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插座保护门结构及插座的制作方法

2021-12-04 11:5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插座保护门结构及插座。


背景技术:

2.插座中通常设置有插座保护门结构,插座保护门结构位于插座的插孔与插套之间,用于防止物体由插孔误入插套,起到防漏电功能。
3.相关技术中,插座保护门结构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保护门、用于使保护门复位的扭簧。
4.然而,目前的插座保护门结构并不能有效地防止单极插入,存在触电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座保护门结构及插座,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6.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7.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座保护门结构,所述插座保护门结构包括:支撑座、保护门、弹性复位件、两组第一止位块和两组第二止位块;
8.所述支撑座上具有分别与插座的n极插套和l极插套相对应的两个第一过孔;
9.所述保护门与所述支撑座活动连接,所述保护门被配置为能够依次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运动,以暴露所述两个第一过孔,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沿垂直于所述保护门的顶部表面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沿所述插座的n极插套和l极插套的分布方向;
10.所述弹性复位件位于所述支撑座和所述保护门之间,用于使所述保护门复位;
11.所述两组第一止位块与所述两组第二止位块一一对应,所述两组第一止位块分别位于所述保护门沿第三方向延伸的两侧,所述两组第二止位块分别位于所述两个第一过孔的侧壁上,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方向;
12.在单销插入使所述保护门倾斜时,向靠近所述第一过孔方向倾斜的所述第一止位块与相应的所述第二止位块配合止位。
13.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保护门包括:保护门面板和框体;
14.所述保护门面板与所述框体的顶端连接,所述面板上具有第二过孔,所述第二过孔用于与被暴露的所述两个第一过孔中的一个对应连通;
15.所述框体与所述支撑座活动连接;
16.所述两组第一止位块分别位于所述框体的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两个侧壁的底端。
17.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框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板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板;
18.所述第一侧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侧板的两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二侧板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
19.所述第一止位块位于所述第二侧板的底端,且所述第一止位块与所述第一侧板之
间具有止位槽,所述止位槽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止位块。
20.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止位块与所述第二侧板采用一体成型方式连接。
21.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侧板的底壁包括:主体段、位于所述主体段两侧的两个倾斜段;
22.所述倾斜段的第一端与所述主体段连接,所述倾斜段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止位块连接,所述倾斜段的第二端相对于第一端更靠近所述保护门面板。
23.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座包括:底支撑部和侧围部,所述底支撑部上设置有所述两个第一过孔,所述侧围部的底端与所述底支撑部连接;
24.所述插座保护门结构还包括挡块,所述挡块位于所述底支撑部上,且所述挡块的顶端位于所述保护门面板的第二过孔内;
25.在单销插入使所述保护门向一侧倾斜时,所述挡块能够与所述第二过孔的壁抵接。
26.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座保护门结构还包括:两个外导向轴,所述两个外导向轴分别位于所述框体的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两个侧壁外部;
27.所述侧围部的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具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容纳所述外导向轴并引导所述外导向轴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运动。
28.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座保护门结构还包括:面盖,所述面盖上具有与所述插座的插孔相对应的插孔;
29.所述面盖盖装于所述支撑座上,且所述面盖的底部表面与所述保护门的顶部表面紧密贴合。
30.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座保护门结构还包括:支撑块;
31.所述支撑座上具有挡块,所述挡块具有用于与所述保护门上的第二过孔的壁抵接的第一面壁;
32.所述支撑块位于所述面盖的底部表面上,所述支撑块用于与所述挡块的第二面壁抵接,所述第二面壁为与所述第一面壁相对的壁。
33.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插座,所述插座包括上述的任一项插座保护门结构。
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座保护门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所示:保护门与支撑座活动连接,使得保护门能够沿着支撑座运动,运动的保护门能够在初始状态和避让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当保护门位于初始状态时,保护门能够封堵支撑座上的两个第一过孔,以对插座中的n极插套和l极插套提供保护;当保护门处于避让状态时,保护门不再封堵支撑座上的两个第一过孔,第一过孔暴露,以供插销向插座中的n极插套和l极插套的插入。
36.特别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座保护门结构,两组第一止位块分别位于保护门沿第三方向延伸的两侧,两组第二止位块分别位于两个第一过孔的侧壁上。在单销插入使保护门倾斜时,向靠近第一过孔的方向倾斜的第一止位块与相应的第二止位块配合止位。也就是说,当单销插入至保护门一侧的表面时,保护门会产生倾斜运动,使得向靠近第一过孔方向倾斜的第一止位块与该第一过孔侧壁上的第二止位块配合止位,这样,第一止
位块能够止位于第一过孔处,进而实现对倾斜的保护门进行止位,使保护门则无法进行沿第二方向上的运动,仍然起到对插套进行保护的作用,单销无法进入第一过孔内,实现了防单销插入的作用。
附图说明
3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插座保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插座保护结构由分解状态至组合状态的状态示意,以及,支撑座的局部结构;
3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插座保护门结构在单插销驱动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三极保护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示出了保护门的正面结构,b示出了保护门的反面结构,c示出了保护门中除了面板之外的框体结构;
4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二极保护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分别示出了保护门的正面结构和反面结构;
4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插座保护结构的状态示意图,其中,上部部分示出了保护门处于初始状态,下部部分示出了保护门处于避让状态;
4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还示出了二极保护门与相应的支撑座的组合关系示意图;
44.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支撑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还示出了导向槽的截面结构;
45.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插座保护门结构在初始状态下的状态示意图;
46.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插座保护门结构在避让状态下的状态示意图;
47.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示例性支撑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8.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二极保护门的结构示意图;
49.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插座保护门结构在左侧单销插入时的状态示意图;
50.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图12的局部放大图;
51.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插座保护门结构在右侧单销插入时的状态示意图;
52.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图14的局部放大图;
53.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插座保护门结构在包含有面盖时的组合示意图;
54.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面盖的结构示意图;
55.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插座的分解示意图;
56.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插座的组合示意图。
57.附图标记分别表示:
[0058]1‑
支撑座,11

第一过孔,
[0059]
101

底支撑部,102

限位槽,1021

第一槽壁,1022

第二槽壁,
[0060]
102

侧围部,1021

保护门初始装配区,1022

保护门退让区,
[0061]
103

导向槽,
[0062]
1031

引导段,13011

第七侧壁,10312

第八侧壁,
[0063]
1032

限位段,10321

第三侧壁,10322

第四侧壁,
[0064]
1033

第一导向段,10331

第五侧壁,10332

第六侧壁,
[0065]
1034

第二导向段,10341

第一侧壁,10342

第二侧壁,
[0066]2‑
保护门,21

顶部表面,22

第二过孔,
[0067]
201

面板,202

框体,
[0068]
2021

侧框,20211

第一侧板,20212

第二侧板,20213

止位槽,
[0069]
2022

面板架,2023

避让槽,
[0070]3‑
弹性复位件,
[0071]4‑
外导向轴,
[0072]5‑
导向块,51

导向面,
[0073]6‑
固定块,
[0074]7‑
挡块,
[0075]8‑
面盖,81

支撑块,82

定位块,801

面盖面壁,802

面盖侧围,
[0076]9‑
内导向轴,
[0077]
12

第一止位块,13

第二止位块,
[0078]
100

插座保护门结构,200

面板,300

固定架,400

插套,
[0079]
d1

第一方向,d2

第二方向,d3

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80]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81]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座保护门结构中各种部件的位置布置关系,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座保护门结构应用于插座中的状态作为基准,将靠近插座面板上插孔的方向定义为顶部方向或者上部方向,相反地,将背离插座面板上插孔的方向定义为底部方向或者下部方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附图1所示,第一方向d1垂直于保护门的顶部表面,可以认为,第一方向d1沿上下方向。
[0082]
两个第一过孔的分布方向d2与插座中n极插套至l极插套的分布方向一致,其中,n极插套至l极插套的分布方向指的是,由n极插套至l极插套的延伸方向,或者,由l极插套至n极插套的延伸方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将两个第一过孔的分布方向d2定义为左右方向,即,n极插套至l极插套的分布方向为左右方向,例如,n极插套位于左侧,l极插套位于右侧,这里的n极插套和l极插套指的是二极插套。当然,n极插套和l极插套也可以从属于三
极插套,尽管在三极插套中n极插套和l极插套是倾斜的,但是仍然认为两者中的一个位于左侧,一个位于右侧。
[0083]
插座保护门结构设置于插座中,通常位于插孔与插套之间,用于防止物体由插孔误入插套,起到防漏电功能。相关技术中,插座保护门结构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保护门、用于使保护门复位的扭簧。然而,目前的插座保护门机构并不能有效地防止单极插入,存在触电风险。
[008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座保护门结构,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该插座保护门结构包括:支撑座1、保护门2、弹性复位件3、两组第一止位块12和两组第二止位块13;其中,支撑座1上具有两个第一过孔11,两个第一过孔11分别与插座的n极插套和l极插套相对应;保护门2与支撑座1活动连接,保护门2被配置为能够依次沿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运动,以暴露两个第一过孔11,其中,第一方向d1沿垂直于保护门2的顶部表面的方向,第二方向d2沿插座的n极插套和l极插套的分布方向;弹性复位件3位于支撑座和保护门2之间,用于使保护门2复位。
[0085]
保护门2与支撑座1活动连接,使得保护门2能够沿着支撑座1运动,运动的保护门2能够在初始状态和避让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当保护门2位于初始状态时,保护门2能够封堵支撑座1上的两个第一过孔11,以对插座中的n极插套和l极插套提供保护;当保护门2位于避让状态时,保护门2不再封堵支撑座1上的两个第一过孔11,第一过孔11暴露,以便于插销向插座中的n极插套和l极插套的插入。
[0086]
由于保护门2与支撑座1活动连接,这样,当插销抵接保护门2的顶部表面21时,能够驱动保护门2进行运动,该运动首先为沿垂直于保护门2的顶部表面21的第一方向d1上的运动,即,由上至下的运动,然后,该运动的方向改变,该保护门2沿插座的n极插套和l极插套分布的第二方向d2上的运动,直至暴露支撑座1上的两个第一过孔11,使得与第一过孔11对应的n极插套和l极插套也相应被暴露,以便于插销向插套中的插入。保护门2由初始状态运动至避让状态时,弹性复位件3被保护门2压缩而具有了弹性力,在插销由插套中拔出后,弹性复位件3在弹性力作用下复位,驱动保护门2也一同复位至初始状态。
[0087]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附图2所示,两组第一止位块12与两组第二止位块13一一对应,两组第一止位块12分别位于保护门2沿第三方向d3延伸的两侧,两组第二止位块13分别位于两个第一过孔11的侧壁上,其中,第三方向d3为垂直于第二方向d2的方向,也就是说,两组第一止位块12的分布方向与两个第一过孔11的分布方向相同。在单销插入使保护门2倾斜时,向靠近第一过孔11方向倾斜的第一止位块12与相应的第二止位块13配合止位。
[008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过孔11的一个侧壁靠近支撑座1的中间位置,这里称为第一止位壁,第一过孔11还有另外一个侧壁与第一止位壁相对,这里称为第二止位壁。第二止位块13可以位于第一止位壁上,相应地,第二止位块13与第一止位块12的靠近保护门2中间位置的内侧配合止位。
[0089]
第二止位块13也可以位于第二止位壁上,相应地,第二止位块13与第一止位块12的背离保护门2中间位置的外侧配合止位,这两种情况均可以达到使第一止位块12和第二止位块13配合止位的目的。
[0090]
如附图2所示,当单销插入至保护门2一侧的表面时,保护门2发生倾斜运动,使得
向靠近第一过孔11方向倾斜的第一止位块12与该第一过孔11侧壁上的第二止位块13配合止位,这样,第一止位块12能够止位于第一过孔11处,进而实现对倾斜的保护门2进行止位,使保护门2则无法进行沿第二方向d2上的运动,仍然起到对插套进行保护的作用,单销无法进入第一过孔11内,实现了防单销插入的作用。
[0091]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三极保护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示出了保护门的正面结构,b示出了保护门的反面结构,c示出了保护门中除了面板之外的框体结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二极保护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分别示出了保护门的正面结构和反面结构。
[0092]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附图3或者附图4所示,保护门2包括:保护门面板201和框体202;框体202与支撑座1活动连接;保护门面板201与框体202的顶端连接,保护门面板201上具有第二过孔22,第二过孔22用于与被暴露的两个第一过孔11中的一个对应连通。
[0093]
两组第一止位块12分别位于框体202的沿第三方向d3延伸的两个侧壁的底端。由于第一止位块12位于框体202的第三方向d3延伸的两侧,也就是位于框体202的左侧和右侧,这样,当单销插入时,要么保护门2的左侧倾斜至使左侧的第一止位块12位于左侧的第一过孔11内,要么保护门2的右侧倾斜至使右侧的第一止位块12位于右侧的第一过孔11内。这样,位于保护门2的框体202的左侧或者右侧的第一止位块12即可与相应的第一过孔11中的第二止位块13配合止位,进而达到对单侧倾斜的保护门2的止位,实现防单销插入的效果。
[009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每一组第一止位块12可以包括一个第一止位块12,也可以包括多个,例如两个或三个等第一止位块12,相应地,第二止位块13的数量与第一止位块1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配合止位。
[0095]
保护门2的保护门面板201在用于插座时相对于框体202更靠近插座的插孔,保护门面板201的顶部表面和底部表面均能够设计为平面,即,整个保护门面板201为平面板状。保护门面板201的顶部表面为平面,使得其与插座的插孔之间能够紧密配合,不再存在间隙,具有了上述所述的效果。
[0096]
如附图3或者附图4所示,保护门面板201上具有第二过孔22,在保护门2处于初始状态时,保护门面板201上的第二过孔22与支撑座1上的两个第一过孔11均错开设置,这样保护门面板201的其他部分能够封堵两个第一过孔11。根据保护门2所封堵的插套的形态来确定其上第二过孔22的形状,例如,当插套为二极插套时,第二过孔22为长条形,并且长度方向与插座插孔的长度方向一致;当插套为三极插套时,第二过孔22为斜条形,并且其倾斜方向与插套的倾斜方向一致。
[0097]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插座保护结构的状态示意图,其中,上部部分示出了保护门处于初始状态,下部部分示出了保护门处于避让状态;如附图5所示,在保护门2处于初始状态时,保护门面板201上的第二过孔22与支撑座1上的两个第一过孔11均错开设置,这样保护门面板201的其他部分能够封堵两个第一过孔11。当保护门2由初始状态运动至避让状态时,能够使保护门2上的第二过孔22与两个第一过孔11中的一个对应连通(这里将这个第一过孔11称为第一个第一过孔11);由于保护门2由初始状态运动至避让状态时,相应地,保护门2由在支撑座1上的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所以,通过使另一个第一过孔11设置于支撑座1上的第一位置处(这里将另一个第一过孔11称为第二个第一
过孔11),这样,保护门2在第一位置时能够封堵该第二个第一过孔11,当保护门2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处于第一位置处的该第二个第一过孔11因保护门2的退出而暴露。所以,在保护门2位于避让状态时,第一个第一过孔11与保护门2上的第二过孔22对应连通,以实现暴露,第二个第一过孔11由于保护门2的退出而暴露,这样,两个第一过孔11均实现了暴露,以便于插销的插入。
[0098]
在一些示例中,保护门2的框体202包括:顺次首尾连接的第一侧部、第二侧部、第三侧部和第四侧部,四者配合构成第一容置腔,第一容置腔能够容纳保护门面板201。其中,对于具有连接关系的任意两个侧部,两者之间具有夹角,该夹角可以是90
°
,也可以小于90
°

[0099]
举例来说,对于对应于二极插套的保护门2,其框体202可以为矩形形状,对于对应于三极插套的保护门2,其框体202可以为矩形,也可以为梯形等。
[0100]
保护门面板201与框体202的结构相适配,保护门面板201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固定位于框体202的顶端,例如,框体202的顶部具有插槽,保护门面板201的底部具有插块,使插块插入插槽内,进而实现保护门面板201在框体202上的固定。
[0101]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附图11所示,框体20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板20211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板20212;第一侧板2021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侧板20212的两端垂直连接,第二侧板20212沿第三方向d3延伸;第一止位块12位于第二侧板20212的底端,且第一止位块12与第一侧板20211之间配合具有止位槽20213,止位槽20213用于容纳第二止位块13。
[0102]
第二止位块13的结构满足其至少能够进入止位槽20213,以实现配合止位,例如,第二止位块13可以由第一过孔11的侧壁提供,也可以独立地连接于第一过孔11的侧壁上,第二止位块13例如可以为矩形块体。每一组第一止位块12包括两个第一止位块12,这两个第一止位块12位于第二侧板20212的底端的两侧。
[0103]
这种设置第一止位块12和止位槽20213的方式,在达到有效止位的前提下,还利于简化保护门2的结构。
[010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止位块12与第二侧板20212采用一体成型方式连接,也可以认为,使第二侧板20212的底部作为第一止位块12,如此设置,不仅利于简化保护门2的结构,且利于提高保护门2的强度。
[0105]
当然,第一止位块12也可以独立于第二侧板20212,使得第一止位块12与第二侧板20212的底端连接,该连接方式例如可以是卡接、螺钉连接等。
[0106]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侧板20211的底壁包括:主体段2111、位于主体段2111两侧的两个倾斜段2112;倾斜段2112的第一端与主体段2111连接,倾斜段2112的第二端与第一止位块12连接,倾斜段2112的第二端相对于第一端更靠近保护门面板201。如此设置,能够扩大止位槽20213的止位空间,利于提高止位效果。
[0107]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附图1所示,支撑座1包括:底支撑部101和侧围部102,底支撑部101上设置有两个第一过孔11,侧围部102的底端与底支撑部101连接。
[0108]
如附图2和附图10所示,插座保护门结构还包括:挡块7,挡块7位于底支撑部101上,且挡块7的顶端位于保护门面板201的第二过孔22内;在单销插入使保护门2倾斜时,挡块7能够与第二过孔22的壁抵接。
[0109]
示例地,挡块7为平板状,当单销插入时,保护门2向插入的一侧倾斜时,挡块7能够抵接至保护门2上第二过孔22的壁,进而实现对转动的保护门2进行止位,这样保护门2则无法进行沿第二方向d2上的运动,仍然起到对插套进行保护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防单销插入效果。另外,设置挡块7,还利于使倾斜的保护门2顺利复位,以及利用挡块7对弹性复位件3的视线阻挡,提高美观性。
[0110]
结合上述结构,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座保护门结构的防单销插入工作原理进行示例性描述:
[0111]
如附图12所示,当单插销插入对初始状态下的保护门2的左侧施加一个推力,保护门2的左端向下转动,使得保护门2的左侧向着更靠近底支撑部101的方向倾斜,即,保护门2的左侧更加靠近左侧的第一过孔11,这样,位于保护门2左侧的第一止位块12进入位于左侧的第一过孔11内,使得第一止位块12与该第一过孔11中的第二止位块13配合止位。该止位如附图13所示,第二止位块13进入保护门2上的第一止位块12形成的止位槽20213内,形成凹凸定位支撑,这样,保护门2同时被止位,对该位于左侧的第一过孔11进行封堵保护,使得该单插销无法穿过保护门2进入插套中,实现了防单销插入的目的。当单插销拔出时,保护门2通过弹性复位件3而复位运动至初始状态。
[0112]
如附图14所示,当单插销插入对初始状态下的保护门2的右侧施加一个推力,保护门2的左端向下转动,使得保护门2的右侧向着更靠近底支撑部101的方向倾斜,即,保护门2的右侧更加靠近右侧的第一过孔11,这样,位于保护门2右侧的第一止位块12进入位于右侧的第一过孔11内,使得第一止位块12与该第一过孔11中的第二止位块13配合止位。该止位如附图15所示,第二止位块13进入保护门2上的第一止位块12形成的止位槽20213内,形成凹凸定位支撑,这样,保护门2同时被止位,对该位于右侧的第一过孔11进行封堵保护,使得该单插销无法穿过保护门2进入插套中,实现了防单销插入的目的。当单插销拔出时,保护门2通过弹性复位件3而复位运动至初始状态。
[0113]
在单插销插入的过程中,挡块7能够抵住保护门2上第二过孔22的壁,这样还能够防止插销歪斜插入而容易导致弹性复位件3疲劳损坏的问题。
[0114]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座保护门结构还包括:两个外导向轴4,两个外导向轴4分别位于框体202的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两个侧壁外部;侧围部102的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具有导向槽103,导向槽103容纳外导向轴4并引导外导向轴4在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上的运动。
[0115]
示例性地,外导向轴4为圆柱体,两个外导向轴4均位于框体202的侧壁外部的中间位置,这样,保护门2的位于外导向轴4的两侧对称布置,使得保护门2能够以外导向轴4作为运动中心而进行运动。
[011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座1的底支撑部101不仅用于支撑侧围部102,还可以用于支撑插座的插套部分,所以,可以使支撑座1的底支撑部101的面积大于侧围部102的面积。举例来说,当插座保护门结构用于五孔插座时,可以使支撑座1的底支撑部101设计为能够同时支撑插座的二极插套和三极插套,同时,侧围部102设计为两个,分别与二极插套和三极插套相对应即可(一个底支撑部101上支撑有两个侧围部102)。
[0117]
示例性地,底支撑部101上具有保护门装配区域,侧围部102位于该保护门装配区域处。侧围部102包括:顺次首尾连接的第一侧围段、第二侧围段、第三侧围段、第四侧围段,
四者配合连接以构成第二容置腔,该第二容置腔用于容纳保护门2和弹性复位件3。具有连接关系的任意两个侧围段之间具有夹角,例如该夹角可以为90
°
,以上各侧围段可以为直线板段,也可以为折线板段,还可以是具有一定弧度的板段。
[0118]
侧围部102的第二容置腔的面积大于保护门2的面积,如附图5所示,侧围部102的第二容置腔内部包括:保护门初始装配区1021和保护门退让区1022,第支撑部上的两个第一过孔11也同时位于保护门初始装配区1021中。当保护门2在初始状态时,保护门2位于该保护门初始装配区1021中,当保护门2由初始状态运动至避让状态时,部分保护门2运动至保护门退让区1022,另一部保护门2仍然位于保护门初始装配区1021中,保护门初始装配区1021中的一个第一过孔11因保护门2的退出而暴露。
[0119]
侧围部102的沿第二方向d2的方向延伸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具有导向槽103,导向槽103容纳外导向轴4并引导外导向轴4在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上的运动。也就是说,上述沿第二方向d2的方向延伸的两个侧围段上分别开设有上述导向槽103。
[0120]
两个导向槽103与两个外导向轴4一一对应,外导向轴4贯穿于相应的导向槽103中,导向槽103能够引导外导向轴4在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上的运动,即,导向槽103至少包括沿第一方向d1分布以及沿第二方向d2分布的槽腔。
[0121]
示例性地,如附图7所示,该导向槽103包括:顺次连通的引导段1031、限位段1032、第一导向段1033和第二导向段1034,引导段1031、限位段1032、第一导向段1033均沿第一方向d1延伸,第二导向段1034沿第二方向d2延伸。
[0122]
引导段1031用于引导外导向轴4进入限位段1032;限位段1032用于使外导向轴4限位于第一导向段1033内;第一导向段1033用于引导外导向轴4在第一方向d1上的运动;第二导向段1034用于引导外导向轴4在第二方向d2上的运动。
[0123]
应用时,外导向轴4在引导段1031的引导下进行装配,经限位段1032进入第一导向段1033内,保护门2处于初始状态时,外导向轴4受限位段1032的限位始终处于第一导向段1033内。当保护门2受插销驱动而运动时,其经第一导向段1033进入第二导向段1034内,进而实现保护门2沿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的运动。
[0124]
利用该导向槽103,不仅能够引导外导向轴4依次地沿第一导向段1033和第二导向段1034运动,还能够引导外导向轴4依次地沿第二导向段1034和第一导向段1033运动。
[0125]
上述引导段1031、限位段1032、第一导向段1033和第二导向段1034均具有间隔相对的两个侧壁,这两个侧壁分别由支撑座1上位于导向槽103两侧的侧围部102的侧壁提供。
[0126]
在一些示例中,如附图7所示,第二导向段1034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侧壁10341和第二侧壁10342;第一侧壁10341沿第一方向d1延伸(也就是说,第一侧壁10341沿上下方向竖直设置);第二侧壁10342倾斜设置且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也就是说,第二侧壁10342沿着左右方向倾斜设置),第二侧壁10342的顶端与第一侧壁10341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二侧壁10342的底端与第一侧壁10341之间的间距。
[012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侧壁10342可以位于第一侧壁10341的右侧,这样,保护门2在运动至避让状态时向右运动即可,第二侧壁10342也可以位于第一侧壁10341的左侧,这样,保护门2在运动至避让状态时向左运动即可。
[0128]
当导向门由初始状态运动至避让状态,或者,由避让状态复位运动至初始状态时,第二导向段1034能够对导向门提供沿第二方向d2的运动,在此过程中,第二导向段1034的
第二侧壁10342能够与外导向轴4接触,以引导外导向轴4的运动,利于促进导向门的运动,使得保护门2的运动更加顺畅。
[0129]
第一导向段1033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导向段1034沿左右方向延伸,以形成l型导向段,利用该l型导向段局限外导向轴4,外导向轴4在该l型导向段内能够有效地倾斜滑动,这不仅能减少保护门2滑动行程,减少摩擦阻力,还降低了对用户插入动作要求,使得对插入动作要求适应性更加宽泛,促使插头轻便插入,获得轻便的插入手感,避免了用户体验产生卡顿手感。
[0130]
另外,通过外导向轴4和l型导向段的配合驱动方式,还能够避免插头对驱动面的磨损的技术问题,降低了对保护门2材料特性的要求,利于降低成本。
[0131]
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座保护门结构,对保护门2的正常打开过程进行示例性描述:
[0132]
如附图8所示,保护门2正常打开时,需要使用两个插销m分别由n极插孔和l极插孔插入,在两个插销m的推力下,保护门2上的外导向轴4首先在第一导向段1033内沿第一方向d1运动,直至外导向轴4进入第二导向段1034沿第二方向d2运动,保护门2运动至避让状态,这样,支撑座1上的两个第一过孔11暴露,使得两个插销m对应插入相应的第一过孔11内,最终插入至相应的插套内(参见图9)。如附图9所示,在避让状态下,保护门2的框体202的侧壁与其中一个插销m的侧壁贴合相抵,保护门2的第二过孔22的一个侧壁与另一个插销m的侧壁贴合相抵。
[0133]
对于保护门2的复位过程,首先使两个插销m由插套内退出,然后,压缩的弹性复位件3驱动保护门2复位,使得外导向轴4首先沿着第二导向段1034滑动,直至进入第一导向段1033,并受到限位段1032的限位,最终使保护门2复位至初始状态。在初始状态,弹性复位件3顶推保护门2使得保护门2的顶部表面21紧密贴合插孔。
[013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座保护门结构,保护门2的上述沿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的滑动,占用空间小(体积小),滑动行程小,利于简化该插座保护门结构的结构,降低部件数量(用料减少),实现组成零件少量化,精简了保护门2组装工艺,降低了成本。相关技术中,五孔插座至少包括14个零部件,而利用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座保护门结构的五孔插座,可以只有9个零部件,具有产品功能多、零部件产品少、易于进行自动化生产的优点。
[0135]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侧壁10342与第一方向d1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17
°
且小于或等于90
°
,例如,可以为25
°
、27
°
、30
°
、35
°
等,在该夹角范围内,利于使保护门2的运动更加顺畅。
[0136]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侧壁10342的长度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2.6mm,例如为1mm、1.5mm、2mm、2.5mm等,上述第二侧壁10342的长度实际上代表了保护门2的滑动行程,通过将滑动行程进行如上限定,利于使保护门2的运动更加顺畅。
[0137]
特别地,使第二侧壁10342与第一方向d1之间的夹角≥27
°
且≤90
°
,以及,使保护门2的滑动行程≤2.6mm,这样,能够使保护门2的滑动过程更加顺畅,避免卡顿感,并且,在该种条件下利于提高保护门2的使用寿命,至少能够保证保护门2的滑动复位寿命达到4万次,高于国家标准。
[0138]
关于第二导向段1034的第二侧壁10342的上述倾斜角度的范围,可以根据以下方
式进行确定:
[0139]
保护门2进行复位运动时,外导向轴4首先沿着第二导向段1034滑动,也就是说,外导向轴4与第二导向段1034的第二侧壁10342接触并产生摩擦。并且,由于插座的支撑座1一般采用国家标准材料聚碳酸酯来制备得到,聚碳酸酯的摩擦系数μ=0.25~0.35,根据以下计算公式:f

sinθ

μf

>0,弹力克服摩擦力才能够使得保护门2复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公式,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即f

=f

cosθ,计算得到第二侧壁10342与第一方向d1之间的夹角θ>17
°
,即17
°
作为边界值。
[0140]
进一步地,考虑到保护门2在长期滑动摩擦过程中会导致斜坡面上凹凸不平整带来阻力,可以增加第二侧壁10342与第一方向d1之间的夹角,例如为25
°
、27
°
、30
°
、35
°
等,这样能够促使保护门2在长期滑动期间能够更好的复位。
[014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导向段1034所在的侧围部102的侧壁的底端可以与底支撑部101直接连接,如附图7所示,第二导向段1034所在的侧围部102的侧壁的底端也可以悬空设置,也就是说,导向槽103与底支撑部101在第三方向d3上错位设置,其中,第三方向d3为垂直于第二方向d2的方向,其中,第二导向段1034所在的侧围部102的侧壁靠近外侧,其底部为悬空的,而底支撑部101更靠近内侧。
[0142]
第二导向段1034的底部悬空的上述设计,能有效简化模具结构及制造难度,提高模具生产稳定性。
[0143]
对于导向槽103的限位段1032,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附图7所示,使限位段1032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三侧壁10321和第四侧壁10322,第三侧壁10321与第四侧壁10322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即为上述限位段1032。第三侧壁10321和第四侧壁10322之间的间距沿靠近第一导向段1033的方向逐渐增大,且第三侧壁10321与第四侧壁10322之间的最小间距小于外导向轴4的外径。
[0144]
示例性地,第三侧壁10321和第四侧壁10322的形状可以相同,例如,均为弧形壁、楔形壁等,例如,使第三侧壁10321和第四侧壁10322为对称设置的圆弧形壁,沿靠近第一导向段1033的方向,第三侧壁10321和第四侧壁10322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直至最小,然后由最小再逐渐增大。
[0145]
这样,当外导向轴4在外力作用下强制进入限位段1032之后,受第三侧壁10321与第四侧壁10322之间最小间距的限制,使得外导向轴4无法自由脱离限位段1032,实现限位段1032对外导向轴4的有效限位,这不仅利于维持保护门2的初始状态,且利于提高保护门2的装配效率。
[0146]
对于导向槽103的第一导向段1033,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附图7所示,第一导向段1033包括:平行相对的第五侧壁10331和第六侧壁10332,也就是说,第五侧壁10331和第六侧壁10332之间的间距始终相同,第五侧壁10331和第六侧壁10332均沿第一方向d1延伸,这样,外导向轴4在第一导向段1033内进行沿第一方向d1的运动。
[0147]
对于导向槽103的引导段1031,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附图7所示,引导段1031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七侧壁10311和第八侧壁10312,第七侧壁10311和第八侧壁10312之间具有间隙,用于形成上述引导段1031。特别地,第七侧壁10311和第八侧壁10312均倾斜设置,第七侧壁10311的顶端与第八侧壁10312的顶端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七侧壁10311的底端与第八侧壁10312的底端之间的间距,并且,第七侧壁10311的顶端与第八侧壁10312的顶
端之间的间距还大于外导向轴4的外径,这样,外导向轴4能够轻松容易地进入引导段1031,以用于引导保护门2向支撑座1中的装配。
[014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座保护门结构中,第七侧壁10311、第三侧壁10321、第五侧壁10331、第一侧壁10341顺次连接,并且一体成型;第八侧壁10312、第四侧壁10322、第六侧壁10332、第二侧壁10342顺次连接,并且一体成型。
[0149]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附图6或者附图7所示,插座保护门结构还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导向块5,两个导向块5位于底支撑部101的顶部表面上,且两个导向块5沿着上述的第三方向d3分布。导向块5具有导向面51,导向面51倾斜设置且沿第二方向d2延伸。
[0150]
相应地,如附图3或者附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座保护门结构还包括两个内导向轴9,两个内导向轴9位于保护门2上,两个内导向轴9与两个导向块5一一对应,如附图2所示,内导向轴9用于与相应的导向块5的导向面51接触,以引导保护门2的运动。其中,此处所述的保护门2的运动包括:双插销驱动下,保护门2沿第二方向d2上的运动,以及,单插销驱动下,保护门2的倾斜运动。
[0151]
内导向轴9可以为弧形柱状,也可以为圆柱状,内导向轴9的长度方向与外导向轴4的长度方向相同,内导向轴9的周向方向也与外导向轴4的周向方向相同。这样,内导向轴9在导向块5的导向面51上的运动更加顺滑。
[0152]
示例性地,如附图3所示,保护门2包括:保护门面板201和框体202,框体202与支撑座1活动连接,内导向轴9位于框体202的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两个侧壁内部。外导向轴4和内导向轴9分别位于框体202的侧壁外部和内部,位于同一侧的外导向轴4和内导向轴9可以一一相对,这种结构不仅利于制备,且利于提高保护门2的强度。
[0153]
示例地,在双插销驱动下,保护门2沿第二方向d2运动时,使内导向轴9与导向面51接触,这样利用导向面51来引导保护门2在第二方向d2上的运动,配合外导向轴4在导向槽103中的运动,能够进一步提高保护门2的运动顺滑性,使得保护门2更加容易地运动至避让状态。
[0154]
进一步地,在外导向轴4由第一导向段1033进入第二导向段1034之前,使内导向轴9提前与导向块5的导向面51接触,这样利于提高保护门2的使用寿命。在该种情况下,使得第二导向段1034的第二侧壁10342的倾斜角度≥导向面51的倾斜角度,这样,内导向轴9会提前与内导向轴9接触,确保保护门2顺畅打开。
[0155]
当保护门2复位运动时,使外导向轴4与第二导向段1034的第二侧壁10342接触,以引导外导向轴4在第二方向d2上的复位运动,而导向块5的导向面51不再与内导向轴9接触。
[0156]
示例地,如附图2所示,在单插销驱动下,保护门2的倾斜运动时,即,保护门2被驱动的一侧向下倾斜时,使内导向轴9与导向面51接触,利用导向面51引导保护门2的倾斜运动,具体是以导向面51作为受力点进行翘板式运动,使得保护门2的运动更加顺滑。
[0157]
可见,利用内导向轴9与导向块5的配合促进保护门2的由第一方向d1至第二方向d2的运动,利用外导向轴4与第二导向段1034的配合促进保护门2由第二方向d2至第一方向d1的复位运动,这样更加利于提高保护门2的使用寿命。
[0158]
特别地,结合上述导向槽103与底支撑部101的错位设置,使得保护门2运动至避让状态时的受力点更加倾向于支撑座1的底支撑部101,以分散外导向轴4的受力,降低对保护门2结构刚度的要求,使外导向轴4和导向槽103的配合更加轻松容易,且不容易发生变形,
综合以上,利于提高插座保护门结构的使用寿命。
[0159]
另外,这种将受力点转移至支撑座1的底支撑部101上的方式,还利于缩减保护门2厚度,使得插头接触插套满足h1国标要求前提下,保护门2厚度缩减的空间相应地转移至插座上时,使得插座的装饰用面板的厚度最大值能够≤4mm。
[0160]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附图3所示,保护门2的框体202包括:侧框2021和面板架2022,面板架2022位于侧框2021内部,面板架2022的底壁上设置有两个避让槽2023,两个避让槽2023与两个导向块5一一对应;保护门2沿第二方向d2运动时,避让槽2023至少接纳导向块5的顶部。
[0161]
避让槽2023位于面板架2022的面向导向块5的表面上,通过避让槽2023的设计,利于减小保护门2的厚度,进而利于减小插座的厚度,例如,使插座的外部保护门面板201的厚度≤4mm,这同时也降低了插座的制备成本。
[0162]
在一些示例中,保护门2沿第二方向d2运动时,避让槽2023不仅能够接纳导向块5的顶部(因为导向块5的顶部处对应于导向块5的最大高度处),进一步地,避让槽2023可以接纳整个导向块5。这样,可以使避让槽2023的结构与导向块5的结构相同,这样,导向块5能够恰好适配地嵌入避让槽2023内。
[0163]
在一些示例中,保护门2的外导向轴4进入第二导向段1034之前,使内导向轴9首先与导向块5的导向面51接触,使得内导向轴9沿着导向面51进行第二方向d2的运动,以促进保护门2的运动。进一步地,在此过程中,至少使导向块5的顶部部分进入避让槽2023内。
[016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弹性复位件3位于支撑座和保护门2之间,在保护门2处于初始状态运动时,弹性复位件3处于自然伸展状态,在保护门2处于避让状态时,弹性复位件3被运动的保护门2压缩至弹性压缩状态。这样,当处于避让状态的保护门2不再受到外力作用时,弹性复位件3进行复位进而使保护门2复位至初始状态。
[0165]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座保护门结构还包括固定块6,固定块6位于保护门2的底部表面上,具体是保护门2的面板架2022的底部表面上,固定块6与弹性复位件3连接,两者的连接方式例如使固定块6与弹性复位件3保持稳定的装配关系,这样,保护门2能够与弹性复位件3一同装配至支撑座1,以实现组装稳定性,避免在装配过程中使保护门2与弹性复位件3脱离而导致的装配效率降低的问题。
[0166]
在一些示例中,固定块6与弹性复位件3活动连接,即,弹性复位件3不仅能稳定地装配于固定块6上,且能够沿着固定块6作一定的轴向运动。
[0167]
举例来说,弹性复位件3为压缩弹簧,弹性复位件3的顶端套接于固定块6的外部,两者间隙配合,通过摩擦力实现相对固定。
[0168]
作为一种示例,固定块6为与压缩弹簧相适配的圆柱体状,固定块6与压缩弹簧过盈配合,使得依靠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就能够使弹性复位件3固定位于固定块6上,这不仅利于两者的固定连接,也利于两者的拆卸。
[0169]
作为另一种示例,固定块6包括:圆柱体段、位于圆柱体段底端的圆锥体段,圆锥体段用于促进压缩弹簧向圆柱体段上的套接,圆柱体段与压缩弹簧过盈配合,使得依靠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就能够使弹性复位件3固定位于固定块6的圆柱体段上。
[0170]
为了减轻保护门2的重量,还可以在固定块6上开设多个开槽,多个开槽沿着固定块6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这不仅不影响固定块6与压缩弹簧的间隙配合,还能够达到减重
的目的。
[0171]
弹性复位件3固定位于保护门2上的固定块6上,并且,弹性复位件3的长度方向沿第一方向d1,然后将带有弹性复位件3的保护门2正装入支撑座1中。这样,在保护门2装入支撑座1时,弹性复位件3呈现自然伸展状态,在支撑座1上安装保护门2时,不会出现由于弹性复位件3被压缩而有反弹力,避免了被弹出而导致的安装效率较低的问题。
[017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块6位于保护门2的底部表面中心位置处,这样,保护门2背部通过竖向支撑的弹性复位件3(这里将第一方向d1定义为竖向)进行支撑,其在初始状态时能够保持在水平状态,而在单销插入时,保护门2能够形成翘板式运动,有效解决了保护门2歪斜使得滑动不顺畅的问题,能够使保护门2在多个角度旋转并正常复位。
[0173]
进一步地,如附图1和附图10所示,支撑座1上,具体是支撑座1的底支撑部101上具有限位槽104,限位槽104用于容纳弹性复位件3的底端且允许弹性复位件3随运动的保护门2进行相应的运动。这样,在保护门2移动的过程中,即使弹性复位件3会发生偏位,也不会偏位过渡而失效。
[0174]
示例地,如附图10所示,限位槽104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槽壁1041和第二槽壁1042,第一槽壁1041和第二槽壁1042沿着第二方向d2分布,也就是说,第一槽壁1041和第二槽壁1042沿着n极插套和l极插套的分布方向分布。
[0175]
使第一槽壁1041和第二槽壁1042中的至少一个倾斜设置且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以接纳随保护门2运动的弹性复位件3。在一些示例中,使第一槽壁1041和第二槽壁1042结构相同,两者均倾斜设置并且倾斜方向相反,同时,第一槽壁1041和第二槽壁1042均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
[0176]
以第一槽壁1041举例来说,使第一槽壁1041与第一方向d1之间的夹角为25
°‑
35
°
,例如为30
°
,使第一槽壁1041的倾斜角度稍大于弹性复位件3的偏位位移,这样,弹性复位件3在受力扭曲变形的情况下,使第一槽壁1041或者第二槽壁1042来支撑扭曲变形的弹性复位件3,更加贴合弹性复位件3的变形形态,使得能够对弹性复位件3进行平顺支撑,缓解疲劳,利于提高弹性复位件3的使用寿命。
[0177]
除了上述第一槽壁1041和第二槽壁1042之外,限位槽104还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三槽壁和第四槽壁,第一槽壁1041、第三槽壁、第二槽壁1042和第四槽壁顺次首尾连接,以配合构成上述限位槽104、第三槽壁和第四槽壁也相应地倾斜设置,以配合倾斜设置的第一槽壁1041和第二槽壁1042。
[0178]
示例性地,使第一槽壁1041和第二槽壁1042沿其宽度方向(即垂直于顶端至底端的方向)为弧形,使得第一槽壁1041和第二槽壁1042为弧形壁;相应地,使第三槽壁和第四槽壁沿其宽度方向为直线形平面结构,使得第三槽壁和第四槽壁为平面壁。
[0179]
所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位槽104,自其顶端至其底端的方向,限位槽104的宽度逐渐减小,并且,限位槽104的最大宽度大于弹性复位件3的直径,这由弹性复位件3的偏位位移来确定。限位槽104的最小宽度小于弹性复位件3的直径,也就是说,限位槽104的底端可以设计为圆孔状,以容纳并限定弹性复位件3,以实现限位槽104对弹性复位件3的限位。弹性复位件3限位于这种结构的限位槽104内,能够有效防止弹性复位件3在偏位的过程中发生偏位过渡而失效。
[0180]
如附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座保护门结构还包括:面盖8,面盖8上
具有与插座的插孔相对应的插孔;面盖8盖装于支撑座1上,且面盖8的底部表面与保护门2的顶部表面21紧密贴合。
[0181]
示例性地,面盖8与支撑座1的侧围部102以卡接方式进行连接,当支撑座1上具有多个侧围部102时,使面盖8与多个侧围部102同时卡接即可,这样面盖8将保护门2和弹性复位件3封闭于侧围部102的内部。
[018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保护门2的顶部表面21与面盖8的底部表面紧密贴合,这样,从外观上看,插孔内部是封闭的,即,从外观可视插孔显平面封闭,如此,不仅能够避免灰尘油污落入插孔内阻塞保护门2难以推开,导致用户无法使用的问题,且消除了用户视觉对插孔深坑不安全的顾虑,同时显著地提高了插座的美观性。
[0183]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附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座保护门结构还包括:支撑块81,支撑块81位于面盖8的底部表面上。基于上述可知,插座保护门结构还包括挡块7,挡块7具有用于与保护门2上的第二过孔22的壁抵接的第一面壁;支撑块81用于与挡块7的第二面壁抵接,第二面壁为与第一面壁相对的壁。
[0184]
示例地,挡块7为平板状,挡块7的第一面壁为平面,挡块7的第二面壁也为平面。示例性地,挡块7的第二面壁上还具有支撑槽,该支撑槽与支撑块81的结构相适配,以使得支撑块81能够适配地进入支撑槽内,并用于与支撑槽所在的第二面壁抵接。
[0185]
在一些示例中,在保护门2的第二过孔22的壁与挡块7抵接之前,支撑块81并不与挡块7的第二面壁抵接;在一些示例中,在保护门2的第二过孔22的壁与挡块7抵接之后,支撑块81才与挡块7的第二面壁抵接。
[0186]
通过设置支撑块81,来对挡块7进行支撑,特别是,当保护门2单侧倾斜抵接挡块7时,挡块7受力并转移至支撑块81,如此设置,利于提高挡块7的抗疲劳使用寿命。另外,支撑块81的设计还能够用于防止面盖8反装的问题。
[018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块81设置为一个或者多个,例如,支撑块81设置为两个、三个等,通过多个支撑块81同时对挡块7进行支撑,能够进一步优化上述效果。
[018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面盖8与支撑座1的侧围部102以卡接方式进行连接,以下就其卡接方式进行示例性描述:
[0189]
如附图17所示,插座保护门结构还包括:定位块82,定位块82位于面盖8的底部表面上,支撑座1包括:底支撑部101和侧围部102,定位块82与侧围部102的外壁抵接,用于使面盖8定位于支撑座1上。
[0190]
定位块82设置有多个,多个定位块82配合构成定位腔,支撑座1上的一个或者多个侧围部102同时位于该定位腔内部,即,定位块82的壁与侧围部102的外壁抵接,依靠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实现面盖8与侧围部102之间的有效固定,进而保证面盖8上的插孔不会发生偏位。
[0191]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附图17所示,面盖8包括:面盖面壁801和面盖侧围802,定位块82和插孔设置于面盖面壁801上。示例性地,使定位块82对支撑座1的侧围部102提供沿第二方向d2上的定位,使部分面盖侧围802对支撑座1的侧围部102提供沿第三方向d3上的定位,其中,此处的第二方向d2为n极插孔和l极插孔的分布方向,第三方向d3为垂直于第二方向d2的方向。
[0192]
另一方面,如附图18和附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插座,该插座
包括上述的任一种插座保护门结构100。
[0193]
基于使用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座保护门结构100,使得插座也同样具有了插座保护门结构100的所有优点,例如:保护门与面盖之间能够紧密配合,使得保护门与插孔之间紧密配合,不会存在诸如楔形间隙之类的空间,从而避免了灰尘等杂质的聚集问题,且利于提高插座的美观性。并且,由于保护门的顶部表面为平面,且导向槽为l型导向,这样,使得插销驱动保护门时会更加轻便顺畅,避免了对用户造成卡顿手感,利于提高用户体验。
[019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座,除了包括上述插座保护门结构100之外,如附图18和附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座还包括:面板200、固定架300和插套400,其中,面板200盖装于面盖8上,固定架300上具有容置腔,用于容纳支撑座1,而插套400固定位于支撑座1的背面,固定架300同时还与面板200固定连接,以将上述插座保护门结构100和插套400夹设于其中,实现这些部件在插座中的稳定布置。其中,插套400至少包括:n极插套和l极插套,进一步的,还可以包括e极插套。
[0195]
示例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座可以是二极插座,也可以是三极插座,还可以是二极 三极组合的五孔插座。
[0196]
根据插座中所设计的插套的数目,还适应性地确定插座保护门结构100中保护门2的数目,在一些示例中,一个插座中设计一个支撑座1,其中,支撑座1的底支撑部101设计为一个,与底支撑部101连接的侧围部102的数目与插座中插套的数目一一对应,相应的,保护门2和弹性复位件3的数目也与插座中插套的数目一一对应。
[0197]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198]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0199]
以上所述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