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点上下对冲压力机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4:31: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智能成型机床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点上下对冲压力机。


背景技术:

2.随着制造业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制造高效率、高精度、高品质的压力机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双点机械液压伺服压力机结构,其专利申请号:201220743566.x;申请日:2012.12.31;其结构包括偏心轴,所述偏心轴两端转动支撑在机身上,偏心轴上对称设有偏心曲轴,所述偏心曲轴分别转动连接有双连杆机构,所述双连杆机构下端与滑块固定连接,滑块两侧对称连接有平衡缸,所述双连杆机构之间的偏心轴上连接有通过伺服马达驱动的传动装置,所述偏心曲轴上转动连接有上连杆,上连杆下端转动连接有摆杆机构,所述摆杆机构下端连接有主液压缸体,所述主液压缸体的主活塞杆与连杆机构连接。该压力机可以使伺服压力机满足双点压力机各种工艺加工中电机功率需要的同时,降低伺服压力机的电机功率;其不足之处在于:该压力机只能通过上方滑块上的模具对工件进行冲压,无法实现分别通过上模具、下模具对工件的上下两侧进行冲压。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点上下对冲压力机,能够通过上模和下模分别对工件的上下两侧进行冲压,实现同时对工件进行上下对冲,提高冲压效率和冲压精度。
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点上下对冲压力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中部水平设置有工作台,机身上位于工作台的上下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可升降的上滑块和下滑块,上滑块和下滑块上下对应设置,所述机身上分别对应上滑块和下滑块设置有上导向组件和下导向组件,所述机身的下部对应下滑块可转动地水平设置有曲轴,曲轴的一端与旋转驱动机构相传动连接,曲轴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杆轴颈,曲轴的各连杆轴颈上安装有至少两组与下滑块相传动连接的连杆机构,所述机身的上部对应上滑块设置有升降驱动机构。
5.本发明工作时,旋转驱动机构带动曲轴转动,曲轴上的两根连杆带动下滑块沿着下导轨上下运动,升降驱动机构带动上滑块沿着上导轨上下运动,工件放置在工作台上,上滑块的下侧安装有上模板,上模板上安装上模,下滑块的上侧安装有下模板,下模板上安装下模,工作台上贯穿开设有冲压凹槽,上模对工件冲压,下模穿过冲压凹槽对工件冲压,实现对工件上下对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通过上模和下模分别对工件的上下两侧进行冲压,实现同时对工件进行上下对冲,提高冲压效率和冲压精度。本发明的双点上下对冲压力机采用电控程序智能控制,属于智能成型机床。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可转动地水平设置在机身上部的传动转轴,传动转轴上套设有至少两个凸轮,所述上滑块上对应各凸轮设置有至少两个滚轮,滚轮经滚轮轴安装在上滑块上,凸轮下侧与对应滚轮上侧相接触设置,所述工作台上对应上滑块设置有若干组弹性支撑组件,上滑块浮动支撑在各弹性支撑组件的上端,传动
转轴的一端与动力机构相传动连接。上滑块浮动支撑在各弹性支撑组件上,动力机构带动传动转轴转动,传动转轴上的两个凸轮通过滚轮带动上滑块上下运动,凸轮通过滚轮带动上滑块向下移动时,上滑块向下挤压弹簧;在弹簧的支撑作用下,凸轮的轮径变小时,弹簧带动上滑块向上移动。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传动转轴的一端的伞齿轮一,所述曲轴的另一端设置有伞齿轮二,机身的右侧对应伞齿轮一、伞齿轮二可转动地竖直设置有同步传动轴,同步传动轴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伞齿轮三和伞齿轮四,伞齿轮三与伞齿轮一相啮合连接,伞齿轮四与伞齿轮二相啮合连接。曲轴通过伞齿轮带动同步传动轴转动,同步传动轴通过伞齿轮带动传动转轴转动。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曲轴、同步传动轴和传动转轴的转速均相等。
9.为了使得上滑块、下滑块的升降运动更加平稳,所述连杆机构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凸轮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弹性支撑组件对称设置有四组,四组弹性支撑组件分别与矩形上滑块的四个边角相对应设置,工作台上开设有与上滑块、下滑块相对应的冲压凹槽,上滑块的下侧安装有上模,下滑块的上侧安装有下模,四组弹性支撑组件两两分布在冲压凹槽的左右两侧,两个凸轮与两组连杆机构一一上下对应设置,四组弹性支撑组件在水平方向均位于两个凸轮的外侧。四组弹性支撑组件从外侧支撑上滑块,使得凸轮滚轮带动上滑块升降时受力更平稳。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安装在上滑块上的上弹簧座和工作台上的下弹簧座,上弹簧座和下弹簧座之间竖直设置有平衡弹簧,上弹簧座和下弹簧座的中心柱均轴向插入平衡弹簧的中心孔内。平衡弹簧下端支撑在下弹簧座的座体上,起到固定平衡弹簧的作用。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轴线水平设置,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皮带轮,所述曲轴的一端对应电机套设有飞轮,皮带轮经传动带与飞轮相传动连接,曲轴上对应飞轮设置有离合器。电机通过皮带轮带动飞轮转动,曲轴实现转动,曲轴通过连杆带动下滑块升降,离合器可以控制飞轮动力的通断。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安装在对应连杆轴颈上的连杆,连杆上部连接有球头螺杆,下滑块上对应球头螺杆设置有球头座,球头螺杆的球头与球头座相匹配设置。曲轴带动连杆转动,连杆通过球头螺杆带动下滑块升降。
13.为了提高机身的强度,确保机身的稳定性,所述机身包括位于工作台上方的上横梁和位于工作台下方的下横梁,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设置有至少四根竖直穿过工作台的立柱,各立柱分布在机身的四个边角处,每根立柱上均设置有竖直穿过上横梁、工作台和下横梁的拉紧螺杆,拉紧螺杆端部设置有锁紧螺母。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导向组件包括四根分布在上滑块四个边角处的上导轨,下导向组件包括四根分布在下滑块四个边角处的下导轨,上导轨和下导轨均竖直设置。上导轨、下导轨分别对上滑块、下滑块的升降起到导向作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同步传动轴的传动关系示意图。
17.图3为平衡弹簧的放大图。
18.图4为电机、飞轮的结构示意图。
19.其中,1机身,1a工作台,1b上横梁,1c下横梁,1d立柱,2上滑块,3下滑块,4曲轴,5传动转轴,6凸轮,7滚轮,7a滚轮轴,8伞齿轮一,9伞齿轮二,10同步传动轴,11伞齿轮三,12伞齿轮四,13冲压凹槽,14上弹簧座,14a中心柱,15下弹簧座,15a中心柱,15b座体,16平衡弹簧,17电机,18飞轮,19离合器,20连杆,21球头螺杆,21a球头,22球头座, 23拉紧螺杆,24锁紧螺母,25上导轨,26下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4所示,为一种双点上下对冲压力机,包括机身1,机身1中部水平设置有工作台1a,机身1上位于工作台1a的上下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可升降的上滑块2和下滑块3,上滑块2和下滑块3上下对应设置,机身1上分别对应上滑块2和下滑块3设置有上导向组件和下导向组件,机身1的下部对应下滑块3可转动地水平设置有曲轴4,曲轴4的一端与旋转驱动机构相传动连接,曲轴4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杆轴颈,曲轴4的各连杆轴颈上安装有至少两组与下滑块3相传动连接的连杆机构,机身1的上部对应上滑块2设置有升降驱动机构。
21.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可转动地水平设置在机身1上部的传动转轴5,传动转轴5上套设有至少两个凸轮6,上滑块2上对应各凸轮6设置有至少两个滚轮7,滚轮7经滚轮轴7a安装在上滑块2上,凸轮6下侧与对应滚轮7上侧相接触设置,工作台1a上对应上滑块2设置有若干组弹性支撑组件,上滑块2浮动支撑在各弹性支撑组件的上端,传动转轴5的一端与动力机构相传动连接。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安装在传动转轴5的一端的伞齿轮一8,曲轴4的另一端设置有伞齿轮二9,机身1的右侧对应伞齿轮一8、伞齿轮二9可转动地竖直设置有同步传动轴10,同步传动轴10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伞齿轮三11和伞齿轮四12,伞齿轮三11与伞齿轮一8相啮合连接,伞齿轮四12与伞齿轮二9相啮合连接。曲轴4、同步传动轴10和传动转轴5的转速均相等。
22.为了使得上滑块2、下滑块3的升降运动更加平稳,所述连杆机构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安装在对应连杆轴颈上的连杆20,连杆20上部连接有球头螺杆21,下滑块3上对应球头螺杆21设置有球头座22,球头螺杆21的球头21a与球头座22相匹配设置;曲轴4带动连杆20转动,连杆20通过球头螺杆21带动下滑块3升降;凸轮6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弹性支撑组件对称设置有四组,四组弹性支撑组件分别与矩形上滑块2的四个边角相对应设置,工作台1a上开设有与上滑块2、下滑块3相对应的冲压凹槽13,上滑块2的下侧安装有上模,下滑块3的上侧安装有下模,四组弹性支撑组件两两分布在冲压凹槽13的左右两侧,两个凸轮6与两组连杆机构一一上下对应设置,四组弹性支撑组件在水平方向均位于两个凸轮6的外侧。四组弹性支撑组件从外侧支撑上滑块2,使得凸轮6滚轮7带动上滑块2升降时受力更平稳。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安装在上滑块2上的上弹簧座14和工作台1a上的下弹簧座15,上弹簧座14和下弹簧座15之间竖直设置有平衡弹簧16,上弹簧座14的中心柱14a和下弹簧座15的中心柱15a插入平衡弹簧16的中心孔内。平衡弹簧16下端支撑在下弹簧座15的座体15b上,起到固定平衡弹簧16的作用。
23.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7,电机17轴线水平设置,电机17的输出端设置有皮带轮,曲轴4的一端对应电机17套设有飞轮18,皮带轮经传动带与飞轮18相传动连接,曲轴4
上对应飞轮18设置有离合器19。
24.为了提高机身1的强度,确保机身1的稳定性,机身1包括位于工作台1a上方的上横梁1b和位于工作台1a下方的下横梁1c,上横梁1b和下横梁1c之间设置有至少四根竖直穿过工作台1a的立柱1d,各立柱1d分布在机身1的四个边角处,每根立柱1d上均设置有竖直穿过上横梁1b、工作台1a和下横梁1c的拉紧螺杆23,拉紧螺杆23端部设置有锁紧螺母24。
25.所述上导向组件包括四根分布在上滑块2四个边角处的上导轨25,下导向组件包括四根分布在下滑块3四个边角处的下导轨26,上导轨25和下导轨26均竖直设置。上导轨25、下导轨26分别对上滑块2、下滑块3的升降起到导向作用。
26.本发明工作时,旋转驱动机构的电机17通过皮带轮带动飞轮18转动,曲轴4实现转动,曲轴4通过连杆20带动下滑块3升降,离合器19可以控制飞轮18动力的通断,曲轴4上的两根连杆20带动下滑块3沿着下导轨26上下运动;上滑块2浮动支撑在各弹性支撑组件上,动力机构的曲轴4通过伞齿轮带动同步传动轴10转动,同步传动轴10通过伞齿轮带动传动转轴5转动,传动转轴5上的两个凸轮6通过滚轮7带动上滑块2上下运动,凸轮6通过滚轮7带动上滑块2向下移动时,上滑块2向下挤压弹簧;在弹簧的支撑作用下,凸轮6的轮径变小时,弹簧带动上滑块2向上移动;工件放置在工作台1a上,上滑块2的下侧安装有上模,下滑块3的上侧安装有下模,工作台1a上贯穿开设有冲压凹槽13,上模对工件冲压,下模穿过冲压凹槽13对工件冲压,实现对工件上下对冲。通过调整凸轮6滚轮7、曲轴4连杆20可以使得上滑块2、下滑块3以相同频率冲压工件。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通过上模和下模分别对工件的上下两侧进行冲压,实现同时对工件进行上下对冲,提高冲压效率和冲压精度。本发明的双点上下对冲压力机采用电控程序智能控制,属于智能成型机床。
27.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