精确、稳定的作用力进行抛光,避免工件200的抛光量偏大或偏小,从而影响工件200的外观品质和良率。
194.本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组件12与移动补偿组件15连接,第一移动组件12带动移动补偿组件15及旋转机构11沿第一方向移动。
195.在一些实施过程中,抛光装置与工件200之间的作用力会通过旋转机构11传递给感应器14。感应器14或外部处理元件判断该作用力是否属于一预设范围内。当感应器14感应到的作用力大于预设范围的最大值时,表明抛光装置与工件200之间的作用力偏大,易造成抛光量偏大,移动补偿组件15则带动旋转机构11及工件200朝远离抛光装置的方向运动,以使抛光装置与工件200之间的作用力位于预设范围内。当感应器14感应到的作用力小于预设范围的最小值时,表明抛光装置与工件200之间的作用力偏小,易造成抛光量偏小,移动补偿组件15则带动旋转机构11及工件200朝靠近抛光装置的方向运动,以使抛光装置与工件200之间的作用力位于预设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当抛光装置与工件200之间的作用力的方向沿第一方向时,则移动补偿组件15带动旋转机构11及工件200沿第一方向移动以进行补偿移动;当抛光装置与工件200之间的作用力的方向沿第二方向时,则移动补偿组件15带动旋转机构11及工件200沿第二方向移动以进行补偿移动;当抛光装置与工件200之间的作用力的方向沿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的合成方向时,则移动补偿组件15带动旋转机
构11及工件200沿该合成方向移动以进行补偿移动。
196.请参见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感应器14大致为板状,感应器14设于旋转机构11和移动补偿组件15之间,并与旋转机构11、移动补偿组件15分别连接。如此,感应器14易于安装,且容易感应到工件200所受的作用力。
197.具体地,感应器14可以包括感应壳体141,以及设于感应壳体141上的感应部142、信号端143和密封部144。感应部142用于感应工件200抛光时所受到的作用力,感应部142大致设于感应壳体141的中间位置,信号端143设于感应壳体141的一侧,且信号端143与感应部142耦接,信号端143用于将感应部142所感应的信号进行输出;密封部144环绕感应部142设置,密封部144可以为密封项圈,密封部144用于对感应部142进行密封,避免感应部142因受到灰尘污染而产生干扰信号。
198.请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移动补偿组件15可以包括补偿壳体151、补偿滑轨152、补偿滑块153、补偿传动件154、补偿滑动座155、补偿滑台板156和补偿驱动件157。
199.补偿壳体151用于容纳补偿滑轨152、补偿滑块153、补偿传动件154、补偿滑动座155、补偿滑台板156和补偿驱动件157,补偿滑台板156大致为板状。补偿滑轨152设于补偿壳体151且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中之一延伸,补偿滑块153滑动设于补偿滑轨152上且与补偿滑台板156连接;补偿传动件154设于补偿壳体151且沿第二方向延伸;补偿滑动座155的一端与补偿传动件154连接,补偿滑动座155的另一端与补偿滑台板156连接,补偿滑台板156远离补偿滑动座155的一侧与感应器14连接;补偿驱动件157设于补偿壳体151且与补偿传动件154连接,补偿驱动件157用于驱动补偿传动件154转动以使补偿滑动座155沿补偿传动件154移动,进而使补偿滑台板156及补偿滑块153沿补偿滑轨152移动,从而使得感应器14、旋转机构11及工件200沿补偿滑轨152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补偿滑轨152的延伸方向也可以为第一方向或由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合成的其他方向,但不限于此。
200.补偿传动件154和补偿滑动座155大致可以为滚珠丝杠结构。补偿驱动件157可以为伺服电机,补偿传动件154通过轴承与补偿壳体151可转动地连接,补偿滑轨152的数量为两个,补偿滑块153的数量为四个。可以理解地,补偿滑块153的数量还可以为两个、六个或更多个。
201.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移动补偿组件15还可以为直线气缸机构,则感应器14与直线气缸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如此,移动补偿组件15仍然能够实现旋转机构11及工件200的补偿移动。
202.请继续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抛光固定装置10还可以包括连接板16。连接板16大致为板状,连接板16设于旋转机构11和感应器14之间,并与旋转机构11、感应器14分别连接。如此,通过连接板16对上方旋转机构11的完全承载,有利于受力传导及提高感应器14的感应精度,减小误差。
203.本实施例中,旋转机构11可以包括固定组件111和旋转组件112。
204.固定组件111用于固定工件200;旋转组件112设于固定组件111和第一移动组件12之间,并与固定组件111、第一移动组件12分别连接,旋转组件112用于驱动固定组件111及工件200旋转。如此,通过固定组件111固定工件200,旋转组件112带动固定组件111及工件200旋转,实现旋转机构11对工件200的旋转和固定功能。
20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组件111用于固定工件200的一端与工件200相适配,可用
于内撑工件200。旋转组件112可以包括旋转底座1121、旋转传动件1122、旋转连接件1123及旋转驱动件1124。旋转底座1121大致为短圆柱形,旋转传动件1122大致为长圆柱形,旋转底座1121的直径大于旋转传动件1122的直径,旋转底座1121的一端与固定组件111连接,旋转底座1121的另一端与旋转传动件1122的一端连接,旋转传动件1122的另一端与旋转连接件1123连接,旋转驱动件1124的输出端与旋转连接件1123连接。旋转驱动件1124用于驱动旋转连接件1123转动,进而带动旋转传动件1122及旋转底座1121转动,从而带动固定组件111及工件200旋转。
206.旋转驱动件1124可以为伺服电机,旋转连接件1123可以为联轴器。其中,旋转连接件1123实现了旋转驱动件1124的驱动力在不同方向上的传递。如此,抛光固定装置10的结构紧凑、合理、稳定。
207.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旋转驱动件1124还可以直接与旋转传动件1122连接。如此,旋转连接件1123可以省略。
208.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固定组件111用于固定工件200的一端还可以为吸盘或真空吸嘴,通过真空负压吸附工件200以避免对工件200造成损伤。
2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感应器14设于固定组件111和旋转组件112之间,并与固定组件111、旋转组件112分别连接,感应器14用于感应工件200抛光时所受到的作用力。与之相应地,移动补偿组件15与旋转组件112连接,并与感应器14耦接,移动补偿组件15用于驱动旋转组件112移动,以使旋转组件112带动固定组件111及工件200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之一进行补偿移动。其中,第一移动组件12与移动补偿组件15连接,第一移动组件12带动移动补偿组件15及旋转机构11沿第一方向移动。如此,感应器14与工件200的距离更近,工件200所受到的作用力的传导更直接,更有利于感应器14感应工件200所受到的作用力。
210.请参见图5,本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组件12可以包括第一壳体121、第一滑轨122、第一传动件123、第一滑动座124及第一驱动件125。
211.第一壳体121用于承载第一滑轨122、第一传动件123、第一滑动座124及第一驱动件125。第一滑轨122设于第一壳体121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传动件123设于第一壳体121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滑动座124的一端与第一传动件123连接且与第一滑轨122滑动连接,第一滑动座124的另一端与旋转机构11连接;第一驱动件125设于第一壳体121且与第一传动件123连接,第一驱动件125用于驱动第一传动件123转动以使第一滑动座124沿第一滑轨122移动。如此,第一移动组件12实现驱动旋转机构11沿第一方向移动。
2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传动件123和第一滑动座124大致可以为滚珠丝杠结构。第一驱动件125可以为伺服电机,第一传动件123通过轴承与第一壳体121可转动地连接,第一滑轨122的数量为两个。
2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移动组件12还可以包括第一滑块127和第一滑台板128,第一滑台板128大致为板状,第一滑块127的数量为四个,第一滑块127的一端滑动设于第一滑轨122且第一滑块127的另一端与第一滑台板128连接,第一滑台板128与旋转机构11连接。与之相应地,第一滑动座124滑动设于第一传动件123且与第一滑台板128连接。如此,第一移动组件12的精密性更好,移动更稳定,使用寿命更长。可以理解地,第一滑块127的数量还可以为两个、六个或更多个。
2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移动组件12还可以包括两个第一缓冲件126。两个第一缓
冲件126沿第一滑轨122的延伸方向设于第一滑动座124或第一滑台板128的两侧。第一缓冲件126可以为由橡胶材料制成的弹性件。如此,通过两个第一缓冲件126,第一滑动座124或第一滑台板128与第一壳体121即将接触时,两个第一缓冲件126能够为第一滑动座124或第一滑台板128提供缓冲力。可以理解地,第一缓冲件126还可以为弹簧等具有弹性的部件。
215.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组件12还可以为直线气缸机构,则旋转机构11与直线气缸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如此,第一移动组件12仍然能够实现旋转机构11沿第一方向移动。
216.本实施例中,第二移动组件13可以包括第二壳体131、第二滑轨132、第二传动件133、第二滑动座134及第二驱动件135。
217.第二壳体131用于承载第二滑轨132、第二传动件133、第二滑动座134及第二驱动件135。第二滑轨132设于第二壳体131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传动件133设于第二壳体131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滑动座134的一端与第二传动件133连接且与第二滑轨132滑动连接,第二滑动座134的另一端与第一壳体121连接;第二驱动件135设于第二壳体131且与第二传动件133连接,第二驱动件135用于驱动第二传动件133转动以使第二滑动座134沿第二滑轨132移动。如此,第二移动组件13实现第一移动组件12沿第二方向移动。
2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传动件133和第二滑动座134大致可以为滚珠丝杠结构。第二驱动件135可以为伺服电机,第二传动件133通过轴承与第二壳体131可转动地连接,第二滑轨132的数量为两个。
2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移动组件13还可以包括第二滑块137和第二滑台板138,第二滑台板138大致为板状,第二滑块137的数量为四个,第二滑块137滑动设于第二滑轨132且与第二滑台板138连接,第二滑台板138与第一壳体121连接。与之相应地,第二滑动座134滑动设于第二传动件133且与第二滑台板138连接。如此,第二移动组件13的精密性更好,移动更稳定,使用寿命更长。可以理解地,第二滑块137的数量还可以为两个、六个或更多个。
2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移动组件13还可以包括两个第二缓冲件136。两个第二缓冲件136沿第二滑轨132的延伸方向设于第二滑动座134或第二滑台板138的两侧。第二缓冲件136可以为由橡胶材料制成的弹性件。如此,通过两个第二缓冲件136,第二滑动座134或第二滑台板138与第二壳体131即将接触时,两个第二缓冲件136能够为第二滑动座134或第二滑台板138提供缓冲力。可以理解的,第二缓冲件136还可以为弹簧等具有弹性的部件。
221.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移动组件13还可以为直线气缸机构,则第一壳体121与直线气缸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如此,第二移动组件13仍然能够实现第一移动组件12沿第二方向移动。
222.一些实施例提出的上述的抛光固定装置10的一实施过程大致为:首先,将工件200放置于旋转机构11的固定组件111上,使得固定组件111吸附固定住工件200;接着,控制第一移动组件12、第二移动组件13带动移动补偿组件15、旋转机构11及工件200进行移动,以使工件200处于能够进行抛光的位置,并控制抛光装置与工件200之间的作用力位于预设范围内;再进一步,控制旋转机构11带动工件200旋转,并与第一移动组件12和第二移动组件13相配合,使工件200进行旋转以相对抛光装置移动,通过摩擦以进行抛光;与此同时,感应器14感应工件200所受到的作用力,并将感受到的作用力发送至移动补偿组件15,移动补偿
组件15根据作用力与预设范围的比较,带动旋转机构11及工件200移动以进行相应的补偿移动。如此,抛光固定装置10实现带动工件200相对抛光装置移动而进行自动化高品质抛光。
223.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抛光固定装置10,通过旋转机构11、第一移动组件12、第二移动组件13、感应器14、移动补偿组件15之间相互配合,使得工件200实现自动化抛光,且抛光的品质和作业效率高,有利于提升工件200的生产良率和总体效率;通过感应器14与移动补偿组件15的配合,能够进一步保证工件200的抛光品质,进一步提升工件200的抛光良率。
224.请参见图6,本技术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抛光设备,抛光设备100用于对工件200进行抛光,并且能够实现对工件200的连续循环抛光。抛光设备100包括抛光装置20、上述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抛光固定装置10及控制器30。
225.抛光装置20用于对抛光固定装置10固定的工件200进行抛光;控制器30与抛光固定装置10耦接,控制器30用于控制抛光固定装置10带动工件200旋转、沿第一方向移动和沿第二方向移动中至少之一,以使工件200相对抛光装置20移动进行抛光。本实施例中,控制器30为触控操作组件,触控操作组件包括处理器(图未示)、存储器(图未示)、显示屏(图未示)等元件,处理器用于接收数据、处理数据及发送数据,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指令,该数据、指令可被处理器读取、执行,显示屏用于显示信息、接收触控指令并发送该触控指令至处理器。
226.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控制器30还可以为计算机设备、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控制器30是上述抛光设备1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抛光设备100的各个部分。
227.控制器30分别与抛光固定装置10中的旋转机构11、第一移动组件12、第二移动组件13、感应器14、移动补偿组件15耦接,用于控制旋转机构11、第一移动组件12和第二移动组件13运动,还用于接收感应器14所发送的作用力并根据该作用力与预设范围的比较结果控制移动补偿组件15带动感应器14、旋转机构11及工件200移动以使工件200进行相应的补偿移动。
228.请一并参见图7,本实施例中,抛光设备100还包括旋转装置50,抛光装置20与加工工位40相对应。
229.加工工位40可以理解为抛光固定装置10上的工件200进行抛光的位置。本实施例中,加工工位40的数量为三个,其中。可以理解地,根据不同的生产需求,加工工位40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两个、四个、五个、六个或更多个。
230.旋转装置50与控制器30耦接,并与抛光固定装置10连接。其中,控制器30控制旋转装置50旋转从而带动抛光固定装置10至加工工位40,以对应于抛光装置20。本实施例中,与加工工位40的数量相对应的,抛光装置20的数量为三个,抛光固定装置10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抛光固定装置10对应一个加工工位40,三个抛光装置20与其中三个加工工位40相对应,另外设置一个上下料工位42,上下料工位42仅容许一抛光固定装置10,用于将工件200放置在抛光固定装置10上,还用于将工件200从抛光固定装置10上取下,实现对工件200的上料
和下料。
231.请参见图8,本技术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抛光方法,用于对工件200进行抛光,抛光方法可以由上述的抛光设备100实现。以工件200为手机边框为例进行说明,手机边框包括长边、短边以及连接长边和短边的圆弧角,对手机边框进行抛光时,需要对手机边框的长边、短边、圆弧角均进行抛光。根据不同的需求,流程图中步骤的顺序可以改变,某些步骤可以省略。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相关的部分。抛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32.s10,控制工件200移动至与抛光装置20相对应的初始位置,并使工件200抵触抛光装置20。
233.具体地,控制器30控制抛光固定装置10移动,以使手机边框的长边与抛光装置20相抵触,且该长边与抛光装置20相抵触的位置为靠近圆弧角的一端。需要说明的是,初始位置即为手机边框的长边靠近圆弧角的一端与抛光装置相抵触的空间位置。
234.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初始位置还可以为手机边框的短边靠近圆弧角的一端与抛光装置相抵触的空间位置。
235.s20,控制工件200旋转、沿第一方向移动和沿第二方向移动中至少之一,以使工件200相对抛光装置20移动进行抛光。
236.具体地,控制器30控制抛光固定装置10中的旋转机构11带动工件200旋转、第一移动组件12带动工件200沿第一方向移动和第三移动组件13带动工件200沿第二方向移动中至少之一,使得工件200的长边、短边及圆弧角相对抛光装置20移动摩擦而进行抛光。其中,抛光装置20为静态设置。
237.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抛光装置20也可以为动态设置。
238.请参见图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s20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22-s28。
239.s22,控制工件200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预设距离,以使工件200沿第一方向相对抛光装置20移动进行抛光。
240.具体地,控制器30控制第一移动组件12带动工件200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预设距离,使得工件200的长边相对抛光装置20移动摩擦第一预设距离,从而对工件200的长边进行抛光。其中,第一预设距离可以为长边的长度。
241.s24,控制工件200旋转第一预设角度,并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至少之一移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非同向,以使工件200旋转时相对抛光装置20移动进行抛光。
242.具体地,控制器30控制旋转机构11带动工件200旋转第一预设角度,并控制第一移动组件12带动工件200沿第一方向和控制第二移动组件13带动工件200沿第二方向中至少之一移动,使得工件200在旋转的同时,工件200的圆弧角相对抛光装置20移动摩擦以进行抛光。其中,第一预设角度可以为90
°
。可以理解地,旋转机构11带动工件200旋转第一预设角度后,工件200的短边靠近圆弧角的一端与抛光装置20相抵触。
243.s26,控制工件200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预设距离,以使工件200沿第一方向相对抛光装置20移动进行抛光。
244.具体地,控制器30控制第一移动组件12带动工件200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预设距离,使得工件200的短边相对抛光装置20移动摩擦第二预设距离,从而对工件200的短边进行抛光。其中,第二预设距离可以为短边的长度。
245.s28,控制工件200旋转第二预设角度,并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至少之一移动,以使工件200旋转时相对抛光装置20移动进行抛光,并回到初始位置。
246.具体地,控制器30控制旋转机构11带动工件200旋转第二预设角度,并控制第一移动组件12带动工件200沿第一方向和控制第二移动组件13带动工件200沿第二方向中至少之一移动,使得工件200在旋转的同时,工件200的另一圆弧角相对抛光装置20移动摩擦以进行抛光。其中,第二预设角度可以为90
°
。可以理解地,旋转机构11带动工件200旋转第二预设角度后,工件200的长边靠近圆弧角的一端与抛光装置20相抵触,即回到初始位置。
247.s30,获取工件200抵触抛光装置20时受到的作用力。
248.具体地,控制器30控制感应器14获取工件200抵触抛光装置20时受到的作用力,并将感应器14获取的作用力发送至控制器30。
249.s40,控制工件200进行补偿移动,以使作用力属于预设范围内。
250.具体地,控制器30根据接收到的作用力,并将接收到的作用力与预设范围进行比较,当接收的作用力偏大或偏小时,控制器30控制移动补偿组件15带动工件200远离或靠近抛光装置20,以对工件200进行补偿移动,使得抛光装置20与工件200之间的作用力属于预设范围内,从而保证工件200的抛光品质和良率。其中,补偿移动的方向包括第一方向和方向。
251.请继续参见图6和图7,在一些实施过程中,每个抛光固定装置10对应一个加工工位40设置,三个抛光装置20对应其中三个加工工位40,另外一个上下料工位42用于对工件200进行上料和下料。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过程中,按照逆时针方向,对三个加工工位40分别定义为第一加工工位、第二加工工位和第三加工工位,对四个抛光固定装置10分别定义为第一抛光固定装置、第二抛光固定装置、第三抛光固定装置和第四抛光固定装置,对抛光装置20分别定义为第一抛光装置、第二抛光装置和第三抛光装置,抛光设备100的初始状态为:第一抛光固定装置、第二抛光固定装置、第三抛光固定装置、第四抛光固定装置分别位于上下料工位42、第一加工工位、第二加工工位、第三加工工位,第一抛光装置、第二抛光装置、第三抛光装置分别位于第一加工工位、第二加工工位、第三加工工位,上下料工位42用于对工件200进行上料和下料。以旋转装置50逆时针旋转为例进行说明。
252.首先,在上下料工位42上,将工件200放置在第一抛光固定装置上,此时,第二抛光固定装置、第三抛光固定装置、第四抛光固定装置分别位于第一加工工位、第二加工工位、第三加工工位,且分别对应第一抛光装置、第二抛光装置、第三抛光装置;接着,控制器30控制旋转装置50转动,使第一抛光固定装置转动至第一加工工位,此时,第二抛光固定装置、第三抛光固定装置、第四抛光固定装置分别位于第二加工工位、第三加工工位、上下料工位42;再进一步,控制器30控制第一抛光固定装置上的工件200相对第一抛光装置移动以进行第一次抛光;再进一步,在上下料工位42,将工件200放置在第四抛光固定装置上;再进一步,待第一加工工位完成第一次抛光后,控制器30控制旋转装置50转动,使第一抛光固定装置转动至第二加工工位,第四抛光固定装置转动至第一加工工位,此时,第二抛光固定装置、第三抛光固定装置分别位于第三加工工位、上下料工位42;再进一步,控制器30控制第四抛光固定装置上的工件200相对第一抛光装置移动以进行第一次抛光、控制第一抛光固定装置上的工件200相对第二抛光装置移动进行第二次抛光;再进一步,在上下料工位42,将工件200放置在第三抛光固定装置的旋转机构11上;再进一步,待第一加工工位完成第一
次抛光、第二加工工位完成第二次抛光后,控制器30控制旋转装置50转动,使第一抛光固定装置转动至第三加工工位,第四抛光固定装置转动至第二加工工位,第三抛光固定装置转动至第一加工工位,此时,第二抛光固定装置位于上下料工位42;再进一步,控制器30控制第三抛光固定装置上的工件200相对第一抛光装置移动以进行第一次抛光、控制第四抛光固定装置上的工件200相对第二抛光装置移动以进行第二次抛光、控制第一抛光固定装置上的工件200相对第三抛光装置移动以进行第三次抛光;再进一步,在上下料工位42,将工件200放置在第二抛光固定装置上;再进一步,待第一加工工位完成第一次抛光、第二加工工位完成第二次抛光、第三加工工位完成第三次抛光后,控制器30控制旋转装置50转动,使第一抛光固定装置转动至上下料工位42,第四抛光固定装置转动至第三加工工位,第三抛光固定装置转动至第二加工工位,第二抛光固定装置转动至第一加工工位;再进一步,控制器30控制第二抛光固定装置上的工件200相对第一抛光装置移动以进行第一次抛光、控制第三抛光固定装置上的工件200相对第二抛光装置移动以进行第二次抛光、控制第四抛光固定装置上的工件200相对第三抛光装置移动以进行第三次抛光;再进一步,由于第一抛光固定装置上的工件200依次经过第一次抛光、第二次抛光、第三次抛光完成抛光,从第一抛光固定装置上取下已经完成抛光的工件200,并在第一抛光固定装置上放置新的待抛光的工件200。如此,使旋转装置50带动抛光固定装置10循环转动,使得每个抛光固定装置10上的工件200依次经第一次抛光、第二次抛光、第三次抛光以完成抛光,抛光设备100上的第一抛光装置、第二抛光装置、第三抛光装置同时工作,上下料工位42实现工件200的上料和下料,不影响抛光装置20对工件200的抛光,节省上料和下料的时间,不影响抛光设备100的稼动率,提升了工件200的抛光效率。
253.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次抛光可以理解为对工件200的粗抛光,第二次抛光可以理解为对工件200的细抛光,第三次抛光可以理解为对工件200的精抛光。
254.本实施例中,抛光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抛光移动机构80。抛光移动机构80与控制器30耦接,并与抛光装置20滑动连接,抛光移动机构80用于移动抛光装置20至加工工位40。如此,实现抛光装置20相对抛光固定装置10的移动。
255.本实施例中,抛光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抛光液供应装置60,抛光液供应装置60邻近旋转装置50设置,抛光液供应装置60用于工件200在加工工位40抛光时供应抛光液。抛光液能够降低抛光装置20与工件200之间的温度,避免工件200因高温而发生色变、形变等问题;还具有去油污、清洗、防锈、增光等性能,有利于提升工件200的抛光品质。抛光液可以为多晶金刚石抛光液、氧化硅抛光液、氧化铈抛光液、氧化铝和碳化硅抛光液等。
256.本实施例中,抛光设备100还可以包括集液槽70,集液槽70与旋转装置50适配,旋转装置50设于集液槽70内,集液槽70用于收集从旋转装置50上排出的抛光液。
25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集液槽70包括用于安装至少部分旋转装置50的安装区71,安装区71由一安装件72隔开,安装件72大致为筒状。集液槽70除安装区71外的区域用于收集抛光液,安装件72还具有隔离的作用,用于避免抛光液流入旋转装置50内。
258.本实施例中,抛光设备100还包括机架90。机架90用于承载集液槽70、抛光装置20、抛光移动机构80、抛光固定装置10及旋转装置50。抛光液供应装置60可以设于机架90上,也可以邻近机架90设置。控制器30可以设于机架90上,也可以邻近机架90设置。
259.请参见图10,本实施例中,旋转装置50可以包括转盘51和转盘驱动机构52。转盘51
大致为板状,且转盘51大致为圆角正方形,四个抛光固定装置10等分设置在转盘51上。转盘驱动机构52与转盘51连接,转盘驱动机构52用于驱动转盘51进行旋转,从而带动抛光固定装置10转动。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转盘51还可以为圆形或正方形。
26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盘驱动机构52包括旋转分割器521。通过一伺服电机驱动旋转分割器521转动,旋转分割器521则用于控制转盘51的旋转度,以使转盘51带动抛光固定装置10转至加工工位40。本实施方式中,旋转分割器521用于控制转盘51每次转动90
°
,以使转盘51每转动一次,抛光固定装置10相应地转动至邻近的加工工位40或上下料工位42。
261.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当加工工位40及上下料工位42的数量为两个、三个、五个、六个或更多个时。旋转分割器521则控制转盘51每次转动180
°
、120
°
、72
°
、60
°
等。其中,抛光固定装置10的数量与加工工位40及上下料工位42的数量和相等。
262.本实施例中,旋转装置50还可以包括隔离罩53。隔离罩53大致为圆筒状,隔离罩53设于转盘51和转盘驱动机构52之间,且隔离罩53位于集液槽70的安装区71内。隔离罩53用于防止抛光液排入集液槽70时进入转盘驱动机构52。如此,通过隔离罩53与安装件72的配合,能够保护转盘驱动机构52不会被抛光液所污染,保证转盘驱动机构52能够正常、稳定地运行。
263.本实施例中,旋转装置50还可以包括滑环组件54。滑环组件54设于转盘51背离转盘驱动机构52的一侧。如此,通过滑环组件54,能够为转盘51上的抛光固定装置10供应电气,便于抛光固定装置10跟随转盘51转动时,电气线路不会发生缠绕现象。
26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盘51上可以设置导流槽(图未示),导流槽用于导流转盘51上的抛光液。导流槽可以为贯穿转盘51的通孔,且该通孔与集液槽70相连通。如此,有利于抛光液落在转盘51上以后尽快排入集液槽70内。
265.请参见图11,本实施例中,抛光装置20也可以为动态的,在参与工件200的抛光作业之前,可移动以调整到适当的位置。抛光装置20可以包括支撑架21、抛光机构22及抛光驱动组件23。支撑架21大致为板状,支撑架21与抛光移动机构80滑动连接;抛光机构22与支撑架21滑动连接;抛光驱动组件23与控制器30耦接,并与抛光机构22连接,抛光驱动组件23用于驱动抛光机构22在支撑架21上沿第三方向移动,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第二方向非同向。本实施例中,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垂直,第三方向可以为如图11所示的z轴方向。如此,通过抛光驱动组件23驱动抛光机构22在支撑架21上滑动,使得抛光机构22在第三方向能够靠近或远离抛光固定装置10。
26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抛光驱动组件23可以包括抛光滑轨231、抛光传动件232、抛光滑动座233、抛光滑块234、抛光滑台板235、第一抛光驱动件236和两个抛光缓冲件237。
267.抛光滑轨231设于支撑架21且沿第三方向延伸;抛光传动件232设于支撑架21且沿第三方向延伸;抛光滑动座233的一端与抛光传动件232连接,抛光滑动座233的另一端与抛光滑台板235连接,抛光滑台板235与抛光滑动座233连接的一端还与抛光滑块234连接,抛光滑块234滑动设于抛光滑轨231上,抛光滑台板235背离抛光滑动座233、抛光滑块234的一侧与抛光机构22连接;两个抛光缓冲件237沿第三方向设于抛光滑台板235的两侧;第一抛光驱动件236设于支撑架21且与抛光传动件232连接,第一抛光驱动件236用于驱动抛光传动件232转动以使抛光滑动座233沿抛光传动件232移动,进而使抛光滑块234、抛光滑台板235、抛光机构22沿抛光滑轨231移动。如此,抛光驱动组件23实现抛光机构22沿第三方向移
动。
268.抛光传动件232和抛光滑动座233大致可以为滚珠丝杠机构。第一抛光驱动件236可以为伺服电机,抛光传动件232通过轴承与支撑架21可转动地连接。抛光滑轨231和抛光滑块234的数量均为两个。抛光滑台板235大致为板状。两个抛光缓冲件237可以为由橡胶材料制成的弹性件。可以理解地,抛光缓冲件237还可以为弹簧等具有弹性的部件,抛光滑块234的数量还可以为四个、六个或更多个。
269.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抛光驱动组件23还可以为直线气缸机构,则抛光机构22与抛光驱动组件23的输出端连接。如此,抛光移动组件仍然能够实现抛光机构22沿第三方向移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抛光机构22也可以为动态的,在参与工件200的抛光作业之前,可使抛光轮224旋转或移动至适当的位置。抛光机构22可以包括抛光连接板221、第二抛光驱动件222、抛光轮连接组件223及至少一抛光轮224。
270.抛光连接板221与抛光驱动组件23的抛光滑台板235连接,抛光轮连接组件223设于抛光连接板221上,第二抛光驱动件222的输出端与抛光轮连接组件223的内部连接,至少一抛光轮224可转动地设于抛光轮连接组件223上。第二抛光驱动件222用于驱动抛光轮连接组件223的内部转动进而使得至少一抛光轮224转动,从而使至少一抛光轮224对工件200进行抛光。抛光轮224的数量为三个,分别设于抛光轮连接组件223的三个侧面,用于对不同类型的工件200进行抛光。
271.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抛光轮224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两个、四个或更多个,可以根据待抛光的工件200的形状进行设计。
272.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抛光机构22还可以为静态的,即抛光轮224是静止不转动的。如此,第二抛光驱动件222可以省略。
27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抛光移动机构80驱动抛光装置20沿靠近或远离抛光固定装置10的方向运动。本实施方式中,抛光移动机构80驱动抛光装置20沿第一方向靠近或远离抛光固定装置10。第一方向如图9所示的x轴方向。
274.抛光移动机构80可以包括移动壳体81、移动滑轨82、移动传动件83、移动滑动座84、移动滑块85、移动滑台板86、移动驱动件87和两个移动缓冲件88。
275.移动壳体81用于承载移动滑轨82、移动传动件83、移动滑动座84、移动滑块85、移动滑台板86、移动驱动件87和两个移动缓冲件88。移动滑轨82设于移动壳体81且沿第一方向延伸;抛光滑动座233的一端与移动传动件83连接,移动滑动座84的另一端与移动滑台板86连接,移动滑台板86与移动滑动座84连接的一端还与移动滑块85连接,移动滑块85滑动设于移动滑轨82上,移动滑台板86背离移动滑动座84、移动滑块85的一侧与支撑架21连接;两个移动缓冲件88沿第一方向设于移动滑台板86的两侧;移动驱动件87设于移动壳体81且与移动传动件83连接,移动驱动件87用于驱动移动传动件83转动以使移动滑动座84沿移动传动件83移动,进而使移动滑块85、移动滑台板86、支撑架21沿移动滑轨82移动。如此,抛光移动机构80实现支撑架21沿第一方向移动。
276.移动传动件83和移动滑动座84大致可以为滚珠丝杠机构。移动驱动件87可以为伺服电机,移动传动件83通过轴承与移动壳体81可转动地连接。移动滑轨82和移动滑块85的数量均为两个。移动滑台板86大致为板状。两个移动缓冲件88可以为由橡胶材料制成的弹性件。可以理解地,移动缓冲件88还可以为弹簧等具有弹性的部件,移动滑块85的数量还可
以为四个、六个或更多个。
277.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抛光移动机构80还可以为直线气缸机构,则支撑架21与抛光移动机构80的输出端连接。如此,抛光移动机构80仍然能够实现支撑架21沿第一方向移动。
278.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抛光装置20可以为静态的,即抛光机构22是静止不移动的,抛光机构22的抛光轮224是静止不转动的。如此,抛光移动机构80、第二抛光驱动件222、抛光驱动组件23可以省略。
279.一些实施例提出的抛光设备100,通过抛光装置20、抛光固定装置10、控制器30、加工工位40、上下料工位42、旋转装置50、抛光移动机构80、抛光液供应装置60、集液槽70之间相互配合,使得工件200实现自动化抛光,工件200自动化抛光的作业效率高,有利于提升工件200的生产效率;通过抛光固定装置10的感应器14与移动补偿组件15之间的配合,能够确保工件200的抛光品质,提升工件200的生产良率和总体效率;旋转装置50带动抛光固定装置10循环转动,使得抛光固定装置10上的工件200在加工工位40上相对抛光装置20移动以进行抛光,对工件200进行上料和下料时,不影响抛光装置20对其他抛光固定装置10上的工件200进行抛光,避免上料和下料时停止抛光装置20对工件200进行抛光,节省工件200上料和下料的时间,不影响抛光设备100的稼动率,提升了工件200的抛光效率。
28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技术内。
28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