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线芯加强集装型绳缆的制作方法

2022-03-26 14:02: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绳缆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绳缆。


背景技术:

2.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防裂绳缆,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1694756.6,申请日为:2017.12.07,公布号为cn208362782u,公布日为:2019.01.11,该发明申请公开一种高强度防裂绳缆,包括内绳缆芯、外绳缆芯、柔性棒、弹性保护层、复合层、抗老化层,在抗老化层的外表面设置有泡沫层,在泡沫层的一个断面上均匀加工有若干个通孔,该发明容易出现爆丝的现象,造成作业人员受伤且不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多线芯加强集装型绳缆;该发明内配合设置有多组加强结构,增加了线缆本体的稳定性,增加了线缆本体的使用寿命,同时制造工艺简单,减少了后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爆丝的可能性。
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线芯加强集装型绳缆,包括线缆本体(1),所述线缆本体(1)的中心处配合设置有内芯(2),所述内芯(2)的外侧配合设置有加强层(3),所述线缆本体(1)配合加强层(3)设置有若干组定位线缆(4),所述定位线缆(4)的外侧配合设置有若干组隔离层,所述隔离层的外侧配合设置有若干组加固线缆(5),所述加固线缆(5)的外侧配合设置有若干分隔层,所述线缆本体(1)配合分隔层设置有若干组双芯钢缆(6),所述线缆本体(1)还设置若干保护层。
5.本发明工作时,在安装时,将内芯(2)固定设置于线缆本体(1)的中心点处,将加强层(3)绕包设置于内芯(2)的外部且绕包厚度为0.3cm-0.5cm之间,将定位线缆(4)依次环绕设置于加强层(3)的外侧并固定,将第一隔离层(7)、第二隔离层(8)与第三隔离层(9)依次绕包设置于各组定位线缆(4)的外部并进行固定,在绕包第一隔离层(7)、第二隔离层(8)与第三隔离层(9)时,将热熔树脂涂覆于第一隔离层(7)、第二隔离层(8)与第三隔离层(9)的外部后再进行绕包,隔离层绕包完成后,将加固线缆(5)环绕设置于第三隔离层(9)的外部,将第一分隔层(10)、第二分隔层(11)及第三分隔层(12)依次包绕与加固线缆(5)的外部,并将第一分隔层(10)、第二分隔层(11)及第三分隔层(12)的外部涂覆热熔树脂后进行绕包,将加强刚芯(13)环绕设置于分隔层的外部,将铠甲层(15)绕包于加强刚芯(13)的外部,将加强刚芯(13)的间隙处通过小填充层(14)进行填充,至此安装完成,在工作时,内部的各个隔离层、分隔层将对线缆本体(1)的内芯(2)进行有效的保护,同时内部的加强刚芯(13)与定位线缆(4)将进一步保证内部结构的稳定芯,防止出现断裂或爆丝的现象发生。
6.本发明的优点是:提供一种多线芯加强集装型绳缆;该发明内配合设置有多组加强结构,增加了线缆本体(1)的稳定性,增加了线缆本体(1)的使用寿命,同时制造工艺简单,减少了后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爆丝的可能性。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了防止线缆本体(1)在使用过程中弯折时出现内芯
(2)断裂等情况的发生;所述内芯(2)设置于线缆本体(1)的中心点处,所述内芯(2)的外侧绕包有加强层(3),所述加强层(3)的绕包厚度为0.3cm-0.5cm,所述加强层(3)的外侧与定位线缆(4)相接并固定。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了进一步提高加强层(3)的稳定性,防止加强层(3)出现裂纹;所述定位线缆(4)共设置有十组且环绕设置于加强层(3)的外侧并固定,每组定位线缆(4)之间互相等距设置,所述定位线缆(4)的外侧配合设置有隔离层。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了有效阻隔定位线缆(4)对加强层(3)的挤压,防止定位线缆(4)对加强层(3)产生损坏;所述隔离层包括第一隔离层(7)、第二隔离层(8)及第三隔离层(9),所述第一隔离层(7)的内壁与定位线缆(4)相接,所述第二隔离层(8)设置于第一隔离层(7)的外侧,第三隔离层(9)设置于第二隔离层(8)的外侧,所述第一隔离层(7)、第二隔离层(8)及第三隔离层(9)的采用相反的方式绕包。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了有效对隔离层进行固定,同时增加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所述隔离层的外侧配合设置有十八组加固线缆(5),每组加固线缆(5)的直径相等且互相之间等距设置,所述加固线缆(5)环绕设置于第三隔离层(9)的外侧并与第三隔离层(9)的外壁相接并固定。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了防止加固线缆(5)对定位线缆(4)产生挤压,早晨定位线缆(4)的位移或损坏;所述加固线缆(5)的外侧配合设置有分隔层,所述分隔层包括第一分隔层(10)、第二分隔层(11)及第三分隔层(12),所述第一分隔层(10)的内壁与加固线缆(5)相接,所述第二分隔层(11)绕包于第一分隔层(10)的外部,所述第三分隔层(12)绕包于第二分隔层(11)的外部且每层分隔层的绕包厚度相等。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了进一步提高线缆本体(1)的结构强度,增加使用寿命;所述第三分隔层(12)的外部配合设置有十组双芯钢缆(6),每组双芯钢缆(6)的内部皆配合设置有两组加强刚芯(13),双芯钢缆(6)配合加强刚芯(13)设置有小填充层(14),所述小填充层(14)设置于双芯钢缆(6)内部加强刚芯(13)的间隙处。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了能对线缆本体(1)内部进行加固,保证内部结构的紧凑程度;所述双芯钢缆(6)的外部配合设置有铠甲层(15),所述铠甲层(15)绕包于双芯钢缆(6)的外部并固定,所述铠甲层(15)与第三分隔层(12)之间还配合设置有大填充层(16)。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便于安装隔离层与分隔层;所述第一隔离层(7)、第二隔离层(8)与第三隔离层(9)之间皆涂覆有热熔树脂,所述第一分隔层(10)、第二分隔层(11)及第三分隔层(12)同样涂覆有热熔树脂。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的截面图。
15.图2为本发明a处放大图。
16.图3为本发明双芯钢缆示意图。
17.其中,1线缆本体、2内芯、3加强层、4定位线缆、5加固线缆、6双芯钢缆、7第一隔离层、8第二隔离层、9第三隔离层、10第一分隔层、11第二分隔层、12第三分隔层、13加强刚芯、14小填充层、15铠甲层、16大填充层。
具体实施方式
18.如图1-3所示,一种多线芯加强集装型绳缆,包括线缆本体1,所述线缆本体1的中心处配合设置有内芯2,所述内芯2的外侧配合设置有加强层3,所述线缆本体1配合加强层3设置有若干组定位线缆4,所述定位线缆4的外侧配合设置有若干组隔离层,所述隔离层的外侧配合设置有若干组加固线缆5,所述加固线缆5的外侧配合设置有若干分隔层,所述线缆本体1配合分隔层设置有若干组双芯钢缆6,所述线缆本体1还设置若干保护层,所述内芯2设置于线缆本体1的中心点处,所述内芯2的外侧绕包有加强层3,所述加强层3的绕包厚度为0.3cm-0.5cm,所述加强层3的外侧与定位线缆4相接并固定,所述定位线缆4共设置有十组且环绕设置于加强层3的外侧并固定,每组定位线缆4之间互相等距设置,所述定位线缆4的外侧配合设置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包括第一隔离层7、第二隔离层8及第三隔离层9,所述第一隔离层7的内壁与定位线缆4相接,所述第二隔离层8设置于第一隔离层7的外侧,第三隔离层9设置于第二隔离层8的外侧,所述第一隔离层7、第二隔离层8及第三隔离层9的采用相反的方式绕包,所述隔离层的外侧配合设置有十八组加固线缆5,每组加固线缆5的直径相等且互相之间等距设置,所述加固线缆5环绕设置于第三隔离层9的外侧并与第三隔离层9的外壁相接并固定,所述加固线缆5的外侧配合设置有分隔层,所述分隔层包括第一分隔层10、第二分隔层11及第三分隔层12,所述第一分隔层10的内壁与加固线缆5相接,所述第二分隔层11绕包于第一分隔层10的外部,所述第三分隔层12绕包于第二分隔层11的外部且每层分隔层的绕包厚度相等,所述第三分隔层12的外部配合设置有十组双芯钢缆6,每组双芯钢缆6的内部皆配合设置有两组加强刚芯13,双芯钢缆6配合加强刚芯13设置有小填充层14,所述小填充层14设置于双芯钢缆6内部加强刚芯13的间隙处,所述双芯钢缆6的外部配合设置有铠甲层15,所述铠甲层15绕包于双芯钢缆6的外部并固定,所述铠甲层15与第三分隔层12之间还配合设置有大填充层16,所述第一隔离层7、第二隔离层8与第三隔离层9之间皆涂覆有热熔树脂,所述第一分隔层10、第二分隔层11及第三分隔层12同样涂覆有热熔树脂。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在安装时,将内芯2固定设置于线缆本体1的中心点处,将加强层3绕包设置于内芯2的外部且绕包厚度为0.3cm-0.5cm之间,将定位线缆4依次环绕设置于加强层3的外侧并固定,将第一隔离层7、第二隔离层8与第三隔离层9依次绕包设置于各组定位线缆4的外部并进行固定,在绕包第一隔离层7、第二隔离层8与第三隔离层9时,将热熔树脂涂覆于第一隔离层7、第二隔离层8与第三隔离层9的外部后再进行绕包,隔离层绕包完成后,将加固线缆5环绕设置于第三隔离层9的外部,将第一分隔层10、第二分隔层11及第三分隔层12依次包绕与加固线缆5的外部,并将第一分隔层10、第二分隔层11及第三分隔层12的外部涂覆热熔树脂后进行绕包,将加强刚芯13环绕设置于分隔层的外部,将铠甲层15绕包于加强刚芯13的外部,将加强刚芯13的间隙处通过小填充层14进行填充,至此安装完成,在工作时,内部的各个隔离层、分隔层将对线缆本体1的内芯2进行有效的保护,同时内部的加强刚芯13与定位线缆4将进一步保证内部结构的稳定芯,防止出现断裂或爆丝的现象发生。
19.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做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