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低功耗防盗功能的汽车仪表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09:4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汽车仪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低功耗防盗功能的汽车仪表。


背景技术:

2.汽车仪表盘是反映车辆各系统工作状况的装置,随着现代汽车的逐渐电子化,汽车仪表上具有的功能、显示的内容以及需要处理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因此汽车仪表的处理器mcu 需要更高的工作频率才能满足要求。
3.但是,现有的汽车仪表存在以下缺陷:mcu的工作频率越高,mcu自身的功耗也会越高,当汽车熄火时,车辆只留常电,需要mcu进行静态低功耗的燃油防盗监控节约电源,有些汽车仪表的静态电流要求≤2ma,而高频mcu无法较好的应对这种运行工况,如果电流过大,消耗的电量则会增加,会使汽车蓄电池匮电过快。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实现仪表处理的高频要求和燃油防盗的静态低功耗要求的具有低功耗防盗功能的汽车仪表。
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低功耗防盗功能的汽车仪表,包括主mcu、从mcu和油量传感器,所述油量传感器设置于油箱内采集油量信息,所述油量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主mcu和所述从mcu信号连接,以使得所述主mcu和所述从mcu 可分别采集所述油量传感器的数据;所述主mcu的工作状态包括休眠工作状态和正常工作状态,所述主mcu和所述从mcu双向通讯连接以使得所述从mcu可获取所述主mcu的工作状态,在所述主mcu为休眠工作状态时,所述从mcu间歇性地采集所述油量传感器的数据并判断是否发生燃油防盗事件;当所述从mcu判断发生燃油防盗事件时,其发送燃油防盗信号至所述主mcu,所述主mcu适于做出相应的防盗操作。
6.具体的,所述燃油防盗信号为变化的电平信号。
7.具体的,所述从mcu和所述油量传感器之间串联设置有电阻r1,所述从mcu上还连接有电阻r2,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油量传感器和所述r1之间;所述从mcu 能够利用所述电阻r1输出采样电压至所述油量传感器,并通过所述电阻r2同步获得电压参数。
8.具体的,所述主mcu和所述油量传感器之间串联设置有电阻r4,所述油量传感器和所述主mcu之间设置有vc,所述vc通过电阻r3连接至所述油量传感器和所述电阻r4之间;所述vc用于输出采样电压至所述油量传感器,所述主mcu能够同步获得电压参数。
9.作为改进,所述从mcu与汽车仪表连接,所述从mcu与汽车仪表之间设置有电阻 r5,燃油被盗时,所述从mcu能够唤醒汽车仪表。
10.作为改进,所述主mcu还向所述从mcu发送油量传感器类型信号s3,所述油量传感器类型信号s3使所述从mcu对所述油量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状态能够进行维持或关闭。
11.作为改进,所述油量传感器与所述主mcu之间设置有滤波电容c1,所述滤波电容 c1接地。
12.作为改进,所述主mcu与驱动模块、数字采集模块和can总线连接,所述主mcu 能够控制驱动模块运作和接收数字采集模块发送的信息,并且能与can总线互相通讯。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汽车仪表的处理器设置为主mcu和从 mcu,主mcu实现仪表的数字量和模拟量的采集、电源管理、can通讯、液晶驱动、符号和指示驱动等,在正常工作模式下它也采集油量的油量信息,油量的指示值根据它采集的值来显示,而从mcu为低功耗处理器,在汽车熄火只有常电时,间歇性地多次采集和计算油量的油量信息,来判断在常电时是否有燃油防盗事件,减少电量的使用,增加汽车蓄电池寿命,从 mcu可和主mcu双向通讯,燃油发生被盗事件时,从mcu能够直接唤醒汽车仪表的电源,同时激活启动主mcu。
附图说明
14.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线路连接示意图。
15.图中:1、主mcu;2、从mcu;3、油量传感器;4、汽车仪表;5、驱动模块;6、数字采集模块;7、can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
18.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19.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21.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包括主mcu1、从mcu2和油量传感器3,主 mcu1用于实现仪表的数字量和模拟量的采集、电源管理、can通讯、液晶驱动(点阵或彩色液晶)、符号和指示指示驱动等,主mcu1的工作频率一般为几十mhz或几百mhz,性能较强,能够快速的处理大量信息;从mcu2为低频低功耗的处理器,从mcu2在工作时的电流较小,在1ma左右,能够满足静态低功耗的燃油防盗要求;油量传感器3设置于油箱内采集油量信息。
22.油量传感器3分别与主mcu1和从mcu2信号连接,主mcu1、从mcu2可以分别采集油量传感器3的数据;主mcu1和从mcu2之间通过通讯信号进行双向通讯;在正常工作模式下由主mcu1采集油量传感器3的油量信息,汽车仪表4上的油量指示值根据主mcu1 采集的油量信息来显示,当汽车熄火只保持常电状态时,主mcu1进行休眠,同时将休眠状态发送给从
mcu2,从mcu2接收到信息后能够时间上间歇性地多次油量传感器3的油量信息,来判断在常电时是否有燃油防盗事件,来判断燃油是否被盗,若发生燃油被盗事件,则从 mcu2会发送通讯信号至主mcu1,使主mcu1即时控制汽车做出防盗操作。
23.该组合设置方式既能满足汽车仪表4的日常运作,又能减少电量消耗,保护汽车蓄电池的寿命,减少馈电的可能。
24.通讯信号之间通过i/o接口进行通讯,通讯信号包括工作状态信号s1、电平控制信号 s2和油量传感器类型信号s3。
25.工作状态信号s1为主mcu1的工作状态信息,工作状态信号s1能够使从mcu2激活或关闭,主mcu1输出低电平时表示为休眠模式,主mcu1输出高电平时表示为正常模式。
26.电平控制信号s2为从mcu2产生的防盗信号,当有燃油防盗事件发生时,从mcu2 给主mcu1一个变化的电平信号,让主mcu1开启防盗措施。
27.油量传感器类型信号s3使从mcu2对油量传感器3的数据采集状态能够进行维持或关闭,油量传感器类型信号s3由主mcu1发送给从mcu2,用高低电平表示油量传感器3类型为正向或反向,油量传感器3类型会被保存在从mcu2中,当发生变化时就要保存数据,当油量传感器3类型为正向时,代表目前由主mcu1利用电路进行油量监控,从mcu2不发送采样电压油量传感器3,从mcu2的油量监控功能关闭;当油量传感器3类型为反向时,由从mcu2利用电路发送采样电压进行油量监控,vc不发送采样电压至油量传感器3,主mcu1 的油量监控功能关闭。
28.从mcu2和油量传感器3之间串联设置有电阻r1,电阻r1与从mcu2的i/o接口连接,r1为从mcu2输出采样电压的限流电阻,从mcu2上还连接有电阻r2,电阻r2与从 mcu2的ad接口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至油量传感器3和r1之间;从mcu2能够利用电阻r1输出采样电压至油量传感器3,并通过电阻r2同步获得电压参数。
29.主mcu1和油量传感器3之间串联设置有电阻r4,电阻r4与主mcu1的ad接口连接,油量传感器和主mcu1之间设置有vc,vc为控制电路有电源的整流器,vc通过电阻 r3连接至油量传感器和电阻r4之间,r3为主mcu1的ad采样的上拉电阻;vc用于输出采样电压至油量传感器3,主mcu1能够同步获得电压参数。
30.从mcu2与汽车仪表4连接,从mcu2与汽车仪表4之间设置有电阻r5,燃油被盗时,从mcu2能够唤醒汽车仪表4,直接让从mcu2唤醒汽车仪表4唤醒速度更快,同时不容易发生误唤醒,激活电路连接的是从mcu2的i/o接口。
31.油量传感器3与主mcu1之间设置有滤波电容c1,滤波电容c1接地,滤波电容c1 为油量采集时的滤波电容,能够滤除交流成分,降低交流脉动波纹系数,使输出的直流更平滑。
32.主mcu1与驱动模块5、数字采集模块6和can总线7连接,主mcu1能够控制液晶驱动、电机驱动和led驱动等驱动模块5运行,并能够接收数字采集模块6发送的信息,而且能与can总线7互相通讯。
33.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