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温和卸妆啫喱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2-21 03:38: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和卸妆啫喱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彩妆市场快速增长同时,消费者对卸妆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市面上常见有多种类型的卸妆产品,如卸妆水、卸妆油、卸妆膏和卸妆啫喱等。针对不同肤质的消费者,其对卸妆产品的要求不一样,敏感肌肤在要求深层清洁同时要求温和不过敏,耐受肌肤追求卸妆速度快清洁力强,油性肌肤追求卸妆后不油腻要清爽,干性肤质追求要卸妆好也要保湿效果好。不同妆容对应差异化的卸妆诉求也不一样,浓妆用户对清洁能力、清爽质地和温和性需求突出,淡妆用户对保湿效果的关注更高。然而卸妆水和卸妆油均需要结合化妆棉在肌肤表面摩擦才能除彩妆,易滴落用量大,易造成肌肤屏障损伤;卸妆膏质地浓稠难推开,肤感厚重且价格高,湿手使用卸妆效果降低。因而开发出一款适用于各种肌肤、浓淡妆卸妆效果皆优、干湿手可用、不易滴落好铺展、温和不刺激、清爽不油腻的卸妆产品具有很大的消费市场。


技术实现要素:

3.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卸妆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
4.润肤剂10-25%
5.分散剂0.05-1.0%
6.乳化剂15-30%;
7.所述的润肤剂选自角鲨烷、异壬酸异壬酯、和鲸蜡醇乙基己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8.所述分散剂选自聚羟基硬脂酸;
9.所述乳化剂选自peg-7甘油椰油酸酯,甘油聚醚-7组合物。
10.角鲨烷是100%纯橄榄植物来源,具有亲肤、保湿、抗氧化作用,可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滋润肌肤,有效防止水分流失,不会引起皮肤刺激和过敏。异壬酸异壬酯是低极性低粘度合成酯,具有独特多甲基支链结构,含奇数的中链支化醇与奇数的中链支化脂肪酸组成的液体单酯,对色粉有很好的分散能力,粘度低,肤感清爽柔软无油腻感。鲸蜡醇乙基己酸酯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润肤剂,几乎能与所有化妆品用油脂互溶,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铺展性、分散性和滋润性等优点,使用后能赋予肌肤滋润柔软、不油腻的愉悦肤感。当角鲨烷、异壬酸异壬酯和鲸蜡醇乙基己酸酯复配使用时,使得卸妆啫喱具有良好的溶解彩妆效果,铺展性好,透气清爽不粘腻,肌肤滋润不闷痘。
1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润肤剂加入量为10-25%,优选为12-2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润肤剂加入量为10-25%,使得卸妆啫喱具有良好溶解彩妆效果,卸妆速度佳,不会引起肌肤刺激和屏障损伤。
12.聚羟基硬脂酸,是植物来源的多功能合成酯,具有良好的色粉分散性,减少彩妆在肌肤上的残留,同时因含有多个羟基,亲肤性好,有助于减少皮肤水分流失。
1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分散剂加入量为0.05-1.0%,优选为0.1-1.0%。在一些实施 方案中,当分散剂的加入量为0.05-1.0%时,使得卸妆啫喱具有很好的卸妆效果,彩妆不易 在肌肤表层残留。
1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乳化剂包括peg-7甘油椰油酸酯和甘油聚醚-7的组合物。 peg-7甘油椰油酸酯作为一种亲水性赋酯剂,与油脂相容性好,且黏度低,延展性好,起 到助乳化、辅助增溶作用,在卸妆产品中提供极好的卸妆效果。同时可以改善肌肤洗后的 干燥紧绷感,使皮肤滋润柔软。甘油聚醚-7作为清爽型保湿剂,具有很好润湿和增溶效果, 辅助提升卸妆效果,同时帮助降低乳化剂对皮肤的刺激性。当peg-7甘油椰油酸酯和甘油 聚醚-7复合使用时,保持良好的卸妆效果同时,使得肌肤清爽滋润不刺激。
1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乳化剂加入量15-30%,优选为20-30%。在一些实施方案 中,当乳化剂加入量为15-30%,使得卸妆啫喱铺展性好,能有效乳化油脂溶解彩妆后的复 合物,遇水变白,油滴粒径变小,形成稳定的胶束,进而彩妆容易被冲洗带走,减少在肌 肤表面的残留。
1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还包含10-25%重量百分比的多元醇;优选地,包含12-25%重量 百分比的多元醇。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多元醇的加入量为10-25%时,卸妆啫喱可以保持 透明外观,良好的高低温稳定性,同时无需额外添加防腐剂,减少肌肤刺激,对卸妆后肌 肤也有很好的保湿效果。
1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还包含0.2-1.0%重量百分比的增稠剂;优选地,包含0.4-1.0%重 量百分比的增稠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增稠剂的加入量0.2-1.0%时,使得卸妆啫喱具 有一定流动性和粘度的透明外观,卸妆时不易滴落,易推开,溶妆效果好,保持良好的产 品稳定性。
1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多元醇选自1,3-丙二醇、甲基丙二醇、二丙二醇、1,2-戊二醇、 1,3-丁二醇、和甘油中的至少一种。其中,1,3-丙二醇为天然产物,不会引起皮肤刺激或过 敏,可增强产品保湿性能。甲基丙二醇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同时提供清爽肤感。二丙二 醇是对皮肤刺激性小的保湿剂。1,2-戊二醇是良好的保湿剂,有效降低防腐体系的刺激性, 适合用于敏感娇嫩肌肤及老化干燥皮肤的护理。1,3-丁二醇是小分子保湿成分。甘油具有 强的吸湿性,可以让皮肤上的水分的散发速度减慢,并且能够适当从空气中吸取水分。
1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增稠剂选自聚丙烯酸钠、卡波姆钠、丙烯酸(酯)类交联聚 合物钠-2、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黄原胶和小核 菌胶中的至少一种。聚丙烯酸钠是水溶性直链高分子聚合物,遇水后离子型亲水基团解离, 阴离子数目增加,分子链内部静电排斥使得分子链增长,形成透明有粘度的液体。卡波姆 钠和丙烯酸(酯)类交联聚合物钠-2是分子链上羧基遇水离子化后,因负电荷间相互排斥, 蜷缩的分子链伸展膨胀,同时羟基与水结合,形成透明粘稠液体。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 /vp共聚物的磺酸部分具有永久电荷,且为高度交联的聚合物,聚合物在水中溶胀,随着 浓度增加,聚合物相互缠绕形成具有液体粘度上升。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通过静电排 斥和疏水作用使得聚合物膨胀,粘度增加。黄原胶是100%天然来源的多聚糖,通过羟基 的水合作用,形成具有独特网络结构和稳定粘度的透明液体。小核菌胶是由1,3-葡聚糖和 d-葡聚糖交联的大分子多糖,通过羟基的水合作用,使聚合物膨胀达到相应粘度。
2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
21.润肤剂10-25%
22.分散剂0.05-1.0%
23.乳化剂15-30%
24.多元醇10-25%
25.增稠剂0.2-1.0%;
26.所述润肤剂选自角鲨烷、异壬酸异壬酯、和鲸蜡醇乙基己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分散剂选自聚羟基硬脂酸;所述乳化剂选自peg-7甘油椰油酸酯,甘油聚醚-7组合物;优选地,所述多元醇选自1,3-丙二醇、甲基丙二醇、二丙二醇、1,2-戊二醇、1,3-丁二醇、和甘油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稠剂选自聚丙烯酸钠、卡波姆钠、丙烯酸(酯)类交联聚合物钠-2、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黄原胶和小核菌胶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组合物还含有余量的去离子水。
2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
28.润肤剂12-25%
29.分散剂0.1-1.0%
30.乳化剂20-30%
31.多元醇12-25%
32.增稠剂0.4-1.0%
33.所述润肤剂选自角鲨烷、异壬酸异壬酯、和鲸蜡醇乙基己酸酯。
3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润肤剂中,包含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角鲨烷∶异壬酸异壬酯∶鲸蜡醇乙基己酸酯=1∶(0.8-8)∶(1-7)。
3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
[0036][0037]
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8]
1):将润肤剂、分散剂、乳化剂和多元醇加入至油相锅中,搅拌均匀至透明;然后加热至80-85℃,保温8-10min后,冷却降温至40-50℃,形成a相组分;
[0039]
2):向乳化锅内加入去离子水,800-1200rpm/min搅拌下加入用增稠剂,均质后溶解均匀;然后加热至80-85℃,保温10-20min后,冷却降温至40-50℃,形成b相组分;
[0040]
3)将步骤1)制得的a相组分加入步骤2)制得的b相中,200-400rpm/min持续搅拌
8-15分钟,混合均匀;
[0041]
4):冷却降温至35-45℃,取样送检。
[0042]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卸妆组合物的性状选自卸妆液,卸妆喷雾,卸妆膏,卸妆油, 卸妆喷雾,和卸妆啫喱中的至少一种。
附图说明
[0043]
图1为实施例1-9制备的卸妆啫喱i-ix常温下外观;
[0044]
图2为对比例1-13制备的卸妆啫喱x-xxii常温下外观;
[0045]
图3为实施例3制备的卸妆啫喱iii的卸妆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实施例不代表对本发明保 护范围的限制。其他人根据本发明理念所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修改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 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实施例中的peg-7甘油 椰油酸酯,甘油聚醚-7组合物购自于日油公司,型号为wilsurf bm-c。
[0047]
实施例1-9
[0048]
按照下表1中各组分的重量(%)称取后,根据下述步骤制备得到卸妆啫喱。
[0049]
卸妆啫喱的制备方法如下:
[0050]
a:将润肤剂、分散剂、乳化剂和多元醇加入至油相锅中,中速搅拌均匀至透明;然 后加热至80-85℃,保温10min后,冷却降温至45℃,形成a相组分。
[0051]
b:向乳化锅内加入去离子水,800-1200rpm/min搅拌下加入用增稠剂,高速均质后充 分溶解均匀;然后加热至80-85℃,保温15min后,冷却降温至45℃,形成b相组分。
[0052]
c:边加边200-400rpm/min搅拌,将a相组分缓慢加入b相中,200-400rpm/min持续 搅拌10分钟,混合均匀。
[0053]
d:冷却降温至38℃,取样送检。检测合格后,分装灌装。
[0054]
e:经包装,得到卸妆啫喱i、卸妆啫喱ii、卸妆啫喱iii、
……
、卸妆啫喱ix,依次 对应实施例1-9。
[0055]
表1
[0056][0057]
对比例1-13
[0058]
对比例1
[0059]
表2
[0060][0061]
与实施例1比较,除了不添加异壬酸异壬酯,其他的成分及其含量同实施例1。
[0062]
对比例2
[0063]
表3
[0064][0065]
与实施例2比较,将鲸蜡醇乙基己酸酯用白油替换,其他的成分及其含量同实施例2。
[0066]
对比例3
[0067]
表4
[0068][0069][0070]
与实施例3比较,将角鲨烷用聚二甲基硅氧烷替换,其他的成分及其含量同实施例3。
[0071]
对比例4
[0072]
表5
[0073][0074]
与实施例3比较,将鲸蜡醇乙基己基酯添加量增加,润肤剂含量不在范围,其他的成 分及其含量同实施例3。
[0075]
对比例5
[0076]
表6
[0077][0078]
与实施例4比较,除了不添加聚羟基硬脂酸,其他的成分及其含量同实施例4。
[0079]
对比例6
[0080]
表7
[0081][0082]
[0083]
与实施例5比较,将乳化剂量减少,含量不在范围,其他的成分及其含量同实施例5。
[0084]
对比例7
[0085]
表8
[0086][0087]
与实施例6比较,将乳化剂量增加,含量不在范围,其他的成分及其含量同实施例6。
[0088]
对比例8
[0089]
表9
[0090][0091]
与实施例6比较,将乳化剂替换成peg-6辛酸/癸酸甘油酯类,其他的成分及其含量同 实施例6。
[0092]
对比例9
[0093]
表10
[0094][0095]
与实施例6比较,将乳化剂部分替换成peg-8甘油异硬脂酸酯,其他的成分及其含量同 实施例6。
[0096]
对比例10
[0097]
表11
[0098][0099]
与实施例7比较,增稠剂的添加量减少,含量不在范围,其他的成分及其含量同实施 例7。
[0100]
对比例11
[0101]
表12
[0102]
[0103]
与实施例8比较,多元醇添加量减少,含量不在范围,其他的成分及其含量同实施例8。
[0104]
对比例12
[0105]
表13
[0106][0107]
与实施例9比较,多元醇添加量增加,含量不在范围,其他的成分及其含量同实施例9。
[0108]
对比例13
[0109]
表14
[0110][0111]
与实施例9比较,多元醇中的甲基丙二醇替换成1,2-己二醇,其他的成分及其含量同实 施例9。
[0112]
实验效果分析
[0113]
1、稳定性测试
[0114]
将实施例1-9的制备的卸妆啫喱i-ix和对比例1-13的制备的卸妆啫喱x-xxii,分别 置于透明pet瓶中储存于4种条件下进行测试,观察各条件下样品外观的变化情况,测试 结果如下表15所示。
[0115]
测试条件:
[0116]
常温样品于25℃,60%rh静置,进行对比测试。
[0117]
耐寒测试:冰箱冷冻室放置10天。
[0118]
冷热循环:-18℃,25%rh;25℃,60%rh;40℃,75%rh,每个温度24h,共5个 循环。
[0119]
高温加速:测试条件为50℃
±
1℃,25%rh
±
5%rh放置1个月。
[0120]
表15卸妆啫喱i-xxii稳定性测试结果
[0121][0122]
由表15可见,实施例1-9制备的卸妆啫喱1-ix和对比例1-2、5、7和13制备的卸妆 啫喱x-xi、xiv、xvi和xxii均能通过各条件下的稳定性测试,符合预期卸妆啫喱外观 如图1和图2所示。
[0123]
与实施例3比较,对比例3因聚二甲基硅氧烷替换角鲨烷加入至配方中,尽管在常温 和低温下能保持透明啫喱外观,但在高温下无法形成稳定的双连续相,乳液粒子粒径增加, 其啫喱外观由透明变成乳白色,不能通过稳定性测试。对比例4因润肤剂总含量高不在本 发明范围,乳化剂不足以乳化所有油脂,从而各温度下产品外观不稳定均出现油水分层现 象。
[0124]
与实施例5相比,对比例6因乳化剂含量不在本发明范围,乳化剂不足以乳化所有油 脂,从而各温度下产品外观不稳定均出现油水分层现象。
[0125]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8因乳化剂替换成peg-6辛酸/癸酸甘油酯类,乳化剂与油 脂兼容性不佳,无法形成双连续相外观,从而各温度下产品外观不稳定均出现油水分层现 象。对比例9将乳化剂部分替换成peg-8甘油异硬脂酸酯,形成各温度下稳定的白色乳液, 与预期透明啫喱外观不一致,即不能实现双连续相技术。
妆效果。
[0138]
与实施例4相比,对比例5因不添加聚羟基硬脂酸,卸妆啫喱xiv对粉体的分散效果 不佳,从而溶妆效果下降,其卸妆效果明显不如卸妆啫喱iv。
[0139]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9中因乳化剂部分替换成peg-8甘油异硬脂酸酯,形成白色 乳液状卸妆啫喱xviii,乳液粒径粒子大于透明啫喱状态的卸妆啫喱vi,溶妆能力下降, 也即未能形成双连续相体系,故卸妆效果差于卸妆啫喱vi。
[0140]
3、温和性测试
[0141]
人体皮肤斑贴测试,试用方法依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
[0142]
选择合适的斑贴试验测试器,以封闭式斑贴试验方法,选取至少32名合格的志愿者 参加测试。将实施例1-9制备的卸妆啫喱i-ix和对比例1、2、5、7和13制备的卸妆啫喱 x、xi、xiv、xvi、xxii作为受试物。将受试物和蒸馏水加入斑贴试验测试器的方形小 室中。将加有受试物和蒸馏水的斑贴试验测试器贴敷于受试者的左右前臂内侧,用手掌轻 压使之均匀地贴敷于皮肤上,持续24h,分别于去除加有受试物和蒸馏水的斑贴试验测试 器后30min(待压痕消失后)、24h和48h按表17标准观察皮肤反应,并记录观察结果如 表18所示。
[0143]
表17皮肤封闭型斑贴试验皮肤反应分级标准
[0144][0145]
表18卸妆啫喱斑贴测试结果
[0146][0147]
由表18可见,实施例1-9制备的卸妆啫喱i-ix和对比例1、5制备的卸妆啫喱x和 xiv温和性比较好。
[0148]
与实施例2相比,对比例2因用白油替代鲸蜡醇乙基己酸酯加入至配方中,卸妆啫喱 xi其温和性不如卸妆啫喱ii。
[0149]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7因乳化剂添加量不在本发明范围,其制备的卸妆啫喱xvi 刺激性要强于卸妆啫喱vi。
[0150]
与实施例9相比,对比例13因多元醇种类不在本发明范围,其制备的卸妆啫喱xxii 的刺激性很强,温和性明显差于卸妆啫喱vi。
[0151]
4、用户使用体验
[0152]
招募52名以上符合标准的受试者,统一清洁左右两侧脸颊,用纸巾轻轻吸干水分后, 各标记1块面积为5cm
×
5cm的皮肤区域作为测试区域。按照2.0mg/cm2的使用量,分别 在左右脸测试区域均匀涂上防晒霜(w/o型)。静坐5min后,利用visia-cr拍照,于紫 外灯下观察拍照,若皮肤已均匀涂抹防晒霜,在紫外灯下可见面部涂抹样品测试区域呈黑 色。随后将1g测试样品均匀涂抹于左右脸部测试区域,按摩打圈15次后,用清水冲洗干 净,用干净的纸巾按压干净水分。静坐10min,请受试者完成使用评价表的填写,同时利 用visia-cr拍照,紫外灯下拍照观察受试者脸部使用卸妆啫喱后,防晒霜是否仍有残留。 将实施例1、2、4、6和7制备的卸妆啫喱i、ii、iv、vi和vii和对比例1、2、5、9和 10的制备的卸妆啫喱x、xi、xiv、xviii和xix分别进行10个人测试,统计受试者使 用卸妆啫喱后的面部防晒霜残留情况,使用是溶妆速度、清洗时乳化速度、清洗后肌肤清 爽轻盈感和卸后保湿滋润感的评估结果,见表19所示。
[0153]
表19卸妆啫喱用户使用体验表
[0154][0155]
由表19所示,实施例1、2、4、6、7制备的卸妆啫喱i、ii、iv、vi和vii对油包水 防晒霜具有很好的卸妆效果,同时溶妆速度快、易乳化清洗、洗后清爽不粘腻,同时卸后 滋润不紧绷。
[0156]
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1中因不加异壬酸异壬酯,润肤剂总量不在本发明范围,导 致其溶妆速度减慢,冲洗乳化效果下降,因而卸妆啫喱x效果不如卸妆啫喱i的效果,故 而卸防晒霜时在脸部仍有一定残留。
[0157]
与实施例2相比,对比例2因用白油替代鲸蜡醇乙基己酸酯加入至配方中,虽然具有 很好的卸妆效果,但是洗后清爽度不如实施例2制备的卸妆啫喱ii的使用效果。
[0158]
与实施例4相比,对比例5因不添加聚羟基硬脂酸,卸妆啫喱xiv对粉体的分散效果 不佳,溶妆速度下降,不易冲洗,从而洗后清爽度和滋润度均明显不如卸妆啫喱iv的卸 妆效果。
[0159]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9中因乳化剂部分替换成peg-8甘油异硬脂酸酯,形成白色 乳液状卸妆啫喱xviii,乳液粒径粒子大于透明啫喱状态的卸妆啫喱vi,溶妆能力下降, 也即未能形成双连续相体系,故卸妆效果差于卸妆啫喱vi。
[0160]
对比例10与实施例7比较,增稠剂的添加量减少,含量不在范围,其质地是卸妆液 外观,因而相同使用方式上,卸妆液会滴落,需要用量大,搭配卸妆棉使用才可提高其卸 妆能力。因而实施例7制备的卸妆啫喱vii比对比例10制备的卸妆啫喱xix使用更便捷, 效果更好。
[0161]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 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 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