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编织袋原料混料用双向搅拌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03-16 15:52: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搅拌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编织袋原料混料用双向搅拌机构。


背景技术:

2.塑料加工是随着合成树脂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和塑料机械的发展互 相促进,不少塑料加工技术,系借鉴于橡胶、金属和陶瓷加工塑料。加工所 用的原料,除聚合物外,一般还要加入各种塑料助剂,如稳定剂、增塑剂、 着色剂、润滑剂、增强剂和填料等,以改善成型工艺和制品的使用性能或降 低制品的成本。添加剂与聚合物经混合,均匀分散为粉料,又称为干混料。 有时粉料还需经塑炼加工成粒料,这种粉料和粒料统称配合料或模塑料,在 将各种形态的塑料(粉、粒料、溶液或分散体)制成所需形状的制品或坯件。 在将塑料原料进行混合加工过程中,大多采用搅拌机,而目前所使用的有些 搅拌机混合性差,不能搅拌充分,影响原料的使用效果,另外,有些搅拌机 构工作速率慢,增加原料混合加工时间,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向搅拌机构, 通过使搅拌机的搅拌杆的正反旋转,使原料混合效果和混合效率显著提升。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编织袋原 料混料用双向搅拌机构,包括框架、搅拌桶机构和细圆杆,所述细圆杆的顶 端固定套接有第一轴承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所述第一齿轮的正上 方;
5.所述细圆杆固定套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侧固定套接有粗圆 管,所述粗圆管和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第一齿轮的正下方,所述粗圆管的 外侧固定套接第二齿轮和第三轴承,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第三轴承的正上 方,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之间齿接有第三齿轮。
6.优选的,所述第三齿轮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定 套接第四轴承。
7.优选的,所述第四轴承固定于定位槽内,所述定位槽固定连接于所述框 架的内部。
8.优选的,所述框架的上方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框架的 下方与所述第三轴承的外侧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细圆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小圆盘,所述小圆盘的四周均匀 分布且固定连接有四组内搅拌杆,所述粗圆管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大圆盘,所 述大圆盘四周均匀分布且固定连接有四组外搅拌杆。
10.优选的,所述大圆盘和所述外搅拌杆位于所述小圆盘和内搅拌杆的正上 方,所述外搅拌杆位于所述内搅拌杆的外围。
11.优选的,所述搅拌桶机构包括有搅拌桶,所述搅拌桶的底部周围设有若 干齿轮凸
块。
12.优选的,所述搅拌桶机构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开设有槽孔,所述槽 孔的槽口周围设有若干齿轮凹槽。
13.优选的,所述搅拌桶放置在所述槽孔内,若干所述齿轮凸块卡接在若干 所述齿轮凹槽中。
14.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以及具体流程:利用两组齿轮齿合运动方向具有相反 的特性,实现搅拌机构旋向相反的效果;首先将细圆杆固定套接于第二轴承 的内侧,在将粗圆管固定套接于第二轴承的外侧,然后在细圆杆上固定套接 第一齿轮,在粗圆管的外侧固定套接第二齿轮,在将第二轴承、粗圆管和第 二齿轮均设置于细圆杆上第一齿轮的正下方,最后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 间齿接有第三齿轮,所以只需要转动细圆杆,则第一齿轮会带动第三齿轮转 动,第三齿轮则会带动第二齿轮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实现旋向相反的效 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原料搅拌混合的更加充分均 匀,因为此机构是旋向相反的两组机构同时搅拌,所以具有很强的混合能力, 另外,外搅拌杆设置于内搅拌杆的正上方且在内搅拌杆的外围,一上一下, 一内一外,一正一反,则更进一步的增加了此机构的原料混合能力,使原料 充分搅拌;能使原料的使用效果显著提升,因为原料在此搅拌机构的作用下 充分搅拌,则原料能充分混合均匀,在使用时原料能发挥最好的效果;提高 了搅拌速率,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使用此机构时,由于内外搅拌 杆同时向相反的方向搅拌且所在位置不同,可以有效的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原 料混合的更加均匀;另外,此机构也包括有搅拌桶机构,搅拌桶和内、外搅 拌杆也是配合使用的,内搅拌杆搅拌底部的原料,外搅拌杆在搅拌桶的中上 端向相反的方向搅拌,对原料混合效果也有一定的提升。总而言之,本发明 整体结构简单实用,可调性强,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 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 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发明中双向搅拌机构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中双向搅拌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中双向搅拌机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中双向搅拌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中的大、小圆盘和内、外搅拌杆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中搅拌桶的俯视示意图;
23.图7为本发明中底座的俯视示意图;
24.图8为本发明中搅拌桶和底座的俯视示意图;
25.其中:1、框架;2、细圆杆;3、粗圆管;4、第一轴承;5、连接杆;6、 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8、第二轴承;901、大圆盘;902、外搅拌杆;903、 小圆盘;904、内搅拌杆;10、第三轴承;11、第三齿轮;12、定位槽;13、 第四轴承;1401、搅拌桶;1402、齿轮凸块;1403、底座;1404、
齿轮凹槽; 1405、槽孔。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 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27.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编织袋原料混料用双向搅拌机构,包括框 架1、搅拌桶机构14和细圆杆2,所述细圆杆2的顶端固定套接有第一轴承4 和第一齿轮6,所述第一轴承4位于所述第一齿轮6的正上方;
28.所述细圆杆2固定套接有第二轴承8,所述第二轴承8的外侧固定套接有 粗圆管3,所述粗圆管3和所述第二轴承8位于所述第一齿轮6的正下方,所 述粗圆管3的外壁固定套接第二齿轮7和第三轴承10,所述第二齿轮7位于 所述第三轴承10的正上方,所述第一齿轮6与所述第二齿轮7之间齿接有第 三齿轮11。
29.所述框架1的上方与所述第一轴承4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框架1的下 方与所述第三轴承10的外侧固定连接。
30.2为细圆杆,为了实现旋转双向转动的结构特点,所以在细圆杆2的外部 套接有粗圆管3,又为了实现细圆杆2和粗圆管3独立转动,所以在其之间加 入了第二轴承8,第二轴承8的内侧与细圆杆2的外围固定套接,第二轴承8 的外侧与粗圆管3的内壁固定套接,为了进一步使机构变得简单方便,所以 在细圆杆2上固定套接了第一齿轮6,在粗圆管3外侧上固定套接了第二齿轮 7,在将粗圆管3和第二轴承8均放置于第一齿轮6的正下方且空有间隙,在 通过第三齿轮11与第一齿轮6和第二齿轮7齿接,然后,只需要转动细圆杆 2,则第一齿轮6会带动第三齿轮11转动,第三齿轮11会带动第二齿轮7向 与第一齿轮6相反的方向转动,又因为细圆杆2与粗圆管3独立运动,因此 细圆杆2和粗圆管3在齿轮的带动下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31.为了使此机构整体具有稳固性,所以设有框架1,并在细圆杆2的顶端且 第一齿轮6的正上方在固定套接了第一轴承4,在第二齿轮7的正下方且在粗 圆管3的外壁上固定套接了第三轴承10,在通过框架1与第一轴承4和第三 轴承10的外侧固定连接,此处使用轴承的目的在于利用框架1与轴承的固定 连接将机构有效的连接为一个整体,在增加机构稳固性的同时保证细圆杆2 和粗圆管3的独立运动;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轴承4和第三轴承10均设计 为“工”字形,通过增大支撑面积可以有效的减轻框架1与其之间的固定连 接带来的压力,也使得机构更加稳固。
32.所述第三齿轮11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顶端固定套 接第四轴承13。
33.所述第四轴承13固定于定位槽12内,所述定位槽12固定连接于所述框 架1的内部。
34.为了将第三齿轮11固定起来使此机构更加流畅的运行,所以在第三齿轮 11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同时又要保证第三齿轮11能够转动,所以在其 顶端固定连接了第四轴承13,第四轴承13内侧与第三齿轮11固定连接保证 第三齿轮11转动,又将第四轴承13固定在定位槽12内,定位槽12与框架1 的内部固定连接,从而保证第三齿轮11稳定的转动。
35.实施例2:如图1-8所示,一种编织袋原料混料用双向搅拌机构,包括框 架1、搅拌
桶机构14和细圆杆2,所述细圆杆2的顶端固定套接有第一轴承4 和第一齿轮6,所述第一轴承4位于所述第一齿轮6的正上方;
36.所述细圆杆2固定套接有第二轴承8,所述第二轴承8的外侧固定套接有 粗圆管3,所述粗圆管3和所述第二轴承8位于所述第一齿轮6的正下方,所 述粗圆管3的外壁固定套接第二齿轮7和第三轴承10,所述第二齿轮7位于 所述第三轴承10的正上方,所述第一齿轮6与所述第二齿轮7之间齿接有第 三齿轮11。
37.所述框架1的上方与所述第一轴承4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框架1的下 方与所述第三轴承10的外侧固定连接。
38.2为细圆杆,为了实现旋转双向转动的结构特点,所以在细圆杆2的外部 套接有粗圆管3,为了实现细圆杆2和粗圆管3独立转动,所以在其之间加入 了第二轴承8,第二轴承8的内侧与细圆杆2的外围固定套接,第二轴承8的 外侧与粗圆管3的内壁固定套接,为了进一步使机构变得简单方便,所以在 细圆杆2上固定套接了第一齿轮6,在粗圆管3外侧上固定套接了第二齿轮7, 在将粗圆管3和第二轴承8均放置于第一齿轮6的正下方且空有间隙,在通 过第三齿轮11与第一齿轮6和第二齿轮7齿接,然后,只需要转动细圆杆2, 则第一齿轮6会带动第三齿轮11转动,然后第三齿轮11会带动第二齿轮7 向与第一齿轮6相反的方向转动,又因为细圆杆2与粗圆管3独立运动,因 此细圆杆2和粗圆管3在齿轮的带动下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39.为了使此机构整体具有稳固性,所以设有框架1,并在细圆杆2的顶端且 第一齿轮6的正上方在固定套接了第一轴承4,在第二齿轮7的正下方且在粗 圆管3的外壁上固定套接了第三轴承10,在通过框架1与第一轴承4和第三 轴承10的外侧固定连接,此处使用轴承的目的在于利用框架1与轴承的固定 连接将机构有效的连接为一个整体,在增加机构稳固性的同时保证细圆杆2 和粗圆管3的独立运动;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轴承4和第三轴承10均设计 为“工”字形,通过增大支撑面积可以有效的减轻框架1与其之间的固定连 接带来的压力,也使得机构更加稳固。
40.所述第三齿轮11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顶端固定套 接第四轴承13。
41.所述第四轴承13固定于定位槽12内,所述定位槽12固定连接于所述框 架1的内部。
42.为了将第三齿轮11固定起来使此机构更加流畅的运行,所以在第三齿轮 11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同时又要保证第三齿轮11能够转动,所以在其 顶端固定连接了第四轴承13,第四轴承13内侧与第三齿轮11固定连接保证 第三齿轮11转动,又将第四轴承13固定在定位槽12内,定位槽12与框架1 的内部固定连接,从而保证第三齿轮11稳定的转动。
43.所述细圆杆2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小圆盘903,所述小圆盘903的四周均匀 分布且固定连接有四组内搅拌杆904,所述粗圆管3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大圆盘 901,所述大圆盘901四周均匀分布且固定连接有四组外搅拌杆902。
44.所述大圆盘901和所述外搅拌杆902位于所述小圆盘903和内搅拌杆904 的正上方,所述外搅拌杆902位于所述内搅拌杆904的外围。
45.为了进一步完善搅拌机构,在细圆杆2的末端固定连接了小圆盘903,在 小圆盘3上设置了四组内搅拌杆904,又在粗圆管3的末端固定连接大圆盘 901,大圆盘901四周均匀
分布有四组外搅拌杆902,在将大圆盘901和外搅 拌杆902放置于小圆盘903和内搅拌杆904的正上方,外搅拌杆902位于所 述内搅拌杆904的外围,一正一反,一上一下,一内一外使搅拌充分均匀。
46.所述搅拌桶机构14包括有搅拌桶1401,所述搅拌桶1401的底部周围设 有若干齿轮凸块1402。
47.所述搅拌桶机构14包括有底座1403,所述底座1403上开设有槽孔1405, 所述槽孔1405的槽口周围设有若干齿轮凹槽1404。
48.所述搅拌桶1401放置在所述槽孔1405内,若干所述齿轮凸块1402卡接 在若干所述齿轮凹槽1404中。
49.为了提高搅拌机构的搅拌效率,搅拌桶1401的中上部分是设置为圆柱形 状的,底部部分是设置半球形状的,此外,在上述中的内搅拌杆904是设计 为折角为锐角的折弯板形状,外搅拌杆902设计为直角的折弯板形状,目的 是为了与搅拌桶1401配合,让内搅拌杆904在搅拌桶1401的底部部分搅拌, 外搅拌杆902在搅拌桶1401的中上端部分搅拌。
50.另外,为了将搅拌桶1401固定住,所以在搅拌桶1401的底部周围设有 若干齿轮凸块1402,又设置了底座1403并在底座1403上开设有槽孔1405, 槽孔1405的槽口周围开设有若干齿轮凹槽1404,然后将搅拌桶1401放入底 座1403上的槽孔1405内,保证齿轮凸块1402刚好卡接在齿轮凹槽1404中, 此时搅拌桶1401可固定在底座上,同时搅拌桶1401也是可拆卸的,一定程 度上增加了结构的灵活性。
5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 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 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
ꢀ“
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 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 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 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 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 要素。
5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 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 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