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车门立扶手、车门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22:3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车门扶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门立扶手、车门及汽车。


背景技术:

2.在汽车设计开发中,乘坐舒适性和操作便利性是两项重要指标,特别是在不同用车场景中,车内功能是否能够满足乘坐人员的需求,也是影响消费者使用体验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其他因素的限制,如汽车内饰造型设计风格,很多车型无法设置门板立扶手,此种驾车场景,乘坐人员只能依靠顶棚抓手或者门内拉手盒作为支撑点,虽然满足颠簸路面乘坐人员对稳定性的要求,但未考虑手部操作的便利性,并且乘坐舒适性也很难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车门立扶手、车门及汽车,通过车门内饰板上开设立扶手槽,立扶手通过磁吸方式能够容纳在立扶手槽内进行隐藏,在使用时通过一端滑动的连接方式可以将立扶手拱起实现立扶手的作用,既满足乘坐的舒适性同时操作起来也很方便。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门立扶手,包括:
5.立扶手槽,设置在所述车门的车门内饰板上;
6.立扶手,一端与所述立扶手槽的一端铰接,所述立扶手的另一端与所述立扶手槽的另一端通过磁铁吸合连接;
7.所述立扶手由柔性材料制成。
8.可选地,所述立扶手的所述另一端套设有第一金属壳,所述第一金属壳与所述立扶手槽滑动配合,所述立扶手槽的所述另一端内设置有第一磁铁。
9.可选地,所述立扶手槽的所述一端的两侧槽壁上设置有圆孔槽,所述立扶手的所述一端套设有第二金属壳,所述第二金属壳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圆柱,所述第二圆柱与所述圆孔槽转动连接。
10.可选地,所述立扶手槽的所述另一端的两侧槽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开设的方向与所述立扶手槽的轴线向的方向一致,所述第一金属壳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圆柱,所述第一圆柱能够在所述滑槽内滑动。
11.可选地,所述立扶手槽的槽底向所述立扶手槽的槽口方向凸起。
12.可选地,所述立扶手槽与所述磁铁吸合时,所述立扶手嵌入所述立扶手槽内。
13.可选地,所述立扶手嵌入所述立扶手槽内时,所述立扶手的表面与所述车门内饰板的表面平齐。
14.可选地,所述立扶手的所述另一端套设有第三金属壳,所述第三金属壳靠近所述立扶手槽的槽底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磁铁,所述立扶手槽的所述另一端的槽底开设有金属槽,所述金属槽与所述第二磁铁相配合。
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门,包括上述的车门立扶手。
1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车门。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门立扶手、车门及汽车,其有益效果在于:立扶手采用柔性材料,实现一种隐藏式的门板立扶手,提高乘坐舒适性和操作便利性;立扶手在收纳的时候与车门内饰板融为一体,实现隐藏性,同时便于收纳,不占用手部空间;立扶手拱起时,可以通过握持柔性把手实现立扶手的功能,提高乘坐的稳定性。
18.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9.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20.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车门立扶手的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车门立扶手的拱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车门立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车门立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25.1、立扶手槽;2、车门内饰板;3、立扶手;4、第一金属壳;5、第二磁铁;6、第二金属壳;7、第一圆柱;8、第二圆柱;9、第三金属壳。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2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门立扶手,包括:
28.立扶手槽,设置在车门的车门内饰板上;
29.立扶手,一端与立扶手槽的一端铰接,立扶手的另一端与立扶手槽的另一端通过磁铁吸合连接;
30.立扶手由柔性材料制成。
31.具体的,立扶手通过磁吸方式收纳在立扶手槽内,能够隐藏在车门内饰板中,不占用手部空间;在使用时,通过第一金属壳可以在立扶手槽内滑动的方式,柔性材料的立扶手拱起提供手扶的空间,提高了乘坐舒适性。
32.在一个实施例中,柔性材料为人造皮革。
33.可选地,立扶手的另一端套设有第一金属壳,第一金属壳与立扶手槽滑动配合,立扶手槽的另一端内设置有第一磁铁。
34.具体的,立扶手槽内设置有第一磁铁,第一金属壳可以通过磁铁吸合作用隐藏在立扶手槽内,当第一金属壳与第一磁铁分开后,第一金属壳可以在立扶手槽内滑动,从而立
扶手拱起提供手扶的空间。
35.可选地,立扶手槽的一端的两侧槽壁上设置有圆孔槽,立扶手的一端套设有第二金属壳,第二金属壳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圆柱,第二圆柱与圆孔槽转动连接。
36.具体的,第二金属壳通过第二圆柱在圆孔槽内转动,实现了第二金属壳与立扶手槽转动连接,提高立扶手拱起时立扶手与立扶手槽的连接强度,提高乘坐的舒适性。
37.可选地,立扶手槽的另一端的两侧槽壁上设置有滑槽,滑槽开设的方向与立扶手槽的轴线向的方向一致,第一金属壳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圆柱,第一圆柱能够在滑槽内滑动。
38.具体的,第一金属壳通过第一圆柱在滑槽内滑动,实现了第一金属壳在立扶手槽滑动连接,立扶手拱起时提供手扶的空间,立扶手展开时正好能隐藏在立扶手槽内,提高了乘坐舒适性和减少了手部占用的空间。
39.可选地,立扶手槽的槽底向立扶手槽的槽口方向凸起。
40.具体的,立扶手槽的形面呈向外凸起的形状,有利于从立扶手槽内取出立扶手。
41.可选地,立扶手槽与磁铁吸合时,立扶手嵌入立扶手槽内。
42.具体的,立扶手在展开时能够固定在立扶手槽内,保证立扶手与车门内饰板融为一体,实现隐藏性,同时便于收纳,不占用手部空间。
43.可选地,立扶手嵌入立扶手槽内时,立扶手的表面与车门内饰板的表面平齐。
44.具体的,立扶手展开时能够完全容纳在立扶手槽内,不占用手部空间。
45.可选地,立扶手的另一端套设有第三金属壳,第三金属壳靠近立扶手槽的槽底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磁铁,立扶手槽的另一端的槽底开设有金属槽,金属槽与第二磁铁相配合。
46.具体的,立扶手上也可以设置第三金属壳,在第三金属壳内设置第二磁铁,当第二磁铁与金属槽吸合时,立扶手隐藏在立扶手槽内。
4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门,包括上述的车门立扶手。
4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车门。
49.实施例一
50.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门立扶手,包括:
51.立扶手槽1,设置在车门的车门内饰板2上;
52.立扶手3,一端与立扶手槽1的一端铰接,立扶手3的另一端与立扶手槽1的另一端通过磁铁吸合连接;
53.立扶手3由柔性材料制成。
54.在本实施例中,立扶手3的另一端套设有第一金属壳4,第一金属壳4与立扶手槽1滑动配合,立扶手槽1的另一端内设置有第一磁铁。
55.在本实施例中,立扶手槽1的一端的两侧槽壁上设置有圆孔槽,立扶手3的一端套设有第二金属壳6,第二金属壳6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圆柱8,第二圆柱8与圆孔槽转动连接。
56.在本实施例中,立扶手槽1的另一端的两侧槽壁上设置有滑槽,滑槽开设的方向与立扶手槽1的轴线向的方向一致,第一金属壳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圆柱7,第一圆柱7能够在滑槽内滑动。
57.在本实施例中,立扶手槽1的槽底向立扶手槽1的槽口方向凸起。
58.在本实施例中,立扶手槽1与磁铁5吸合时,立扶手3嵌入立扶手槽1内。
59.在本实施例中,立扶手3嵌入立扶手槽1内时,立扶手3的表面与车门内饰板2的表
面平齐。
6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门,包括上述的车门立扶手。
6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车门。
62.综上,在立扶手槽1内设置有立扶手3,当第一金属壳4被磁铁吸附在立扶手槽1时,立扶手展开隐藏在立扶手槽1内,不占用手部空间;当第一金属壳4不吸附在立扶手槽1时,第一金属壳4在立扶手槽内1内滑动,立扶手3拱起提供手扶的空间,提高乘坐的稳定性,手部操作更加便利。
63.实施例二
64.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65.在本实施例中,立扶手3的另一端套设有第三金属壳9,第三金属壳9靠近立扶手槽1的槽底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磁铁5,立扶手槽1的另一端的槽底开设有金属槽,金属槽与第二磁铁5相配合。
66.综上,在立扶手槽1内设置有立扶手3,当第二磁铁5吸附在立扶手槽1时,立扶手3展开隐藏在立扶手槽1内,不占用手部空间;当第二磁铁5不吸附在立扶手槽1时,第三金属壳9在立扶手槽1内滑动,立扶手3拱起提供手扶的空间,提高乘坐的稳定性,手部操作更加便利。
67.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