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中频感应弯管机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1:23: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弯管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频感应弯管机。


背景技术:

2.目前,较大口径钢管进行弯制时通常采用中频感应弯管机。中频弯管机主要是机械装置、液压系统、中频加热系统、plc控制系统等组成。机械装置包括机身,机身上设置进给装置;进给装置用来给待弯制管1提供向前移动的动力。机身前端设置转台,转台上方设置转臂,转台可以带动转臂转动。转臂靠近机身的一端设置活动夹持机构,活动夹持机构可以夹持待弯制管道也。活动夹持机构在初始位置时,其夹持的管道的轴线与机身上管道的轴线同线。机身的前端设置感应加热圈对需要弯曲的部分进行加热。感应加热圈的位置相对机床是固定的,所以在推力的作用下管道发生变形的部分逐渐移出加热区,并被强迫冷却。加热、推弯和冷却的过程连续进行即可实现管道弯制。
3.现有的弯管机,需要将管道推动到前端进入所述活动夹持机构后,才能对弯管进行折弯。因为加热圈的前后位置是固定的,从加热圈到活动夹持机构之间的管道无法进行加热,然而这部分也是需要弯曲的,这就造成初期弯折弯管的过程比较困难,而且管道受热不均匀,影响加热后弯管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频感应弯管机。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中频感应弯管机,包括机身,机身上设置用于推动管道前进的进给机构,所述机身前方一定距离处设置转动臂,所述转动臂一端设置用于夹持管道的活动夹持机构,所述机身前端设置加热感应圈;所述机身前端设置向前伸出的轨道,所述轨道上滑动设置安装架,所述加热感应圈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
6.所述转动臂转动到与所述机身垂直时,所述轨道的前端靠近所述活动夹持机构。
7.所述轨道后端或者所述机身前端设置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移动端与所述安装架固定。
8.所述机身前端设置两根平行的所述轨道,所述直线驱动机构为电机带动的丝杠螺母机构,所述螺母与所述安装架固定;所述安装架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加热感应圈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中间位置。
9.所述机身外侧设置支架,支架上设置对管道进行温度检测的测温仪;所述测温仪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10.所述测温仪外部设置保护套,所述保护套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加热圈可以在活动夹持机构与机身之间移动,从而对管道直管段进行加热,且能保证待弯曲的管道受热均匀,降低弯管难度,提高弯管质量。测温仪可以转动,从而对弯管前直管段温度进行监测。
附图说明
11.图1是弯管机俯视图。
12.图2是轨道以及加热感应圈部分侧视图。
13.其中,1是管道、2是机身、3是进给机构、4是转动臂、5是活动夹持机构、6是加热感应圈、7是轨道、8是安装架、9是直线驱动机构、10是上下调节机构、11是左右调节机构、12是支架、13是测温仪、14是保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1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术语“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者“上方”或者“上面”等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或“下方”或“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诸如第一、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外一个实体或者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描述中使用的术语比如“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高度”“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15.以下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中频感应弯管机,包括机身2,机身2上设置用于推动管道1前进的进给机构3,所述机身2前方一定距离处设置转动臂4,所述转动臂4一端设置用于夹持管道1的活动夹持机构5,所述机身2前端设置加热感应圈6;所述机身2前端设置向前伸出的轨道7,所述轨道7上滑动设置安装架8,所述加热感应圈6设置在所述安装架8上。所述加热感应圈6可以沿着所述轨道7移动从而所述活动滑动夹持机构和所述机身2前端之间的管道1,保证待弯曲管道1受热均匀,降低弯管难度,提高弯管质量。
16.所述转动臂4转动到与所述机身2垂直时,所述轨道7的前端靠近所述活动夹持机构5。从而管道1直管段进行充分加热。所述轨道7后端或者所述机身2前端设置直线驱动机构9,所述直线驱动机构9的移动端与所述安装架8固定。启动直线驱动机构9,所述安装架8可以前后移动,从而调整所述加热感应圈6的前后位置。
17.所述机身2前端设置两根平行的所述轨道7,所述直线驱动机构9为电机带动的丝杠螺母机构,所述螺母与所述安装架8固定;所述安装架8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加热感应圈6设置在所述安装架8中间位置。所述电机可以是伺服电机。通过丝杆螺母机构自动调节所述加热感应圈6的位置。安装架8上还可以设置上下调节机构10,上下调节机构10的调节端设置左右调节机构11,所述加热感应圈6设置在所述左右调节机构11的调
节端。从而进一步调整所述加热感应圈6的左右方向的位置和上下方向的位置,实现加热感应圈6与管道1的距离一致,确保管道1加热带的温度均匀。上下调节机构10和左右调节机构11可以是现有的直线驱动机构9或者人工转动的丝杠调节机构。加热感应圈6上下和左右调节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详细描述。
18.所述机身2外侧设置支架12,支架12上设置对管道1进行温度检测的测温仪13;所述测温仪13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12上。测温仪13负责实时检测加热以及冷却后的管道1的温度。现有的弯管机调整完成后的加热感应圈6位置是固定的,测温仪13的高度以及角度也是固定的,本实用新型中,加热感应圈6需要前后移动对管道1直管段加热,所以测温仪13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12上,从而配合加热感应器的移动,对管道1前端的温度进行监测。
19.所述测温仪13外部设置保护套14,所述保护套14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12上。对测温仪13进行保护的保护套14属于现有技术,具体结构不再详细描述,可以参考专利cn109540299a中的结构。具体的转动结构有多种,包括自动以及手动结构。比如,保护套14底部设置转轴,支架12上设置与所述转轴对应的转动孔,保护套14的转轴在转动孔内转动实现所述测温仪13的转动。或者支架12上设置转动驱动机构,转动驱动机构可以是现有的常用的机构,比如减速电机等,转动驱动机构的转动输出轴与所述保护套14固定连接,从而带动所述保护套14转动。测温仪13转动的角度以及何时转动可以根据所述加热感应圈6的前后移动的速度设定。
20.具体实施时:将待弯曲的管道1放置在所述机身2的支撑机构上,进给机构3启动推动所述管道1向前移动直到所述管道1的前端伸入所述活动夹持机构5,活动夹持机构5夹紧所述管道1的前端。进给机构3暂停。直线驱动机构9启动,所述加热感应圈6沿着轨道7移动到所述管道1上靠近活动夹持机构5的部分,然后对管道1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所述加热感应圈6逐渐向后移动直到位于所述机身2的前端位置,加热感应圈6停止。进给机构3继续向前推动所述管道1向前移动,转动臂4开始转动对管道1进行弯曲,此后的过程与现有技术相同。
21.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的前提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及作出的若干改变和改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