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利于油顺畅通过轴的甩油环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10:0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甩油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于油顺畅通过轴的甩油环结构。


背景技术:

2.离心泵的润滑,通常将甩油环悬挂在泵轴上,甩油环的下方浸没在油室润滑油中,通过泵轴旋转带动甩油环转动将润滑油带起,对泵轴以及通过轴对轴承等零部件进行润滑。常规甩油环的内圈与泵轴为全部的面接触形式,因此存在由甩油环转动带起的润滑油到达与泵轴接触部位时被泵轴阻挡的问题,而且甩油环的带油效果及对泵轴的上油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利于油顺畅通过轴的甩油环结构。
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利于油顺畅通过轴的甩油环结构,包括内环、外环、连接弹簧和储油棉,所述内环和所述外环均为水平放置的圆环形状,
5.所述内环上设有漏油通孔,所述漏油通孔为圆形通孔,所述漏油通孔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漏油通孔均位于所述内环的内侧表面上,所述漏油通孔贯穿于所述内环的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
6.所述外环上设有内环槽口,所述内环槽口为环形形状,所述内环槽口位于所述外环的内侧表面上,所述内环槽口与所述外环同心,
7.所述连接弹簧为水平放置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连接弹簧围成圆形,
8.所述内环通过所述连接弹簧放置在所述外环的所述内环槽口内,所述连接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环的外侧表面,所述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环槽口的内侧表面,
9.所述储油棉为圆环形形状,所述储油棉固定在所述内环的外侧表面。
1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弹簧穿过所述储油棉连接所述内环和所述外环。
1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环和所述外环均为不锈钢材质。
1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环横向截面的外径小于所述外环的横向截面外径,所述内环的横向截面外径大于所述外环的横向截面内径。
1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储油棉为塑料聚合物材质。
1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储油棉内侧表面与外侧表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连接弹簧的自然长度相同。
15.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申请装置通过储油棉带油,满足传统甩油环上油效果不理想的情况。
附图说明
1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中标号:内环-1;漏油通孔-1.1;外环-2;内环槽口-2.1;连接弹簧-3;储油棉-4。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2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24.如图1和图2所示,利于油顺畅通过轴的甩油环结构,包括内环1、外环2、连接弹簧3和储油棉4,所述内环1和所述外环2均为水平放置的圆环形状,所述连接弹簧3为水平放置弹簧,所述连接弹簧3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连接弹簧3围成圆形,所述内环1通过所述连接弹簧3放置在所述外环2的所述内环槽口2.1内,所述连接弹簧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环1的外侧表面,所述连接弹簧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环槽口2.1的内侧表面,所述储油棉4为圆环形形状,所述储油棉4固定在所述内环1的外侧表面。所述连接弹簧3穿过所述储油棉4连接所述内环1和所述外环2。所述内环1和所述外环2均为不锈钢材质。所述内环1横向截面的外径小于所述外环2的横向截面外径,所述内环1的横向截面外径大于所述外环2的横向截面内径。所述储油棉4为塑料聚合物材质。所述储油棉4内侧表面与外侧表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连接弹簧3的自然长度相同。
25.如图3所示,所述内环1上设有漏油通孔1.1,所述漏油通孔1.1为圆形通孔,所述漏油通孔1.1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漏油通孔1.1均位于所述内环1的内侧表面上,所述漏油通孔1.1贯穿于所述内环1的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
26.如图4所示,所述外环2上设有内环槽口2.1,所述内环槽口2.1为环形形状,所述内环槽口2.1位于所述外环2的内侧表面上,所述内环槽口2.1与所述外环2同心。
27.实施例1:所述储油棉4固定在所述内环1的外侧表面上,所述内环1通过所述连接弹簧3固定在所述外环2的所述内环槽口2.1内。
28.实施例2:使用时,将本申请装置套取在轴杆上,甩油环的下端部位放置在油缸内,当轴杆转动时,甩油环也随着转动,而甩油环下端部位的所述储油棉4通过所述漏油通孔1.1储油,当储油部位转至轴杆的上部时,由于所述外环2的重量压附在所述内环1上,使得所述储油棉4内的油压出,继而从所述漏油通孔1.1处流出,直至轴杆上,完成润滑油的上油工作。
29.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等方案的说明。同时,
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利于油顺畅通过轴的甩油环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内环(1)、外环(2)、连接弹簧(3)和储油棉(4),所述内环(1)和所述外环(2)均为水平放置的圆环形状,所述内环(1)上设有漏油通孔(1.1),所述漏油通孔(1.1)为圆形通孔,所述漏油通孔(1.1)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漏油通孔(1.1)均位于所述内环(1)的内侧表面上,所述漏油通孔(1.1)贯穿于所述内环(1)的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所述外环(2)上设有内环槽口(2.1),所述内环槽口(2.1)为环形形状,所述内环槽口(2.1)位于所述外环(2)的内侧表面上,所述内环槽口(2.1)与所述外环(2)同心,所述连接弹簧(3)为水平放置弹簧,所述连接弹簧(3)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连接弹簧(3)围成圆形,所述内环(1)通过所述连接弹簧(3)放置在所述外环(2)的所述内环槽口(2.1)内,所述连接弹簧(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环(1)的外侧表面,所述连接弹簧(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环槽口(2.1)的内侧表面,所述储油棉(4)为圆环形形状,所述储油棉(4)固定在所述内环(1)的外侧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油顺畅通过轴的甩油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弹簧(3)穿过所述储油棉(4)连接所述内环(1)和所述外环(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油顺畅通过轴的甩油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内环(1)和所述外环(2)均为不锈钢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油顺畅通过轴的甩油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内环(1)横向截面的外径小于所述外环(2)的横向截面外径,所述内环(1)的横向截面外径大于所述外环(2)的横向截面内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油顺畅通过轴的甩油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储油棉(4)为塑料聚合物材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油顺畅通过轴的甩油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储油棉(4)内侧表面与外侧表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连接弹簧(3)的自然长度相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利于油顺畅通过轴的甩油环结构,包括内环、外环、连接弹簧和储油棉,所述内环上设有漏油通孔,所述外环上设有内环槽口,所述内环通过所述连接弹簧放置在所述外环的所述内环槽口内,所述连接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环的外侧表面,所述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环槽口的内侧表面,所述储油棉为圆环形形状,所述储油棉固定在所述内环的外侧表面。本申请装置通过储油棉带油,满足传统甩油环上油效果不理想的情况。统甩油环上油效果不理想的情况。统甩油环上油效果不理想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毕七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佳泰鼎盛(天津)机械零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22
技术公布日:2021/11/2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