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PCR仪温控模块、温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2021-12-14 23:3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pcr仪温控模块,其特征在于:散热器(101)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个散热风扇(103);散热器(101)包括吸热板(1011)、若干导热管(1012)及若干散热鳞片(1013);若干散热鳞片(1013)竖直布置在吸热板(1011)的底面上,相邻散热鳞片(1013)之间具有间隙;导热管(1012)具有相连的上横管部与下横管部,所述上横管部横跨在吸热板(1011)上,所述下横管部横穿在若干散热鳞片(1013)上。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模块,其特征在于:散热器(101)两侧的散热风扇(103)的吹风方向一致;散热鳞片(1013)与散热风扇(103)正交。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模块,其特征在于:若干导热管(1012)的上横管部聚集布置在吸热板(1011)中部区域,若干导热管(1012)的下横管部发散分布在散热鳞片(1013)长度方向的各个部位;吸热板(1011)顶面前部设置传热板(1014),传热板(1014)覆盖在若干导热管(1012)上横管部的正上方,加热制冷器(4)设置在传热板(1014)上;导热管(1012)为u型管,上横管部与下横管部通过弯管部相连,上横管部、下横管部与若干散热鳞片(1013)正交布置。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模块,其特征在于:散热风扇(103)通过支架(102)固定在散热器(101)上;支架(102)为l型、具有竖直部与水平部,竖直部与散热器(101)的侧面平行,竖直部板面上对应每个散热风扇(103)分别开设贯通的散热孔(1021),水平部朝远离散热器(101)的方向向外翻出,散热风扇(103)放置于水平部上。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模块,其特征在于:吸热板(1011)为铜板;导热管(1012)为中空的铜管,管内注有导热液。6.一种pcr仪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温控模块,中央处理器(1)分别通过线路分别与协议接口(2)、驱动器(3)、传感器(5)连接,驱动器(3)通过线路与加热制冷器(4)连接,加热制冷器(4)、传感器(5)设置在pcr仪的温控模块(10)内。7.一种pcr仪温控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中央处理器(1)接收预设温度t0、比例系数k
p
、积分系数k
i
、微分系数k
d
、及传感器(5)采集的系统实时温度t
k
;根据温度偏差公式获得温度差异值e(k)=t
k
‑ꢀ
t0;根据系统控制模型获得增量值delta u(k)= k
p
(e(k)

e(k

1)) k
i
(e(k)) k
d
(e(k) e(k

2)

2(e(k

1)));根据增量值给驱动器(3)发出调节指令;驱动器(3)根据调节指令驱动加热制冷器(4)在相应的功率系数下工作,对温控模块(10)的温度进行调节。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比例系数k
p
的数值范围为200~600,积分系数k
i
的数值范围为100~300、微分系数k
d
的数值范围为0~20。9.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统实时温度t
k
与预设温度t0差距较大时,加热制冷器(4)的工作功率系数为1;系统实时温度t
k
接近预设温度t0时,加热制冷器(4)的工作功率系数逐渐减小,使系统实时温度t
k
逐渐趋近于预设温度t0;系统实时温度t
k
达到预设温度t0温度后,加热制冷器(4)的工作功率系数随着系统散热情况随机变化,加热制冷器(4)的制冷量与散热量平衡。
10.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中央处理器(1)中对应不同预设温度t0值分别设置有阈值,当系统实时温度t
k
高于对应的阈值时,中央处理器(1)发出强制指令,通过驱动器(3)将加热制冷器(4)的输出功率降为零;e(k

1)、e(k

2)初始值为0;预设温度t0、比例系数k
p
、积分系数k
i
、微分系数k
d
从协议接口(2)输入,由协议接口(2)传输至中央处理器(1);中央处理器(1)接收到预设温度t0后,对系统的预设温度数值进行更新,并将接收成功指令返回至协议接口(2)。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PCR仪温控模块、温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散热器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个散热风扇;散热器包括吸热板、若干导热管及若干散热鳞片。温控模块由散热器与散热风扇一起工作进行散热,实现瞬间散热,散热速度更快速,而且空气流吸热能力强,散热量更大,使得温控模块得以快速达到目标温度,有利于缩短检测周期。制冷器的工作功率根据由驱动器根据增量值进行随机调整,使得温控模块实现快速升温或降温的同时,还兼顾了温度的稳定,缩短检测周期的同时,提高了目标温度的准确度,进而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了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了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光 吉俊利 周志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百泰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9
技术公布日:2021/12/1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