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水溶性复合肥造粒工艺及其造粒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2-19 23:58: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复合肥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水溶性复合肥造粒工艺及其造粒设备。


背景技术:

2.复合肥生产多使用测量土配方测出土壤养分情况,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即让复合肥本身与土壤供肥一起为作物所需提供养分。
3.相比于速效肥,复合肥本身的释放速度的控制很重要;当土壤供肥量为定量下,要为作物提供合适量的总养分,则需要提供合适量的复合肥(即合适的释放速度)。复合肥的释放速度,通常是根据制备工艺来实现的。制备时,首先是对核心组分的造粒(常见的造粒工艺有转鼓造粒、圆盘造粒、喷浆造粒、高塔造粒等),然后进行包衣工序;通过包衣控制释放速度。常见的包衣缓释材料是树脂或硫磺,但这些方式所起到的作用通常受到限制。
4.树脂包衣中,释放原理是:施肥后,土壤水分从膜孔进入,溶解了一部分养分,然后通过膜孔释放出来;被释放处的养分被作物吸收后,膜外侧的养分浓度下降,使得膜内外浓度差值大,进一步加快养分从膜穿过的速度;这属于物理缓释型释放方式。通过包膜材料成分和厚度的调整,来控制肥料养肥的速度。但无论如何调整,树脂膜都必须具有一定厚度(否则膜容易破裂,起不到缓释效果);膜具有一定厚度,就相当于许多薄层叠加,使得总体上膜的孔径很小,从而让养分不能得到良好的释放(释放时间一般为3~6个月)。释放的时间长,就会导致单位时间内释放的养分少,无法满足作物生长所需,那么就只能增加复合肥的量或与其他肥料一起结合使用。即树脂包衣的方式,虽然能缓释,但有点太过缓释,对于要求中等速度的释放要求,并不能满足。
5.硫磺包衣中,包硫后以石蜡封裹,释放原理是:包膜所用的硫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逐渐氧化成硫酸,供作物吸收利用;膜被瓦解后,内部的养分被释放出来,供植物吸收。在初始阶段,内部的养分并不能被植物利用。
6.另外,传统的造粒设备,通常是人工加料的,即将体积较大(1~2m3)的四方体袋人工切开后,人工经较长时间锤散后,然后进行加料;因此料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长,容易与空气中的水分以及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从而影响肥料性能。同时还对造粒塔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在提高肥料品质的基础上,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的水溶性复合肥造粒工艺及其造粒设备。
8.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水溶性复合肥造粒工艺,其中水溶性复合肥包括:硝铵磷、农用一铵、氯化钾、硫酸钾、一号微肥、硫酸铵、无水硫酸镁、褐藻胶、褐藻寡糖;
9.复合肥造粒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0.s1、向加热搅拌罐ⅰ内加入硝铵磷熔融后,再投入农用一铵、硫酸钾,最后投入褐藻寡糖,在维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搅拌均匀;
11.s2、将步骤s1中搅拌均匀后的液体提取一部分,置于加热搅拌罐ⅱ内,并向加热搅拌罐ⅱ内投入褐藻胶,在10~20min内搅拌均匀;
12.s3、步骤s2搅拌完成后,立马送入造粒塔顶部,通过喷淋冷却的方式进行颗粒制备;
13.s4、进行包膜;
14.第一次包膜,将过氧化氢粉末和沸石粉混合均匀,并投入熔融后的硫磺料浆中,搅拌均匀后形成混合浆液;将混合浆液在压力下喷涂到涂硫转鼓内的造粒颗粒上,再经流化床冷却,形成内层膜颗粒;
15.第二次包膜,将内层膜颗粒送入第一转鼓内;将聚苯乙烯、常温固化液体胶、投入dmf液体并加热,在压力作用下喷涂到第一转鼓内的颗粒上;然后经流化床冷却,形成中间膜颗粒;
16.第三次包膜,将中间膜颗粒送入第二转鼓内,并通过具有压力的熔融石蜡,进行包膜,再经流化床冷却,形成外层膜颗粒;
17.s5、再输送至调节剂转鼓内,吸收硅藻土进行包覆;然后进行筛分,形成成品。
18.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4中,第一次包膜时,过氧化氢粉末、沸石粉和硫磺按1:1:2的比例混合;步骤s4中,第二次包膜上时常温固化液体胶的占比,以聚苯乙烯和dmf液体能良好附着在内层膜颗粒为准,且不影响肥料的正常释放。
19.进一步地,所述的水溶性复合肥中,按重量比算,硝铵磷为35~40份、农用一铵为25~30份、氯化钾为2~4份、硫酸钾为20~30份、一号微肥为0.5~1份、硫酸铵为4~5份、无水硫酸镁为2~4份、褐藻胶为4~5份、褐藻寡糖为0.1~0.2份;农用一铵纯度为60%,氯化钾纯度为97%,硫酸钾的纯度为52%。
20.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次包膜时,混合浆液体加热到195℃后喷涂;每一次包膜完成后用流化床冷却时,冷却空气≤41℃;第一次包膜、第二次包膜、第三次包膜时,相应混合液体料在6.8~10.5mpa压力下雾化喷涂。
21.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1中,加料时,各组分料装在对应的料袋中,料到经能转动的电锯结构自动切开,形成形成成较大块的料堆;料堆经刮料结构在行走时逐渐将料堆刮呈散开的粉料,分料经刮料结构送入加热搅拌罐ⅰ内;步骤s3中,造粒塔喷淋处的浆料被多个缓冲单元降速,初步形成颗粒后再被吹入造粒塔壁处的螺旋料道中进一步冷却。
22.水溶性复合肥造粒工艺的造粒设备,包括依次相连的切割进料机构、加热搅拌罐ⅰ、加热搅拌罐ⅱ、造粒塔,还包括包膜设备;切割进料机构包括料槽、能旋转的电锯结构、刮料结构;料槽,其左端为敞开的进料口,其右端内部底面开有漏料斗,其上方设置有吊绳行走结构,其内设置有能沿作于方向行走的刮料结构,刮料结构具有能转动的刮料板;吊绳行走结构将料袋吊入料槽内,电锯结构将料袋切开,让料露出;刮料结构向左端行走并经刮料板将露出的料逐渐刮削,并让料落入漏料斗中。
23.进一步地,所述的能旋转的电锯结构中,包括转轴、电锯、正反自锁电机,转轴经支撑座安装料槽侧壁上且经正反自锁电机驱动,电锯经键与转轴安装;
24.所述的刮料结构,包括行走块、刮料板,行走块经滚轮与料槽两侧避的滑槽适配安装,行走块经竖轴、支杆安装有刮料板,刮料板截面呈l型;
25.所述的吊绳行走结构中,包括横梁轨道架、上行走板、下行走盘,上行走板沿横梁轨道架行走;上行走板的底面固定有立柱,立柱的底端呈盘状,下行走盘套设在立柱底端且两者之间设置有滚珠,下行走盘底面装有吊绳;
26.所述的上行走板的底面安装有袋转动电机,袋转动电机经相应主动轮与下行走盘的外盘侧啮合,袋转动电机工作时吊绳带动料袋旋转。
27.进一步地,所述的造粒塔中,其上部设置有多个缓冲单元,下部沿内壁设置有螺旋料道;缓冲单元,沿塔身截面设置,具有多个向上的冷风出口,冷风出口吹出的冷风降低旋转喷头喷出后料的降落速度;螺旋料道处,沿塔身轴心设有主管道a,主管道a上设有风口窗,风口窗处的冷风将物料吹在螺旋料道上充分冷却。
28.进一步地,所述的缓冲单元,包括主管道b,主管道b的末段位于塔身轴心处,主管道b的柱面安装有多个具有冷风出口的支管;支管在冷风出口处设置有滤网a。
29.进一步地,所述的螺旋料道处,主管道a上的风口窗处设有滤网b,且风口窗沿径向向外吹出冷风;主管道a上的风口窗,从上至下方向冷风强度逐渐增强;螺旋料道与主管道a之间具有间距,一些物料从该间距落下后被下方风口窗的冷风吹到螺旋料道上。
30.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能够中等速度释放养分,满足植物生长所需;且相应设备有效保证了化肥的性能。
附图说明
31.图1为切割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吊绳行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3.图3为电锯在向下转动时切开料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4.图4为电锯向上转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5.图5为料槽俯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36.图6为造粒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7.图7为塔身内的结构示意图;
38.图8为上塔身的结构示意图;
39.图9为下塔身的结构示意图;
40.图10为塔身顶部处的结构示意图;
41.图11为塔身底部处的结构示意图;
42.图12为试验7天后的照片对比图;
43.图13为试验20天后的照片对比图;
44.图14为试验40天后的照片对比图;
45.图中:100

造粒塔,1

塔身,2

旋转喷头,3

缓冲单元,4

螺旋料道,5

主管道a,6

风口窗,7

主管道b,8

支管,9

上塔身,10

下塔身,11

物料管,12

分料管,13

料仓,14

支撑保护支架,15

连接件,16

震动电机,17

底板,18

中心筒,19

竖直转动电机,20

中心转动电机,21

赶料绞龙杆;
46.300

切割进料机构,31

料槽,3101

进料口,3102

漏料斗,3103

切割刀缝,32


锯结构,33

刮料结构,34

吊绳行走结构,35

刮料板,36

料袋,37

转轴,38

电锯,39

正反自锁电机,40

行走块,41

横梁轨道架,42

上行走板,43

下行走盘,44

立柱,45

滚珠,46

吊绳,47

袋转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4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48.实施例1
49.水溶性复合肥造粒工艺,水溶性复合肥包括:35份硝铵磷、25份农用一铵、2份氯化钾、20份硫酸钾、0.5份一号微肥、4份硫酸铵、2份无水硫酸镁、4份褐藻胶、0.1份褐藻寡糖;其中,农用一铵纯度为60%,氯化钾纯度为97%,硫酸钾的纯度为52%。
50.复合肥造粒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51.s1、向加热搅拌罐ⅰ内加入硝铵磷熔融后,再投入农用一铵、硫酸钾,最后投入褐藻寡糖,在维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搅拌均匀;在投料的过程中,各组分经各自的料袋36装放,采用电锯结构32进行自动切开形成料堆,并采用刮料结构33对料堆逐渐刮料,刮好的分散粉末料立马投入使用,避免料长期与空气接触;
52.s2、将步骤s1中搅拌均匀后的液体提取一部分,置于加热搅拌罐ⅱ内,并向加热搅拌罐ⅱ内投入褐藻胶,搅拌时间为15min,搅拌均匀;
53.s3、步骤s2搅拌完成后,立马送入造粒塔100顶部,通过喷淋冷却的方式进行颗粒制备;由于喷淋时,喷雾后单个液体的整体重量比常规复合肥重,因此在造粒塔100的上部采用多个缓冲单元3降速,同时下部再将初步冷却后的颗粒吹入100壁处的螺旋料道4中进一步冷却,从而能避免颗粒在下降过程重破裂;
54.s4、进行包膜;
55.第一次包膜,将过氧化氢粉末和沸石粉混合均匀,并投入熔融后的硫磺料浆中,搅拌均匀后形成混合浆液,其中过氧化氢粉末、沸石粉和硫磺按的重量份比例为1:1:2;将混合浆液加热到195℃后,并在10.5mpa压力下喷涂到涂硫转鼓内的造粒颗粒上,再经流化床在≤41℃的冷却空气下进行冷却,形成内层膜颗粒;
56.第二次包膜,将内层膜颗粒送入第一转鼓内;将聚苯乙烯、常温固化液体胶、投入dmf液体并加热,在8.6mpa压力作用下喷涂到第一转鼓内的颗粒上;然后经流化床在≤41℃的冷却空气下进行冷却,形成中间膜颗粒;其中,常温固化液体胶的占比,以聚苯乙烯和dmf液体能良好附着在内层膜颗粒为准,且不影响肥料的正常释放;
57.第三次包膜,将中间膜颗粒送入第二转鼓内,并通过具有6.8mpa压力的熔融石蜡,进行包膜,再流化床在≤41℃的冷却空气下进行冷却,形成外层膜颗粒;
58.s5、再输送至调节剂转鼓内,吸收硅藻土进行包覆;然后进行筛分,形成成品。
59.实施例2
60.水溶性复合肥造粒工艺,水溶性复合肥包括:37.5份硝铵磷、27.5份农用一铵、3份氯化钾、25份硫酸钾、0.75份一号微肥、4.5份硫酸铵、3份无水硫酸镁、4.5份褐藻胶、0.15份褐藻寡糖;其中,农用一铵纯度为60%,氯化钾纯度为97%,硫酸钾的纯度为52%。
61.本实施例中,复合肥造粒工艺步骤与实施1相似,相应压力、温度均相同,不同之处
在于步骤s2中投入褐藻胶搅拌时,搅拌时间为18min。
62.实施例3
63.水溶性复合肥造粒工艺,水溶性复合肥包括:40份硝铵磷、30份农用一铵、4份氯化钾、30份硫酸钾、1份一号微肥、5份硫酸铵、4份无水硫酸镁、5份褐藻胶、0.2份褐藻寡糖;其中,农用一铵纯度为60%,氯化钾纯度为97%,硫酸钾的纯度为52%。
64.本实施例中,复合肥造粒工艺步骤与实施1相似,相应压力、温度均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2中投入褐藻胶搅拌时,搅拌时间为20min。
65.上述三个实施例中,步骤s2的搅拌时间,是根据量来定的,在搅拌均匀的情况下,不能过长时间搅拌。
66.为了验证新品复合肥(本方案水溶性复合肥工艺制备的)的效果,来进行对比试验:
67.采用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分别作为处理一、处理二、处理三;
68.处理四中,组分及工艺与本方案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将步骤s2中的过氧化氢粉末用同等量的沸石粉代替;
69.处理五中,组分及工艺与本方案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将步骤s2中的过氧化氢粉末用同等量的沸石粉代替;未进行第二次包膜;
70.处理六中,组分及工艺与本方案相似,不同指出在于:将步骤s2中的过氧化氢粉末用同等量的沸石粉代替;未添加褐藻胶。
71.采用上述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分别作为处理一、处理二、处理三。
72.实验结果,如图12、图13、图14所示,其中图12为试验7天的对比图,图13为试验20天后的对比图,图14为试验40天后的对比图。
73.上述三个实施例均采用图1~图11的水溶性复合肥造粒工艺的造粒设备进行制备。水溶性复合肥造粒工艺的造粒设备,包括依次相连的切割进料机构300、加热搅拌罐ⅰ、加热搅拌罐ⅱ、造粒塔100,还包括包膜设备。利用切割进料机构300、加热搅拌罐ⅰ、加热搅拌罐ⅱ完成步骤s1、步骤s2,利用造粒塔100完成步骤s3,利用包膜设备完成步骤s4、步骤s5。
74.如图1和图5所示,切割进料机构300包括料槽31、能旋转的电锯结构32、刮料结构33;料槽31,其左端为敞开的进料口3101,其右端内部底面开有漏料斗3102,其上方设置有吊绳行走结构34,其内设置有能沿作于方向行走的刮料结构33,刮料结构33具有能转动的刮料板35;吊绳行走结构34将料袋36吊入料槽31内,电锯结构32将料袋36切开,让料露出;刮料结构33向左端行走并经刮料板35将露出的料逐渐刮削,并让料落入漏料斗3102中。
75.可选的,如图2所示,吊绳行走结构34中,包括横梁轨道架41、上行走板42、下行走盘43,上行走板42沿横梁轨道架41行走;上行走板42的底面固定有立柱44,立柱44的底端呈盘状,下行走盘43套设在立柱44底端且两者之间设置有滚珠45,下行走盘43底面装有吊绳46;上行走板42的底面安装有袋转动电机47,袋转动电机47经相应主动轮与下行走盘43的外盘侧啮合,袋转动电机47工作时吊绳46带动料袋36旋转。
76.可选的,如图3、图4所示,能旋转的电锯结构32中,包括转轴37、电锯38、正反自锁电机39,转轴37经支撑座安装料槽31侧壁上且经正反自锁电机39驱动,电锯38经键与转轴37安装。刮料结构33,包括行走块40、刮料板35,行走块40经滚轮与料槽31两侧避的滑槽适
配安装,行走块40经竖轴、支杆安装有刮料板35,刮料板35截面呈l型。
77.为了使电锯38良好地切割料袋36,电锯38可能旋转180
°
,电锯38固定的料槽31侧壁开有切割刀缝3103,供电锯38转动。
78.切割进料机构300、加热搅拌罐ⅰ、加热搅拌罐ⅱ未处在同一平面,并且切割进料机构300所处的底面是倾斜的,越靠近料槽31的漏掉斗3102的一侧,高度越低。由于料袋36的长时间放置,里面的物料已经结成块;常规情况下是人工敲打,本方案用电锯38切开有,分成两块,在重力的作用下,会朝3102滚动;同时刮料板35转动会将切开的料块逐渐刮走。如果切开的料块不向右动作,则需要人工推料,或者设计能推料的气缸或油缸来实现。
79.如图6~图11所示,在造粒塔100中,包括塔身1,塔身1的顶部设置有浆液进料口而底部设置有颗粒出料口,塔身1内靠近顶部处设置有旋转喷头2而底部设有料聚拢机构;在塔身1内,其上部设置有多个缓冲单元3,下部沿内壁设置有螺旋料道4。其中,缓冲单元3沿塔身1截面设置,具有多个向上的冷风出口,冷风出口吹出的冷风降低旋转喷头喷出后料的降落速度。而螺旋料道4处,沿塔身1轴心设有主管道a5,主管道a5上设有风口窗6,风口窗6处的冷风将物料吹在螺旋料道4上充分冷却。
80.当旋转喷头2喷出物料时,物料初始为浆液滴团状,在下降的过程中逐渐被冷却,形成外部凝固的颗粒;缓冲单元3产生向上的冷风,给这些外部凝固的颗粒施加向上的力,减小其下降的加速度,让冷却的时间更长,且能有效降低颗粒的的最终速度,避免颗粒最终掉落停止时被击碎,提高成品率。当物料进入到螺旋料道4中时,通过风口窗6沿径向向外施加冷风,该冷风将一些物料吹到螺旋料道4上,让物料沿螺旋料道4上滚动,相比于传统的直接掉落,能更为有效地冷却,且最终下落的速度远低于传统方式冷却的速度,进一步提高成平率。
81.可选的,缓冲单元3包括主管道b7,主管道b7的末段位于塔身1轴心处,主管道b7的柱面安装有多个具有冷风出口的支管8;支管8在冷风出口处设置有滤网a。并且塔身1内,位于下方的缓冲单元3比上方的缓冲单元3的支管8的数量多,下方的缓冲单元3比上方的缓冲单元3的冷风强度大。当物料初步下降时,初速度不大,因此冷风的强度不大,至少要让物料掉落;当下降一定高度时,物料速度变大了,则加大相应的冷风强度。
82.可选的,在螺旋料道4处,主管道a5上的风口窗6处设有滤网b,且风口窗6沿径向向外吹出冷风;主管道a5上的风口窗6,从上至下方向冷风强度逐渐增强;螺旋料道4与主管道a5之间具有间距,一些物料从该间距落下后被下方风口窗6的冷风吹到螺旋料道4上。
83.螺旋料道4为钢板,且其底面设置有震动电机16。当物料达到螺旋料道4上时,可能产生堆积的现象,毕竟颗粒较小,而震动电机16则可避免这一情况发生。当然震动电机16也可以旋转通过气压驱动实现震动的方式。
84.可选的,旋转喷头2安装在环形的物料管11上,物料管11通过周向设置的多根分料管12与塔身1顶部的料仓13相连。保证物料管11内的物料在各处均匀,让旋转喷头2喷出的物料能均匀分布在塔身1靠近顶部处。
85.可选的,对于料聚拢机构,在塔身1的底部处设置有底板17,底板17开有中心处设有中心筒18;在底板17中心处中心筒18的上方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竖直转动电机19,竖直转动电机19的侧面设置有水平转动电机20,竖直转动电机19通过支杆固定在中心筒18上;水平转动电机20上装有赶料绞龙杆21;赶料绞龙杆21自转时,让物料向中心筒18
聚集;赶料绞龙杆21沿竖直转动电机19周向转动时,让底板17上所有物料都聚集在中心筒18处。
86.可选的,塔身1分为上塔身9和下塔身10,缓冲单元3位于上塔身9中,而螺旋料道4和主管道a5位于下塔身10内;下塔身10的直径大于上塔身9。当下塔身10的冷风进入上塔身9中时,形成压缩状的高压气体,进一步对物料进行减速。并且,塔身1外设置有支撑保护支架14,其通过连接件15与塔身1固定相连,且连接件15与塔身1之间设置有缓冲层。由于震动电机16的存在,因此设置支撑保护支架14来加强强度。
87.上述实施例仅表达了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