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玉米淀粉斑点的检查方法与流程

2021-11-20 01:3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淀粉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玉米淀粉斑点的检查方法。


背景技术:

2.长期以来,在斑点检测的国家标准中(gb/t22427.4-淀粉斑点测定),要求将10克淀粉均匀的分布在平板上,然后将透明板盖到已均匀分布的样品上,轻轻压平后,在较好的光线下,眼与透明板保持30厘米,用肉眼观察样品中的斑点,并进行计数,计算10个空格内样品的总数量,再计算成每平方厘米的斑点个数。就是整个斑点的国家标准检测方法。这个检测结果对于一般的使用客户来说,能够满足要求。但对于制造高端用纸的造纸行业,和直接把淀粉用于食品的客户来说,这个斑点的多少会影响纸张的质量(如洁白的打印纸上斑点增多,或用于承装食品的纸杯上面斑点较多),以及造成制成的食品上面斑点较多,都会直接造成相应产品的不合格。对于这种情况,为了保证淀粉斑点的质量能够满足这些客户的要求,就要对斑点的检测进行改进,使检测结果能够反应出淀粉里面斑点的实际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玉米淀粉斑点的检查方法。
4.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玉米淀粉斑点的检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s1:样品预处理,将需要进行检测的样品混合均匀;
7.s2:称取样品,称取样品m克;
8.s3:移样,将称好的样品转移至透明容器内中;
9.s4:溶解,加水溶解;
10.s5:静置,静置y分钟,其中y≥5;
11.s6:计数,在较好的光线下,计取沉入透明容器底部的斑点总个数n
12.s7:计算结果,计算每10克样品的斑点总个数x。
13.所述步骤s2称取样品,使用精确至0.01克的电子天平进行称量。
14.所述骤s3中的透明容器为烧杯或三角瓶。
15.所述步骤s4加水溶解具体为使用量筒量取样品10倍体积或者质量的蒸馏水,倒入已装有试样的透明容器中,并搅拌均匀。
16.所述步骤s5中y=5。
17.所述步骤s7中计算每10克样品的斑点总个数x的具体计算公式为x=n/m
×
10,x取整数。
18.所述x≤20时结果为合格,否则结果为不合格。
19.所述m=10。
20.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1.1.检测方法中斑点沉淀在烧杯或者三角瓶的底部,比国标方法明显,更能直观的
判断是否满足客户要求。
22.2.方法简单,易行。检测结果不会因为人员的视力不同造成偏差,准确度高。
具体实施方式
23.铜版纸及一次性纸杯等高端产品制造时,对所用淀粉的质量要求很高,特别淀粉的斑点指标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外观质量,所以对淀粉中斑点的要求很高。按照国家标准斑点≤0.7个/cm2为合格给造纸企业供应的淀粉产品,在造纸企业使用过程成中多次反馈淀粉斑点太多,影响到其成品纸的质量反馈,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开发如下新方法。
24.样品预处理:将需要进行检测的样品混合均匀。
25.称取样品:使用精确至0.01克的电子天平称量,放置称量纸,称取样品m克;
26.移样:将称好的样品转移至烧杯或三角瓶中;
27.加水溶解:使用量筒量取样品10倍体积或者质量的蒸馏水,倒入已装有试样的烧杯或者三角瓶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28.静置:静置y分钟;y≥5
29.计数:在较好的光线下,计取沉入烧杯底部的斑点总个数n,n为整数;
30.计算结果:计算每10克样品的斑点总个数x,x=n/m
×
10,x取整数。
31.重复性要求:三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超过2.0
32.以下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具体步骤如下:
33.样品预处理:将需要进行检测的样品混合均匀;把要混匀的试样置于洁净的橡皮布或油布上,提起油布的对角,使其中的试样来回翻滚。每翻滚1次调换1次油布的对角。经过5-6次的翻滚,就能使样品充分混匀。
34.称取样品:在精确至0.01克的电子天平称量,放置称量纸,称取样品10克;
35.移样:将称好的10克样品转移至量程为250ml的烧杯或三角瓶中;
36.加水溶解:使用量程为100ml的量筒量取100ml蒸馏水,倒入已装有试样的250ml烧杯或者三角瓶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37.静置:静置5分钟;也可以静置更长的时间。
38.计数:在较好的光线下,计取沉入烧杯底部的斑点总个数;
39.计算结果:计算每10克样品的斑点数。
40.重复性要求:三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超过2.0
41.选取13组样品按上述步骤进行检测,并同时进行国标法检测,两种方法的结果与用户使用效果进行对标实验,结果见表1。该13分样品均为用户制造铜版纸及一次性纸杯等高端产品使用,用户使用效果为客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反馈结果。
42.表1实验结果对比表
43.44.表1实验结果对比表(续)
[0045][0046]
从以上对标检测数据可以看出,国标规定的斑点在0.2-0.7个/cm2的合格标准范围内的淀粉,与用本发明的方法相比检测结果相差很大。用国标检测结果一样的不同样品(如样5、样6),用本发明的方法检测结果相差也很大,实际使用效果也不一样。这是因为淀粉里面细小的斑点用国标检测看不出来,而用本发明的方法检测因斑点沉入底部,可以用肉眼看到,并计入斑点个数。同样,用国标方法检测斑点为0个/cm2的不同淀粉样品,用本发明的方法检测结果也不同;虽大多符合要求,但是如样品10,在用本发明的方法检测时,沉入烧杯底部的斑点小如尘土,多个小的斑点集聚在一起,因太小而多,不能明确计取斑点个数,造纸企业在使用时也是不符合要求的。所以用国标检测斑点的结果,不能满足制造高端产品的要求,而用本发明的方法检测斑点的结果,只要在合格范围之内,都能满足制造高端产品的要求。因此本发明的方法更能够体现淀粉中斑点数量的真实情况。由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当本发明的方法检出的每10克样品的斑点总数≤20时结果为合格,否则结果为不合格。
[0047]
在上述实施例中,称取的样品质量也可以不是10克,也可以是3克、5克、7克或者其他的克数;相应量取的蒸馏水的量也可以不是100ml,只要其与称取的样品质量满足10:1即可(默认蒸馏水的密度为1g/ml)。例如当称取3克样品时量取蒸馏水30ml,当称取7克样品时量取蒸馏水70ml,当称取12克样品时量取蒸馏水120ml;但是计算结果应通过如下公式换算至每10克样品的斑点数量:
[0048]
x=n/m
×
10,x取整数,
[0049]
其中n为实际的斑点总个数;
[0050]
m为实际的样品质量;
[0051]
x为每10克样品的斑点数量。
[0052]
烧杯或三角瓶的容量则根据样品和蒸馏水的总质量或体积进行选择。
[0053]
静置的时间不应小于5分钟,使斑点得到充分的沉淀,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即静置时间≥5分钟。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