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把手装置以及门锁的制作方法

2021-12-04 01: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门锁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把手装置以及门锁。


背景技术:

2.目前智能锁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智能锁的安全性能和使用的便捷性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客户对智能锁的选择。有的智能锁带有防猫眼结构,防猫眼结构能够很大程度上杜绝通过门扇猫眼开门的风险,并且减少了小孩子在室内误开门的现象。
3.智能锁的旋转把手上通常设置防猫眼按钮,按压防猫眼按钮的同时将旋转把手下压,才能对智能锁进行开锁,进而实现智能锁的防猫眼功能。同样的,按压防猫眼按钮的同时将旋转把手上提,才能对智能锁进行反锁,此种智能锁的反锁方式存在不符合大多数使用者的行为习惯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把手装置以及门锁,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锁的反锁方式存在不符合大多数使用者的行为习惯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把手装置,包括旋转把手组件、连结件和驱动件;
6.所述连结件能够活动地连接所述旋转把手组件,并且所述连结件与所述旋转把手组件之间设置有联动结构,用于通过所述旋转把手组件带动所述连结件转动;
7.所述连结件和所述驱动件分别设置有第一离合部和第二离合部,在所述连结件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离合部与所述第二离合部相分离;在所述连结件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离合部与所述第二离合部配合,用于通过所述连结件带动所述驱动件转动;
8.所述驱动件和所述旋转把手组件中的一个设置有沿着所述旋转把手组件的转动方向延伸的限位槽,另一个设置有限位凸起,在所述旋转把手组件朝反锁方向转动的情况下,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槽在所述转动方向上的一侧壁配合,用于通过所述旋转把手组件带动所述驱动件转动。
9.本发明通过限位凸起与限位槽的设置,即使未驱动连结件至第二位置,只需朝反锁方向转动旋转把手组件,限位凸起与限位槽的内侧壁形成传动配合,使得旋转把手组件能够直接带动驱动件转动,进而实现对门锁反锁;并且,通过限位凸起与限位槽的设置,不但能实现旋转把手组件与驱动件之间的安装定位,还能在旋转把手组件空转时对旋转把手组件与驱动件之间进行运动导向。
10.优选地,在所述把手装置中,所述限位凸起能够沿着所述转动方向滑动地连接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壁。
11.优选地,在所述把手装置中,在所述旋转把手组件处于正装初始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槽在所述转动方向上的一侧壁抵接。
12.优选地,在所述把手装置中,所述把手装置还包括壳体和扭簧,所述壳体设置有把手安装孔;
13.所述旋转把手组件包括沿着所述旋转把手组件的转动轴线延伸的转轴,所述转轴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把手安装孔处,所述转轴的两端均穿出所述把手安装孔;
14.所述扭簧套接于所述转轴靠近所述驱动件的一端外,所述扭簧的两个扭臂抵接所述壳体的壳壁;
15.所述转轴靠近所述驱动件的一端朝向所述扭簧凸设有第一抵接凸起部,所述第一抵接凸起部抵接所述扭簧的一个扭臂。
16.优选地,在所述把手装置中,所述转轴靠近所述驱动件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装有抵接件,所述抵接件的一端朝向所述扭簧凸出于所述转轴,形成所述第一抵接凸起部,并且所述限位槽具有在所述转动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
17.在所述旋转把手组件处于正装初始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抵接凸起部与所述扭簧的第一扭臂抵接,所述限位槽的第一侧壁用于与所述限位凸起配合;
18.在所述旋转把手组件处于反装初始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抵接凸起部与所述扭簧的第二扭臂抵接,所述限位槽的第二侧壁用于与所述限位凸起配合。
19.优选地,在所述把手装置中,所述转轴远离所述驱动件的一端侧向凸设有把手操作部,所述驱动件设置有标识,在所述旋转把手组件处于所述正装初始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把手操作部与所述第一抵接凸起部位于所述转动轴线的同一侧,所述标识与所述第一抵接凸起部分别位于所述转动轴线相对的两侧。
20.优选地,在所述把手装置中,在所述旋转把手组件处于所述正装初始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槽的第一侧壁抵接;在所述旋转把手组件处于所述反装初始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槽的第二侧壁抵接。
21.优选地,在所述把手装置中,所述转轴靠近所述驱动件的一端朝向所述扭簧凸设有第二抵接凸起部,在所述旋转把手组件处于所述正装初始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抵接凸起部与所述扭簧的第二扭臂抵接;在所述旋转把手组件处于所述反装初始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抵接凸起部与所述扭簧的第一扭臂抵接。
22.优选地,在所述把手装置中,所述驱动件设置有两个抵接臂,两个所述抵接臂用于分别与所述扭簧的两个扭臂抵接。
23.优选地,在所述把手装置中,所述旋转把手组件还包括离合传动件,所述离合传动件固定连接所述转轴靠近所述驱动件的一端,所述离合传动件设置有所述第一抵接凸起部,并且所述离合传动件设置有所述限位槽和所述限位凸起中的一个。
24.优选地,在所述把手装置中,所述转轴贯穿设置有沿着所述旋转把手组件的转动轴线延伸的转轴通孔,所述离合传动件呈沿着所述转动轴线延伸的筒状设置,所述离合传动件的一端固定套设于所述转轴通孔内。
25.优选地,在所述把手装置中,所述旋转把手组件还包括沿着所述转动轴线延伸的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第一端套设于所述离合传动件内,所述固定套筒的第一端的外侧壁设置有朝向背向所述驱动件的第一限位面,所述离合传动件的内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面抵接的第二限位面;所述固定套筒的第二端背向所述驱动件穿出所述所述离合传动件,所述固定套筒的第二端的外侧壁与所述转轴通孔的内侧壁螺纹连接。
26.优选地,在所述把手装置中,所述驱动件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离合传动件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内。
27.优选地,在所述把手装置中,所述连结件能够沿着所述转动轴线滑动地连接所述固定套筒的内侧壁,所述固定套筒的内孔为方形孔,所述连结件用于与所述固定套筒配合的部分与所述固定套筒的内孔形状相适配。
28.优选地,在所述把手装置中,所述旋转把手组件设置有沿着所述旋转把手组件的转动轴线延伸的把手通孔,所述连结件能够沿着所述转动轴线滑动地连接所述把手通孔的内侧壁。
29.优选地,在所述把手装置中,所述第二离合部为孔口朝向所述连结件的方形限位孔,所述连结件靠近所述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方形限位孔形状相适配,形成所述第一离合部;
30.在所述连结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离合部位于所述方形限位孔外;
31.在所述连结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离合部位于所述方形限位孔内。
32.优选地,在所述把手装置中,所述连结件远离所述驱动件的一端设置有按钮,用于通过所述按钮驱动所述连结件滑动,所述把手通孔的内侧壁设置有朝向所述按钮的第一内限位面,所述按钮与所述第一内限位面之间弹性抵接有第一弹性件;
33.所述把手通孔的内侧壁设置有朝向所述驱动件的第二内限位面,所述连结件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内限位面的第一外限位面,在所述连结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内限位面与所述第一外限位面抵接。
3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门锁,包括上述的把手装置。
附图说明
35.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3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把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7.图2为图1中把手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38.图3为图1中把手装置的一剖视图;
39.图4为图1中把手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40.图5为将图4中驱动件与离合传动件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41.图6为图4中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42.图7为图4中离合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43.图8为图4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44.本发明附图标号说明:
[0045][0046][0047]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9]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50]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
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51]
本发明提供一种把手装置,该把手装置可以但不限应用于智能锁等门锁中,图1至图8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把手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
[0052]
请参阅图2、图3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该把手装置100包括旋转把手组件1、连结件2和驱动件3;连结件2能够活动地连接旋转把手组件1,并且连结件2与旋转把手组件1之间设置有联动结构,用于通过旋转把手组件1带动连结件2转动;连结件2和驱动件3分别设置有第一离合部21和第二离合部31,在连结件2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离合部21与第二离合部31相分离;在连结件2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一离合部21与第二离合部31配合,用于通过连结件2带动驱动件3转动;驱动件3和旋转把手组件1中的一个设置有沿着旋转把手组件1的转动方向延伸的限位槽11,另一个设置有限位凸起32,在旋转把手组件1朝反锁方向转动的情况下,限位凸起32与限位槽11在转动方向上的一侧壁配合,用于通过旋转把手组件1带动驱动件3转动。
[0053]
具体而言,由于连结件2与旋转把手组件1为活动连接,使得连结件2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正常往返运动。操作旋转把手组件1能驱动旋转把手组件1转动,由于连结件2与旋转把手组件1之间设置有联动结构,连结件2无论是处于第一位置还是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旋转把手组件1都能带动连结件2同步转动。转动旋转把手组件1能够实现对门锁进行开锁和反锁,以下将以下压转动旋转把手组件1能够实现对门锁进行开锁,上提转动旋转把手组件1能够实现对门锁进行反锁为例进行介绍,即旋转把手组件1朝开锁方向转动为下压转动旋转把手组件1,旋转把手组件1朝反锁方向转动为上提转动旋转把手组件1。
[0054]
在连结件2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连结件2上的第一离合部21与驱动件3上的第二离合部31是完全分离的,第一离合部21与第二离合部31没有形成传动配合,在下压转动旋转把手组件1的过程中,由于联动结构的作用,旋转把手组件1能够带动处于第一位置的连结件2同步转动,而连结件2不会带动驱动件3转动,即旋转把手组件1空转,不会打开门锁,这样能减低通过门扇猫眼开门的风险,提高了门锁的安全性能。在连结件2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一离合部21与第二离合部31相互靠拢而形成传动配合,此时下压转动旋转把手组件1,在旋转把手组件1带动处于第二位置的连结件2同步转动的过程中,连结件2能带动驱动件3同步转动,而通过驱动件3的转动能够驱动门锁的锁舌伸缩,进而能够打开门锁,如此实现门锁的防猫眼开启功能。
[0055]
驱动件3和旋转把手组件1中的一个设置有限位槽11,另一个设置有限位凸起32,可以是驱动件3设置有限位槽11,旋转把手组件1设置有限位凸起32;也可以是驱动件3设置有限位凸起32,旋转把手组件1设置有限位槽11。以下将以驱动件3设置有限位凸起32,旋转把手组件1设置有限位槽11为例进行介绍。限位槽11在转动方向上相对的两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限位凸起32的至少部分位于限位槽11内。在下压转动旋转把手组件1且连结件2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旋转把手组件1能够相对驱动件3转动,限位凸起32能够相对第一侧壁111朝向第二侧壁112运动,但是限位凸起32与限位槽11的内侧壁不会
形成传动配合,故旋转把手组件1无法直接带动驱动件3转动。而在下压转动旋转把手组件1且连结件2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旋转把手组件1通过连结件2能够带动驱动件3同步转动,旋转把手组件1与驱动件3相对静止,限位凸起32与限位槽11的内侧壁也不会形成传动配合。
[0056]
在上提转动旋转把手组件1且连结件2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旋转把手组件1能够相对驱动件3转动,限位凸起32能够朝向第一侧壁111运动,限位凸起32与第一侧壁111形成传动配合,使得旋转把手组件1能够直接带动驱动件3转动,实现对门锁进行反锁。而在上提转动旋转把手组件1且连结件2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旋转把手组件1通过连结件2能够带动驱动件3同步转动,旋转把手组件1与驱动件3相对静止,即使限位凸起32与限位槽11的内侧壁不会形成传动配合,也实现对门锁进行反锁。通过限位凸起32与限位槽11的设置,即使未驱动连结件2至第二位置(即现有技术中的未按压防猫眼按钮),只需朝反锁方向转动旋转把手组件1,限位凸起32与限位槽11的内侧壁形成传动配合,使得旋转把手组件1能够直接带动驱动件3转动,进而实现对门锁反锁。
[0057]
本发明通过限位凸起32与限位槽11的设置,即使未驱动连结件2至第二位置,只需朝反锁方向转动旋转把手组件1,限位凸起32与限位槽11的内侧壁形成传动配合,使得旋转把手组件1能够直接带动驱动件3转动,进而实现对门锁反锁;并且,通过限位凸起32与限位槽11的设置,不但能实现旋转把手组件1与驱动件3之间的安装定位,还能在旋转把手组件1空转时对旋转把手组件1与驱动件3之间进行运动导向。
[0058]
具体地,请参阅图5至图7,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凸起32能够沿着转动方向滑动地连接限位槽11的内侧壁,这样在旋转把手组件1与驱动件3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时,限位凸起32与限位槽11的配合能起到较好的导向效果。并且,限位凸起32与限位槽11的截面形状通常是相适配的。
[0059]
具体地,请参阅图5至图7,在本实施例中,在旋转把手组件1处于初始位置的情况下,限位凸起32与限位槽11在转动方向上的一侧壁抵接。该限位槽11与限位凸起32抵接的侧壁为限位槽11在旋转把手组件1朝反锁方向转动的情况下与限位凸起32传动配合的侧壁,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在未对转动旋转把手组件1进行转动的情况下,限位凸起32与限位槽11的第一侧壁111抵接,这样在上提转动旋转把手组件1且连结件2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旋转把手组件1能够带动驱动件3同步转动,也有利于旋转把手组件1与驱动件3之间的安装定位。
[0060]
通过下压转动和上提转动旋转把手组件1,能够对应实现门锁的开锁和反锁,可选地,请参阅图2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把手装置100还包括壳体4和扭簧5,壳体4设置有把手安装孔41;旋转把手组件1包括沿着旋转把手组件1的转动轴线延伸的转轴12,转轴12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把手安装孔41处,转轴12的两端均穿出把手安装孔41;扭簧5套接于转轴12靠近驱动件3的一端外,扭簧5的两个扭臂抵接壳体4的壳壁;转轴12靠近驱动件3的一端朝向扭簧5凸设有第一抵接凸起部131,第一抵接凸起部131抵接扭簧5的一个扭臂。
[0061]
具体而言,转轴12靠近驱动件3的一端为转轴12的第一端,转轴12远离驱动件3的一端为转轴12的第二端。扭簧5套接于转轴12的第一端外,第一抵接凸起部131设置于转轴12的第一端,并且转轴12的第一端、扭簧5和第一抵接凸起部131均位于壳体4内。转轴12的第二端位于壳体4外,转轴12的第二端通常会设置有用于供人手握持的把手操作部124,通
过操作把手操作部124能够转动旋转把手组件1,把手操作部124可以设置为条状手柄或者球状凸起等样式。
[0062]
下压转动旋转把手组件1的过程中,带动第一抵接凸起部131与扭簧5的一个扭臂抵接,使得扭簧5的该扭臂发生形变。松开转动旋转把手组件1后,在扭簧5的作用下,能够通过第一抵接凸起部131带动旋转把手组件1自动复位。
[0063]
转轴12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把手安装孔41处,可选地,请参阅图2、图3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壳体4内设置有轴承42和轴承压板43,轴承42的内圈固定套设于转轴12外,轴承42的外圈被夹持固定于轴承压板43与壳体4的内壳壁之间。
[0064]
进一步,请参阅图1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壳体4于把手安装孔41处的壳壁局部朝外凸出,以在壳体4内外分别形成有凹陷部(未在图中示出)和凸出部(未在图中示出),轴承42设置于凹陷部处,壳体4外设置有把手装饰圈44,把手装饰圈44套设于转轴12外,把手装饰圈44罩设于凸出部外,把手装饰圈44固定连接壳体4。
[0065]
扭簧5的两个扭臂均抵接壳体4的壳壁,可选地,请参阅图4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扭簧5的两个扭臂分别为第一扭臂51和第二扭臂52,把手安装孔41的内侧壁凸设有第一壳体凸起411、第二壳体凸起412、第三壳体凸起413,第一壳体凸起411、第二壳体凸起412、第三壳体凸起413分别抵接扭簧5的主体、第一扭臂51、第二扭臂52,第一壳体凸起411位于扭簧5的主体的上方,第二壳体凸起412位于第一扭臂51的下方,第三壳体凸起413位于第二扭臂52的下方,这样通过第一壳体凸起411、第二壳体凸起412、第三壳体凸起413的设置,能够将扭簧5卡接安装于把手安装孔41处。
[0066]
为了提高把手装置100的通用性,请参阅图3、图4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转轴12靠近驱动件3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装有抵接件13,抵接件13的一端朝向扭簧5凸出于转轴12,形成第一抵接凸起部131;在旋转把手组件1处于正装初始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抵接凸起部131与扭簧5的第一扭臂51抵接,限位槽11的第一侧壁111用于与限位凸起32配合;在旋转把手组件1处于反装初始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抵接凸起部131与扭簧5的第二扭臂52抵接,限位槽11的第二侧壁112用于与限位凸起32配合。
[0067]
具体而言,在旋转把手组件1处于正装初始位置的情况下,限位凸起32靠近第一侧壁111,松开抵接件13,使得第一抵接凸起部131与扭簧5的第一扭臂51脱离,朝着开锁方向180
°
转动旋转把手组件1,旋转把手组件1带动连结件2一起转动180
°
,扭簧5和驱动件3无转动,旋转把手组件1与驱动件3相对转动,限位凸起32相对第一侧壁111沿着限位槽11朝向第二侧壁112滑动,使得限位凸起32靠近第二侧壁112;然后再锁紧抵接件13,使得第一抵接凸起部131与扭簧5的第二扭臂52抵接,从而实现了旋转把手组件1的换向,此时,朝反锁方向转动旋转把手组件1,限位凸起32与限位槽11的第二侧壁112会形成传动配合,使得旋转把手组件1能够直接带动驱动件3转动,进而实现对门锁反锁。通过抵接件13的调整,能够方便地变换旋转把手组件1的安装方向,实现一把门锁通过把手换向,能够去匹配左右开、内外开的门,提高了门锁的通用性,有利于减少产品的库存和备货。并且,限位凸起32与限位槽11的配合还能对旋转把手组件1的转动换向起到导向的作用。
[0068]
进一步,请参阅图4、图6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在旋转把手组件1处于正装初始位置的情况下,限位凸起32与限位槽11的第一侧壁111抵接;在旋转把手组件1处于反装初始位置的情况下,限位凸起32与限位槽11的第二侧壁112抵接。这样旋转把手组件1无论是正
装还是反装,在上提转动旋转把手组件1且连结件2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旋转把手组件1都能够带动驱动件3同步转动,并且,在旋转把手组件1转动换向的过程中,通过限位凸起3抵接第一侧壁111或者第二侧壁112,能够实现旋转把手组件1的换向定位。
[0069]
可选地,抵接件13可以为螺接件、铆接件等,例如,请参阅图4、图5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抵接件13为螺接件,转轴12的第一端贯穿设置有螺纹孔(未在图中示出),抵接件13的尾部朝向扭簧5穿出螺纹孔,形成第一抵接凸起部131。
[0070]
可选地,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转轴12远离驱动件3的一端侧向凸设有把手操作部124,驱动件3设置有标识34,在旋转把手组件1处于正装初始位置的情况下,把手操作部124与第一抵接凸起部131位于转动轴线的同一侧,标识34与第一抵接凸起部131分别位于转动轴线相对的两侧。在把手装置100的装配过程中,把手操作部124、第一抵接凸起部131(即抵接件13)、标识34的配合能够起到防呆的作用。其中,标识34可以为箭头、三角形等图案,例如,标识34可以为箭头,并且在旋转把手组件1处于正装初始位置的情况下,箭头朝向与抵接件13相反的一侧。
[0071]
具体地,请参阅图4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转轴12靠近驱动件3的一端朝向扭簧5凸设有第二抵接凸起部141,在旋转把手组件1处于正装初始位置的情况下,第二抵接凸起部141与扭簧5的第二扭臂52抵接;在旋转把手组件1处于反装初始位置的情况下,第二抵接凸起部141与扭簧5的第一扭臂51抵接。
[0072]
具体而言,在旋转把手组件1处于正装初始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抵接凸起部131位于第一扭臂51的下方且与第一扭臂51抵接,第二抵接凸起部141位于第二扭臂52的下方且与第二扭臂52抵接,下压转动旋转把手组件1的过程中,第一抵接凸起部131使得第一扭臂51发生形变,松开转动旋转把手组件1后,在第一扭臂51的作用下,通过第一抵接凸起部131带动旋转把手组件1自动复位;上提转动旋转把手组件1的过程中,第二抵接凸起部141使得第二扭臂52发生形变,松开转动旋转把手组件1后,在第二扭臂52的作用下,通过第二抵接凸起部141带动旋转把手组件1自动复位。
[0073]
在旋转把手组件1处于反装初始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抵接凸起部131位于第二扭臂52的下方且与第二扭臂52抵接,第二抵接凸起部141位于第一扭臂51的下方且与第一扭臂51抵接,下压转动旋转把手组件1的过程中,第一抵接凸起部131使得第二扭臂52发生形变,松开转动旋转把手组件1后,在第二扭臂52的作用下,通过第一抵接凸起部131带动旋转把手组件1自动复位;上提转动旋转把手组件1的过程中,第二抵接凸起部141使得第一扭臂51发生形变,松开转动旋转把手组件1后,在第一扭臂51的作用下,通过第二抵接凸起部141带动旋转把手组件1自动复位。
[0074]
转轴12的第一端设置有限位槽11、抵接件13、第二抵接凸起部141,具体地,请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旋转把手组件1还包括离合传动件14,离合传动件14固定连接转轴12靠近驱动件3的一端,离合传动件14设置有第一抵接凸起部131,并且离合传动件14设置有限位槽11和限位凸起32中的一个。转轴12的第一端固定安装有离合传动件14,限位槽11、抵接件13、第二抵接凸起部141均设置有离合传动件14上,例如,请参阅图4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抵接件13为螺接件,离合传动件14设置有凸台143,凸台143处贯穿设置有螺纹孔,抵接件13的尾部朝向扭簧5穿出螺纹孔而形成第一抵接凸起部131
[0075]
离合传动件14的具体形状样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具体地,请参阅图3,
在本实施例中,转轴12贯穿设置有沿着旋转把手组件1的转动轴线延伸的转轴通孔121,离合传动件14呈沿着转动轴线延伸的筒状设置,离合传动件14的一端固定套设于转轴通孔121内。离合传动件14与转轴12之间采用套接安装,有利于实现离合传动件14与转轴12之间的安装定位。
[0076]
可选地,请参阅图3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3的一端套设于离合传动件14远离转轴12的一端内,离合传动件14与驱动件3之间采用套接安装,有利于实现离合传动件14与驱动件3之间的安装定位。
[0077]
离合传动件14固定连接转轴12的第一端,具体地,请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旋转把手组件1还包括沿着转动轴线延伸的固定套筒15,固定套筒15的第一端套设于离合传动件14内,固定套筒15的第一端的外侧壁设置有朝向背向驱动件3的第一限位面151,离合传动件14的内侧壁设置有与第一限位面151抵接的第二限位面142;固定套筒15的第二端背向驱动件3穿出离合传动件14,固定套筒15的第二端的外侧壁与转轴通孔121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此种离合传动件14与转轴12的固定方式较为牢固,并且不易对连结件2的活动造成干涉。
[0078]
可选地,请参阅图4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3设置有两个抵接臂33,两个抵接臂33用于分别与扭簧5的两个扭臂抵接。这样扭簧5对驱动件3也有复位的作用,扭簧5能带动驱动件3自动回位,能改善防猫眼结构对锁体离合虚位偏大而造成不回位的问题。
[0079]
具体地,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壳体4设置有与把手安装孔41相对的敞口,壳体4的敞口处可拆卸地盖合安装有盖板45,盖板45贯穿设置有两个第一避让孔451,每个抵接臂33贯穿设置有第二避让孔35,两个第一避让孔451中的一个、两个第二避让孔35中的一个均对应旋转把手组件1处于正装初始位置时的抵接件13,两个第一避让孔451中的另一个、两个第二避让孔35中的另一个均对应旋转把手组件1处于反装初始位置时的抵接件13。这样便于调整抵接件13,以变换旋转把手组件1的安装方向。
[0080]
进一步,请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3远离离合传动件14的一端形成有朝向盖板45的环形抵接面36,环形抵接面36位于限位凸起32与盖板45之间,环形抵接面36与盖板45之间弹性抵接有第二弹性件6,限位凸起32与限位槽11的内底壁抵接。这样通过环形抵接面36、第二弹性件6、盖板45之间的配合,以及限位凸起32、限位槽11之间的配合能够对驱动件3在转动轴线方向上进行弹性限位,其中,第二弹性件6可以为弹簧等。
[0081]
可选地,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离合传动件14的外侧壁设置有朝向轴承42的第二外限位面144,第二外限位面144与轴承42的内圈抵接。这样离合传动件14、驱动件3、转轴12整体能实现在转动轴线方向上的限位。
[0082]
连结件2与旋转把手组件1活动连接,通过操作连结件2远离驱动件3的一端,能够驱动连结件2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返运动,而连结件2与旋转把手组件1之间的活动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旋转把手组件1设置有沿着旋转把手组件1的转动轴线延伸的把手通孔(未在图中示出,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把手通孔包括转轴通孔121的第二端的部分和固定套筒15的内孔),连结件2能够沿着转动轴线滑动地连接把手通孔的内侧壁。此种连结件2的活动方式能使得把手装置100的整体结构变得简单、可靠性好。
[0083]
通过连结件2与旋转把手组件1之间的联动结构,使得旋转把手组件1能带动连结
件2同步转动,并且联动结构不会影响到连结件2沿着转动轴线滑动,此种联动结构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联动结构包括滑动凸起和沿着转动轴线延伸的滑槽,滑动凸起与滑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连结件2与把手通孔的内侧壁中的一个设置有滑槽,另一个设置有滑动凸起。再如,把手通孔形成有方形孔段,连结件2包括与方形孔段的内侧壁滑动连接的滑动配合段23,滑动配合段23与方形孔段形状相适配,即联动结构包括方形孔段和滑动配合段23,此种联动结构的设置方式较为简单。具体地,请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连结件2能够沿着转动轴线滑动地连接固定套筒15的内侧壁,固定套筒15的内孔为方形孔(即把手通孔的方形孔段),连结件2用于与固定套筒15配合的部分(即滑动配合段23)与固定套筒15的内孔形状相适配。
[0084]
具体地,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连结件2远离驱动件3的一端设置有按钮16,用于通过按钮16驱动连结件2滑动,把手通孔的内侧壁设置有朝向按钮16的第一内限位面122,按钮16与第一内限位面122之间弹性抵接有第一弹性件17;把手通孔的内侧壁设置有朝向驱动件3的第二内限位面(未在图中示出),连结件2设置有朝向第二内限位面的第一外限位面(未在图中示出),在连结件2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二内限位面与第一外限位面抵接。通过按压按钮16能够驱动连结件2滑动,第一弹性件17能对按钮16起到自动复位的作用,其中,第一弹性件17可以为弹簧等,按钮16与连结件2可以是通过螺纹连接、卡接固定等方式固定连接。
[0085]
进一步,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按钮16位于转轴通孔121内的部分和转轴通孔121的内侧壁中的一个设置有防转动凸起(未在图中示出),另一个对应设置有防转动凹槽(未在图中示出),防转动凹槽沿着转动轴线延伸,防转动凸起能够滑动地连接防转动凹槽的内侧壁,通过防转动凸起与防转动凹槽的配合,能够限制按钮16和连结件2的转动。
[0086]
在连结件2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一离合部21与第二离合部31相互靠拢而形成传动配合,使得连结件2能够带动驱动件3同步转动。第一离合部21、第二离合部31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第一离合部21和第二离合部31中的一个为插槽,另一个为插臂,在连结件2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插臂位于插槽外;在连结件2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插臂插入插槽内。再如,请参阅图2、图3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离合部31为孔口朝向连结件2的方形限位孔,连结件2靠近驱动件3的一端与方形限位孔形状相适配,形成第一离合部21;在连结件2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离合部21位于方形限位孔外;在连结件2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一离合部21位于方形限位孔内。如此,第一离合部21和第二离合部31的结构较为简单,并且在旋转把手组件1转动换向后,第一离合部21和第二离合部31也能较好地形成离合配合。
[0087]
以下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把手装置100的具体结构,介绍该把手装置100的实现原理:
[0088]
首先将按钮16(按钮16设置有防转动凸起,可以防止连结件2转动而导致方向不稳定)、第一弹性件17、连结件2固定在转轴12上;再将轴承42放到壳体4的把手安装孔41处,通过轴承压板43固定,将抵接件13紧固在离合传动件14对应位置,离合传动件14和扭簧5连结好后,通过轴承42安装好,通过固定套筒15和转轴12锁紧,再安装驱动件3和第二弹性件6,最后固定好盖板45。其中,装配把手装置100时,应保证抵接件13在把手测(把手测为转轴12
设置有把手操作部124的一侧),驱动件3的标识34指向另一侧。
[0089]
装配好把手装置100后,下压转动旋转把手组件1,驱动件3和连结件2脱离,旋转把手组件1空转,不能打开门锁;通过按压按钮16,连结件2运动,将驱动件3和连结件2连接在一起,下压转动旋转把手组件1后,带动驱动件3一起运动,从而打开门锁,实现防猫眼开启功能;上提转动旋转把手组件1,限位凸起32与限位槽11的侧壁配合,带动驱动件3一起运动,从而反锁门锁;并且驱动件3带有自动回位功能,能够确保开门后,驱动件3能回到初始位置。
[0090]
将离合传动件14和转轴12固定好后,驱动件3和离合传动件14均通过扭簧5回位;通过驱动件3上的限位凸起32和离合传动件14上面的限位槽11配合,松开一侧抵接件13后,通过转动旋转把手组件1可以实现离合传动件14的180
°
转动,然后再锁紧抵接件13,就轻松实现了把手换向功能。
[009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门锁,包括上述的把手装置100,把手装置100的具体结果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门锁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因此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
[0092]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