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空心螺栓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04:21: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标准件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心螺栓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2.传统的空心螺栓在成型的时候,由于冲模对主模的冲击力较大,会导致主模受损产生开裂,且在冲压完毕后,主模内的推料管需要人工的将其恢复至原始位置等待下一次推料,这样做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心螺栓成型模具。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空心螺栓成型模具,包括主模和冲模,所述冲模设置在主模的一侧,所述主模和冲模之间设置坯料,所述主模包括主模外壳,所述主模外壳内形成内腔,所述内腔内设置内模组件、垫块组和挤孔棒,所述内模组件和垫块组设置在内腔的两端,且所述内模组件和垫块组之间形成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内设置缓冲弹簧,所述挤孔棒一端与垫块组连接,另一端贯穿缓冲腔和内模组件抵住坯料。
6.较佳的,所述内模组件包括内模、内模仁和内模仁固定件,所述内模具有内模腔,所述内模腔的一侧设置坯料孔,所述坯料孔与内模腔连通,所述坯料的一端穿过坯料孔伸入内模腔与内模连接,所述内模仁设置在内模腔内,所述内模仁固定件设置在内模仁远离坯料孔的一侧。
7.较佳的,所述所述坯料具有宽径部和窄径部,所述内模仁对应宽径部和窄径部设置第一内模仁和第二内模仁,所述第一内模仁设置在坯料孔内,所述第二内模仁设置在第一内模仁靠近内模仁固定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内模仁和第二内模仁均设置通孔,所述坯料的一端穿过第一内模仁的通孔伸入到第二内模仁的通孔内。
8.较佳的,所述内模仁固定件包括固定块和连接件,所述固定块具有连接端和限位端,所述连接件具有连接孔,所述固定块的连接端伸入连接孔与连接件连接,所述固定块的限位端为的尺寸大于连接孔的孔径,且所述限位端远离连接孔的端面抵住第二内模仁,所述连接件设置外螺纹,所述内模对应连接件的外螺纹设置内螺纹,所述连接件与内模螺纹连接。
9.较佳的,所述缓冲腔内设置弹簧固定套,所述弹簧固定套上设置固定槽,所述环槽弹簧设置在固定槽内。
10.较佳的,所述垫块组包括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所述第一垫块设置在第二垫块靠近缓冲腔的一侧,所述挤孔棒一端穿过第一垫块抵住第二垫块,所述挤孔棒的另一端贯穿缓冲腔和内模组件抵住坯料。
11.较佳的,所述挤孔棒伸出第一垫块的一端上套设推料管,所述推料管具有推料端,所述推料端设置在推料管靠近第一垫块的一侧,所述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上均设置推料
孔,所述推料孔内设置顶出棒,所述顶出棒依次穿过第二垫块和第一垫块上的推料孔与推料管的推出端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模组件和垫块组之间设置缓冲腔,缓冲腔内的缓冲弹簧的两端能够对应的抵住垫块组和内模组件,从而在坯料冲压打孔的过程中,减少内模组件对垫块组的冲击,避免垫块组在长期的冲击过程中从主模外壳中脱落,且在坯料成型后,挤孔棒能够在挤出坯料后快速的回弹到初始位置,无需再由人工将挤孔棒推回。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镦前入模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15.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镦时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
17.1、主模,2、冲模,3、坯料,4、主模外壳,5、内腔,6、内模组件,7、垫块组,8、缓冲腔,9、缓冲弹簧,10、挤孔棒,11、内模,12、内模仁,13、内模仁固定件,14、内模腔,15、坯料孔,16、宽径部,17、窄径部,18、第一内模仁,19、第二内模仁,20、固定块,21、连接件,22、连接端,23、限位端,24、连接孔,25、弹簧固定套,26、固定槽,27、第一垫块,28、第二垫块,29、推料管,30、推料端,31、推料孔,32、顶出棒。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20.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21.如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心螺栓成型模具,包括主模1和冲模2,所述冲模2设置在主模1的一侧,所述主模1和冲模2之间设置坯料3,所述主模1包括主模外壳4,所述主模外壳4内形成内腔5,所述内腔5内设置内模组件6、垫块组7和挤孔棒10,所述内模组件6和垫块组7设置在内腔5的两端,且所述内模组件6和垫块组7之间形成缓冲腔8,所述缓冲腔8内设置缓冲弹簧9,所述挤孔棒10一端与垫块组7连接,另一端贯穿缓冲腔8和内模组件6抵住坯料3。具体的,通过在内模组件6和垫块组7之间设置缓冲腔8,缓冲腔8内的缓冲弹簧9的两端能够对应的抵住垫块组7和内模组件6,从而在坯料3冲压打孔的过程中,减少内模组件6对垫块组7的冲击,避免垫块组7在长期的冲击过程中从主模外壳4中脱落,且在坯料3成型后,挤孔棒10能够在挤出坯料3后快速的回弹到初始位置,无需再由人工将挤孔棒10推回。
22.进一步的,所述内模组件6包括内模11、内模仁12和内模仁固定件13,所述内模11具有内模腔14,所述内模腔14的一侧设置坯料孔15,所述坯料孔15与内模腔14连通,所述坯料3的一端穿过坯料孔15伸入内模腔14与内模11连接,所述内模仁12设置在内模腔14内,所述内模仁固定件13设置在内模仁12远离坯料孔15的一侧。
23.进一步的,所述所述坯料3具有宽径部16和窄径部17,所述内模仁12对应宽径部16和窄径部17设置第一内模仁18和第二内模仁19,所述第一内模仁18设置在坯料孔15内,所述第二内模仁19设置在第一内模仁18靠近内模仁固定件13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内模仁18和第二内模仁19均设置通孔,所述坯料3的一端穿过第一内模仁18的通孔伸入到第二内模仁19的通孔内。具体的,第一内模仁18和第二内模仁19的设置能够对坯料3的宽径部16和窄径部17进行包裹,避免在冲压的过程中,坯料3由于冲模2的强大冲击力对主模1造成损坏。
24.进一步的,所述内模仁固定件13包括固定块20和连接件21,所述固定块20具有连接端22和限位端23,所述连接件21具有连接孔24,所述固定块20的连接端22伸入连接孔24与连接件21连接,所述固定块20的限位端23为的尺寸大于连接孔24的孔径,且所述限位端23远离连接孔24的端面抵住第二内模仁19,所述连接件21设置外螺纹,所述内模11对应连接件21的外螺纹设置内螺纹,所述连接件21与内模11螺纹连接。具体的,通过将内模仁固定件13分为固定块20和连接件21,能够有效的对内模仁12进行固定的同时,连接件21与内模11的螺纹连接能够方便拆装更换内模组件6中的任何部件。
25.进一步的,所述缓冲腔8内设置弹簧固定套25,所述弹簧固定套25上设置固定槽26,所述缓冲弹簧9设置在固定槽26内。具体的,通过设置弹簧固定套25,将缓冲弹簧9放置在弹簧固定套25的固定槽26内,能够避免在冲压的过程中缓冲弹簧9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造成缓冲弹簧9的变形,导致无法提供良好的缓冲效果。
26.进一步的,所述垫块组7包括第一垫块27和第二垫块28,所述第一垫块27设置在第二垫块28靠近缓冲腔8的一侧,所述挤孔棒10一端穿过第一垫块27抵住第二垫块28,所述挤孔棒10的另一端贯穿缓冲腔8和内模组件6抵住坯料3。
27.进一步的,所述挤孔棒10伸出第一垫块27的一端上套设推料管29,所述推料管29具有推料端30,所述推料端30设置在推料管29靠近第一垫块27的一侧,所述第一垫块27和第二垫块28上均设置推料孔31,所述推料孔31内设置顶出棒32,所述顶出棒32依次穿过第二垫块28和第一垫块27上的推料孔31与推料管29的推出端连接。具体的,通过在挤孔棒10上套设推料管29,推料管29的推料端30能够与顶出棒32接触,从而通过顶出棒32的推力来带动推料管29,使得坯料3能顺利的从主模1中脱出,且推料端30在推料的过程中还会对缓冲弹簧9进行挤压,在推料结束后,缓冲弹簧9释放挤压的力,从而将推料管29快速的回位之初始位置,且推料孔31的设置能够在不需要顶出棒32顶出坯料的时候,充当排气孔,从而将内腔5内的气体排出,避免内腔5内的气压过大无法进行冲压。
2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