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马铃薯用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2022-03-16 14:39: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专利属于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铃薯用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马铃薯因其耐旱、产量高、适应性广和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在我国内蒙古、贵州、甘肃、黑龙江等地区广泛种植。有效的肥料供应是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保证,如何合理使用肥料已成为我国马铃薯生产的关键技术。近年来,我国马铃薯种植使用的肥料配方及施肥技术都得到较大的改进和提升,但是依然存在以下缺点:
3.1.马铃薯的现有施肥管理不科学。目前马铃薯的施肥方式比较粗放,不管是农户种植还是企业种植,使用的化肥量远超出了马铃薯植株自身的需求,导致肥料的利用率比较低,过量的肥料不仅对马铃薯生长具有毒害作用,而且还会污染环境。
4.2.马铃薯种植土壤微生物发挥作用不明显。过量的施肥及农药仅是在片面的追求产量,却忽视了其对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导致土壤自身养分物质循环失调,并且易导致土壤单一养分过量,进一步引起土壤养分失衡,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
5.3.马铃薯的产量潜力未挖掘。马铃薯具有耐旱、耐寒、喜肥、对土壤适用性强、产量高等特点,但由于施肥管理不科学,使得马铃薯的产量波动较大,进而导致马铃薯的产量受限。
6.因此,为了提高马铃薯的肥料使用效率,减少化肥超量使用,实现土壤养分平衡,改进马铃薯施用肥料及施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新型肥料研发,微生物菌肥应运而生,但是关于马铃薯的专用微生物菌剂仅限于拌种专用肥,马铃薯出苗后生长的专用菌剂市场上更是少之又少,面对我国马铃薯种植中的过量施肥问题,亟需研发一种操作简单、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的马铃薯专用菌剂,提升马铃薯的肥料利用效率,减少肥料浪费,促进马铃薯产业健康高效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7.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铃薯用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使用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马铃薯用微生物菌剂能够促进核黄素生产,发酵方法能够大幅度提升维生素b2的生产水平以及转化率,且降低了发酵成本。
8.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方面公开了一种马铃薯用微生物菌剂,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巨大芽孢杆菌1.6-1.8份、哈茨木霉菌1.4-1.5份以及生物炭3-5份,其余为巨大芽孢杆菌液。
9.进一步的,所述巨大芽孢杆菌的含菌量≥2.5
×
108cfu/ml,所述哈茨木霉菌的含菌量≥2.0
×
107cfu/ml。
10.进一步的,所述生物炭为玉米秸秆生物炭。
11.进一步的,所述巨大芽孢杆菌液为所述巨大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后得到的有效活菌
数≥100亿/g的菌液。
1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马铃薯用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复合微生物菌;(2)制备微生物菌剂;
13.(1)制备复合微生物菌:按照重量份数,将1.6-1.8份巨大芽孢杆菌和1.4-1.5份哈茨木霉菌混合均匀,得到复合微生物菌;
14.(2)制备微生物菌剂:按照重量份数,在将步骤(1)中的所述复合微生物菌、3-5份生物炭和巨大芽孢杆菌液置于混合容器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微生物菌剂。
1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再一方面公开了一种马铃薯用微生物菌剂的使用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6.(1)将所述微生物菌剂与马铃薯的种薯按照重量比1:90-1:110混合拌种后播种;
17.(2)在马铃薯的现蕾期,将所述微生物菌剂按照500-600ml/m2的施用量,通过滴灌系统施入马铃薯的种植土壤中。
18.进一步的,步骤(1)中的所述混合拌种的时间为马铃薯播种前1-2d。
19.进一步的,其还包括以下步骤:在马铃薯的整个生长周期中,要每隔9-11d通过滴灌系统进行一次追肥。
20.进一步的,追肥所用的肥料以及其质量依次为:一铵0-6.8kg/亩、液氮肥0-4.25kg/亩、尿素0-4.25kg/亩、硫酸锰肥0-1.7kg/亩、硫酸锌肥0-1.7kg/亩、微量元素复合肥0-0.08kg/亩、硝酸钾肥0-12.75kg/亩、硝酸钙镁肥0-12.75kg/亩和氯化钙肥0-17kg/亩。
21.本发明的优点:
22.1、使用本发明公开的马铃薯用微生物菌剂可有效的提高马铃薯植株高度;而马铃薯植株个体增大,叶片数量增加,有利于增强其光合作用,促进其将更多的光合同化物分配到各器官,促进植株生长发育。
23.2、使用本发明公开的马铃薯用微生物菌剂能积极促进马铃薯根系的增加;根可以起到固定植物、吸收营养以及吸收水分的作用,因而马铃薯根系增加可以有效的促进地上植株及地下块茎的生长发育。
24.3、使用本发明公开的马铃薯用微生物菌剂能促进马铃薯数量与产量提升。
25.4、本发明明显改善了现有的马铃薯施肥方法,降低化肥的超量施用,提升施用肥料的利用效率,降低肥料使用潜在风险,促进马铃薯产业绿色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7.实施例1:一种马铃薯用微生物菌剂,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巨大芽孢杆菌1.6份、哈茨木霉菌1.4份以及生物炭3份,其余为巨大芽孢杆菌液。
28.巨大芽孢杆菌的含菌量≥2.5
×
108cfu/ml,哈茨木霉菌的含菌量≥2.0
×
107cfu/ml;生物炭为玉米秸秆生物炭;巨大芽孢杆菌液为巨大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后得到的有效活菌数≥100亿/g的菌液。
29.制备上述马铃薯用微生物菌剂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复合微生物菌;(2)制备微生物菌剂;
30.(1)制备复合微生物菌:按照重量份数,将1.6份巨大芽孢杆菌和1.4份哈茨木霉菌
混合均匀,得到复合微生物菌;
31.(2)制备微生物菌剂:按照重量份数,在将步骤(1)中的复合微生物菌、3份生物炭和巨大芽孢杆菌液置于混合容器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微生物菌剂。
32.使用本发明公开的马铃薯用微生物菌剂可有效的提高马铃薯植株高度;而马铃薯植株个体增大,叶片数量增加,有利于增强其光合作用,促进其将更多的光合同化物分配到各器官,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并能积极促进马铃薯根系的增加;根可以起到固定植物、吸收营养以及吸收水分的作用,因而马铃薯根系增加可以有效的促进地上植株及地下块茎的生长发育;还能促进马铃薯数量与产量提升。
33.实施例2:一种马铃薯用微生物菌剂,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巨大芽孢杆菌1.8份、哈茨木霉菌1.5份以及生物炭5份,其余为巨大芽孢杆菌液。
34.巨大芽孢杆菌的含菌量≥2.5
×
108cfu/ml,哈茨木霉菌的含菌量≥2.0
×
107cfu/ml;生物炭为玉米秸秆生物炭;巨大芽孢杆菌液为巨大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后得到的有效活菌数≥100亿/g的菌液。
35.制备上述马铃薯用微生物菌剂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复合微生物菌;(2)制备微生物菌剂;
36.(1)制备复合微生物菌:按照重量份数,将1.8份巨大芽孢杆菌和1.5份哈茨木霉菌混合均匀,得到复合微生物菌;
37.(2)制备微生物菌剂:按照重量份数,在将步骤(1)中的复合微生物菌、5份生物炭和巨大芽孢杆菌液置于混合容器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微生物菌剂。
38.使用本发明公开的马铃薯用微生物菌剂可有效的提高马铃薯植株高度;而马铃薯植株个体增大,叶片数量增加,有利于增强其光合作用,促进其将更多的光合同化物分配到各器官,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并能积极促进马铃薯根系的增加;根可以起到固定植物、吸收营养以及吸收水分的作用,因而马铃薯根系增加可以有效的促进地上植株及地下块茎的生长发育;还能促进马铃薯数量与产量提升。
39.实施例3:一种马铃薯用微生物菌剂,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巨大芽孢杆菌1.7份、哈茨木霉菌1.45份以及生物炭4份,其余为巨大芽孢杆菌液。
40.巨大芽孢杆菌的含菌量≥2.5
×
108cfu/ml,哈茨木霉菌的含菌量≥2.0
×
107cfu/ml;生物炭为玉米秸秆生物炭;巨大芽孢杆菌液为巨大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后得到的有效活菌数≥100亿/g的菌液。
41.制备上述马铃薯用微生物菌剂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复合微生物菌;(2)制备微生物菌剂;
42.(1)制备复合微生物菌:按照重量份数,将1.7份巨大芽孢杆菌和1.45份哈茨木霉菌混合均匀,得到复合微生物菌;
43.(2)制备微生物菌剂:按照重量份数,在将步骤(1)中的复合微生物菌、4份生物炭和巨大芽孢杆菌液置于混合容器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微生物菌剂。
44.使用本发明公开的马铃薯用微生物菌剂可有效的提高马铃薯植株高度;而马铃薯植株个体增大,叶片数量增加,有利于增强其光合作用,促进其将更多的光合同化物分配到各器官,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并能积极促进马铃薯根系的增加;根可以起到固定植物、吸收营养以及吸收水分的作用,因而马铃薯根系增加可以有效的促进地上植株及地下块茎的生
长发育;还能促进马铃薯数量与产量提升。
45.实施例4:实施例3中马铃薯用微生物菌剂的使用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46.(1)将微生物菌剂与马铃薯的种薯按照重量比1:110混合拌种后播种;混合拌种的时间为马铃薯播种前1d。
47.(2)在马铃薯的现蕾期,将微生物菌剂按照500ml/m2的施用量,通过滴灌系统施入马铃薯的种植土壤中。
48.实施例5:实施例3中马铃薯用微生物菌剂的使用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49.(1)将微生物菌剂与马铃薯的种薯按照重量比1:90混合拌种后播种;混合拌种的时间为马铃薯播种前2d。
50.(2)在马铃薯的现蕾期,将微生物菌剂按照600ml/m2的施用量,通过滴灌系统施入马铃薯的种植土壤中。
51.实施例6:实施例3中马铃薯用微生物菌剂的使用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52.(1)将微生物菌剂与马铃薯的种薯按照重量比1:100混合拌种后播种;混合拌种的时间为马铃薯播种前2d。
53.(2)在马铃薯的现蕾期,将微生物菌剂按照550ml/m2的施用量,通过滴灌系统施入马铃薯的种植土壤中。
54.实施例7:在实施例6使用马铃薯用微生物菌剂方法的基础上,其包括以下步骤:
55.在马铃薯的整个生长周期中,要每隔10d通过滴灌系统进行一次追肥;追肥所用的肥料以及其质量依次为:一铵0kg/亩、液氮肥0kg/亩、尿素0kg/亩、硫酸锰肥0kg/亩、硫酸锌肥0kg/亩、微量元素复合肥0kg/亩、硝酸钾肥0kg/亩、硝酸钙镁肥0kg/亩和氯化钙肥0kg/亩。
56.实施例8:在实施例6使用马铃薯用微生物菌剂方法的基础上,其包括以下步骤:
57.在马铃薯的整个生长周期中,要每隔10d通过滴灌系统进行一次追肥;追肥所用的肥料以及其质量依次为:一铵4.4kg/亩、液氮肥2.75kg/亩、尿素2.75kg/亩、硫酸锰肥1.1kg/亩、硫酸锌肥1.1kg/亩、微量元素复合肥0.05kg/亩、硝酸钾肥8.25kg/亩、硝酸钙镁肥8.25kg/亩和氯化钙肥11kg/亩。
58.实施例9:在实施例6使用马铃薯用微生物菌剂方法的基础上,其包括以下步骤:
59.在马铃薯的整个生长周期中,要每隔10d通过滴灌系统进行一次追肥;追肥所用的肥料以及其质量依次为:一铵5.6kg/亩、液氮肥3.5kg/亩、尿素3.5kg/亩、硫酸锰肥1.4kg/亩、硫酸锌肥1.4kg/亩、微量元素复合肥0.06kg/亩、硝酸钾肥10.5kg/亩、硝酸钙镁肥10.5kg/亩和氯化钙肥14kg/亩。
60.实施例10:在实施例6使用马铃薯用微生物菌剂方法的基础上,其包括以下步骤:
61.在马铃薯的整个生长周期中,要每隔10d通过滴灌系统进行一次追肥;追肥所用的肥料以及其质量依次为:一铵6.8kg/亩、液氮肥4.25kg/亩、尿素4.25kg/亩、硫酸锰肥1.7kg/亩、硫酸锌肥1.7kg/亩、微量元素复合肥0.08kg/亩、硝酸钾肥12.75kg/亩、硝酸钙镁肥12.75kg/亩和氯化钙肥17kg/亩。
62.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施肥,具体过程如下:
63.在马铃薯的整个生长周期中,要每隔10d通过滴灌系统进行一次追肥;追肥所用的肥料以及其质量依次为:一铵8kg/亩、液氮肥5kg/亩、尿素5kg/亩、硫酸锰肥2kg/亩、硫酸锌
肥2kg/亩、微量元素复合肥0.09kg/亩、硝酸钾肥15kg/亩、硝酸钙镁肥15kg/亩和氯化钙肥20kg/亩。
64.应用例:
65.在内蒙古自治区卓资县选取一试验田进行马铃薯种植试验。试验设计5组,包括4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试验设计3个试验小区,每个试验小区面积为36m2,所有试验小区均随机分布;四个试验组分别施用本发明实施例7-实施例10的施肥方法。
66.选用荷十五土豆为试验品种,在5月上旬人工播种,株距20cm,行距90cm,每穴播种带有2~3颗种薯。各小区采用同样的常规管理,9月下旬收获。最后一次施肥的10天后调查马铃薯各项指标。调查时,每小区随机选取5株马铃薯测定相关性状指标,同时统计每小区的马铃薯产量。计算平均每组的株高、叶面积、茎粗,叶、茎、根、块茎的干重,大薯(≥100g/颗)、中薯(《100g/颗且≥50g/颗)、小薯(《50g/颗)数量及重量,以及平均小区马铃薯产量。结果见表1。
67.本发明检测结果:
68.实施例7-10和对照组的实验结果对比如下表所示;
69.表1实施例7-10与对照组的实验结果
[0070] 实施例7实施例8实施例9实施例10对照组株高(cm)72.4874.1779.6079.4076.07叶面积(cm2)26.4527.7128.5327.5929.14茎粗(mm)10.9911.9911.6111.4712.06叶干重(g)9.769.249.829.1811.39茎干重(g)10.9510.7910.2910.1711.26根干重(g)1.851.941.981.922.05大薯数量(个/株)3.734.534.874.874.00大薯重(kg)1.301.231.371.211.59中薯数量(个/株)0.270.400.401.070.27中薯重(kg)0.010.020.020.060.02小薯数量(个/株)1.000.400.730.600.33小薯重(kg)0.020.010.010.010.01单株结薯数(个/株)5.005.336.006.534.60单穴块茎干重(g)810.03846.83880.96887.14872.64商品薯率(大于50g)0.800.930.880.910.93
[0071]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采用实施例7-实施例10施肥方法后的马铃薯的叶面积、茎粗、叶干重、茎干重、根干重、大薯重均小于对照组,小薯重接近对照组,而小薯数量、单株结薯数均大于对照组;采用实施例9和实施例10施肥方法后的马铃薯的株高大于对照组;采用实施例8、实施例9和实施例10施肥方法后的马铃薯的大薯数量、中薯数量、中薯重大于或接近对照组,商品薯率等于或接近对照组;说明采用本发明公开的马铃薯微生物菌剂结合化肥施用量减少后的马铃薯的一些重要指标同样可以实现对照组常规施肥量下马铃薯的预期目标。其中,采用实施例10施肥方法后的马铃薯,在减施化肥的前提下仍能促进马铃薯的生长,在株高、大薯数量、中薯数量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在商品薯率及单穴块茎干重方面接近
或超过了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明显改善了现有的马铃薯施肥方法,降低化肥的超量施用,提升施用肥料的利用效率,降低肥料使用潜在风险,促进马铃薯产业绿色发展。
[0072]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