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伺服齿轮泵计量供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09:4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一种供胶装置,具体涉及伺服齿轮泵计量供胶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技术的轻量化发展,电子产品胶结取代了机械连接,因此点胶设备得到广泛应用,其中点胶设备及供胶设备为研究的重点内容。点胶设备保障点胶精度,供胶设备保障持续提供胶水。市场中,单组份胶水采用胶筒适配器即可完成供胶,但双组份胶水因其配比复杂,需要开发单独的供胶系统。
3.传统的一些双组份供胶系统存在供胶过程不稳定、供胶过程没有闭环控制的问题。
4.本技术由此而来。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伺服齿轮泵计量供胶装置,以通过其配置的闭环控制系统实现更稳定、更高精度的双组份供胶。
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伺服齿轮泵计量供胶装置,包括:
8.混合出胶口,
9.向所述混合出胶口输送a胶的a胶输送机构,以及
10.向所述混合出胶口输送b胶的b胶输送机构;
11.所述a胶输送机构包括:
12.a胶流道,所述a胶流道与所述混合出胶口相通,以引导a胶流向所述混合出胶口;
13.第一齿轮泵,所述第一齿轮泵设于所述a胶流道上,并且该第一齿轮泵与第一伺服电机传动连接,以驱动a胶沿所述a胶流道流向所述混合出胶口;以及
14.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一流量设于所述a胶流道上,以监测所述a胶流道中的a胶流量,并且该第一流量计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电机控制器电路连接;
15.所述b胶输送机构包括:
16.b胶流道,所述b胶流道与所述混合出胶口相通,以引导b胶流向所述混合出胶口;
17.第二齿轮泵,所述第二齿轮泵设于所述b胶流道上,并且该第二齿轮泵与第二伺服电机传动连接,以驱动b胶沿着所述b胶流道流向所述混合出胶口;
18.第二流量计,所述第二流量计设于所述b胶流道上,以监测所述b胶流道中的b胶流量,并且该第二流量计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电机控制器电路连接。
19.本技术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20.所述a胶输送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a胶流道上、以监测所述a胶流道中a胶压力的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电机控制器电路连接;
21.所述b胶输送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b胶流道上、以监测所述b胶流道中的b胶压力的
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电机控制器电路连接。
22.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有两个,这两个第一压力传感器分别布置于所述第一齿轮泵的上游侧和下游侧;
23.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有两个,这两个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布置于所述第二齿轮泵的上游侧和下游侧。
24.所述第一流量计和所述第二流量计均为齿轮流量计。
25.所述第一齿轮泵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传动路径上设置有第一减速机,所述第二齿轮泵与第二伺服电机的传动连接上设置有第二减速机。
26.所述a胶流道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一齿轮泵上游侧的第一稳压阀,所述b胶流道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二齿轮泵上游侧的第二稳压阀。
27.其中一个第一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稳压阀和所述第一齿轮泵之间,其中一个第二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二稳压阀和所述第二齿轮泵之间。
28.所述a胶输送机构、所述b胶输送机构和所述混合出胶口均安装于一基架上。
2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30.1、该供胶装置的a胶输送机构和b胶输送机构都配置了流量计,并且流量计与驱动齿轮泵的伺服电机电路连接。工作时,流量计实时监测胶道中流量大小,并将流量信号传送至伺服电机的电机控制器,从而使得伺服电机能够根据实际流量与理想流量之差实施调整运行状态,实现了供胶过程的闭环控制,从而使得该装置能够稳定且高精度地供应双组份胶水。
31.2、该装置的a胶输送机构和b胶输送机构还分别配置了监测胶道压力的且与电机控制器电路连接的压力传感器,从而使得电机控制器能够综合胶道中流量和压力控制伺服电机的运行状态,在保证出胶流量满足要求的同时,还保证了理想的出胶压力。
32.3、齿轮泵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分别设置与电机控制器电路连接的压力传感器,当上、下游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相差较大或者上游压力传感器监测的压力值过小时,电机控制器控制第二伺服电机停止运行,避免胶道堵塞时该装置超负荷运行。
33.4、在胶道上设置位于齿轮泵上游侧的稳压阀,以将胶源侧的供胶压力稳定在理想范围,从而保证伺服电机尽可能工作在额定功率。
附图说明
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
3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供胶装置的立体图。
3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供胶装置的主视图。
3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供胶装置的俯视图。
3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供胶装置的侧视图。
39.其中:
40.ⅰ‑
a胶输送机构,
ⅱ‑
b胶输送机构;1

混合出胶口,2

a胶流道,3

第一齿轮泵,4

第一伺服电机,5

第一流量计,6

b胶流道,7

第二齿轮泵,8

第二伺服电机,9

第二流量计,10

第一压力传感器,11

第二压力传感器,12

第一减速机,13

第二减速机,14

第一稳压
阀,15

第二稳压阀,16

基架。
具体实施方式
4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2.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43.本技术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且本技术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申请所说“多个”表示不少于两个。
44.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5.现在,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
46.图1至图4示出了本技术这种伺服齿轮泵计量供胶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主要由a胶输送机构ⅰ和b胶输送机构ⅱ构成,a胶输送机构ⅰ和b胶输送机构ⅱ分别连接混合出胶口1。a胶输送机构ⅰ、b胶输送机构ⅱ和混合出胶口1均安装于一基架16上。工作时,a胶输送机构ⅰ和b胶输送机构ⅱ分别向混合出胶口1输送相互配合的a胶和b胶,从而从混合出胶口1处流出由a胶和b胶混合而成的双组份胶水。
47.本实施例的关键改进在于,上述a胶输送机构ⅰ和上述b胶输送机构ⅱ的结构相似。a胶输送机构主要包括a胶流道2、第一齿轮泵3和第一流量计5。上述b胶输送机构主要包括b胶流道6、第二齿轮泵7和第二流量计9。其中:
48.a胶流道2与混合出胶口1相通,以引导a胶流向混合出胶口1。第一齿轮泵3设于a胶流道2上,并且该与第一伺服电机4传动连接,以驱动a胶沿a胶流道2流向混合出胶口1。第一流量计5设于a胶流道2上,以用于监测a胶流道中的a胶流量,并且该第一流量计与前述第一伺服电机4的电机控制器电路连接。
49.b胶流道6与混合出胶口1相通,以引导b胶流向混合出胶口1。第二齿轮泵7设于b胶流道6上,并且该第二齿轮泵与第二伺服电机8传动连接,以驱动b胶沿着b胶流道6流向混合出胶口1。第二流量计9设于b胶流道6上,以监测b胶流道中的a胶流量,并且该第二流量计与前述第二伺服电机8的电机控制器电路连接。
50.工作时,将a胶流道2与a胶胶源连接,b胶流道6与b胶胶源连接,第一伺服电机4带动第一齿轮泵3运转,进而驱动a胶沿这a胶流道2流向混合出胶口1。第二伺服电机8带动第二齿轮泵7运转,进而驱动b胶沿着b胶流道6流向混合出胶口1。第一流量计5实时监测a胶流道中的a胶流量,并将其监测的流量信号实时输送给第一伺服电机4的电机控制器。第二流量计9实时监测b胶流道中的b胶流量,并将其监测的流量信号实时输送给第二伺服电机8的
电机控制器。电机控制器根据流量计监测得到的流量值实时控制伺服电机的运转状态,使a胶流量和b胶流量稳定在理想值,进而保证混合出胶口1的出胶量以及ab胶配比满足要求。
51.在有些应用场景下,不仅需要合适的出胶量,而且对出胶压力有相应要求。鉴于此,本实施例在a胶流道2上设置了用于监测a胶压力的第一压力传感器10,在b胶流道6上设置了用于监测b胶压力的第二压力传感器11。并且前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0与第一伺服电机4的电机控制器电路连接,第二压力传感器11与第二伺服电机8的电机控制器电路连接。这样,电机控制器就可以综合流道中流量和压力,更合理地控制伺服电机的运行状态。
52.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0一共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布置在第一齿轮泵3的上游侧,另一个布置在第一齿轮泵3的下游侧。工作时,两个第一压力传感器10将监测到的压力信号实时传送至第一伺服电机4的电机控制器,当上、下游的压力值相差较大,尤其是上游压力值过小时(说明上游胶道堵塞),电机控制器直接控制第一伺服电机停止运行。
53.第二压力传感器11也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布置在第二齿轮泵7的上游侧,另一个布置在第二齿轮泵7的下游侧。工作时,两个第二压力传感器11将监测到的压力信号实时传送至第二伺服电机8的电机控制器,当上、下游的压力值相差较大,尤其是上游压力值过小时,电机控制器直接控制第二伺服电机停止运行。
54.上述第一流量计5和第二流量计9均为齿轮流量计。
55.为合理控制齿轮泵的转速,本实施例在第一齿轮泵3与第一伺服电机4的传动路径上设置了第一减速机12,第二齿轮泵7与第二伺服电机8的传动连接上设置了第二减速机13。
56.为防止齿轮泵上游供胶压力过大或过小,稳定上游侧的供胶压力,本实施例在a胶流道2上设置了位于第一齿轮泵3上游侧的第一稳压阀14,在b胶流道6上设置了位于第二齿轮泵7上游侧的第二稳压阀15。
57.上游侧的第一压力传感器10设于第一稳压阀14和第一齿轮泵3之间,上游侧的第二压力传感器11设于第二稳压阀15和第二齿轮泵7之间。
58.以上仅是本技术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