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灭活型保存液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01:1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病毒保存液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用于临时储存并转运病毒的保存液配方,特别是针对灭活型病毒的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灭活型保存液。


背景技术:

2.病毒保存液一般分为灭活型和非灭活型两种,非灭活型病毒保存液由于不存在灭活成分,属于通过培养或维持病毒来保存与运输,只要保证储存和运输时不发生泄露,保存液相对简单,但发生泄漏后的安全问题不能完全保证。灭活型病毒保存液一般情况下不存在泄露后的安全问题,因为其在保存液中含有灭活成分,将病毒的蛋白裂解失活,但它的问题是:1、不能保证完全灭活,这样在储存或运输过程中,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由于路途相对遥远而艰难,如果不能保证完全灭活,中途很有可能发生二次感染的风险。2、在病毒蛋白裂解灭活的基础上,如何有效保存核酸的稳定状态问题,一旦在灭活后如果破坏了核酸样本,那么最终会导致核酸检测错误,进而造成更多的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灭活型病毒保存液的稳定性,进而避免由于保存液不稳定而不能在有效周期内使病毒一直处于灭活状态的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灭活型保存液,通过合理的成分配比,能够使保存液在不破坏核酸的基础上,其灭活性能达到稳定状态。
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灭活型保存液,所述的病毒保存液的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比组成为:
5.6.更有选的,所述的病毒保存液的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比组成为:
[0007][0008]
本发明中,异硫氰酸胍为主要的灭活成分,可以使病毒的蛋白裂解,达到灭活效果;同时曲拉通x

100作为表面活性剂,辅助配合异硫氰酸胍对病毒蛋白进行裂解;蛋白酶k具有降解蛋白质的能力,酶切割位点在脂肪族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羧基端肽键,可以用于所有蛋白质的降解,以上三种物质的组配最终保证病毒的灭活效果。
[0009]2‑
疏基乙醇和dl

二硫苏糖醇

d10是主要的核酸稳定剂,两种物质配合使用防止核酸降解;同时柠檬酸三钠的加入可以与液体中的重金属产生络合反应,进一步辅助2

疏基乙醇和dl

二硫苏糖醇

d10两种物质达到防止核酸降解的目的。
[0010]
十二烷基磺酸钠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优异的渗透、洗涤、润湿、去污和乳化作用。
[0011]
盐酸的加入主要是调节保存液的ph值,使保存液整体呈现深粉色或浅紫色的状态。通过实验发现,盐酸加入的量的控制还能进一步使灭活成分和防止核酸降解成分的活性效率达到最大化。
[0012]
水则是以上所有成分的载体。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以上成分的组成和各成分之间的配比,最终使得本发明的保存液ph值为7.2~8,在此ph值区间可以充分激发灭活成分与防降解成分的活性达到最高,从而在有效将病毒蛋白进行灭活的同时,实现了核酸完好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保存于病毒保存液中样品的扩增曲线。
[0015]
图2是保存于无rna酶水中样品的扩增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7]
一、保存液灭活与核酸防降解实验:
[0018]
按照表1中的重量百分比配比灭活型病毒保存液。实施例1

7的单位均为克。
[0019]
表1具体实施例1

7的成分配比列表
[0020][0021]
实验方案:
[0022]
将表1中所有成分按照实施例1

7的质量配比好保存液,分别标记好实施例编号。
[0023]
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冠状病毒)来验证产品对样本中病毒rna保存的稳定性。
[0024]
(1)取100μl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与2ml病毒采集液混合,按200μl每管分成8份,四份37℃保存,另四份

20℃保存。另取100μl病毒与2ml无rna酶水混合。如表2所示。
[0025]
(2)按表2规划,在0天、1天、2天、3天、4天从各组处理液中取200μl样本提取rna,并将rna置于

20℃保存。
[0026]
(3)一步法反转录荧光定量检测,见表3。
[0027]
表2样品处理及核酸提取计划
[0028][0029][0030]
表3一步法反转录荧光定量检测程序
[0031][0032]
实验结果:
[0033]
表4不同保存液及保存条件下样品的rt

qpcr检测结果(ct值)
[0034][0035][0036]
表4中是以本发明的最优实施例4作为依据得出的实验结果,实施例1

3、实施例5

7的实验结果数据均与表4中的数据范围相差正负0.02。
[0037]
检测结论:
[0038]
基于以上实验,添加有保存液的样品中取样后4天内,37℃保存样本中的病毒rna量不低于

20℃保存样本中rna含量的1/2,即ct差值小于1。符合技术要求。而没有rna酶水的样品中,取样后从第2天开始,37℃保存样本中的病毒rna量均低于

20℃保存样本中rna含量的1/2,即ct差值均大于1,灭活型能较差。
[0039]
二、不同ph值在灭活型病毒保存液中的保存性能试验:
[0040]
实验方案:
[0041]
采用本发明中的各个组分进行实验,除了上述的实施例1

7,还进行了下面的实施
例8

12,其中实施例1

7中控制盐酸的百分比含量均为0.07~0.09%,实施例8

12中分别以实施例1

5为基础,只是将盐酸的百分比含量调大或调小,其余成分比重不变,最终通过水的含量调为100%,参看下表5,依然通过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冠状病毒)来验证产品对样本中病毒rna保存的稳定性。具体实验细节参看实验一的步骤以及表2和表3,实施例8

12的结果数据参看表6。表5中,实施例8

12的单位均为克。
[0042]
表5具体实施例8

12的成分配比列表
[0043][0044]
表6不同ph值条件下样品的rt

qpcr检测结果(ct值)
[0045][0046]
通过表6可以看出,实施例8

12中,通过盐酸调节的ph值范围均不在7.2

8之间,其盐酸的含量也不在0.7~0.9%之间,无论盐酸的含量高于或低于本发明中的0.7~0.9%之间,最终的ct差值均大于1,说明实施例8

12的病毒保存液的性能较差,无法保证病毒的灭活效果或核酸的防降解性能。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