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控制轧后冷轧基料氧化铁皮的方法与流程

2022-02-22 22:33: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轧钢方法,尤其是控制轧后冷轧基料氧化铁皮的方法。


背景技术:

2.热轧板带是所有钢材产品中应用最广泛、产量规模最大的品种之一。随着 现代化工业经济的高速蓬勃发展,生产企业对钢铁产品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
ꢀ“
以热代冷”的热轧带钢成为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更多的用户开始使用热轧 钢板代替冷轧钢板使用,如家电、汽车、建筑等行业,越来越多的热轧带钢正 逐步代替同规格的冷轧产品,同时要求用热轧产品来制作外观结构件的需求也 不断增多,因而市场和用户对热轧带钢产品的表面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高附 加值钢铁产品的要求也日趋苛刻。冷轧基料是指热轧之后再到冷轧厂进行冷轧 加工的热轧带钢。热轧带钢的表面质量缺陷有多种,如结疤、翘皮、夹杂、划 伤、辊印、氧化铁皮压入等,其中氧化铁皮压入缺陷是热轧带钢产品中非常普 遍且对下游用户的使用有重大影响的质量缺陷。通常情况下氧化铁皮的厚度为 12-16μm,边板黑斑处氧化铁皮厚度可达20μm。对于严重的氧化铁皮缺陷, 不仅后续酸洗处理难以完全去除,甚至在冷轧后仍有残留的氧化铁皮缺陷,进 而影响到下游工序的冲压、涂镀等深加工生产。鉴于此,如何协调好控轧控冷 工艺与过程中氧化铁皮形态结构的控制工艺,是提高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的关键 和难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轧后冷轧基料氧化铁皮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对热轧 工艺进行调整,改变轧后冷轧基料表面氧化铁皮组分,达到减少氧化铁皮生成 量及提高酸洗效率的目的。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5.一种控制轧后冷轧基料氧化铁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加热保温、炉后 除鳞、粗轧除鳞、粗轧、中间坯破鳞、精轧除鳞、精轧、层流冷却、卷取,所 述层流冷却步骤设置多排底喷水嘴,采用稀疏冷却和集中冷却两段式冷却方式, 具体操作如下:前三排底喷水嘴关闭,自第三排至前三分之二排的底喷水嘴采 用隔排关闭的稀疏冷却方式;后三分之一排的底喷水嘴除最后三排外采用全部 水嘴开启的集中冷却方式,最后三排水嘴关闭;其中稀疏冷却方式以20~30℃ /s的冷却速度将热轧带钢冷却到780~820℃,层流冷却水压力控制在4.7~ 5.3bar;集中冷却方式以40~50℃/s的冷却速度冷却,层流冷却水压力控制在 6.8~7.2bar,热轧带钢冷却到560~600℃后进入卷取步骤。
6.上述控制轧后冷轧基料氧化铁皮的方法,所述中间坯破鳞步骤设有破鳞装 置,破鳞装置在精轧机架前飞剪与除鳞箱之间,破鳞装置设置两根集水管,各 集水管上均布一排破鳞水嘴,破鳞水嘴的轴线与中间坯的角度a为70
°‑
75
°

7.上述控制轧后冷轧基料氧化铁皮的方法,各破鳞水嘴均设有异形喷口,异 形喷口为枣核形,异形喷口相对水平面倾角b为12
°‑
15
°

8.上述控制轧后冷轧基料氧化铁皮的方法,层流冷却步骤的底喷水嘴成排安 装在各排水嘴架上,每六排底喷水嘴为一个冷却单元,每个冷却单元中相邻排 的底喷水嘴交错分布,各冷却单元中的每排底喷水嘴依次向同一方向位移一段 距离,相邻冷却单元的中各排底喷水嘴的依次位移的方向相反,位移的距离相 同。
9.上述控制轧后冷轧基料氧化铁皮的方法,每个冷却单元端部的底喷水嘴距 带钢护板的最近距离为为25-40毫米,最远距离为90-102毫米,同一冷却单元 中相邻排底喷水嘴位移量为l,l为10-17毫米。
10.上述控制轧后冷轧基料氧化铁皮的方法,破鳞装置还包括第一热金属检测 器和第二热金属检测器,第一热金属检测器位于飞剪前,第二热金属检测器位 于飞剪与集水管之间。
11.上述控制轧后冷轧基料氧化铁皮的方法,所述中间坯破鳞步骤的破鳞水压 力为1.2~1.5mpa。
12.上述控制轧后冷轧基料氧化铁皮的方法,粗轧除鳞步骤中,所有轧制道次 全部开启高压水除鳞,粗轧出口温度范围为1000℃~1030℃。
13.上述控制轧后冷轧基料氧化铁皮的方法,加热保温步骤中,钢坯加热温度 范围为1240℃~1250℃,一段空燃比控制在0.8~1.0,二段空燃比控制在0.6~ 0.8,均热段空煤比控制在0.4~0.6,炉压控制在11~13pa。
14.上述控制轧后冷轧基料氧化铁皮的方法,精轧入口温度控制在940~ 1000℃,精轧速度控制在630~660m/min,精轧出口温度范围为890℃~920℃。
15.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方法的主要优点如下:1、层流冷却采用前段稀疏 后段集中的分段型冷却方式,前段通过稀疏冷却来控制铁素体晶粒的大小,提 高热轧冷轧基料的韧性和冲压成型性能,同时生成单一的feo;后段通过快速 冷却控制三次氧化铁皮feo结构转变,并减少了冷却过程的氧化铁皮生成量, 抑制在卷取过程中发生先共析或共析反应转变成α-fe和fe3o4的混合物形成不 同结构的“四次氧化铁皮”,保证了氧化铁皮组分的一致性。2、在粗轧与精轧 除鳞之间破鳞装置,对粗轧中间坯进行破鳞处理,通过破鳞装置对氧化铁皮进 行强力爆破和冲击,使氧化层表面形成裂纹,然后在精轧高压水除鳞过程中, 高压水经裂纹进入到氧化层与钢坯基体的界面处,从而有效去除钢坯表面的二 次氧化铁皮,改善了中间坯的表面质量。3、对现有层流冷却底喷水嘴的设置方 式进行了改进,使带钢下表面整个宽度方向得到均匀而有效的冷却,带钢表面 横向冷却均匀性大幅提升,避免了横向因温度不均出现水印而引起产品表面的 色差,保证了层流冷却过程中生成的氧化铁皮的横向分布均匀性。4、控制粗轧 出口温度范围,将传统的奇数道次除鳞改进为5个轧制道次均开启高压水除鳞, 增加偶数道次除鳞后增强除鳞效果,避免轧制过程中压入型氧化铁皮缺陷的生 成,以进一步提高粗轧中间坯表面质量。5、控制加热温度范围,将炉内氧化气 氛逐步降低,加一段空燃比控制在0.8~1.0,加二段空燃比控制在0.6~0.8, 均热段空煤比控制在0.4~0.6,炉压控制在11~13pa。通过在板坯保温前温度 较低的前提下,减少氧化铁皮生成量,同时促使生成氧化铁皮的主要成分为易 清除的feo。采用本发明方法,检查成品带钢表面干净光洁,均未产生氧化铁 皮缺陷,经检测氧化铁皮厚度仅为6~8μm较传统方法降低50%。跟踪客户酸 洗,酸洗速度可提高至180m/min,酸洗板板面光洁,不存在酸洗不净问题,完 全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16.图1是层流冷却步骤中底喷水嘴设置示意图(图中显示了两个冷却单元);
17.图2是破鳞装置安装位置示意图;
18.图3是图2的d向视图(未按比例);
19.图4是图2侧视图(未按比例);
20.图5是图4的 c向视图(未按比例)。
21.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冷却水塔,2、冷却水管道,3、带钢护板,4、水 嘴架,5、底喷水嘴,6、第一冷却单元,7、第二冷却单元;8、中间坯,9、 第一热金属检测器,10、飞剪,11、第二热金属检测器,12、集水管,13、破 鳞水嘴,13-1、异形喷口,14、除鳞箱,15、辊道。
具体实施方式
22.本发明所述冷轧基料的化学成分如下:c≤0.08%、si≤0.03%、0.15%≤mn ≤0.3%、p≤0.025%、s≤0.025%、0.02%≤al≤0.055%、as≤0.008%、ti≤0.02%, 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cr、cu、sn、v、mo、nb)。本发明所述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加热保温

炉后除鳞

粗轧除鳞

粗轧

中间坯破鳞

精轧除鳞
ꢀ→
精轧

层流冷却

卷取。
23.所述加热保温步骤将加热温度范围设定为1240℃~1250℃,将炉内氧化气 氛逐步降低,加一段空燃比控制在0.8~1.0,加二段空燃比控制在0.6~0.8, 均热段空煤比控制在0.4~0.6,炉压控制在11~13pa。通过在板坯保温前温度 较低的前提下,减少氧化铁皮生成量,增强氧化气氛使介质充分燃烧,提高燃 烧效率,同时促使生成氧化铁皮的主要成分为易清除的feo,在加热保温的过 程中,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生成的氧化铁皮量越多。随着钢坯加热温度的升 高,各种成份的扩散加速,炉气和钢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也有变化,为加速氧 化创造了条件,使钢的氧化加剧。加热温度与钢坯氧化烧损之间呈指数关系, 其速率的增加非常快。因此在保温段将炉内氧化气氛逐步降低,减少板坯氧化 程度,大幅减少磁性氧化铁皮fe3o4的生成量,提高炉后除鳞效果。
24.所述粗轧除鳞步骤对粗轧除鳞道次进行改进,将传统的奇数道次除鳞改进 为5个轧制道次均开启高压水除鳞,增加偶数道次除鳞,增强除鳞效果,避免 轧制过程中压入型氧化铁皮缺陷的生成,以进一步提高粗轧中间坯表面质量。
25.本发明增设了中间坯破鳞步骤,其目的是解决中间坯氧化铁皮清除不净所 存在的氧化铁皮压入的问题进。参看图2-图5,在精轧机架前飞剪10与精轧除 鳞的除鳞箱14之间安装破鳞装置。粗轧中间坯8在往精轧输送的过程中,首先 通过破鳞装置对氧化铁皮进行爆破和冲击,使中间坯表面产生裂纹,然后进入 除鳞箱除鳞。在除鳞箱高压水通过氧化层表面冲击产生的裂纹进入到氧化层与 钢坯基体的界面处,从而有效去除钢坯表面的二次氧化铁皮。改善了中间坯的 表面质量,使氧化铁皮压入缺陷得到了有效控制,有利于提高带钢表面质量。 破鳞装置设置两根集水管12,各集水管上均布一排破鳞水嘴13,破鳞水嘴的轴 线与中间坯的角度a为70
°‑
75
°
。各破鳞水嘴均设有异形喷口13-1,异形喷 口为枣核形,异形喷口相对水平面倾角b为12
°‑
15
°
,构成了类似刃口的出 水口。异形喷口的长度l为8-10毫米、宽度h为3毫米,异形喷口的长向与中 间坯的宽向一致,由异形喷口喷射出的水流呈扇面分布,覆盖整个中间坯板面。 破鳞水压力为1.2~1.5mpa。破鳞装置还包括第一热金属检测器9和第二热金 属检测器11,第一热金属检测器位于飞剪前,第二热金属检测
器位于飞剪与集 水管之间。安装两个热金属检测器是因为第一金属检测器和飞剪时联动的,就 是检测带钢信号,证明带钢过来了,线路就闭合了;第二金属检测器接通接通, 开始喷水。当第一、第二热金属检测器检测到中间坯信号后,连接集水管的电 磁阀得电,破鳞水嘴开始喷射水流,对中间坯氧化铁皮进行爆破和冲击;当带 钢轧制到f7精轧机(末架精轧机)时,负荷信号接通,电磁阀失电,破鳞水嘴 停止喷射。
26.层流冷却步骤是本发明改进的重要步骤,本发明层流冷却采用前段稀疏 后段集中的分段型冷却方式。所述层流冷却步骤设置多排底喷水嘴,具体操作 如下:前三排底喷水嘴关闭,自第三排至前三分之二排(取整)的底喷水嘴采 用隔排关闭的稀疏冷却方式;后三分之一排(取整)的底喷水嘴除最后三排外 采用全部水嘴开启的集中冷却方式,最后三排水嘴关闭;其中稀疏冷却方式以 20~30℃/s的冷却速度将热轧带钢冷却到780~820℃,层流冷却水压力控制在 4.7~5.3bar;集中冷却方式以40~50℃/s的冷却速度冷却,层流冷却水压力 控制在6.8~7.2bar,热轧带钢冷却到560~600℃后进入卷取步骤,最后通过 空冷10个小时冷却到室温。前段通过稀疏冷却来控制铁素体晶粒的大小,提高 热轧冷轧基料的韧性和冲压成型性能,同时生成单一的feo。后段通过快速冷 却控制三次氧化铁皮feo结构转变,并减少了冷却过程的氧化铁皮生成量,抑 制在卷取过程中发生先共析或共析反应转变成α-fe和fe3o4的混合物形成不同 结构的“四次氧化铁皮”,保证了氧化铁皮组分的一致性。在低氧化铁皮生成 量及氧化铁皮组分高一致性的优化特征作用下,提升了后续酸洗工序的效率, 并保证了下游冷轧产品的表面质量。关闭前三排底喷水嘴的目的如下:一是使 晶粒有一个长大过程,避免出现细晶;二是避免冷却水倒流影响仪表检查精度。 关闭后三排底喷水嘴的目的如下:防止冷却水流进卷取机,导致钢带性能不均 匀。
27.参看图1,层流冷却的底喷水嘴5成排安装在各排水嘴架4上,冷却水塔1 经冷却水管道2连通多个底喷水嘴5。每六排底喷水嘴为一个冷却单元,每个 冷却单元中相邻排的底喷水嘴交错分布,各冷却单元中的每排底喷水嘴依次向 同一方向位移一段距离,相邻冷却单元的中各排底喷水嘴的依次位移的方向相 反,位移的距离相同。每个冷却单元端部的底喷水嘴距带钢护板3的最近距离 为为25-40毫米,最远距离为90-102毫米,同一冷却单元中相邻排底喷水嘴位 移量为l,l为10-17毫米。层流冷却的底喷水嘴共设置168排,图1中显示了 第一冷却单元6和第二冷却单元7的结构设置,其它冷却单元按照图1所示的 设置顺序排列。本发明将传统底喷水嘴居中对齐排列设计改进为错位排列,改 进后在层流冷却过程中,使带钢下表面整个宽度方向得到均匀而有效的冷却, 带钢表面横向冷却均匀性大幅提升,避免了横向因温度不均出现水印而引起产 品表面的色差,保证了层流冷却过程中生成的氧化铁皮的横向分布均匀性,对 减少带钢边部氧化铁皮效果明显。
28.以下提供实施例:
29.热轧冷轧基料钢水化学成分为:c≤0.08%、si≤0.03%、0.15%≤mn≤0.3%、 p≤0.025%、s≤0.025%、0.02%≤al≤0.055%、as≤0.008%、ti≤0.02%,余量 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cr、cu、sn、v、mo、nb)。
30.浇铸成10200mm
×
1010mm
×
200mm、10200mm
×
920mm
×
200mm的连铸坯。通 过加热炉中进行加热保温,均热温度为1240℃~1250℃,经过炉后20mpa高压 水除鳞后送粗轧机轧制五道次,每个道次开启20mpa高压水除鳞;中间坯厚度 38mm。通过中间辊道送至精轧,飞剪前经过1.2mpa破鳞水进行破鳞,然后通过 七架精轧机组进行轧制,入口温度控制在
940~1000℃,精轧速度控制在630~ 660m/min,出口温度控制在890℃~920℃;层流冷却共设置底喷水嘴168排, 前三排、后三排关闭,第四排至第112排水嘴隔排开启,以20~30℃/s的冷却 速度冷却到780~820℃;第113排至第165排以40~50℃/s的冷却速度冷却 到560~600℃进行卷取。最后通过空冷10个小时冷却到室温。通过检查成品 带钢表面干净光洁,均未产生氧化铁皮缺陷,经检测氧化铁皮厚度仅为6~8μ m,跟踪客户酸洗,酸洗速度可提高至180m/min,酸洗板板面光洁,不存在酸 洗不净问题,完全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31.详细工艺参数见表1,表面质量跟踪情况见表2,力学性能见表3。
32.表1工艺参数控制情况
[0033][0034]
表2表面质量跟踪情况
[0035][0036]
[0037]
表3力学性能统计
[0038]
序号屈服强度(mpa)抗拉强度(mpa)延伸率(%)屈强比冷弯性能1254334490.7良好226033850.50.75良好3256333490.74良好4239322490.78良好526533149.50.75良好6255334520.72良好7259342510.76良好8265347500.78良好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