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具有远程实时监测功能的新型动力锂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2021-11-18 12:4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动力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具有远程实时监测功能的新型动力锂电池组。


背景技术:

2.动力锂电池是20世纪开发成功的新型高能电池。这种电池具有能量高、电池电压高、工作温度范围宽、贮存寿命长等优点,动力锂电池可以组成电池组,使得动力锂电池组被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能源。
3.现有技术的动力锂电池组不具有远程实时监测功能,导致厂不方便对电池组的实时情况进行掌握,从而不利于对锂电池进行研究,且现有技术的锂电池组在使用时容易受到振动,导致锂电池组容易因振动二损坏。因此亟需具有远程实时监测功能的新型动力锂电池组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的具有远程实时监测功能的新型动力锂电池组。
5.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设计具有远程实时监测功能的新型动力锂电池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底板,所述壳体的内部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电池组本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无线收发模块,所述壳体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壳体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控制模块,所述无线收发模块和温度传感器均通过导线与控制模块呈电性连接,所述壳体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微型泵,所述微型泵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壳体焊接。
7.所述底板的顶部外壁焊接有均匀分布的支柱,所述壳体的底部外壁焊接有均匀分布的套筒,所述支柱活动插接于套筒的内部,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支柱的外壁开有限位槽,所述套筒的内部插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一端插接有限位槽的内部。
8.所述支柱的外部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位于套筒和底板之间。
9.所述壳体的内壁一体成型有均匀分布的间隔条,所述电池组本体位于间隔条的中部。
10.所述壳体的顶部外壁通过合页连接有上盖,所述上盖的顶部外壁设置有防尘网。
11.所述上盖的一侧外壁焊接有上连接板,所述壳体的一侧外壁焊接有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的内部插接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的底端与下连接板通过螺纹连接。
12.所述底板的两侧外壁一体成型有安装耳,所述安装耳的顶部外壁开有安装孔。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本设计利用温度传感器对壳体内部的电池组本体进行温度检测,使得控制模块能够自动控制微型泵相壳体的内部进行鼓入气体,使得电池组本体进行自动降温,同时
能够通过无线收发模块对电池组本体监测的温度信息进行发送到厂家的监测终端,因此实现锂电池组实时监测的效果,使得动力电池组本体的使用更加的安全。
15.(2)本设计利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对支柱在套筒内部进行伸缩时发生弹性形变,使得对壳体内部的电池组本体受到振动时进行缓冲,进而实现了防止锂电池组本体因振动二损坏的效果。
16.(3)本设计利用间隔条和支撑板,支撑板上具有均匀分布的通孔,使得微型泵鼓入壳体的空气能够穿过支撑板从相邻的间隔条之间进行流通,进而使得电池组本体外部的热量排出壳体的外部,因此进一步实现了电池组本体散热好的效果。
17.(4)本设计利用限位柱插接在支柱的限位槽的内部,使得限位柱对支柱在套筒的内部进行活动时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支柱与套筒之间发生脱离,使得电池组进行减振时更加的稳定。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设计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设计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设计中的间隔条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设计中的支柱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设计中的控制流程图。
23.图中:1壳体、2底板、3上盖、4防尘网、5上连接板、6下连接板、7连接螺栓、8安装耳、9安装孔、10支柱、11第二弹簧、12套筒、13限位槽、14限位柱、15第一弹簧、16间隔条、17支撑板、18无线收发模块、19温度传感器、20控制模块、21微型泵、22电池组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5.具有远程实时监测功能的新型动力锂电池组,参见图1至图5,包括壳体1,壳体1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底板2,壳体1的内部焊接有支撑板17,支撑板17的顶部外壁设置有电池组本体22,电池组本体22现有技术的锂电池组,壳体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无线收发模块18,无线收发模块18的型号为ht230e,壳体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9,温度传感器19的型号为bm100,壳体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控制模块20,控制模块20的型号为n6400,无线收发模块18和温度传感器19均通过导线与控制模块20呈电性连接,壳体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微型泵21,微型泵21的型号为mp

100rm,微型泵21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壳体1焊接,使得微型泵21把壳体1外部的冷空气鼓入壳体1内部。
26.进一步的,本设计中底板2的顶部外壁焊接有均匀分布的支柱10,壳体1的底部外壁焊接有均匀分布的套筒12,支柱10活动插接于套筒12的内部,套筒1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15,利用第一弹簧15对电池组本体22受到振动时进行缓冲,支柱10的外壁开有限位槽13,套筒12的内部插接有限位柱14,限位柱14的一端插接有限位槽13的内部,利用限位柱14防止支柱10与套筒12脱离的效果。
27.进一步的,本设计中支柱10的外部套接有第二弹簧11,第二弹簧11位于套筒12和底板2之间,利用第二弹簧11使得辅助第一弹簧15对电池组本体22受到振动时进行缓冲。
28.进一步的,本设计中壳体1的内壁一体成型有均匀分布的间隔条16,电池组本体22位于间隔条16的中部,利用间隔条16使得电池组本体22被固定时表面覆盖的面积减小,进而有利于电池组本体22进行散热。
29.进一步的,本设计中壳体1的顶部外壁通过合页连接有上盖3,利用上盖3对电池组本体22进行保护,上盖3的顶部外壁设置有防尘网4,防尘网4防止灰尘落入壳体1内部。
30.进一步的,本设计中上盖3的一侧外壁焊接有上连接板5,壳体1的一侧外壁焊接有下连接板6,上连接板5的内部插接有连接螺栓7,连接螺栓7的底端与下连接板6通过螺纹连接,通过连接螺栓7与下连接板6进行螺纹连接,使得上盖3便于与壳体1进行固定。
31.进一步的,本设计中底板2的两侧外壁一体成型有安装耳8,安装耳8的顶部外壁开有安装孔9,通过安装孔9方便对安装耳8使用螺栓进行固定。
3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当需要壳体1内部的电池组的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19通过电信号把信息传递给控制模块20,控制模块20控制微型泵21进行运行,使得微型泵21对壳体1内部进行鼓入气体,进入壳体1内部的空气通过间隔条16之间进行间隙进行向上流动,并从上盖3上的防尘网4进行流出,进而使得壳体1内部电池组本体22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出,并且控制模块20通过无线收发模块18进行发送电池组本体22的温度信息,使得厂家可以通过设备终端进行实时监测,当电池组本体22受到振动时,壳体1带动套筒12在支杆的外部进行向下滑动,使得第一弹簧15和第二弹簧11对壳体1进行缓冲,进而实现了电池组本体22减振的效果。
3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