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质量菱粉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2022-03-22 23:28: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菱粉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高质量菱粉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2.菱粉,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果肉捣汁澄出的淀粉,菱各地均有栽培,乌菱分布于长江以南,无冠菱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等地,格菱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及华北各地,具有健脾养胃,清暑解毒之功效,常用于脾虚乏力,暑热烦渴,消渴,现有技术中生产菱粉的方法都较为简单,无法得出较高质量的菱粉。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生产高质量菱粉的一种高质量菱粉的生产方法。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质量菱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原料选取-取出菱肉-清水漂洗-打浆-一次过滤-多次沉淀漂洗-二次过滤-烘干-杀菌-密封,所述的打浆是通过打浆机将菱肉打成肉浆,所述的一次过滤采用筛网过滤残渣,所述的二次过滤采用布过滤出湿粉中的余水,所述的,所述的烘干需将湿粉中的含水量降至13%以下,所述的杀菌需使用紫外线照射2-3个小时。
5.作为改进,所述的一次过滤分为粗筛和细筛,所述的粗筛选用80目-90目的筛网,所述的细筛选用90目-100目的筛网。
6.作为改进,所述的密封是采用聚乙烯薄膜袋对烘干后的菱粉进行定量包装。
7.采用以上方法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生产菱粉的方法大大提高菱粉生产质量和生产数量,从而大大降低了菱粉生产中的损失率和坏粉率。
具体实施方式
8.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一种高质量菱粉的生产方法,它包括原料选取-取出菱肉-清水漂洗-打浆-一次过滤-多次沉淀漂洗-二次过滤-烘干-杀菌-密封,所述的原料需要选用加工方便、出粉率高的老熟菱角,所述的打浆是通过打浆机将菱肉打成肉浆,所述的一次过滤采用筛网过滤残渣,所述的多次沉淀漂洗,先将一次过滤后的粉浆放入缸内沉淀,沉淀后,倒去缸面残渣、杂质、汁液,加入清水漂洗,再沉淀,再漂洗,重复2~3次,所述的二次过滤采用布过滤出湿粉中的余水,所述的烘干需将湿粉中的含水量降至13%以下,所述的杀菌需使用紫外线照射2-3个小时,
9.所述的一次过滤分为粗筛和细筛,所述的粗筛选用80目-90目的筛网,所述的细筛选用90目-100目的筛网。
10.所述的密封是采用聚乙烯薄膜袋对烘干后的菱粉进行定量包装,包装后封口,外用纸箱或铁桶包装,成品贮藏注意要室内通风、防潮,避免阳光直射。
11.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选用加工方便、出粉率高的老熟菱角,取出菱肉,清水漂洗
干净,漂洗后的菱肉用粉碎机打浆,经打磨后的粉渣依次用80目的筛网粗筛和100目的筛网细筛过滤,粉浆留在缸内沉淀,倒去缸面残渣、杂质、汁液,加入清水漂洗,再沉淀,再漂洗,重复3次,将沉淀后的湿粉倒入布袋,沥去余水,通过烘干机烘干,使含水量降到13%以下,将烘干后的菱粉置于紫外灯下照射3小时灭菌,将晒干的洁白菱粉及时用聚乙烯薄膜袋定量包装,封口,外用纸箱或铁桶包装,成品贮藏注意要室内通风、防潮,避免阳光直射。
12.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高质量菱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原料选取-取出菱肉-清水漂洗-打浆-一次过滤-多次沉淀漂洗-二次过滤-烘干-杀菌-密封,所述的打浆是通过打浆机将菱肉打成肉浆,所述的一次过滤采用筛网过滤残渣,所述的二次过滤采用布过滤出湿粉中的余水,所述的烘干需将湿粉中的含水量降至13%以下,所述的杀菌需使用紫外线照射2-3个小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质量菱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次过滤分为粗筛和细筛,所述的粗筛选用80目-90目的筛网,所述的细筛选用90目-100目的筛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质量菱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是采用聚乙烯薄膜袋对烘干后的菱粉进行定量包装。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质量菱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原料选取-取出菱肉-清水漂洗-打浆-一次过滤-多次沉淀漂洗-二次过滤-烘干-杀菌-密封,所述的打浆是通过打浆机将菱肉打成肉浆,所述的一次过滤采用筛网过滤残渣,所述的二次过滤采用布过滤出湿粉中的余水,所述的,所述的烘干需将湿粉中的含水量降至13%以下,所述的杀菌需使用紫外线照射2-3个小时。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生产菱粉的方法大大提高菱粉生产质量和生产数量,从而大大降低了菱粉生产中的损失率和坏粉率。大大降低了菱粉生产中的损失率和坏粉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雄 彭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天井湖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30
技术公布日:2022/3/2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