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升举式移动塔台的制作方法

2021-12-01 10:0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塔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举式移动塔台。


背景技术:

2.得益于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飞机的应用门槛在逐步降低,因此,越来越多的产业开始使用飞机满足自身特定的需求。
3.例如,一些旅游景点采用小型客机用于游客高空观光,有些农田采用小型运输机喷洒种子或药剂,还有一些抢险救灾的场合也可以临时使用各类飞机进行侦查或营救工作。飞机的起降过程离不开塔台,塔台也可以称为控制塔,是一种设置于机场中的航空运输管制设施,用来监看以及控制飞机起降。现有的塔台通常是一座机场中最高的建筑,内部设置有各类通信设备和指挥系统,管理员可以观察到机场内的所有地面情况,并调度所有飞机的起降。
4.在一些利用率较低的机场或飞机可以起落的空地,搭建一座固定塔台的建造成本太高,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但对于飞机而言,在没有塔台的机场或空地进行起降又过于危险,安全性太低。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升举式移动塔台,可以在不同的机场或空地之间进行移动,保证飞机起降过程的安全性。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升举式移动塔台,包括:拖车底盘、升降平台、升降梯和指挥方舱;
7.拖车底盘包括拖车车架、设置在拖车车架下方的多个车轮和设置在拖车车架一端的拖车杆;
8.升降平台和升降梯固定在拖车车架上,指挥方舱固定在升降平台上,升降平台用于升降指挥方舱,升降梯用于升降工作人员;
9.指挥方舱内包括通信系统和操作系统,通信系统用于与外部机组通信,操作系统用于控制升举式移动塔台。
10.可选的,升降平台包括第一底座、第一液压支臂组件和指挥平台;
11.第一底座固定在拖车车架上;
12.第一液压支臂组件连接在第一底座与指挥平台之间,用于升降指挥平台;
13.指挥方舱固定在指挥平台上。
14.可选的,第一液压支臂组件包括:第一内支臂、第一外支臂、第一连杆和第一液压支撑杆;
15.第一底座和指挥平台相对的一端均设置有滑轨,第一内支臂的下端固定在第一底座无滑轨的一端,第一外支臂的上端固定在指挥平台无滑轨的一端,第一内支臂的上端滑设在指挥平台的滑轨中,第一外支臂的下端滑设在第一底座的滑轨中;
16.第一内支臂和第一外支臂通过第一连杆转动连接,第一液压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固定连接,第一液压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底座转动连接。
17.可选的,第一底座的滑轨中设置有锁止组件,用于锁止第一外支臂在滑轨中的位置。
18.可选的,升降梯包括第二底座、第二液压支臂组件和登舱平台;
19.第二底座固定在拖车车架上;
20.第二液压支臂组件连接在第二底座与登舱平台之间,用于升降登舱平台。
21.可选的,第二液压支臂为三级剪叉结构,每级剪叉结构均包括:第二内支臂、第二外支臂和第二连杆,同一剪叉结构内的第二内支臂和第二外支臂通过第二连杆转动连接,分别位于相邻两个剪叉结构中的第二内支臂和第二外支臂通过短轴转动连接;
22.第二底座和登舱平台相对的一端均设置有滑轨;
23.与第二底座连接的第二内支臂的下端固定在第二底座无滑轨的一端,与登舱平台连接的第二外支臂的上端固定在登舱平台无滑轨的一端,与登舱平台连接的第二内支臂的上端滑设在登舱平台的滑轨中,与第二底座连接的第二外支臂的下端滑设在第二底座的滑轨中;
24.与第二底座连接的剪叉结构还包括第二液压支撑杆,第二液压支撑杆的一端与所属剪叉结构内的第二连杆固定连接,第二液压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底座固定连接。
25.可选的,指挥方舱的四个侧立面均设置有玻璃视窗,玻璃视窗在竖直方向上具有预设的倾角。
26.可选的,指挥方舱的舱顶设置有多个指示灯。
27.可选的,指挥方舱还包括天线组件和与天线组件连接的自动展开组件,自动展开组件用于展开或回收天线组件。
28.可选的,升举式移动塔台还包括多个液压调平支腿,多个液压调平支腿分设在拖车车架的四角,用于调整升举式移动塔台的平稳性。
2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举式移动塔台可以包括:拖车底盘、升降平台、升降梯和指挥方舱。其中,拖车底盘可以包括拖车车架、设置在拖车车架下方的多个车轮和设置在拖车车架一端的拖车杆。升降平台和升降梯可以固定在拖车车架上,指挥方舱可以固定在升降平台上,升降平台用于升降指挥方舱,升降梯用于升降工作人员。指挥方舱内可以包括通信系统和操作系统,通信系统用于与外部机组通信,操作系统用于控制升举式移动塔台。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利用拖车底盘实现升举式移动塔台的移动功能,可以利用升降平台实现塔台的部署,通过在不同的机场或空地之间灵活移动,快速部署可以保证飞机起降过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举式移动塔台的在升举状态下的主视图;
3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举式移动塔台的在升举状态下的左视图;
3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举式移动塔台的在运输状态下的主视图;
3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降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降梯的结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1‑
拖车底盘;2

升降平台;
[0037]3‑
升降梯;4

指挥方舱;
[0038]5‑
液压调平支腿;
[0039]
11

拖车车架;12

车轮;
[0040]
13

拖车杆;
[0041]
21

第一底座;22

第一液压支臂组件;
[0042]
23

指挥平台;
[0043]
31

第二底座;32

第二液压支臂组件;
[0044]
33

登舱平台;
[0045]
221

第一内支臂;222

第一外支臂;
[0046]
223

第一连杆;224

第一液压支撑杆;
[0047]
321

第二内支臂;322

第二外支臂;
[0048]
323

第二连杆;324

第二液压支撑杆;
[0049]
325

短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50]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5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52]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举式移动塔台的在升举状态下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举式移动塔台的在升举状态下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举式移动塔台的在运输状态下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降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降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

图5所示,该升举式移动塔台可以包括:拖车底盘1、升降平台2、升降梯3和指挥方舱4。拖车底盘1可以包括拖车车架11、设置在拖车车架11下方的多个车轮12和设置在拖车车架11一端的拖车杆13。在需要移动升举式移动塔台时,可以将托运汽车与拖车杆13连接,然后由托运汽车牵引升举式移动塔台到指定位置。在升举式移动塔台上升后,托运汽车还可以卸下拖车杆13,执行其他工作。
[0053]
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大型运输车作为移动机构,将拖车底盘1作为移动机构可以增加升举式移动塔台的使用范围,即任何一台具有较大马力的汽车都可以牵引升举式移动塔台移动,且在升举式移动塔台正式工作时,不用继续占用汽车。同时,普通汽车底盘高度较高,在加装升降机构和指挥方舱4后,车辆整体重心接近相关标准的临界值,而拖车底盘1高度较低,在加装升降机构和指挥方舱4后,车辆整体重心依然在远小于临界值,因此,采用拖车底盘1能够保证升举式移动塔台在移动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54]
升降平台2和升降梯3可以固定在拖车车架11上,指挥方舱4可以固定在升降平台2
上,升降平台2可以升降指挥方舱4,升降梯3可以升降工作人员。在升举式移动塔台到达工作地点后,操作员可以启动升降平台2将指挥方舱4上升至工作高度,然后,通过升降梯3上下指挥方舱4。
[0055]
指挥方舱4内可以包括通信系统和操作系统,通信系统可以与外部机组通信,操作系统可以控制升举式移动塔台。操作员可以在指挥方舱4内开展塔台工作。
[0056]
具体的,指挥方舱4的外部结构设计在满足相关国家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可以在指挥方舱4的四个侧立面均设置有玻璃视窗,扩大工作人员在指挥方舱4内的视野。同时,玻璃视窗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具有预设的倾角,例如10
°‑
15
°
的预设倾角。通过设计倾角,可以较少停机坪、跑道、滑行道和起降地带产生的眩光,提高工作人员的观察能力。
[0057]
指挥方舱4可以通过角件固定在升降平台2上,且指挥方舱4上还设置有信号接口和电源接口,可以通过信号接口和电源接口外接信号线和电源线,保障指挥方舱4的稳定运行。
[0058]
指挥方舱4的舱顶还可以设置多个指示灯,确保飞机在夜间飞行的时候可以观察到升举式移动塔台,提高升举式移动塔台的安全性。
[0059]
指挥方舱4还可以包括天线组件和与天线组件连接的自动展开组件,自动展开组件可以展开或回收天线组件。例如,天线组件可以包括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天线、高频天线、气象天线和无线天线。在升举式移动塔台为移动状态时,天线组件的各类天线可以通过放倒的方式回收,降低升举式移动塔台的整体高度,提高通过性;在升举式移动塔台为升起状态时,天线组件的各类天线可以立起来并展开。
[0060]
指挥方舱4内还可以包括蓄电池,保证在外部电源突然中断时,内部的通信系统和操作系统依然可以正常工作一段时间。
[0061]
指挥方舱4内还可以包括:加热器、饮水机、监视摄像头、打印机、遮阳帘和座椅等保障设备,增加工作人员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0062]
具体的,升举式移动塔台还可以包括多个液压调平支腿5,多个液压调平支腿5可以分设在拖车车架11的四角,用于调整升举式移动塔台的平稳性。液压调平支腿5可以与拖车车架11固定连接,也可以与第一底座21固定连接,图4中以液压调平支腿5与第一底座21固定连接的方式为例进行说明。在升举式移动塔台为移动状态时,液压调平支腿5可以为收缩状态,方便升举式移动塔台移动。在升举式移动塔台到达工作位置时,液压调平支腿5可以向外伸展,支撑并调整整个升举式移动塔台的水平度,这样在指挥方舱4在升起后可以具有良好的重心。通过设置液压调平支腿5可以保证升举式移动塔台在不同环境下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0063]
本实施例中,升降平台2可以包括第一底座21、第一液压支臂组件22和指挥平台23,其中,第一底座21可以固定在拖车车架11上,第一液压支臂组件22连接在第一底座21与指挥平台23之间,用于升降指挥平台23,指挥方舱4可以固定在指挥平台23上。第一底座21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拖车车架11进行固定,指挥方舱4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指挥平台23进行固定,例如,第一底座21和指挥方舱4均通过u型螺栓进行固定。
[0064]
具体的,如图4所示,第一液压支臂组件22可以包括:第一内支臂221、第一外支臂222、第一连杆223和第一液压支撑杆224。
[0065]
第一底座21和指挥平台23相对的一端均可以设置有滑轨,第一内支臂221的下端
可以固定在第一底座21无滑轨的一端,第一外支臂222的上端可以固定在指挥平台23无滑轨的一端,第一内支臂221的上端可以滑设在指挥平台23的滑轨中,第一外支臂222的下端可以滑设在第一底座21的滑轨中。
[0066]
第一内支臂221和第一外支臂222可以通过第一连杆223转动连接,第一液压支撑杆224的一端可以与第一连杆223固定连接,第一液压支撑杆224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一底座21转动连接。
[0067]
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系统启动第一液压支撑杆224,第一液压支撑杆224在伸长时可以顶起第一连杆223,进而带动第一内支臂221和第一外支臂222在滑轨中滑动,最终升起指挥平台23。
[0068]
具体的,由于指挥方舱4和指挥平台23的重量比较大,为了提高第一液压支臂组件22的安全性,第一底座21的滑轨中可以设置有锁止组件,用于锁止第一外支臂222在滑轨中的位置。这样在指挥方舱4达到工作高度后可以减少第一液压支撑杆224承受的力,提高第一液压支臂组件22的安全性。
[0069]
本实施例中,升降梯3可以包括第二底座31、第二液压支臂组件32和登舱平台33。其中,第二底座31可以固定在拖车车架11上,第二液压支臂组件32连接在第二底座31与登舱平台33之间,用于升降登舱平台33。第二底座31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拖车车架11进行固定,例如,第一底座21和指挥方舱4均通过u型螺栓进行固定。登舱平台33还设置有登舱门和进梯门,方便工作人员进出。进一步的,升降梯3的控制组件可以设置在升降梯3上,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0070]
具体的,为了节省空间,第二液压支臂可以为多级剪叉结构,如图5所示,以第二液压支臂为三级剪叉结构为例,每级剪叉结构均可以包括:第二内支臂321、第二外支臂322和第二连杆323,同一剪叉结构内的第二内支臂321和第二外支臂322可以通过第二连杆323转动连接,分别位于相邻两个剪叉结构中的第二内支臂321和第二外支臂322可以通过短轴325转动连接。
[0071]
第二底座31和登舱平台33相对的一端均可以设置有滑轨,与第二底座31连接的第二内支臂321的下端可以固定在第二底座31无滑轨的一端,与登舱平台33连接的第二外支臂322的上端可以固定在登舱平台33无滑轨的一端,与登舱平台33连接的第二内支臂321的上端可以滑设在登舱平台33的滑轨中,与第二底座31连接的第二外支臂322的下端可以滑设在第二底座31的滑轨中。
[0072]
与第二底座31连接的剪叉结构还可以包括第二液压支撑杆324,第二液压支撑杆324的一端与所属剪叉结构内的第二连杆323固定连接,第二液压支撑杆324的另一端与第二底座31固定连接。
[0073]
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系统启动第二液压支撑杆324,第二液压支撑杆324在伸长时可以顶起第二连杆323,进而带动第二内支臂321和第二外支臂322在滑轨中滑动,最终升起指挥平台23。
[0074]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举式移动塔台包括:拖车底盘、升降平台、升降梯和指挥方舱。其中,拖车底盘包括拖车车架、设置在拖车车架下方的多个车轮和设置在拖车车架一端的拖车杆。升降平台和升降梯可以固定在拖车车架上,指挥方舱可以固定在升降平台上,升降平台用于升降指挥方舱,升降梯用于升降工作人员。指挥方舱内可以包括通信系统和操
作系统,通信系统用于与外部机组通信,操作系统用于控制升举式移动塔台。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利用拖车底盘实现升举式移动塔台的移动功能,可以利用升降平台实现塔台的部署,通过在不同的机场或空地之间灵活移动,快速部署可以保证飞机起降过程的安全性。
[007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076]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横”、“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77]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相连”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78]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