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核电主泵空心模锻泵壳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10:1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泵锻造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核电主泵空心模锻泵壳。


背景技术:

2.核主泵是压水堆核电站核岛主设备里唯一转动的设备,在核岛中至关重要,通过主泵把核岛里面产生的热量带出来,与蒸汽发生器二次侧换热,推动汽轮发电动机组发电,同时起到对核岛的冷却作用,这就要求它比其他非转动设备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就像核岛的心脏,一旦失效,危害巨大。
3.当前国内外主要锻件供应商主要采用自由锻和单向模锻工艺锻造核电主泵泵壳,受单向锻造设备固有的局限性影响,传统的自由锻和单向模锻工艺难以锻造出空心和具有复杂外形的锻件,对于自由锻和单向模锻工艺来说,泵壳锻件具有形状不规则、截面尺寸大、特大厚壁等特点,属典型的异形复杂锻件,投料多、锻造火次多、热处理难度高,导致生产能耗大、成本高、加工周期长、质量控制困难。
4.因此设计一种核电主泵空心模锻泵壳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突破了现有技术的难题,设计了一种核电主泵空心模锻泵壳。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核电主泵空心模锻泵壳,包括内管道、左腔室、底座、壳体,壳体与底座为一体式结构,内管道贯穿底座及壳体的内部,内管道的下端,壳体的左侧设有左腔室。
7.内管道在底座内部的管径小于在壳体内的管径。
8.壳体的壁厚为675mm。
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流线分布更加合理,在不增加用料的前提下保证了壳体的刚度,且壁厚仅为675mm,加热时间大幅缩短,成品质地更致密,性能更好;精加工余量少,保证了金属纤维的连续性,大大节省了成本;锻件内部腔体设置为比较容易控制尺寸的圆柱体,不容易变形,增加了壳体内部的稳定性,相较于现在的技术更加容易密封。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步一描述。
14.结合图1~图3,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核电主泵空心模锻泵壳,包括内管道1、左腔室2、底座3、壳体4,壳体4与底座3为一体式结构,内管道1贯穿底座3及壳体4的内部,内管道
1的下端,壳体4的左侧设有左腔室2。
15.内管道1在底座3内部的管径小于在壳体4内的管径。
16.壳体4的壁厚为675mm。
1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的是多向模锻工艺,使得锻件的流线分布更加合理,保证了泵壳锻件的性能,在不增加用料的前提下保证了壳体的刚度,且壁厚仅为675mm,大大节省了成本;锻件内部腔体设置为比较容易控制尺寸的圆柱体,不容易变形,增加了壳体内部的稳定性,相较于现在的技术更加容易密封。


技术特征:
1.一种核电主泵空心模锻泵壳,包括内管道(1)、左腔室(2)、底座(3)、壳体(4),其特征在于:壳体(4)与底座(3)为一体式结构,内管道(1)贯穿底座(3)及壳体(4)的内部,内管道(1)的下端,壳体(4)的左侧设有左腔室(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主泵空心模锻泵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道(1)在底座(3)内部的管径小于在壳体(4)内的管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主泵空心模锻泵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4)的壁厚为675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泵锻造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核电主泵空心模锻泵壳,包括内管道、左腔室、底座、壳体,壳体与底座为一体式结构,内管道贯穿底座及壳体的内部,内管道的下端,壳体的左侧设有左腔室,内管道在底座内部的管径小于在壳体内的管径,壳体的壁厚为67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流线分布更加合理,在不增加用料的前提下保证了壳体的刚度,且壁厚仅为675mm,加热时间大幅缩短,成品质地更致密,性能更好;金加工余量少,保证了金属纤维的连续性,大大节省了成本;锻件内部腔体设置为比较容易控制尺寸的圆柱体,不容易变形,增加了壳体内部的稳定性,相较于现在的技术更加容易密封。相较于现在的技术更加容易密封。相较于现在的技术更加容易密封。


技术研发人员:周琪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昌强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6
技术公布日:2021/11/2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