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人行道的透水铺装组件及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2-04 13:2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道路铺装及排水,特别是涉及人行道的透水铺装组件及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道路铺装,以及人行道的修建中,存在多种形式,其中一种是在人行道直接铺设光滑表面的地砖,这种结构形式存在下雨天路面湿滑且容易打滑的问题;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另一种形式是在地面铺设石子或砂砾,虽然改善了打滑的问题,但是带来了容易硌脚,行走不方便,不能使用在轮椅或者推车上;为了改善打滑的问题,再一种形式是将地砖设置成石纹的凹凸结构,这种结构形式也存在不方便行走的问题。因此,现有技术的道路铺装,存在因积水打滑的问题,或者不方便行走的问题。总之,现有技术的道路铺装,不利于行走。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人行道的透水铺装组件及排水系统,其具有便于行走使用且不容易打滑的优点。
4.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人行道的透水铺装组件,包括表面砖层、细沙层、透水混凝土层、砂砾层以及导流管;所述表面砖层铺设在所述透水混凝土层上,所述透水混凝土层铺设在所述砂砾层上,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于所述砂砾层的底部连接;所述表面砖层包括多个透水砖,该透水砖包括石板、方砖以及弧形砖,所述石板和所述弧形砖分别置于所述方砖的两相对侧面上,所述弧形砖的底面呈圆弧形;所述透水砖的两端面分别形成有第一导水槽和第二导水槽,所述第一导水槽和所述第二导水槽错位设置,使得其一所述透水砖与另一所述透水砖对接时,其一所述透水砖的第一导水槽与另一所述透水砖的第二导水槽错位排布;所述第一导水槽和所述第二导水槽分别竖向设置;多个所述透水砖逐一排布形成一列,任意相邻两列所述透水砖之间形成有排水间隙,所述细沙层放置在该排水间隙中,且所述细沙层置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层的上方;所述透水混凝土层的顶面形成有与所述透水砖底面形状匹配的凹位。
5.本技术所述的人行道的透水铺装组件,分别设置了透水砖、透水混凝土层以及砂砾层,而且透水砖上还形成了导水槽,从而雨水可以依次经过导水槽、透水混凝土层以及砂砾层,最后积水可以流入到导流管中排出,这样就实现了雨水的方便的排放。设置透水混凝土层,其厚度可以是3

5cm,这样既起到了固定透水砖的作用,还起到了排水的作用。砂砾层的砂砾间隙之间可以很好的蓄水,而且水流快,还能起到很好的导水和排水作用。整个表面砖层的顶面平整,而且透水砖表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不易打滑,在保证表面平整的同时,很好的防治了打滑。
6.进一步地,进一步地,所述石板的顶面形成有磨砂纹。
7.进一步地,任意相邻两列的所述透水砖交错排布。
8.进一步地,还包括堵头,该堵头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导水槽和所述第二导水槽的
顶端;所述堵头内形成有毛细通孔。
9.进一步地,所述方砖与所述弧形砖一体成型。
10.进一步地,还包括填土层,该填土层设置在所述透水混凝土层与所述砂砾层之间。
11.进一步地,所述细沙层的厚度为5

12mm。
12.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人行道的排水系统,包括植草带、排水管以及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人行道的透水铺装组件,两个所述植草带分别设置在所述表面砖层的两侧,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水管连接。
13.进一步地,还包括石挡和绿化带,所述绿化带铺设在所述植草带的一侧,多个所述石挡依次首尾相连,且所述石挡铺设在所述人行道的透水铺装组件与所述绿化带之间。
14.进一步地,每间隔5

10m的所述石挡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该排水口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绿化带和所述植草带。
15.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技术示例性的透水砖(装配有堵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示例性的透水砖与堵头的装配结构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示例性的表面砖层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示例性的表面砖层与透水混凝土层(以及细沙层)的装配结构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示例性的表面砖层与透水混凝土层(以及细沙层)的另一状态的装配结构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示例性的人行道的排水系统的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示例性的堵头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18.图1为本技术示例性的透水砖(装配有堵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示例性的透水砖与堵头的装配结构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示例性的表面砖层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示例性的表面砖层与透水混凝土层(以及细沙层)的装配结构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示例性的表面砖层与透水混凝土层(以及细沙层)的另一状态的装配结构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示例性的人行道的排水系统的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示例性的堵头的俯视图。
19.请参阅图1

图7,本技术示例性的一种人行道的透水铺装组件,包括表面砖层10、细沙层15、透水混凝土层20、砂砾层40以及导流管50;所述表面砖层10铺设在所述透水混凝土层20上,所述透水混凝土层20铺设在所述砂砾层40上,所述导流管50的一端于所述砂砾
层40的底部连接;所述表面砖层10包括多个透水砖13,该透水砖13包括石板131、方砖132以及弧形砖133,所述石板131和所述弧形砖133分别置于所述方砖132的两相对侧面上,所述弧形砖133的底面呈圆弧形;所述透水砖13的两端面分别形成有第一导水槽11和第二导水槽12,所述第一导水槽11和所述第二导水槽12错位设置,使得其一所述透水砖13与另一所述透水砖13对接时,其一所述透水砖13的第一导水槽11与另一所述透水砖13的第二导水槽错位排布;所述第一导水槽11和所述第二导水槽12分别竖向设置;多个所述透水砖13逐一排布形成一列,任意相邻两列所述透水砖13之间形成有排水间隙,所述细沙层15放置在该排水间隙中,且所述细沙层15置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层20的上方;所述透水混凝土层20的顶面形成有与所述透水砖13底面形状匹配的凹位。
20.本技术所述的人行道的透水铺装组件,分别设置了透水砖13、透水混凝土层20以及砂砾层40,而且透水砖13上还形成了导水槽,从而雨水可以依次经过导水槽、透水混凝土层20以及砂砾层40,最后积水可以流入到导流管50中排出,这样就实现了雨水的方便的排放。设置透水混凝土层20,其厚度可以是3

5cm,这样既起到了固定透水砖13的作用,还起到了排水的作用。砂砾层40的砂砾间隙之间可以很好的蓄水,而且水流快,还能起到很好的导水和排水作用。整个表面砖层10的顶面平整,而且透水砖13表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不易打滑,在保证表面平整的同时,很好的防治了打滑。
21.并且,本技术所述的人行道的透水铺装组件,其表面砖层10设置有多列透水砖13,相邻两列透水砖13之间设置有细沙层15,透水砖13的底面呈弧面,透水砖13的两端面和两侧面分别为竖直面,使得相邻两个透水砖13之间,相对平行,并且通过细沙层15的隔离,使得两个透水砖13的侧面不容易发生相对转动。当作用在透水砖13表面的力过大,并且作用在透水砖13的一端时,由于弧形砖133的底面呈圆弧面,透水混凝土上形成有弧形的凹位,从而弧形砖133相对于透水混凝土转动,使得透水砖13在单端受较大作用力的时候,不至于断裂或撕裂;当作用力较大且均布在透水砖13表面,透水砖13又恢复原位。这样,即使人行道上有电动车或者大重量物体通过,也不会影响透水砖13整体的受力效果,进而保证透水砖13整体的完好。因此,本技术所述的人行道的透水铺装组件不仅能保证较好的透水效果和排水效果,还能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防止透水砖13的断裂,保证了表面的完好。
22.在一些进一步的示例中,石板131的长度与方砖132的长度一致,石板131的宽度与方砖132的宽度一致;同时,弧形砖133的长度与方砖132的长度一致,弧形砖133的宽度与方砖132的宽度一致。进一步的,石板131的厚度与小于等于方砖132的厚度;方砖132的厚度与弧形砖133的厚度相比,可以是大于,也可以是小于,还可以是等于的关系。
23.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弧形砖133的圆弧形,可以是半圆弧,也可以是1/4圆弧,还可以是1/3圆弧,甚至是其他角度的圆弧。
24.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石板131的顶面形成有磨砂纹。形成的磨砂纹,能够增加防滑效果。
25.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导水槽11的两端分别贯穿透水砖13的顶面和底面;第二导水槽12的两端分别贯穿透水砖13的顶面和底面。当透水砖13放置妥当后,透水砖13表面的积水可以通过第一导水槽11和第二导水槽12向下流动。
26.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任意相邻两列的所述透水砖13交错排布。交错排布的透水砖13,任意相邻两个透水砖13之间不会互相影响,当其中一列的透水砖13受影响错位时,不会影响到相邻列的透水砖13,也就不会产生整个表面砖层10的整体的影响。
27.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堵头14,该堵头14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导水槽11和所述第二导水槽12的顶端;所述堵头14内形成有毛细通孔。毛细通孔竖向排布,从而使得雨水能够向下流。设置堵头14,能够防止泥土或者块状的硬物进入第一导水槽11和第二导水槽12,进而保证了第一导水槽11和第二导水槽12的透水性。此外,堵头14可以采用硬质的透水材料,例如人造透水石粒。
28.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方砖132与所述弧形砖133一体成型。
29.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填土层30,该填土层30设置在所述透水混凝土层20与所述砂砾层40之间。设置填土层30,能够增加透水混凝土层20和砂砾层40之间的稳固效果。
30.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细沙层15的厚度为5

12mm。进一步的,细沙层15为方柱体结构,细沙层由细沙挤压成型,细沙的沙粒之间具有间隙,能够具有一定的透水性。细沙的沙粒直径小于0.5mm。一种示例中,沙粒直径为0.2mm。
31.本技术示例性的一种人行道的排水系统,包括植草带70、排水管60以及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人行道的透水铺装组件,两个所述植草带70分别设置在所述表面砖层10的两侧,所述导流管50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水管60连接。
32.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石挡80和绿化带90,所述绿化带90铺设在所述植草带70的一侧,多个所述石挡80依次首尾相连,且所述石挡80铺设在所述人行道的透水铺装组件与所述绿化带90之间。设置石挡80,以形成绿化带90的护栏。
33.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每间隔5

10m的所述石挡80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该排水口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绿化带90和所述植草带70。设置排水口,绿化带90的积水一部分通过渗透进入地面,另一部分通过排水口进入表面砖层10,然后向下渗透或者向下流通,最终进入到排水管60中。
34.本技术示例性的人行道的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雨水分别进入绿化带90和表面砖层10,表面砖层10的积水通过透水砖13渗透进入透水混凝土层20,以及通过导水槽进入透水混凝土层20,再就是通过排水间隙进入植草带70,从植草带70渗透进入地下。绿化带90内的积水一部分渗透入地下,另一部分通过排水口流向植草带70。
35.植草带70内的一部分水直接渗透入地下,另一部分水通过排水间隙中的细沙层15,然后进入透水混凝土层20,再经过填土层30,渗透入砂砾层40中,砂砾层40中的部分积水通过渗透入地下排放,砂砾层40中的另一部分积水通过导流管50排入排水管60中。
36.本技术的人行道的排水系统,在堵头处、透水混凝土层处以及细沙层处分别进行了泥土的过滤,有效的防止了泥土降落和堵塞空隙,保证了排水效果。使得砂砾层不容易混入泥土,只允许积水进入砂砾层中的空隙,进而保证了砂砾层的储水和排水效果。
37.本技术的人行道的排水系统,排水效果好,而且具有很好的防滑效果,表面平整方便行走,再有就是具有很好的绿化和美化效果。当透水砖13的端部受到压力时,不影响透水砖13的性能,两个透水砖13的侧面平行且设置有细沙层15,不至于发生相对转动或者相对
倾斜。当透水砖13的端部受力较大时,作用力大于细沙层15的阻力,并大于两个透水砖13之间的相对抵接作用力,就会使得其中一个透水砖13相对另一个转动,以保证透水砖13整体结构的完整,并且不会断裂或撕裂。现有技术中,人行道的石板131能增加美感,且具有较好的防滑作用,但是容易因承载的重物重量较大而断裂。本技术较好的解决了该问题,在承载较大重量的同时,保证整体的完整,而且美观,防滑,排水性好。
38.本技术的人行道的排水系统,集多种功能和作用于一体,而且容易制造,施工容易,排水效果好。
3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