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电缆自动包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18 12:4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缆自动包覆装置。


背景技术:

2.电缆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力或信号传输工具,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
3.在电缆制造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要求对电缆包裹不同的材料外皮,传统的包覆装置容易出现包覆不牢固,间隙过大或者不平整的缺陷,影响电缆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电缆包覆效果差、易脱落、质量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电缆自动包覆装置,包括底座、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外壳、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固定设置有可旋转的包覆机构,所述包覆机构包括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的包覆机构支架,旋转设置于所述包覆机构支架上的轮盘,所述包覆机构上固定设置有可旋转的线辊,所述轮盘中心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侧壁上设置有侧孔,所述通孔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压辊支架,所述压辊支架一端固定设置有可旋转的压辊,所述包覆机构支架上设置有电缆通道。
5.优选地,所述轮盘通过双头螺钉与环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环齿轮通过与齿轮组啮合与所述电机的传动端连接。
6.优选地,所述包覆机构的下方设置有粘合机构,所述粘合机构包括与外界相通的胶水管,所述胶水管与胶水喷头组固定连接。
7.优选地,所述齿轮组包括与所述环齿轮啮合的圆柱齿轮,所述圆柱齿轮与连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锥齿轮,所述第一圆锥齿轮与第二圆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圆锥齿轮与所述电机的传动端固定连接。
8.优选地,所述外壳顶部设置有出线口,所述底座设置有入线口,所述入线口与出线口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稳定压轮。
9.优选地,所述胶水喷头组与所述电机均通过电线与控制开关连接。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传统的水平横置包覆机构改为直立式包覆机构,避免了电缆线本身重力导致的包覆过程的机械误差,并增添胶水喷涂步骤,使包覆更为牢固,提高了包覆的质量,同时保证了电缆线的外形均匀一致。
附图说明
11.下面将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a处结构放大图。
14.图中:1、底座;101、入线口;2、外壳;201、出线口;3、包覆机构;301、轮盘;302、双头螺钉;303、环齿轮;304、线辊;305、通孔;306、侧孔;307、压辊支架;308、压辊;309、电缆通道;311、包覆机构支架;4、齿轮组;401、圆柱齿轮;402、连杆;403、第一圆锥齿轮;404、第二圆锥齿轮;5、粘合机构;501、胶水管;502、胶水喷头组;6、稳定压轮;7、控制开关;8、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16.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电缆自动包覆装置,包括底座1、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的外壳2、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壳2内部的电机8,所述外壳2内固定设置有可旋转的包覆机构3,所述包覆机构3包括与所述外壳2固定连接的包覆机构支架311,旋转设置于所述包覆机构支架311上的轮盘301,所述包覆机构3上固定设置有可旋转的线辊304,所述轮盘301中心设置有通孔305,所述通孔305侧壁上设置有侧孔306,所述通孔305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压辊支架307,所述压辊支架307一端固定设置有可旋转的压辊308,所述包覆机构支架311上设置有电缆通道309,所述外壳2顶部设置有出线口201,所述底座1设置有入线口101,进一步地,所述入线口101与出线口201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稳定压轮6,可以稳定电缆线在进入以及离开所述外壳2时的状态,减少因震动而带来的误差。所述包覆机构3的下方设置有粘合机构5,所述粘合机构5包括与外界相通的胶水管501,所述胶水管501与胶水喷头组502固定连接。所述齿轮组4包括与所述环齿轮303啮合的圆柱齿轮401,所述圆柱齿轮401与连杆402固定连接,所述连杆40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锥齿轮403,所述第一圆锥齿轮403与第二圆锥齿轮404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圆锥齿轮404与所述电机8的传动端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胶水喷头组502与所述电机2均通过电线与控制开关7连接,所述控制开关7可以控制所述电机2的转速以及所述胶水喷头组502的流量,以达到加工要求。
17.如图2所示,所述轮盘301通过双头螺钉302与环齿轮303固定连接,所述环齿轮303通过与齿轮组4啮合与所述电机8的传动端连接。
18.工作时,电缆线从所述入线口101进入所述外壳2内部,先经由所述胶水喷头组502均匀喷洒胶水,随后经过所述电缆通道309进入所述包覆机构3内,所述电机8通过所述齿轮组4带动所述轮盘301转动,将所述线辊304上的包覆材料经过所述压辊308旋转压紧在电缆线表面,压制完成后,电缆线再次经过所述稳定压轮6压紧后输出所述外壳2。
19.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电缆自动包覆装置,包括底座(1)、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的外壳(2)、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壳(2)内部的电机(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内固定设置有可旋转的包覆机构(3),所述包覆机构(3)包括与所述外壳(2)固定连接的包覆机构支架(311),旋转设置于所述包覆机构支架(311)上的轮盘(301),所述包覆机构(3)上固定设置有可旋转的线辊(304),所述轮盘(301)中心设置有通孔(305),所述通孔(305)侧壁上设置有侧孔(306),所述通孔(305)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压辊支架(307),所述压辊支架(307)一端固定设置有可旋转的压辊(308),所述包覆机构支架(311)上设置有电缆通道(30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缆自动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盘(301)通过双头螺钉(302)与环齿轮(303)固定连接,所述环齿轮(303)通过与齿轮组(4)啮合与所述电机(8)的传动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缆自动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机构(3)的下方设置有粘合机构(5),所述粘合机构(5)包括与外界相通的胶水管(501),所述胶水管(501)与胶水喷头组(502)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电缆自动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4)包括与所述环齿轮(303)啮合的圆柱齿轮(401),所述圆柱齿轮(401)与连杆(402)固定连接,所述连杆(40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锥齿轮(403),所述第一圆锥齿轮(403)与第二圆锥齿轮(404)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圆锥齿轮(404)与所述电机(8)的传动端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电缆自动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顶部设置有出线口(201),所述底座(1)设置有入线口(101),所述入线口(101)与出线口(201)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稳定压轮(6)。6.根据权利要求3

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电缆自动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水喷头组(502)与所述电机(8)均通过电线与控制开关(7)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电缆自动包覆装置,包括底座、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外壳、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的电机,所述外壳内固定设置有可旋转的包覆机构,包覆机构包括与外壳固定连接的包覆机构支架,旋转设置于所述包覆机构支架上的轮盘,包覆机构上固定设置有可旋转的线辊,轮盘中心设置有通孔,通孔侧壁上设置有侧孔,通孔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压辊支架,压辊支架一端固定设置有可旋转的压辊,包覆机构支架上设置有电缆通道。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统的水平横置包覆机构改为直立式包覆机构,避免了电缆线本身重力导致的包覆过程的机械误差,并增添胶水喷涂步骤,使包覆更为牢固,提高包覆质量,同时保证电缆线的外形均匀一致。同时保证电缆线的外形均匀一致。同时保证电缆线的外形均匀一致。


技术研发人员:钱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宇飞电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0
技术公布日:2021/11/1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