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顶部可开启的厢式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21:04: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顶部可开启的厢式运输车。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厢式运输车行业,特别是运输体积较大或质量较重货物的车辆,在运输大型货物时,有使用后尾板装卸货物的,有使用手推车装卸货物的,但是对于体积较大,手推车难以翘起并推动的较大、较重的货物,需要从顶部用吊车或者行吊进行装卸的货物,普通厢式运输车就难以无法完成装卸,基于上述情况,亟需开发可以从顶部进行吊装装卸大型货物的厢式运输车。
3.目前市场上已有的顶部可开启的运输车,存在以下两种缺陷:1.小型运输车中整体式的顶板可开启结构难以应用到更大型的运输车,大型运输车厢体长度更大,如果顶板做成一体结构,为防止变形,需要将骨架强度加强,导致顶板重量较重,整体体积大,吊装难度大,实用性较差;如果骨架强度太小,会导致整体刚度不足,吊装时会引起中间塌陷变形,因此整体可开启的顶板结构不能直接应用在运输体积较大或质量较重货物的车辆;2.现有分体式的顶板可开启结构,连接处的搭接方式为简单的扣压方式,通常使用一个角铁进行搭接,密封方式简单,靠棚布遮盖方式防雨,不能达到有效密封。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顶部可开启的厢式运输车,解决现有运输车难以装卸体积大、质量重的货物及分体式运输车顶板密封性差的问题。
5.其技术方案是,顶部可开启的厢式运输车,包括厢体,所述厢体包括顶板和后门,所述顶板通过弹簧挂钩活动安装在厢体上,弹簧挂钩将顶板牢固地与厢体两侧壁板进行连接,需要打开顶板时,打开侧墙上各个弹簧挂钩,即可实现顶板吊装,所述顶板包括前顶板和后顶板,所述前顶板和后顶板连接侧分别设置相配合的u型搭接结构,反向扣合连接形成迷宫式密封结构,前后侧分体搭接,中部连接处保证密封,实现防雨防漏的功能,避免向货箱内漏水,所述迷宫式密封结构两侧分别设置疏水盒,各所述疏水盒与迷宫式密封结构连通并在厢体外侧的一面设置疏水口,集中在迷宫式密封结构内的水从两侧分流进入疏水盒,最终通过疏水口排出,疏堵结合,保证了顶板的密封性能,所述前顶板和后顶板外部四角位置设置吊环,便于吊装过程中顶板着力,简单方便。
6.更进一步,顶板采用前顶板压住后顶板的方式,所述后顶板上的u型搭接结构开口朝上,因此,后顶板上的u型搭接结构包括压板和底板,采用压板与底板连接部分重叠装配的方式进行组合,进一步提高迷宫式密封结构的防水性。
7.更进一步,所述厢体的左侧壁与右侧壁上部设置对称的插槽,各所述对应插槽处设置横跨厢体左右两侧的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两端部向下弯折形成插头插入对应插槽,各所述支撑管采用方钢管制作保证厢体运行中的强度,支撑管直接通过两端插在插槽的连接方式,当在顶盖开启后可直接抽出,形成贯通空间,实现无阻挡装卸货物。
8.更进一步,所述后门的上横梁一侧采用铰链与厢体连接,另一侧设置搭扣进行固定,通过旋转搭扣上的手柄,实现后门的开合,后门开启时,通过铰链可将后门旋转开启,装卸货物时,将顶部吊至空闲场所,后门打开,形成一个完全贯通的空间,便于货物随意吊装。
9.更进一步,所述顶板外边缘设置边缘超出厢体外表面的包边结构,包边采用金属结构,超出厢体外表面可以避免落在厢体上的雨水从缝隙流入厢体内部,实现限位和防雨的功能。
10.更进一步,各所述吊环为折叠式吊装环,且顶板上设置与吊环相适配的凹槽,便于吊环收放,对吊环起到保护作用。
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顶板可开启式的厢式运输车,为吊装装卸体积大、质量重的货物提供可行性,前后分体式的设计有效解决顶板在达到相应强度前提下的吊装问题,方便快捷,两者之间通过迷宫式密封结构实现良好的密封性能,配合疏水盒实现疏堵结合,加设支撑管,保证厢体强度,操作难度低,为运输体积较大或质量较重货物的厢式运输车辆装卸货物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顶板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前顶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后顶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16.图5是本实用新型厢体后门结构示意图。
17.图6是本实用新型支撑管与插槽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前顶板、2.后顶板、2.1.压板、2.2.底板、3.弹簧挂钩、4.疏水盒、5.吊环、6.插槽、7.支撑管、8.后门、9.铰链、10.搭扣、11.包边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1.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实施例一:由图1至图6给出,顶部可开启的厢式运输车,包括厢体,所述厢体包括顶板和后门8,所述顶板通过弹簧挂钩3活动安装在厢体上,弹簧挂钩3将顶板牢固地与厢体两侧壁板进行连接,需要打开顶板时,打开侧墙上各个弹簧挂钩3,即可实现顶板吊装,所述顶板包括前顶板1和后顶板2,所述前顶板1和后顶板2连接侧分别设置相配合的u型搭接结构,反向扣合连接形成迷宫式密封结构,前后侧分体搭接,中部连接处保证密封,实现防雨防漏的功能,避免向货箱内漏水,所述迷宫式密封结构两侧分别设置疏水盒4,各所述疏水盒4与迷宫式密封结构连通并在厢体外侧的一面设置疏水口,集中在迷宫式密封结构内的水从两侧分流进入疏水盒4,最终通过疏水口排出,疏堵结合,保证了顶板的密封性能,所述前顶板1和后顶板2外部四角位置设置吊环5,便于吊装过程中顶板着力,简单方便。
23.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顶板采用前顶板1压住后顶板2的方式,所述后顶板2上的u型搭接结构开口朝上,因此,后顶板2上的u型搭接结构包括压板2.1和底板2.2,采用压板2.1与底板2.2连接部分重叠装配的方式进行组合,进一步提高迷宫式密封结构的防水性。
24.实施例三: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厢体的左侧壁与右侧壁上部设置对称的插槽6,各所述对应插槽处设置横跨厢体左右两侧的支撑管7,所述支撑管7两端部向下弯折形成插头插入对应插槽6,各所述支撑管7采用方钢管制作保证厢体运行中的强度,支撑管7直接通过两端插在插槽6的连接方式,当在顶盖开启后可直接抽出,形成贯通空间,实现无阻挡装卸货物,所述后门8的上横梁一侧采用铰链9与厢体连接,另一侧设置搭扣10进行固定,通过旋转搭扣10上的手柄,实现后门的开合,后门开启时,通过铰链9可将后门8旋转开启,装卸货物时,将顶部吊至空闲场所,后门8打开,形成一个完全贯通的空间,便于货物随意吊装,所述顶板外边缘设置边缘超出厢体外表面的包边结构11,包边采用金属结构,超出厢体外表面可以避免落在厢体上的雨水从缝隙流入厢体内部,实现限位和防雨的功能,各所述吊环5为折叠式吊装环,且顶板上设置与吊环相适配的凹槽,便于吊环5收放,对吊环起到保护作用。
2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顶板可开启式的厢式运输车,为吊装装卸体积大、质量重的货物提供可行性,前后分体式的设计有效解决顶板在达到相应强度前提下的吊装问题,方便快捷,两者之间通过迷宫式密封结构实现良好的密封性能,配合疏水盒实现疏堵结合,加设支撑管,保证厢体强度,操作难度低,为运输体积较大或质量较重货物的厢式运输车辆装卸货物提供便利。
26.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