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建筑工程用的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2021-11-22 17:3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脚手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的脚手架。


背景技术:

2.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按搭设的位置分为外脚手架和里脚手架,按材料不同可分为木脚手架、竹脚手架和钢管脚手架;按构造形式分为立杆式脚手架、桥式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和悬吊式脚手架、挂式脚手架、挑式脚手架和爬式脚手架。
3.相关技术的公告号为cn20942948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的脚手架,包括固定底座和踏板,固定底座的数量为四个,固定底座的底部外壁均开有第一插孔,第一插孔的内壁均设置有支撑腿,支撑腿的底部外壁均设置有万向轮,固定底座的相对一侧外壁均设置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数量为四个,固定底座的顶部外壁均设置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的顶部外壁均开有第二插孔,第二插孔的底部内壁中间位置均设置有第一内芯杆,第二插孔的内壁均设置有侧柱,侧柱的相对一侧外壁均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连接杆,连接杆的顶部外壁均设置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的顶部外壁均开有第三插孔,第三插孔的底部内壁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内芯杆,侧柱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梯子,梯子的数量为两个,侧柱的相对一侧顶部外壁均设置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数量为四个。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侧柱顶部设置四个第二支撑杆,当工作人员站在第二支撑杆上进行施工时,容易发生因踩空而摔伤的现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降低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因踩空而摔伤的概率,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的脚手架。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的脚手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建筑工程用的脚手架,包括底部支撑架以及与底部支撑架顶部固定的顶部支撑架,所述底部支撑架的架体上贯穿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设有两个且位置对称,所述底部支撑架的架体上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框体以及与框体内壁固定的防护网,所述框体两侧与两个横杆之间均通过挂钩组件相连。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在顶部支撑架上作业时,若不小心踩空,防护网即可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降低了工作人员因踩空而摔伤的概率,提高了该建筑工程用的脚手架的安全性。
9.可选的,所述横杆贯穿底部支撑架的架体并与之间隙配合,所述挂钩组件包括与横杆挂接的钩体以及与钩体下端转动连接的卡块,所述钩体的竖直部贯穿框体并与框体间隙配合。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卡块上表面与框体底面抵接,钩体与横杆挂
接,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带有防护网的框体进行安装。
11.可选的,所述框体上贯穿开设有供卡块穿过的通孔,所述框体底面开设有与卡块卡接的卡接槽。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卡块与框体上的卡接槽卡接,以此增强了卡块与框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13.可选的,所述卡接槽内壁贴合并固定有橡胶片。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卡块与卡接槽内壁配合并抵紧橡胶片,以此增强了卡块与框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有利于增强框体与横杆之间的连接效果。
15.可选的,所述横杆上开设有与钩体的弯折部钩接的环形凹槽。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钩体与横杆上的环形凹槽钩接,以此增强了钩体与横杆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降低了因钩体在横杆上滑动,而使得框体以及防护网发生晃动的概率。
17.可选的,所述底部支撑架的架体上固定有定位螺帽,所述横杆贯穿定位螺帽并与定位螺帽螺纹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杆端部与定位螺帽螺纹连接,以此增强了横杆与底部支撑架架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降低了因横杆发生转动而影响横杆与挂钩之间连接稳定性的概率。
19.可选的,所述横杆上安装有防滑组件,所述防滑组件包括与横杆远离定位螺帽的一端固定的操作块以及与操作块表面固定的防滑凸起。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此便于工作人员握住操作块并转动横杆,防滑凸起起到了良好的防滑作用,降低了工作人员转动横杆的过程中发生打滑的概率。
21.可选的,所述顶部支撑架包括两个纵向支撑杆以及固定于两个纵向支撑杆之间的多个横向支撑杆,所述纵向支撑杆以及横向支撑杆的横截面均为矩形。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踩在纵向支撑杆以及横向支撑杆上进行作业时,降低了工作人员脚底与纵向支撑杆以及横向支撑杆之间发生打滑的概率。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本技术中,防护网对工作人员起到了良好的防护作用,降低了因工作人员踩空而摔伤的概率,提高了工作人员在该脚手架上施工的安全性;
25.本技术中,卡块与卡接槽内壁配合并抵紧橡胶片,以此增强了卡块与框体的卡接槽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有利于增强框体与横杆之间的连接效果;
26.本技术中,横杆端部与定位螺帽螺纹连接,以此增强了横杆与底部支撑架架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增强了横杆与挂钩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建筑工程用的脚手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建筑工程用的脚手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底部支撑架;11、万向轮;2、顶部支撑架;21、纵向支撑杆;22、横向支撑杆;3、横杆;31、环形凹槽;4、防护组件;41、框体;411、通孔;412、卡接槽;42、防护网;
5、挂钩组件;51、钩体;52、卡块;6、橡胶片;7、定位螺帽;8、防滑组件;81、操作块;82、防滑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建筑工程用的脚手架。参照图1,建筑工程用的脚手架包括底部支撑架1、顶部支撑架2、横杆3、防护组件4以及挂钩组件5。底部支撑架1的架体底部固定有带脚刹的万向轮11,以此便于工作人员将底部支撑架1推动至指定位置并固定,且底部支撑架1顶部呈长方形。
33.参照图1,顶部支撑架2包括纵向支撑杆21以及横向支撑杆22,纵向支撑杆21为水平设置的长方形杆状结构,纵向支撑杆21设有两个,且两个纵向支撑杆21分别固定于底部支撑架1顶部的两侧。横向支撑杆22为水平设置的长方形杆状结构,其两端分别与两个纵向支撑杆21相互靠近的侧壁固定,横向支撑杆22设有多个,相邻横向支撑杆22之间的间距相等,以此便于工作人员站立于顶部支撑架2上并进行作业,降低了工作人员脚底与顶部支撑架2之间发生打滑的概率。
34.参照图1,横杆3为水平设置的圆杆状结构,其轴向与横向支撑杆22的延伸方向平行,横杆3贯穿设置于底部支撑架1的架体上并与底部支撑架1的架体间隙配合,且横杆3设有两个并相互对称。
35.参照图1及图2,防护组件4设置于底部支撑架1的架体上,防护组件4包括框体41以及防护网42。框体41为矩形框状结构,框体41上表面的高度小于横杆3底部弧形表面的高度,且框体41两侧的侧壁分别与底部支撑架1两侧的架体侧壁贴合。防护网42为水平设置的网板状结构,其侧壁与框体41内壁贴合并固定。
36.参照图2,挂钩组件5设有多组,用于将框体41两侧分别与两个横杆3之间相连,结合图3所示,每组挂钩组件5均包括钩体51以及卡块52。钩体51的竖直部贯穿框体41并与框体41间隙配合,横杆3上开设有与钩体51的弯折部钩接的环形凹槽31,以此便于钩体51与横杆3钩接,且增强了钩体51与横杆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卡块52为矩形块状结构,卡块52顶部与钩体51的竖直部下端转动连接,框体41上贯穿开设有供卡块52穿过的通孔411,且框体41底面开设有与卡块52卡接的卡接槽412。通孔411以及卡接槽412的横截面均为矩形,卡接槽412内壁上贴合并固定有橡胶片6,橡胶片6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橡胶片6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卡块52与框体41的卡接槽412配合并抵紧橡胶片6,以此增强了卡块52与框体4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同时,钩体51的弯折部与横杆3上的环形凹槽31钩接,从而增强了框体41以及防护网42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以便防护网42充分发挥良好的防护效果,有利于提高该脚手架的安全性。
37.参照图2及图3,为增强横杆3与底部支撑架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底部支撑架1一侧的架体上固定有定位螺帽7。定位螺帽7的轴线与横杆3的轴线重合,横杆3端部贯穿定位螺帽7并与定位螺帽7螺纹连接,以此增强了横杆3与底部支撑架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降低了因横杆3转动而影响钩体51与横杆3之间连接效果的概率,从而增强了框体41以及防护网42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38.参照图1,为降低工作人员转动横杆3的过程中发生打滑的概率,横杆3上安装有防
滑组件8,且防滑组件8包括操作块81以及防滑凸起82。操作块81为圆块状结构,其轴线与横杆3的轴线重合,操作块81靠近底部支撑架1的架体一侧的侧壁与横杆3远离定位螺帽7的一端固定。防滑凸起82固定于操作块81的弧形表面上,防滑凸起82远离操作块81一侧的表面为凸起的弧形表面,防滑凸起82设有多个并均匀分布于操作块81的侧壁上,且防滑凸起82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当工作人员握住操作块81并转动横杆3的过程中,增大了工作人员手部与操作块81之间的摩擦力,降低了工作人员手部发生打滑的概率,有利于工作人员顺利将横杆3拧入定位螺帽7中。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建筑工程用的脚手架的实施原理为:在安装防护组件4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需将横杆3贯穿底部支撑架1的架体并与定位螺帽7螺纹连接,此时,工作人员需将带有防护网42的框体41置于底部支撑架1两侧的架体之间,随后,将钩体51底部的卡块52穿过通孔411并旋转卡块52,使得卡块52与卡接槽412配合并抵紧橡胶片6,最后,工作人员需将钩体51的弯折部与横杆3上的环形凹槽31钩接,从而增强了框体41以及防护网42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在使用时,防护网42对工作人员起到了良好的防护作用,降低了因工作人员踩空而摔伤的概率,提高了工作人员在该脚手架上施工的安全性。当钩体51损坏需要更换时,工作人员只需向上抬起防护网42,使得钩体51的弯折部与横杆3上的环形凹槽31分离,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将钩体51向下按压,使得卡块52与框体41上的卡接槽412分离,随后,工作人员可轻易将卡块52穿过框体41上的通孔411并更换损坏的钩体51。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