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井控软管生产用接头自动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16 10:18: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软管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井控软管生产用接头自动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2.井控是指井底压力稍大于地层压力,使地层流体不能侵入到井眼内,实现近平衡压力作业,一级井控的关键在于合理确定压井液密度,在井控作业中需要用到井控软管进行油液输送,为适应各种复杂的工作条件,需要对井控软管的性能提出要求,目前使用的井控软管一般由高分子材料制成,具有高压、耐火、隔热而且具有管体美观防腐蚀,抗静电、高耐磨、重量轻、耐候、低温下弯曲性能好、寿命长等特点,井控软管一般利用接头与液压系统连接在一起,接头的连接一般由工人手动完成,连接的可靠性无法得到保证,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3696500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装配可调椎骨节组件与软管的装置与装配方法,装置包括:吸气装置与两端开口的装配管,所述装配管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装配管的内径被配置为大于软管的外径,所述装配管的内壁与所述软管的外壁之间形成有吸气通道;在所述软管位于所述装配管内时,所述吸气装置通过所述连接部抽取所述吸气通道中的空气,以扩张所述软管的内径,该现有技术虽然实现了软管与硬质组织的连接,但是该方法无法应用到井控设备技术领域,仍然无法解决人工连接软管与接头的现状,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井控软管生产用接头自动连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自动的软管与接头的连接装置。
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井控软管生产用接头自动连接装置,包括底座、外壳、传送组件、导向筒、缠绕组件、响应组件、切断组件和旋进组件,所述的外壳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的外壳包括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固定底板和设置在外壳两侧的侧板,所述的侧板位于外壳内部的一面上设有多组用于驱动软管传送的传送组件,所述的固定底板上靠近两侧的侧板的位置上设有两个与侧板同轴的导向筒,位于两个导向筒之间的固定底板上设有用于缠绕软管的缠绕组件,所述的响应组件用于将软管的一端固定,同时驱动缠绕组件缠绕软管,所述的切断组件设置在外壳的至少一端的外侧,所述的旋进组件与外壳同轴,所述的旋进组件在底座上滑动,所述的旋进组件用于将接头安装在软管上。
5.所述的切断组件包括丝杠,所述的丝杠的第一端转动安装在侧板上,所述的丝杠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安装圆环上,所述的安装圆环和侧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滑杆,第一滑杆上滑动安装有滑动圆盘,所述的滑动圆盘与丝杠形成螺纹配合,所述的滑动圆盘圆心处设有与软管直径相同的通孔,所述的丝杠上同轴固定安装有第四齿轮,所述的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形成齿轮配合,所述的第三齿轮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下转动,所述的安装圆环上圆周均匀安装有多个进给组件,所述的进给组件用于切断软管端部。
6.进一步的,所述的进给组件包括刀杆,所述的刀杆上设有扇形切刀,多个刀杆上切刀的圆心角之和为360
°
,所述的进给组件还包括第二滑杆,所述的第二滑杆滑动安装在安装圆环上,所述的第二滑杆下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与安装圆环靠近侧板的一面之间设有与第二滑杆同轴的第三弹簧,所述的刀杆与安装板之间转动安装有连杆。
7.进一步的,所述的传送组件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的第一转轴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架上,所述的第一转轴上同轴固定安装有摩擦辊,所述的第一转轴的两端同轴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多组传送组件通过第一锥齿轮首尾相连,任意一组传送组件中的第一转轴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的缠绕组件包括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二齿轮转动安装在固定底板上,所述的第二齿轮远离固定底板的端面上设有滚珠,所述的滚珠上设有转盘,转盘与第二齿轮同轴,所述的转盘上设有两个立柱,所述的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形成齿轮配合,所述的第一齿轮上同轴固定安装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的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形成锥齿轮传动,所述的第三锥齿轮同轴固定安装在第二转轴上,所述的第二转轴上还同轴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的第二锥齿轮与任意一组传送组件中的第一锥齿轮形成锥齿轮传动,所述的第二转轴转动安装在第二支架上,所述的第二支架固定安装在固定底板上。
9.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壳两侧的侧板,其中一个侧板为软管进口,另一个侧板为软管出口,靠近软管出口的一个侧板的导向筒上滑动安装有两个导柱,所述的两个导柱在导向筒上呈180
°
设置,所述的导柱设置在导向筒内部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的导柱位于导向筒外部的一端分别与推板和弯杆固定连接,所述的推板和弯杆与导向筒外表面之间均设有与导柱同轴的第二弹簧,所述的弯杆上设有滑槽,所述的推板设置在弯杆的滑槽里。
10.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齿轮在固定底板的转轴上轴向滑动安装有活动支架,所述的活动支架与固定底板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的活动支架两端上均转动安装有压辊,所述的活动支架上固定安装有压板,所述的压板设置在推板下方,所述的推板和压板之间设有驱动块,所述的驱动块在第一液压缸的驱动下在平行推板下表面的方向上滑动,所述的驱动块包括单侧斜面部分和双侧斜面部分,所述的单侧斜面部分固定安装在双侧斜面部分上,单侧斜面部分的斜面与压板接触,所述的双侧斜面部分的斜面分别与推板的端部和弯杆滑槽的最下端接触。
11.进一步的,所述的旋进组件包括滑动座,所述的滑动座滑动安装在底座上,滑动座的滑动方向与外壳的轴线方向重合,所述的滑动座上转动安装有支柱,所述的支柱上同轴固定安装有第五齿轮,所述的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形成齿轮配合,所述的第六齿轮同轴固定安装在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支柱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圆盘,所述的固定圆盘的两个端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多个固定杆,固定圆盘两侧的固定杆上转动安装有与固定圆盘同轴的第八齿轮和第九齿轮,所述的第九齿轮和第八齿轮圆心处分别设有与软管接头两部分外部轮廓相配适的六角形通孔,所述的固定圆盘上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的安装座上转动安装有第三转轴,所述的第三转轴两端分别设有与第八齿轮和第九齿轮形成齿轮传动的第七齿轮和第十齿轮,所述的安装座上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所述的第四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形成齿轮传动,所述的从动齿轮同轴固定安装在第三转轴上。
12.进一步的,所述的旋进组件还包括滑杆,所述的滑杆滑动安装在固定圆盘上,所述的固定圆盘的两端面上同轴固定安装有第一上料槽和第二上料槽,所述的固定圆盘的两端面圆心上固定安装有第四弹簧的第一端,两个第四弹簧的第二端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活动圆盘,两个活动圆盘同轴滑动安装在第一上料槽和第二上料槽上,所述的滑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推杆,其中一个推杆固定安装在第二液压缸的活动端上,第二液压缸固定安装在固定圆盘上,第一上料槽和第二上料槽上方均设有落料机构。
1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设置的切断组件通过丝杠驱动滑动圆盘,将软管拉直的同时实现自动驱动软管端面的切断,保证断面整齐,防止连接处发生漏油的情况;(2)本发明设置的缠绕组件能够将所需长度的软管自动收纳在外壳中,节约生产空间,操作方便;(3)本发明设置的旋进组件可实现两个相反方向的转动,实现接头两部分的自动旋进,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去掉旋进组件和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右视角度)。
16.图3为本发明去掉旋进组件和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前视角度)。
17.图4为本发明去掉旋进组件和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左视角度)。
18.图5为本发明驱动块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发明切断组件结构示意图一。
20.图7为本发明切断组件结构示意图二。
21.图8为本发明旋进组件结构示意图。
22.图9为本发明旋进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号:1-底座;2-外壳;3-传送组件;4-导向筒;5-缠绕组件;6-响应组件;7-切断组件;8-旋进组件;201-固定底板;202-侧板;301-第一电机;302-第一锥齿轮;303-第一转轴;304-摩擦辊;305-第一支架;501-第二锥齿轮;502-第二转轴;503-第二支架;504-第三锥齿轮;505-第四锥齿轮;506-第一齿轮;507-第二齿轮;508-转盘;509-立柱;601-压辊;602-活动支架;603-第一弹簧;604-压板;605-驱动块;606-第一液压缸;607-推板;608-弯杆;609-第二弹簧;610-导柱;611-固定板;6051-单侧斜面部分;6052-双侧斜面部分;701-第二电机;702-电机支架;703-第三齿轮;704-第四齿轮;705-滑动圆盘;706-第一滑杆;707-安装圆环;708-进给组件;709-丝杠;7081-刀杆;7082-连杆;7083-第二滑杆;7084-第三弹簧;7085-安装板;801-滑动座;802-第五齿轮;803-第六齿轮;804-第三电机;805-支柱;806-第七齿轮;807-第八齿轮;808-第一上料槽;809-固定杆;810-第二上料槽;811-第九齿轮;812-第四电机;813-主动齿轮;814-第十齿轮;815-第三转轴;816-从动齿轮;817-安装座;818-固定圆盘;819-滑杆;820-推杆;821-活动圆盘;822-第四弹簧;823-第二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25.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
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26.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井控软管生产用接头自动连接装置,包括底座1、外壳2、传送组件3、导向筒4、缠绕组件5、响应组件6、切断组件7和旋进组件8,底座1作为该井控软管生产成型装置的安装基础,外壳2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外壳2包括设置在外壳2内部的固定底板201和设置在外壳2两侧的侧板202,侧板202位于外壳2内部的一面上设有多组用于驱动软管传送的传送组件3,固定底板201上靠近两侧的侧板202的位置上设有两个与侧板202同轴的导向筒4,位于两个导向筒4之间的固定底板201上设有用于缠绕软管的缠绕组件5,响应组件6用于将软管的一端固定,同时驱动缠绕组件5缠绕软管,切断组件7设置在外壳2的至少一端的外侧,旋进组件8与外壳2同轴,旋进组件8在底座1上滑动,旋进组件8用于将接头安装在软管上。
27.如图2所示,传送组件3包括第一电机301、第一锥齿轮302、第一转轴303、摩擦辊304和第一支架305,第一转轴303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架305上,第一支架305固定安装在固定底板201上,第一转轴303上同轴固定安装有摩擦辊304,第一转轴303的两端同轴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302,多组传送组件3通过第一锥齿轮302首尾相连,任意一组传送组件3中的第一转轴303与第一电机301同轴固定连接,多个摩擦辊304用于驱动位于固定底板201圆心处的软管向前输送。
28.如图2所示,缠绕组件5包括第二锥齿轮501、第二转轴502、第二支架503、第三锥齿轮504、第四锥齿轮505、第一齿轮506、第二齿轮507、转盘508和立柱509,第二齿轮507转动安装在固定底板201上,第二齿轮507远离固定底板201的端面上设有滚珠,滚珠上设有转盘508,转盘508与第二齿轮507同轴,转盘508上设有两个立柱509,第二齿轮507与第一齿轮506形成齿轮配合,第一齿轮506上同轴固定安装有第四锥齿轮505,第四锥齿轮505与第三锥齿轮504形成锥齿轮传动,第三锥齿轮504同轴固定安装在第二转轴502上,第二转轴502上还同轴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501,第二锥齿轮501与任意一组传送组件3中的第一锥齿轮302形成锥齿轮传动,第二转轴502转动安装在第二支架503上,第二支架503固定安装在固定底板201上。
29.如图1、图3、图4、图5所示,响应组件6包括压辊601、活动支架602、第一弹簧603、压板604、驱动块605、第一液压缸606、推板607、弯杆608、第二弹簧609、导柱610和固定板611,外壳2两侧的侧板202,其中一个侧板202为软管进口,另一个侧板202为软管出口,靠近软管出口的一个侧板202的导向筒4上滑动安装有两个导柱610,两个导柱610在导向筒4上呈180
°
设置,导柱610设置在导向筒4内部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611,导柱610位于导向筒4外部的一端分别与推板607和弯杆608固定连接,推板607和弯杆608与导向筒4外表面之间均设有与导柱610同轴的第二弹簧609,弯杆608上设有滑槽,推板607设置在弯杆608的滑槽里。
30.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第二齿轮507在固定底板201的转轴上轴向滑动安装有活动支架602,活动支架602与固定底板201之间设有第一弹簧603,活动支架602两端上均转动安装有压辊601,活动支架602上固定安装有压板604,压板604设置在推板607下方,推板607和压板604之间设有驱动块605,驱动块605在第一液压缸606的驱动下在平行推板607下
表面的方向上滑动,驱动块605包括单侧斜面部分6051和双侧斜面部分6052,单侧斜面部分6051固定安装在双侧斜面部分6052上,单侧斜面部分6051的斜面与压板604接触,双侧斜面部分6052的斜面分别与推板607的端部和弯杆608滑槽的最下端接触。
31.如图6、图7所示,切断组件7包括第二电机701、电机支架702、第三齿轮703、第四齿轮704、滑动圆盘705、第一滑杆706、安装圆环707、进给组件708和丝杠709,丝杠709的第一端转动安装在侧板202上,丝杠709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安装圆环707上,安装圆环707和侧板202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滑杆706,第一滑杆706上滑动安装有滑动圆盘705,滑动圆盘705与丝杠709形成螺纹配合,滑动圆盘705圆心处设有与软管直径相同的通孔,丝杠709上同轴固定安装有第四齿轮704,第四齿轮704与第三齿轮703形成齿轮配合,第三齿轮703在第二电机701的驱动下转动,安装圆环707上圆周均匀安装有多个进给组件708,进给组件708用于切断软管端部。
32.如图6、图7所示,进给组件708包括刀杆7081、连杆7082、第二滑杆7083、第三弹簧7084和安装板7085,刀杆7081上设有扇形切刀,多个刀杆7081上切刀的圆心角之和为360
°
,第二滑杆7083滑动安装在安装圆环707上,第二滑杆7083下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7085,安装板7085与安装圆环707靠近侧板202的一面之间设有与第二滑杆7083同轴的第三弹簧7084,刀杆7081与安装板7085之间转动安装有连杆7082。
33.如图8、图9所示,旋进组件8包括滑动座801、第五齿轮802、第六齿轮803、第三电机804、支柱805、第七齿轮806、第八齿轮807、第一上料槽808、固定杆809、第二上料槽810、第九齿轮811、第四电机812、主动齿轮813、第十齿轮814、第三转轴815、从动齿轮816、安装座817、固定圆盘818、滑杆819、推杆820、活动圆盘821、第四弹簧822和第二液压缸823,滑动座801滑动安装在底座1上,滑动座801的滑动方向与外壳2的轴线方向重合,滑动座801上转动安装有支柱805,支柱805上同轴固定安装有第五齿轮802,第五齿轮802与第六齿轮803形成齿轮配合,第六齿轮803同轴固定安装在第三电机804的输出轴上,支柱805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圆盘818,固定圆盘818的两个端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多个固定杆809,固定圆盘818两侧的固定杆809上转动安装有与固定圆盘818同轴的第八齿轮807和第九齿轮811,第九齿轮811和第八齿轮807圆心处分别设有与软管接头两部分外部轮廓相配适的六角形通孔,固定圆盘818上固定安装有安装座817,安装座817上转动安装有第三转轴815,第三转轴815两端分别设有与第八齿轮807和第九齿轮811形成齿轮传动的第七齿轮806和第十齿轮814,安装座817上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812,第四电机812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813,主动齿轮813与从动齿轮816形成齿轮传动,从动齿轮816同轴固定安装在第三转轴815上,滑杆819滑动安装在固定圆盘818上,固定圆盘818的两端面上同轴固定安装有第一上料槽808和第二上料槽810,固定圆盘818的两端面圆心上固定安装有第四弹簧822的第一端,两个第四弹簧822的第二端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活动圆盘821,两个活动圆盘821同轴滑动安装在第一上料槽808和第二上料槽810上,滑杆819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推杆820,其中一个推杆820固定安装在第二液压缸823的活动端上,第二液压缸823固定安装在固定圆盘818上,第一上料槽808和第二上料槽810上方均设有落料机构。
34.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井控软管生产用接头自动连接装置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启动位于外壳2两端内部的多组传送组件3,多组传送组件3利用摩擦辊304将软管向前传送,软管出口的一侧设有位移传感器,当该位移传感器检测到通过出口端的软管达到预设长度时,
控制第一液压缸606启动,软管穿过出口的长度要保证大于安装圆环707与侧板202之间的距离,第一液压缸606启动后第一液压缸606的活塞杆伸出,一方面通过驱动块605、推板607和弯杆608控制两个固定板611向导向筒4的圆心处移动,将出口端软管固定,另一方面,驱动块605向下压动压板604,进而将活动支架602下压,活动支架602带动活动支架602两端的压辊601压下,压辊601将转盘508压在第二齿轮507上,第二齿轮507通过摩擦力实现与第二齿轮507固定,由于第一齿轮506与传送组件3形成齿轮传动,同时第一齿轮506与第二齿轮507形成齿轮配合,因此,转盘508在第二齿轮507的作用下转动,软管缠在两个立柱509上,可以实现任意长度的软管两端安装结构接头的同时操作,同时节约空间和缩小装置体积。
35.缠绕组件5上缠绕有所需长度的软管后,切断组件7上的第二电机701启动,第二电机701通过第三齿轮703和第四齿轮704驱动丝杠709转动,丝杠709驱动滑动圆盘705在第一滑杆706上滑动,将软管捋直,使软管的轴线与滑动圆盘705的轴线重合,当滑动圆盘705运动到接触进给组件708时,通过推动第二滑杆7083在安装圆环707上滑动,压缩第三弹簧7084,缩短安装板7085与安装圆环707之间的距离,同时由于连杆7082的存在,刀杆7081会在安装圆环707的轴线上滑动,滑动的过程中通过扇形切刀将软管端部平整切断,防止安装接头后发生漏水。
36.本实施例中采用的为c型软管接头,c型软管接头分为螺纹连接的两部分,安装时首先将第一部分插在软管内部,转动实现软管的连接固定,然后将第二部分插在第一部分中,朝着与第一部分相反的方向转动实现第二部分的固定连接,使用旋进组件8时,首先通过落料机构在第一上料槽808和第二上料槽810内部放置有c型接头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然后驱动滑动座801,将第一部分插入到软管端部,在第四弹簧822的作用下,活动圆盘821为第一部分提供持续的推力,启动第四电机812,第四电机812通过主动齿轮813、从动齿轮816、第三转轴815和第十齿轮814驱动第九齿轮811转动,第九齿轮811驱动第一部分转动,实现与软管的固定,完成之后启动第三电机804,第三电机804通过第六齿轮803和第五齿轮802驱动支柱805转动180
°
,将第二部分对准第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第二液压缸823启动,将第二部分所在的第一上料槽808上的活动圆盘821从推杆820上释放出来,重复上述操作,将第二部分固定在第一部分上,当安装第二部分时,第一部分所在的第二上料槽810上的活动圆盘821连接的第四弹簧822在第二液压缸823的作用下压缩,为上料提供空间,反之亦然。
37.本发明不局限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