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花黄精实生苗的设施育苗方法与流程

2022-03-05 06:06: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中药材多花黄精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花黄精实生苗的设施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2.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是中药材黄精的基源植物之一,是我国传统的大宗药食两用药材,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等功效。主治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等症。
3.多花黄精是百合科黄精属植物,主要分布于长江沿线省市。多花黄精的繁殖方式主要有根茎繁殖、种子繁殖、组织培养三种。根茎可同时作为繁殖材料和商品,这不仅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枯竭,同时多代无性繁殖会引起严重的种性退化、病害扩散等问题,直接导致商品产量、品质降低。同时根茎繁殖法繁殖系数低,用种量大,生产成本高,种苗供应成为规模化栽培的制约瓶颈。组培方式生产种苗存在设施设备要求高、操作繁琐、综合成本高的问题,难以在生产上大范围应用。种子繁殖具有种子量大、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但在自然条件下萌发率较低、成苗时间长、成苗率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多花黄精种子采收后具有形态后熟、种子吸水缓慢、含有发芽抑制物质等,存在漫长的休眠期,第一年萌发率低,种子在此过程易腐烂;二是育苗时间长,管理难度大。自然条件下,多花黄精要经历2个冬季休眠后才能长出1片真叶,且一叶期持续一年,三年后地上部分才会长到十几厘米,第四年才能成为优质种苗。大田种子育苗的过程中,春夏雨季过多,种苗灰霉病、叶斑病、炭疽病等叶面病以及根腐病多发,严重影响种苗的生长的问题;田间杂草茂盛,除草、水肥、病害等管理难度极大;三是种苗移栽时根须易受损,影响后续生长量。
4.因此,结合现代农业设施,调整多花黄精种子育苗模式,采用大棚设施育苗,控制育苗环境的水、肥、杂草,可有效降低多花黄精的病害发生率,提高种苗生长质量,生产多花黄精优质壮苗,切实解决优良多花黄精种苗生产的技术难题,实现多花黄精规模化、规范化育苗,促进多花黄精产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花黄精实生苗的设施育苗方法,本方法采用多次消毒、不同时期的种苗进行差异化管理,有效提高了种子萌发率、出苗率,增大了种苗块茎重量,提高了种苗质量。
6.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花黄精实生苗的设施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s1、种子采集与清洗:多花黄精果实颜色由绿转黑后,采集装透气编织袋中;待果实变软,揉搓漂洗去掉果肉和果皮,得到干净种子;
9.s2、种子第一次消毒:将s1处理后的种子,用消毒液ⅰ浸泡1-2小时,沥干过多水分;
10.s3、种子浸泡:将s2处理后的种子,在15-25℃条件下每天清水浸泡2-3小时,沥干过多水分,连续操作10-20天,确保种子吸饱水分,直到3-6%种子萌发为止;
11.s4、种子第二次消毒:将s3处理后的种子用杀菌类种子包衣剂进行包衣,备用;
12.s5、第一年种子萌发期管理:将s4处理后的种子播种在铺有3-5cm贮藏基质的泡沫箱中,盖上1-2cm的贮藏基质,盖上泡沫箱,第一年12月至第二年3月中旬,环境温度控制在15-20℃,保持基质水分在60%-70%范围,以促进初生根茎萌发,初生根茎形成后,自然温度条件下进行管理,湿度保持不变,播种后每隔1个月喷施一次哈茨木霉、黄腐酸钾,促进根系生长、初生根茎的膨大;
13.s6、第二年一叶期种苗管理:初生根茎进入休眠期后,进行消毒处理,备用,随后转移到铺满育苗基质的穴盘ⅰ或平盘中,表面覆盖1-2cm的育苗基质,将所述穴盘ⅰ或所述平盘放置在大棚内,保持基质湿度在40-70%,做好养分管理和病虫害管理,控制遮荫度在65-75%,所述穴盘ⅰ为200孔;
14.s7、第三年期壮苗管理:一叶期多花黄精种苗进入休眠期后,进行消毒处理,备用,随后转移到铺满育苗基质的穴盘ⅱ或平盘中,稍按压,表面覆盖1-2cm育苗基质,将穴盘ⅱ或平盘放置在大棚内,保持基质含水量在40-70%湿度,做好养分管理和病虫害管理,控制遮荫度在45-55%,所述穴盘ⅱ为50孔。
15.在上述方法中,s2中所述消毒液ⅰ是浓度为0.2-0.3%的多菌灵溶液。
16.在上述方法中,s4中所述杀菌类种子包衣剂为62.5g/l精甲
·
咯菌腈或4.8%苯醚
·
咯菌腈或11%精甲
·

·
嘧菌,所述62.5g/l精甲
·
咯菌腈与种子按1:250-333进行拌种,所述4.8%苯醚
·
咯菌腈与种子按1:350-500进行拌种,所述11%精甲
·

·
嘧菌按200-400毫升/100千克种子进行拌种,其中%为质量百分比。
17.在上述方法中,s5中所述贮藏基质为泥炭:珍珠岩按照2-2.5:1比例进行混匀,使用土壤消毒剂进行消毒,备用。
18.在上述方法中,s5所述过程在室内或大棚内完成。
19.在上述方法中,s6所述育苗基质为泥炭:椰糠:珍珠岩按照3-4:2:1比例进行混匀,使用土壤消毒剂进行消毒,备用。
20.在上述方法中,s6所述养分管理为出苗前60-70天,每隔20-30天喷施一次哈茨木霉、黄腐酸钾,促进根系生长,同时每隔15-20天叶面喷施kh2po4一次,补充养分,出苗70天至倒苗,每隔20天冲施一次n:p:k均衡水溶肥。
21.在上述方法中,s6所述病虫害管理为出苗率达50%开始,每隔15天使用多菌灵、代森锰锌交替施用,预防病害发生;叶面病害发生时,使用阿米西达(嘧菌酯)复配嘧霉胺或腐霉利或吡噻菌胺或啶氧菌酯酯进行治疗;根茎病害发生时,使用恶霉灵或噻呋酰胺或氟唑菌酰胺进行治疗;大棚内虫害发生较少时,可通过物理方式进行防治。
22.在上述方法中,s7所述养分管理为大棚温度在15℃以上时,每隔20天喷施一次哈茨木霉、黄腐酸钾,促进根系生长,共计2-3次;出苗前30天,叶面喷施kh2po4补充养分,每隔15天喷施一次;出苗30天至90天,每隔20天冲施一次高氮型大量元素水溶肥,促进叶片的生长;出苗90天至倒苗,每隔20天冲施一次高钾型大量元素水溶肥,促进根茎膨大。
23.在上述方法中,s7的病虫害管理为出苗率达50%开始,每隔15天使用多菌灵、代森锰锌交替施用,预防病害发生;叶面病害发生时,使用阿米西达(嘧菌酯)复配嘧霉胺或腐霉
利或吡噻菌胺或啶氧菌酯进行治疗;根茎病害发生时,使用恶霉灵或噻呋酰胺或氟唑菌酰胺进行治疗;大棚内虫害发生较少时,可通过物理方式进行防治。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5.1.多花黄精种子采用了多次消毒、连续浸种、室内基质控温控湿萌发、喷施微生物菌剂及肥料等处理方式,种子腐烂率下降到5%以下;种子萌发率达92%以上;初生块茎重量可达0.12-0.15g,根系数量在5-10条。
26.2.在不同生长期采用动态管理,可有效控制病害发生,精确控制生长环境中的荫蔽度、基质含水量及养分供给,二年生一叶期种苗成苗率高达98%以上;块茎鲜重在0.5-1.2g,少数可达2g以上;根系发达,数量在10-25条。三年生种苗成苗率高达97%以上;块茎带根鲜重在6-10g,少数部分重量可达15g以上,芽头数2-3个,块茎长度在3-6cm;根系发达,数量在25条以上。
27.3.采用基质进行多花黄精实生苗集中育苗,减少了外来杂草种子危害及虫害,降低了田间管理成本,有利于多花黄精种子苗的规模化生产,为多花黄精种植提供充足的优质种源。
28.4.在保证种苗生长良好的情况下,通过调节养分供给方式,尽量采用多孔穴盘育苗,可有效利用空间、减少管理成本。每亩大棚可提供50万株优质二年生多花黄精实生苗种苗、15万株优质三年生多花黄精实生苗种苗。且穴盘育苗,有效避免了根系相互缠绕,在种苗移栽时可做到快捷、带土、不伤根,移栽后能快速恢复生长,大大提高种苗成活率以及当年生长量。
附图说明
29.图1为实施例1的二年生多花黄精生长情况;
30.图2为实施例1的三年生多花黄精生长情况;
31.图3为实施例2的二年生多花黄精生长情况;
32.图4为实施例2的三年生多花黄精生长情况;
33.图5为实施例3的二年生多花黄精生长情况;
34.图6为实施例3的三年生多花黄精生长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6.实施例1
3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花黄精实生苗的设施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8.s1、种子采集与清洗:多花黄精果实颜色由绿转黑后,采集装透气编织袋中;待果实变软,揉搓漂洗去掉果肉和果皮,得到干净种子。
39.s2、种子第一次消毒:将s1处理后的种子,用浓度为0.2%的多菌灵浸泡2小时,沥干过多水分。
40.s3、种子浸泡:将s2处理后的种子,在25℃条件下每天清水浸泡2小时,沥干过多水
分,连续操作20天,确保种子吸饱水分,直到6%种子萌发为止。
41.s4、种子第二次消毒:用62.5g/l精甲
·
咯菌腈将s3处理后的种子按照药种比为1:250-333进行拌种,备用。
42.s5、第一年种子萌发期管理:12月初,将s4处理后的种子播种在铺有5cm贮藏基质的泡沫箱中,盖上1cm的贮藏基质,盖上泡沫箱,环境温度控制在20℃,保持基质水分在60-70%范围,以促进种子萌发。次年3月初,初生根茎形成后,自然温度条件下进行管理,湿度保持不变。从播种开始至出生根茎进入休眠期,每隔1个月喷施一次哈茨木霉、黄腐酸钾,促进根系生长、初生根茎的膨大。
43.s6、第二年一叶期种苗管理:初生根茎进入休眠期后,用浓度为0.1%的多菌灵溶液消毒30分钟,取出稍晾干,备用。将育苗基质在200孔的穴盘中铺满,稍按压,每孔放入1棵初生根茎,表面覆盖1cm的育苗基质,将穴盘放在大棚内。水分管理为:冬季多花黄精未出苗时,每隔三天喷水3-5分钟,保持育苗基质含水量在40-60%湿度;春天大棚内温度在20℃以上,多花黄精种子开始陆续长出一片真叶,每隔两天喷水3-5分钟,保持育苗基质含水量在50-70%湿度;夏天大棚内温度在30℃以上,每天喷水3-5分钟,保持育苗基质含水量在50-70%湿度;秋季多花黄精倒苗后,每隔三天喷水3-5分钟,保持育苗基质含水量在40-60%湿度。养分管理为:出苗前70天,多花黄精种苗根系不发达,每隔20天喷施一次哈茨木霉、黄腐酸钾,促进根系生长;同时叶面喷施kh2po4补充养分,每隔15天喷施一次;出苗70天至倒苗,每隔20天冲施一次n:p:k比例为21:21:21均衡性大量元素水溶肥。病虫害管理为:出苗率达50%开始,每隔15天使用多菌灵、代森锰锌交替施用,预防病害发生;叶面病害发生时,使用阿米西达(嘧菌酯)复配嘧霉胺、腐霉利、吡噻菌胺、啶氧菌酯、啶氧菌酯进行治疗;根茎病害发生时,使用恶霉灵、噻呋酰胺、氟唑菌酰胺进行治疗;大棚内虫害发生较少时,通过物理方法进行防治。遮荫管理为:使用8针的遮阳网进行遮荫,遮荫度控制在70%。
44.s7、第三年期种苗管理:一叶期多花黄精种苗进入休眠期后,用浓度为0.1%的多菌灵溶液浸泡30分钟,取出稍晾干,备用。将育苗基质在50孔的穴盘中铺满,稍按压,每孔放入1棵一叶期种苗,表面覆盖培养基质1cm,将穴盘放在大棚内。水分管理为:冬季多花黄精未出苗时,每隔三天喷水3-5分钟,保持育苗基质含水量在40-60%湿度;春天大棚内温度在20℃以上,多花黄精种子开始陆续出苗,每隔两天喷水4-6分钟,保持育苗基质含水量在50-70%湿度;夏天大棚内温度在30℃以上,每天喷水4-6分钟,保持育苗基质含水量在50-70%湿度;秋季多花黄精倒苗后,每隔三天喷水4-6分钟,保持育苗基质含水量在40-60%湿度。养分管理为:大棚温度在15℃以上时,每隔20天喷施一次哈茨木霉、黄腐酸钾,促进根系生长,共计2-3次,出苗前30天,叶面喷施kh2po4补充养分,每隔15天喷施一次;出苗30天至90天,每隔20天冲施一次n:p:k比例为30:10:10高氮型大量元素水溶肥,促进叶片的生长;出苗90天至倒苗,每隔20天冲施一次n:p:k比例为14:14:30高钾型大量元素水溶肥,促进根茎膨大。病虫害管理为:出苗率达50%开始,每隔15天使用多菌灵、代森锰锌交替施用,预防病害发生;叶面病害发生时,使用阿米西达(嘧菌酯)复配嘧霉胺、腐霉利、吡噻菌胺、啶氧菌酯进行治疗;根茎病害发生时,使用恶霉灵、噻呋酰胺、氟唑菌酰胺进行治疗;大棚内虫害发生较少时,通过物理方法进行防治。遮荫管理为:使用6针的遮阳网进行遮荫,遮荫度控制在50%。
45.其中,所述贮藏基质为泥炭:珍珠岩按照2:1比例进行混匀,使用土壤消毒剂进行
消毒,备用;所述育苗基质为泥炭:椰糠:珍珠岩按照3:2:1比例进行混匀,使用土壤消毒剂进行消毒,备用。
46.本实施例中,二年生一叶期多花黄精生长情况如图1所示;三年生多花黄精种苗生长情况如图2所示。
47.实施例2
4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花黄精实生苗的设施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9.s1、种子采集与清洗:多花黄精果实颜色由绿转黑后,采集装透气编织袋中;待果实变软,揉搓漂洗去掉果肉和果皮,得到干净种子。
50.s2、种子第一次消毒:将s1处理后的种子,用浓度为0.3%的多菌灵浸泡1小时,沥干过多水分。
51.s3、种子浸泡:将s2处理后的种子在15℃条件下每天清水浸泡3小时,沥干过多水分,连续操作10天,确保种子吸饱水分,直到3%种子萌发为止。
52.s4、种子第二次消毒:将s3处理后的种子用质量百分比为4.8%苯醚
·
咯菌腈将s3处理后的种子按照药种比为1:350-500进行拌种,备用。
53.s5、第一年种子萌发期管理:12月初,将s4处理后的种子播种在铺有3cm贮藏基质的泡沫箱中,盖上2cm的贮藏基质,盖上泡沫箱,环境温度控制在15℃,保持基质水分在60-70%范围,以促进种子萌发。次年3月初,初生根茎形成后,自然温度条件下进行管理,湿度保持不变,播种后每隔1个月喷施一次哈茨木霉、黄腐酸钾,促进根系生长、初生根茎的膨大。
54.s6、第二年一叶期种苗管理:初生根茎进入休眠期后,用浓度为0.1%的多菌灵溶液消毒30分钟,取出稍晾干,备用。将育苗基质在带孔平盘中铺满,稍按压,放入初生根茎,表面覆盖2cm的育苗基质,将带孔平盘放在大棚内。水分管理为:冬季多花黄精未出苗时,每隔三天喷水3-5分钟,保持育苗基质含水量在40-60%湿度;春天大棚内温度在20℃以上,多花黄精种子开始陆续长出一片真叶,每隔两天喷水3-5分钟,保持育苗基质含水量在50-70%湿度;夏天大棚内温度在30℃以上,每天喷水3-5分钟,保持育苗基质含水量在50-70%湿度;秋季多花黄精倒苗后,每隔三天喷水3-5分钟,保持育苗基质含水量在40-60%湿度。养分管理为:出苗前70天,多花黄精种苗根系不发达,每隔20天喷施一次哈茨木霉、黄腐酸钾,促进根系生长;同时叶面喷施kh2po4补充养分,每隔15天喷施一次;出苗70天至倒苗,每隔20天冲施一次n:p:k比例为21:21:21均衡性大量元素水溶肥。病虫害管理为:出苗率达50%开始,每隔15天使用多菌灵、代森锰锌交替施用,预防病害发生;叶面病害发生时,使用阿米西达(嘧菌酯)复配嘧霉胺、腐霉利、吡噻菌胺、啶氧菌酯进行治疗;根茎病害发生时,使用恶霉灵、噻呋酰胺、氟唑菌酰胺进行治疗;大棚内虫害发生较少时,通过物理方法进行防治。遮荫管理为:使用8针的遮阳网进行遮荫,遮荫度控制在70%。
55.s7、第三年期种苗管理:一叶期多花黄精种苗进入休眠期后,用浓度为0.1%的多菌灵溶液浸泡30分钟,取出稍晾干,备用。将育苗基质在带孔平盘中铺满,稍按压,放入一叶期种苗,表面覆盖培养基质2cm,将带孔平盘放在大棚内离地架子上。水分管理为:冬季多花黄精未出苗时,每隔三天喷水3-5分钟,保持育苗基质含水量在40-60%湿度;春天大棚内温度在20℃以上,多花黄精种子开始陆续出苗,每隔两天喷水4-6分钟,保持育苗基质含水量在50-70%湿度;夏天大棚内温度在30℃以上,每天喷水4-6分钟,保持育苗基质含水量在
50-70%湿度;秋季多花黄精倒苗后,每隔三天喷水4-6分钟,保持育苗基质含水量在40-60%湿度。养分管理为:大棚温度在15℃以上时,每隔20天喷施一次哈茨木霉、黄腐酸钾,促进根系生长,共计2-3次,出苗前30天,叶面喷施kh2po4补充养分,每隔15天喷施一次;出苗30天至90天,每隔20天冲施一次n:p:k比例为30:10:10高氮型大量元素水溶肥,促进叶片的生长;出苗90天至倒苗,每隔20天冲施一次n:p:k比例为14:14:30高钾型大量元素水溶肥,促进根茎膨大。病虫害管理为:出苗率达50%开始,每隔15天使用多菌灵、代森锰锌交替施用,预防病害发生;叶面病害发生时,使用阿米西达(嘧菌酯)复配嘧霉胺、腐霉利、吡噻菌胺、啶氧菌酯进行治疗;根茎病害发生时,使用恶霉灵、噻呋酰胺、氟唑菌酰胺进行治疗;大棚内虫害发生较少时,通过物理方法进行防治。遮荫管理为:使用6针的遮阳网进行遮荫,遮荫度控制在50%。
56.其中,所述贮藏基质为泥炭:珍珠岩按照2.5:1比例进行混匀,使用土壤消毒剂进行消毒,备用;所述育苗基质为泥炭:椰糠:珍珠岩按照4:2:1比例进行混匀,使用土壤消毒剂进行消毒,备用。
57.本实施例中,二年生一叶期多花黄精生长情况如图3所示;三年生多花黄精种苗生长情况如图4所示。
58.实施例3
5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花黄精实生苗的设施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0.s1、种子采集与清洗:多花黄精果实颜色由绿转黑后,采集装透气编织袋中;待果实变软,揉搓漂洗去掉果肉和果皮,得到干净种子。
61.s2、种子第一次消毒:将s1处理后的种子,用浓度为0.25%的多菌灵浸泡2小时,沥干过多水分。
62.s3、种子浸泡:将s2处理后的种子,在20℃条件下每天清水浸泡2.5小时,沥干过多水分,连续操作15天,确保种子吸饱水分,直到5%种子萌发为止。
63.s4、种子第二次消毒:用质量百分比为11%精甲
·

·
嘧菌将s3处理后的种子按照200-400毫升/100千克进行拌种,备用。
64.s5、第一年种子萌发期管理:12月初,将s4处理后的种子播种在铺有4cm贮藏基质的泡沫箱中,盖上1cm的贮藏基质,盖上泡沫箱,环境温度控制在20℃,保持基质水分在60-70%范围,以促进种子萌发。次年3月初,初生根茎形成后,自然温度条件下进行管理,湿度保持不变,播种后每隔1个月喷施一次哈茨木霉、黄腐酸钾,促进根系生长、初生根茎的膨大。
65.s6、第二年一叶期种苗管理:初生根茎进入休眠期后,用浓度为0.1%的多菌灵溶液消毒30分钟,取出稍晾干,备用。将育苗基质在平盘中铺满,稍按压,每盘放入200棵初生根茎,表面覆盖1cm的育苗基质,将平盘放在大棚内。水分管理为:冬季多花黄精未出苗时,每隔三天喷水3-5分钟,保持育苗基质含水量在40-60%湿度;春天大棚内温度在20℃以上,多花黄精种子开始陆续长出一片真叶,每隔两天喷水3-5分钟,保持育苗基质含水量在50-70%湿度;夏天大棚内温度在30℃以上,每天喷水3-5分钟,保持育苗基质含水量在50-70%湿度;秋季多花黄精倒苗后,每隔三天喷水3-5分钟,保持育苗基质含水量在40-60%湿度。养分管理为:出苗前70天,多花黄精种苗根系不发达,每隔20天喷施一次哈茨木霉、黄腐酸钾,促进根系生长;同时叶面喷施kh2po4补充养分,每隔15天喷施一次;出苗70天至倒苗,每
隔20天冲施一次n:p:k比例为21:21:21均衡性大量元素水溶肥。病虫害管理为:出苗率达50%开始,每隔15天使用多菌灵、代森锰锌交替施用,预防病害发生;叶面病害发生时,使用阿米西达(嘧菌酯)复配嘧霉胺、腐霉利、吡噻菌胺、啶氧菌酯进行治疗;根茎病害发生时,使用恶霉灵、噻呋酰胺、氟唑菌酰胺进行治疗;大棚内虫害发生较少时,通过物理方法进行防治。遮荫管理为:使用8针的遮阳网进行遮荫,遮荫度控制在70%。
66.s7、第三年期种苗管理:一叶期多花黄精种苗进入休眠期后,用浓度为0.1%的多菌灵溶液浸泡30分钟,取出稍晾干,备用。将育苗基质在平盘中铺满,稍按压,每盘放入50棵一叶期种苗,表面覆盖培养基质1cm,将平盘放在大棚内。水分管理为:冬季多花黄精未出苗时,每隔三天喷水3-5分钟,保持育苗基质含水量在40-60%湿度;春天大棚内温度在20℃以上,多花黄精种子开始陆续出苗,每隔两天喷水4-6分钟,保持育苗基质含水量在50-70%湿度;夏天大棚内温度在30℃以上,每天喷水4-6分钟,保持育苗基质含水量在50-70%湿度;秋季多花黄精倒苗后,每隔三天喷水4-6分钟,保持育苗基质含水量在40-60%湿度。养分管理为:大棚温度在15℃以上时,每隔20天喷施一次哈茨木霉、黄腐酸钾,促进根系生长,共计2-3次,出苗前30天,叶面喷施kh2po4补充养分,每隔15天喷施一次;出苗30天至90天,每隔20天冲施一次n:p:k比例为30:10:10高氮型大量元素水溶肥,促进叶片的生长;出苗90天至倒苗,每隔20天冲施一次n:p:k比例为14:14:30高钾型大量元素水溶肥,促进根茎膨大。病虫害管理为:出苗率达50%开始,每隔15天使用多菌灵、代森锰锌交替施用,预防病害发生;叶面病害发生时,使用阿米西达(嘧菌酯)复配嘧霉胺、腐霉利、吡噻菌胺、啶氧菌酯进行治疗;根茎病害发生时,使用恶霉灵、噻呋酰胺、氟唑菌酰胺进行治疗;大棚内虫害发生较少时,通过物理方法进行防治。遮荫管理为:使用6针的遮阳网进行遮荫,遮荫度控制在50%。
67.其中,所述贮藏基质为泥炭:珍珠岩按照2:1比例进行混匀,使用土壤消毒剂进行消毒,备用;所述育苗基质为泥炭:椰糠:珍珠岩按照3:2:1比例进行混匀,使用土壤消毒剂进行消毒,备用。
68.本实施例中,二年生一叶期多花黄精生长情况如图5所示;三年生多花黄精种苗生长情况如图6所示。
69.对比例1
70.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多花黄精实生苗的设施育苗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将s3处理后的种子不再进行第二次消毒,直接备用。
71.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一致。
72.分别采用对比例1和实施例1的育苗方法,种子腐烂率和萌发率对比数据如下:
73.表1对比例1和实施例1中种子腐烂率和萌发率对比数据
[0074] 种子腐烂率%种子萌发率%实施例14.992.5对比例110.790.1
[0075]
由表1可知,对多花黄精种子使用杀菌类种子包衣剂能大大降低种子的腐烂率,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0076]
对比例2
[0077]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多花黄精实生苗的设施育苗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0078]
s5、第一年种子萌发期管理:种子萌发期的第一年12月至第二年3月不进行温度控
制,自然温度条件下进行萌发,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一致。
[0079]
分别采用对比例2和实施例1的育苗方法,多花黄精种子萌发率的对比数据如下:
[0080]
表2对比例2和实施例1中种子萌发率的对比数据
[0081] 萌发率%实施例192.4对比例230.5
[0082]
由表2可知,多花黄精种子在萌发阶段将温度控制在15-20℃条件下,可有效促进种子萌发。
[0083]
对比例3
[0084]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多花黄精实生苗的设施育苗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0085]
s6和s7中,养分管理中不对叶面单独喷施kh2po4补充养分。
[0086]
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一致。
[0087]
分别采用对比例3和实施例1的育苗方法,多花黄精一叶期阶段和壮苗期阶段块茎重量对比数据如下:
[0088]
表3对比例3和实施例1中一叶期阶段和壮苗期阶段块茎重量对比数据
[0089][0090]
由表3可知,叶面喷施kh2po4叶面肥,可以有效提高一叶期和壮苗期的块茎重量。
[0091]
对比例4
[0092]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多花黄精实生苗的设施育苗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0093]
育苗基质为菌渣、泥炭、珍珠岩按照2:2:1混合,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一致。
[0094]
对比例5
[0095]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多花黄精实生苗的设施育苗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0096]
育苗基质为菌渣、泥炭、珍珠岩按3:1:1混合,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一致。
[0097]
对比例6
[0098]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多花黄精实生苗的设施育苗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0099]
育苗基质为药渣、泥炭、珍珠岩按2:2:1混合,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一致。
[0100]
对比例7
[0101]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多花黄精实生苗的设施育苗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0102]
育苗基质为药渣、泥炭、珍珠岩按3:1:1混合,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一致。
[0103]
对比例8
[0104]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多花黄精实生苗的设施育苗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0105]
育苗基质为泥炭、珍珠岩按3:1混合,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一致。
[0106]
分别采实施例1、对比例4-8的育苗方法,多花黄精各生长期间的对比数据如下:
[0107]
表4实施例1、对比例4-8中多花黄精种苗生长期间的对比数据
[0108] 二年生叶片色泽叶片颜色二年生块茎重量g一年生块茎重量g对比例4叶片发黄0.410.82对比例5叶片发黄0.390.78对比例6叶色浓绿0.750.98对比例7叶色偏黄0.640.92对比例8叶色绿0.791.07实施例1叶色浓绿0.831.12
[0109]
由表4可知,种苗阶段采用本发明的育苗基质可以促进多花黄精块茎的生长,为多花黄精种苗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011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