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智能气候气象预警感应开关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1-18 13:2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气候气象预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气候气象预警感应开关系统。


背景技术:

2.气象预警一般指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系统是基于移动数据传输平台的集水文信息采集、传输、处理与告警发布系统,在监测区域安装信号采集终端,以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为管理平台,通过移动运营商无线网络通道,对监测数据进行传输、处理和智能分析,并将检测数据或预警信息通过led显示终端实时播报。
3.现有的气候气象预警感应开关系统需要通过检测装置对环境数据进行采集,而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中,恶劣的环境会导致检测装置内部的检测系统受损,进而无法正常工作,增加了经济损失,因此提出一种智能气候气象预警感应开关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智能气候气象预警感应开关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中,恶劣的环境会导致检测装置内部的检测系统受损,进而无法正常工作,增加了经济损失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气候气象预警感应开关系统,包括气候气象预报系统、终端预警系统和实地环境检测系统,所述气候气象预报系统与终端预警系统通讯连接,所述终端预警系统与实地环境检测系统通讯连接,所述实地环境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系统防护装置,所述检测系统防护装置包括固定支柱、防护箱和固定支架,所述防护箱固定连接于固定支柱的外侧,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连接于固定支柱的顶端,所述防护箱内侧设置有导热层,所述导热层内侧设置有加热片,所述防护箱内部对称设置有散热装置,且所述防护箱内部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
6.优选的,所述实地环境检测系统还包括传感器感应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通讯模块,所述传感器感应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均与数据采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和通讯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通过通讯模块与终端预警系统通讯连接。
7.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通讯模块均位于防护箱的内部,所述防护箱内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通讯模块均位于安装板的顶端。
8.优选的,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均与数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
9.优选的,所述防护箱外侧对应所述散热装置设置有防尘网。
10.优选的,所述加热片和散热装置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11.优选的,所述传感器感应模块位于固定支架的顶端。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气候气象预警感应开关系统,具备
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实地环境检测系统和检测系统防护装置,通过检测系统防护装置对实地环境检测系统进行保护,检测系统防护装置中的防护箱内部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控制器与数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对防护箱内部的温湿度进行检测,当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防护箱内侧的加热片进行加热,或者控制散热装置对防护箱内部进行散热,进而保证防护箱内部的正常温湿度条件,进而有助于对实地环境检测系统进行保护,降低恶劣环境条件对实地环境检测系统的影响,减少经济损失;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气候气象预报系统、终端预警系统和实地环境检测系统,通过互联网使终端预警系统获取气候气象预报系统的预报信息,然后通过实地环境检测系统对当地环境进行监测,并且传输到终端预警系统,使终端预警系统对全局气候气象和局部气候气象同时进行监测,进而可以根据当地环境条件变化情况提前做出准备措施。
15.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附图说明
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气候气象预警感应开关系统的系统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气候气象预警感应开关系统中实地环境检测系统的系统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气候气象预警感应开关系统中检测系统防护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气候气象预警感应开关系统中防护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中:气候气象预报系统1、终端预警系统2、实地环境检测系统3、传感器感应模块4、数据采集模块5、数据处理模块6、通讯模块7、检测系统防护装置8、固定支柱9、防护箱10、固定支架11、导热层12、加热片13、散热装置14、温湿度传感器15、控制器16、安装板17、防尘网18。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气候气象预警感应开关系统,包括气候气象预报系统1、终端预警系统2和实地环境检测系统3,气候气象预报系统1与终端预警系统2通讯连接,终端预警系统2与实地环境检测系统3通讯连接,实地环境检测系统3包括检测系统防护装置8,检测系统防护装置8包括固定支柱9、防护箱10和固定支架11,防护箱10固定连接于固定支柱9的外侧,固定支架11固定连接于固定支柱9的顶端,防护箱
10内侧设置有导热层12,导热层12内侧设置有加热片13,防护箱10内部对称设置有散热装置14,且防护箱10内部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15和控制器16,通过设置实地环境检测系统3和检测系统防护装置8,通过检测系统防护装置8对实地环境检测系统3进行保护,检测系统防护装置8中的防护箱10内部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15和控制器16,控制器16与数据处理模块6电性连接,通过温湿度传感器15对防护箱10内部的温湿度进行检测,当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器16控制防护箱10内侧的加热片13进行加热,或者控制散热装置14对防护箱10内部进行散热,进而保证防护箱10内部的正常温湿度条件,进而有助于对实地环境检测系统3进行保护,降低恶劣环境条件对实地环境检测系统3的影响,减少经济损失。
24.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实地环境检测系统3还包括传感器感应模块4、数据采集模块5、数据处理模块6和通讯模块7,传感器感应模块4和数据处理模块6均与数据采集模块5电性连接,数据处理模块6和通讯模块7电性连接,数据处理模块6通过通讯模块7与终端预警系统2通讯连接,实地环境检测系统3通过传感器感应模块4对环境的各项数据进行感应检测,数据采集模块5对传感器感应模块4的检测数据进行获取,通过数据处理模块6处理后,再通过通讯模块7传输到终端预警系统2,使终端预警系统2对全局气候气象和局部气候气象同时进行监测。
25.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数据采集模块5、数据处理模块6和通讯模块7均位于防护箱10的内部,防护箱10内部设置有安装板17,数据采集模块5、数据处理模块6和通讯模块7均位于安装板17的顶端,通过检测系统防护装置8中的防护箱10对数据采集模块5、数据处理模块6和通讯模块7进行保护。
26.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温湿度传感器15和控制器16均与数据处理模块6电性连接,通过温湿度传感器15对防护箱10内部的温湿度进行检测,当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器16作出响应。
27.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防护箱10外侧对应散热装置14设置有防尘网18,对防护箱10的内部起到防尘效果。
28.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加热片13和散热装置14均与控制器16电性连接,当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器16控制防护箱10内侧的加热片13进行加热,或者控制散热装置14对防护箱10内部进行散热,进而保证防护箱10内部的正常温湿度条件。
29.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传感器感应模块4位于固定支架11的顶端,通过固定支架11将传感器感应模块4进行安装,对环境的各项数据进行感应检测。
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通过互联网使终端预警系统2获取气候气象预报系统1的预报信息,然后通过实地环境检测系统3对当地环境进行监测,实地环境检测系统3通过传感器感应模块4对环境的各项数据进行感应检测,数据采集模块5对传感器感应模块4的检测数据进行获取,通过数据处理模块6处理后,再通过通讯模块7传输到终端预警系统2,使终端预警系统2对全局气候气象和局部气候气象同时进行监测,进而可以根据当地环境条件变化情况提前做出准备措施,实地环境检测系统3中的传感器感应模块4、数据采集模块5、数据处理模块6和通讯模块7均安装在检测系统防护装置8上,并且通过检测系统防护装置8中的防护箱10对数据采集模块5、数据处理模块6和通讯模块7进行保护,防护箱10内部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15和控制器16,控制器16与数据处理模块6电性连接,通过温湿度传感器15对防护箱10内部的温湿度进行检测,当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器16控
制防护箱10内侧的加热片13进行加热,或者控制散热装置14对防护箱10内部进行散热,进而保证防护箱10内部的正常温湿度条件,进而有助于对防护箱10内部的数据采集模块5、数据处理模块6和通讯模块7进行保护,降低恶劣环境条件对实地环境检测系统3的影响,减少经济损失。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