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冷却装置及三维打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11-18 01:4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三维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及三维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2.现有的三维粉末成型技术,尤其是sla、sls、mjf等技术中,由于材料的成型温度较高,因此,根据材料种类的不同,成型腔室需要保持在较高的温度,如180摄氏度、200摄氏度甚至更高,但是,成型腔室中的打印部件,如打印头、传感器、控制板卡等电子部件需要在较低的温度下工作,因此,当成型腔室的环境温度较高时,可能导致成型腔室中的打印部件失效,从而导致打印精度降低甚至出现打印失败的问题,并且,电子部件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也会降低其使用寿命,而对成型腔室降温也会导致打印失败或者三维物体的性能不符合要求。
3.希望能够在不影响成型腔室的环境温度的情况下对打印头组件进行降温,提高打印质量和电子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却装置及三维打印设备,旨在提高打印质量和电子部件的使用寿命。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用于三维打印设备,所述三维打印设备包括打印组件,所述冷却装置包括:
6.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引导部和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引导部用于引导气体由所述进气口流入所述容纳腔,并经所述出气口排出;
7.其中,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打印组件的至少部分,且所述容纳腔的至少部分由绝热材料形成。
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引导部至少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引导部沿所述进气口至所述出气口的方向错位设置。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与导流组件和/或所述打印组件连接,对所述容纳腔内的所述打印组件进行散热。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打印组件包括打印头和控制部件,沿气体的流动方向,所述打印头和所述控制部件依次设置。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容纳腔的至少部分为绝热材料。
12.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三维打印设备,所述三维打印设备包括:
13.打印组件;
14.打印平台,所述打印组件位于所述打印平台的上方,用于向所述打印平台沉积打印材料;
15.冷却装置,用于对所述打印组件的至少部分进行冷却,所述冷却装置为上述所述的冷却装置;
16.其中,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容纳腔,所述打印组件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纳腔。
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三维打印设备还包括运动机构和防护机构;
18.所述运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打印组件和/或所述打印平台运动;
19.所述三维打印设备还包括成型腔室,所述打印平台位于所述成型腔室,所述防护机构用于隔绝所述成型腔室和所述运动机构。
2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防护机构包覆所述运动机构设置和/或所述防护机构包覆所述成型腔室设置。
2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固定防护部件,所述固定防护部件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打印组件和/或所述打印平台的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运动机构连接。
2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移动防护部件,所述移动防护部件靠近所述第一开口设置,所述移动防护部件设有第二开口,所述打印组件和/或所述打印平台的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移动防护部件连接,并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运动机构连接。
2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移动防护部件还设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与所述第二开口对应设置。
2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移动防护部件设有第一防护带和至少两个传动轮,所述第一防护带绕设于所述传动轮;
25.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第一防护带。
2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移动防护部件设有第二防护带和两个卷轴,所述第二防护带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卷轴连接,所述第二防护带的至少部分能够缠绕于所述卷轴或从所述卷轴绕开;
27.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第二防护带。
2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移动防护部件设有回缩机构,所述回缩机构与所述卷轴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防护带的至少部分缠绕于所述卷轴或从所述卷轴绕开。
2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移动防护部件包括风琴防护罩,所述第二开口设置于所述风琴防护罩上,所述风琴防护罩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防护部件。
3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运动机构包括第一移动组件,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设有第一移动模组和第二移动模组,所述打印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移动模组和所述第二移动模组连接。
31.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3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装置及三维打印设备通过引导部件和容纳腔使打印组件能够在具有较高温度的成型腔室中高性能地执行打印工作,容纳腔的至少部分由绝热材料形成,打印组件的冷却也不会对成型腔室的温度造成影响,提高打印精度的同时也能提高打印部件使用寿命。
33.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34.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冷却装置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35.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冷却装置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36.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三维打印设备在一种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37.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三维打印设备在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
38.图5为本技术所提供防护机构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39.图6为本技术所提供防护机构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40.图7为本技术所提供防护机构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41.图8为图7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42.图9为本技术所提供三维打印设备在实施例二中的结构示意图;
43.图10为图9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44.图11为本技术所提供三维打印设备在实施例三中的结构示意图;
45.图12为本技术所提供运动机构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46.图13为本技术所提供运动机构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47.图14为图13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48.附图标记:
[0049]1‑
冷却装置;
[0050]
11

导流组件;
[0051]
111

引导部;
[0052]
112

容纳腔;
[0053]
112a

进气口;
[0054]
112b

出气口;
[0055]
12

冷却组件;
[0056]2‑
三维打印设备;
[0057]
21

打印组件;
[0058]
211

打印头;
[0059]
212

控制部件;
[0060]
22

打印平台;
[0061]
221

成型腔室;
[0062]
222

隔热部;
[0063]
23

运动机构;
[0064]
231

第一移动组件;
[0065]
231a

第一移动模组;
[0066]
231b

第二移动模组;
[0067]
232

第二移动组件;
[0068]
232a

第三移动模组;
[0069]
232b

第四移动模组;
[0070]
233

第三移动组件;
[0071]
24

防护机构;
[0072]
241

固定防护部件;
[0073]
241a

第一开口;
[0074]
242

移动防护部件;
[0075]
242a

第二开口;
[0076]
242b

第一防护带;
[0077]
242c

传动轮;
[0078]
242d

第二防护带;
[0079]
242e

卷轴;
[0080]
242f

回缩机构。
[0081]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0082]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83]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84]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0085]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86]
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0087]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却装置1,冷却装置用于打印组件21,冷却装置1包括导流组件11,导流组件11包括引导部111和容纳腔112,容纳腔112具有进气口112a和出气口112b,引导部111用于引导气体由进气口112a流入容纳腔112,并经出气口112b排出,容纳腔112用于容纳打印组件21的至少部分,且容纳腔112的至少部分由绝热材料形成。
[0088]
其中,该绝热材料可以是peek材料或者特种工程塑料等导热性能差的材料。
[0089]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引导部111至少设置有两个,两个引导部111沿进气口112a至出气口112b的方向错位设置。
[0090]
本实施例中,引导部111可以为风扇等气流发生机构,并设置为两个,该两个风扇设置在容纳腔112内,并沿进气口112a到出气口112b的方向错位设置,如此设置风扇能够使容纳腔112内各个位置的气流发生流动,保证容纳腔112内打印组件21的冷却效果。具体的,
打印组件21包括沿y轴方向延伸排布的多个打印头211,由于打印头211具有一定高度,会导致打印头211两侧的气流相对隔离,为了能够让容纳腔112内的气流均匀流动,两个风扇沿x轴方向分别设置在多个打印头211的两侧,以使打印头211两侧的气流同时且高效流动,解决由于打印头211的高度隔断其两侧的气流流动,导致打印头211两侧气流流动速率差异大的问题。
[0091]
或者,引导部111可以设置为其他数量,如三个、四个等,也可以考虑打印组件21的具体排布和容纳腔112的实际形状确定引导部111的设置数量,只要能够保证容纳腔112内的气流流动程度和速率满足需求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0092]
在其他实施例中,引导部111可以设置为一个,引导部111可以是风扇等气流发生机构,风扇设置在容纳腔112内,以引导气流穿过容纳腔112时对其内部的打印组件21进行冷却。
[0093]
导流组件11的作用主要是使容纳腔112中的气体流动从而实现对打印组件21的降温,但打印组件21的工作环境的温度可能会达到100℃甚至更高,仅依靠导流组件11实现打印组件21的降温可能比较缓慢。
[0094]
为了进一步提高冷却装置1的冷却速度和冷却效果,冷却装置1还包括冷却组件12,冷却组件12与导流组件11和/或打印组件21连接,用于对容纳腔112内的打印组件21进行散热。
[0095]
本实施例中,冷却组件12可以是用于提供冷却气体以对容纳腔112内的打印组件21进行散热的部件,例如冷却气源,该冷却气源可以与进气口112a连通,以向容纳腔112提供冷却气体,并且,该冷却气源还可以与出气口112b连通,以从出气口112b接收被加热的气流并对其进行冷却以实现气流循环。冷却组件12还可以是设置在容纳腔112内以对打印组件21进行散热的散热部件,例如半导体冷却片。具体地,半导体冷却片设置在容纳腔112中并贴合打印组件21设置,通过其冷端从打印组件21吸收热量并从其热端散热实现打印组件21的降温。半导体冷却片从打印组件21吸收热量导致温度升高,为了保证半导体冷却片的正常工作,需要提高其散热能力,因此,半导体冷却片还可以设置有散热机构,该散热机构可以是水循环散热机构或其他能够给半导体冷却片降温的散热机构。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设置直接与打印组件21贴合设置的水循环散热机构等散热部件对打印组件21进行散热,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0096]
进一步地,打印组件21包括控制部件212,控制部件212用于基于打印数据控制打印头211进行打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控制部件212是指控制板卡、控制电路等硬件,而不包括控制软件等,本实施例中,散热部件可以与打印头211和/或控制部件212贴合设置。
[0097]
通常,为了减小打印路线的复杂程度以及便于打印头211的快速、准确响应,控制部件212通常需要设置在靠近打印头211的位置,然而,控制部件212在高温下工作可能会导致错误或失效,因此需要在对打印头211降温的基础上对控制部件212进行降温,以保证打印工作的正常进行。本实施例中,打印头211和控制部件212沿气体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即,打印头211和控制部件212依次设置在进气口112a和出气口112b之间,使引导部111能够引导气流依次流过打印头211和控制部件212,以使冷却打印头211的气流能够进一步冷却控制部件212。
[0098]
为了进一步提高冷却气流对控制部件212的冷却效果并降低冷却装置1的结构复杂程度,本实施例中打印头211和控制部件212沿水平方向设置,即打印头211和控制部件212设置在同一高度位置,冷空气的下沉能够提高气流对控制部件212的冷却效果。如图2所示,容纳腔112设置为立方体,进气口112a和出气口112b沿y轴方向设置在该容纳腔112的两端,打印头211和控制部件212沿y轴依次设置,从进气口112a流入的气流能够在引导部111的引导下依次流过打印头211和控制部件212。与将控制部件212设置在打印头211的上方相比,此结构无需为了引导气流依次流过打印头211和控制部件212而设置成弧形、弯折形等不规则的形状,能够保证控制部件212的冷却效果并且使得容纳腔112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成本低。
[0099]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控制部件212远离打印头211设置,例如,打印头211设置在高温的成型腔室221中,控制部件212设置在成型腔室221外侧以减少控制部件212受成型腔室221高温环境的影响。当然,由于打印头211与控制部件212的距离较远,二者的信号传输路径加长,可能会影响打印头211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
[0100]
如图4至图14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三维打印设备2,三维打印设备2包括打印组件21、打印平台22、冷却装置1和运动机构23,打印组件21位于打印平台22的上方,用于向打印平台22沉积打印材料,冷却装置1用于对打印组件21的至少部分进行冷却,冷却装置1包括容纳腔112,打印组件21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容纳腔112,运动机构23用于带动打印组件21和打印平台22运动。
[0101]
本实施例中,三维打印设备2可以是通过打印头211向打印平台22沉积墨滴,并通过固化装置固化沉积在打印平台22上的墨滴形成三维物体的装置;也可以是通过在打印平台22上铺设粉末层后通过打印头211向粉末层沉积墨滴以将粉末固化形成三维物体的装置。粉末固化成型的方式包括粉末熔融成型、粉末烧结成型、反应固化成型等,不管是哪种成型方式,其成型环境均需要保持在较高的温度,例如100℃甚至更高,因此打印组件21的冷却尤为重要,以下以粉末固化成型为例进行说明。
[0102]
具体地,打印组件21用于喷射液体材料到打印平台22上的粉末材料层,运动机构23用于带动铺粉装置在打印平台22上形成粉末层,并带动打印组件21在打印平台22上方移动以将液体材料喷射到粉末层上,在形成一个粉末层后,运动机构23还可以用于带动打印平台22下降一个粉末层的距离,以便层叠粉末层形成三维物体。运动机构23包括驱动部件和传动部件,打印平台22和/或打印组件21与传动部件连接,驱动部件控制传动部件运动以带动打印平台22和/或打印组件21移动。
[0103]
进一步地,由于运动机构23在高温环境下可能会导致驱动部件出错,或者导致传动部件变形,或者成型环境中的粉末可能会沉积到传动部件上,从而导致打印平台22和/或打印组件21的移动精度降低。具体的,三维打印设备2包括成型腔室221,打印平台22位于成型腔室221中,为保证打印平台22和/或打印组件21的移动精度,三维打印设备2还包括防护机构24,防护机构24用于隔绝成型腔室221和运动机构23,以减少成型腔室221中的热量和/或粉尘对运动机构23造成影响。
[0104]
如图4至图14所示,防护机构24包覆运动机构23设置和/或防护机构24包覆成型腔室221设置,具体来说,运动机构23可以设置在成型腔室221内侧,此时,防护机构24包覆运动机构23设置以将运动机构23和成型腔室221隔绝,运动机构23也设置在成型腔室221外
侧,此时,防护结构24包覆成型腔室221设置以将运动机构23和成型腔室221隔绝。本实施例中,防护机构24可以包覆成型腔室221设置,也可以包覆运动机构23设置,或者包覆成型腔室221和运动机构23设置。
[0105]
其中,控制部件212也可以设置在防护机构24内。
[0106]
运动机构23包括第一移动组件231,第一移动组件231能够带动打印组件21沿x轴方向移动,第一移动组件231设有第一移动模组231a和第二移动模组231b,第一移动模组231a和第二移动模组231b沿y轴方向分别设置在打印组件21的两侧并沿x轴方向延伸,打印组件2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移动模组231a和第二移动模组231b连接。其中x轴方向垂直于y轴方向设置,该种移动组件称为龙门式移动组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组件231也可以仅包括一个移动模组,沿y轴方向在打印组件21的一侧设置沿x轴方向延伸的移动模组,该种移动组件称为悬臂式移动组件,悬臂式移动组件和龙门式移动组件相比,其成本较低,但稳定性也较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其中,第一移动模组231a和第二移动模组231b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一移动模组231a和第二移动模组231b均包括驱动部件和传动部件,或者,第一移动模组231a和第二移动模组231b中的一者包括驱动部件和传动部件,另一者包括传动部件,当第一移动模组231a和第二移动模组231b二者中仅包括一个驱动部件时,第一移动模组231a和第二移动模组231b还可以通过同步机构连接,即一个驱动部件通过同步机构同时驱动两个传动部件,如丝杆传动模组中,两个丝杆传动模组可以通过同步机构连接,驱动部件驱动其中一个丝杠传动模组即可实现一个驱动部件同时驱动两个传动部件。
[0107]
具体地,第一移动模组231a可以为直线电机模组,直线电机模组可以包括驱动件、定子、动子(传动件)和滑轨(辅助移动部件),第二移动模组231b可以为滑轨模组,滑轨模组可以包括滑轨(辅助移动部件),即第二移动模组231b不包括驱动件和传动件;或者,第一移动模组231a和第二移动模组231b均为直线电机模组;或者,第一移动模组231a和/或第二移动模组231b包括驱动件、丝杆(传动件)和滑杆(辅助移动部件),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0108]
防护机构24包括至少一个防护组件,防护组件包括固定防护部件241,固定防护部件241设有第一开口241a,打印组件21和/或打印平台22的至少部分穿过第一开口241a与运动机构23连接,通过固定防护部件241遮挡部分热量和粉尘进入运动机构23。由于打印组件21需要在成型腔室221中运动,并与第一移动组件231连接,防护组件还包括移动防护部件242,移动防护部件242靠近第一开口241a设置,移动防护部件242设有第二开口242a,打印组件21和/或打印平台22的至少部分穿过第二开口242a与移动防护部件242连接,并穿过第一开口241a和第二开口242a与运动机构23连接。
[0109]
其中,防护机构24包覆运动机构23设置,或防护机构24包覆成型腔室221设置、或防护机构24包覆运动机构23和成型腔室221设置具体如以下实施例所述:
[0110]
如图4和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移动防护部件242与固定防护部件241围绕第一移动组件231设置,其中,固定防护部件241朝向成型腔室221的侧壁上开设有沿打印组件21的移动方向(x轴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开口241a,移动防护部件242靠近第一开口241a设置以遮挡第一开口241a,其中移动防护部件242可以设置在固定防护部件241的内侧,也可以设置在固定防护部件241的外侧,本实施例对比不作具体限制。如图4和图5所示,移动防护
部件242设置在固定防护部件241的内侧,移动防护部件242设置有第二开口242a,打印组件21的至少部分穿过第二开口242a与设置在防护组件内部的第一移动组件231连接,并且,移动防护部件242与打印组件21固定连接,以在打印组件21穿过第一开口241a沿x轴方向移动时随打印组件21移动,从而使移动防护部件242能够在打印组件21沿x轴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始终遮挡第一开口241a,以减小成型腔室221中的热量、粉尘从第一开口241a进入防护组件内部而对第一移动组件231造成影响。
[0111]
具体地,移动防护部件242设有第一防护带242b和至少两个传动轮242c,第一防护带242b绕设于传动轮242c;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移动防护部件242设有第一防护带242b和4个传动轮242c,第一防护带242b绕设于4个传动轮242c,第二开口242a位于第一防护带242b。其中,传动轮242c固定设置在固定防护部件241内,第一防护带242b绕设在传动轮242c外侧形成环形以包围第一移动模组2331a,第一防护带242b能够围绕传动轮242c沿该环形路径移动,第一防护带242b上设置有第二开口242a的一侧靠近第一开口241a设置,打印组件21穿过第二开口242a并与第一防护带242b固定连接,打印组件21穿过第一开口241a沿x轴方向移动时,第一防护带242b能够随打印组件21沿x轴方向移动而移动以始终遮挡第一开口241a。
[0112]
如图6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移动防护部件242设有第二防护带242d和两个卷轴242e,第二防护带242d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卷轴242e连接,第二防护带242d的至少部分能够缠绕于卷轴242e或从卷轴242e绕开;第二开口242a位于第二防护带242d。本实施例中,两个卷轴242e固定设置在固定防护部件241里,第二防护带242d靠近第一开口241a设置并设置有第二开口242a,打印组件21的至少部分穿过第二开口242a与第二防护带242d固定连接。在工作过程中,两个卷轴242e通过转动实现第二防护带242d的卷绕和递送,从而使得第二防护带242d能够跟随打印组件21带动第二防护带242d移动。
[0113]
移动防护部件242设有回缩机构242f,回缩机构242f与卷轴242e连接,打印组件21带动第二防护带242d移动时,回缩就能够带动卷轴242e转动,从而使第二防护带242d的至少部分缠绕于卷轴242e或从卷轴242e绕开。
[0114]
如图7和图8所示,或者,移动防护部件242为风琴防护罩,风琴防护罩靠近第一开口241a设置或者设置于第一开口241a内,风琴防护罩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固定防护部件241。打印组件21穿过第二开口242a与风琴防护罩固定设置,打印组件21沿x轴方向移动时,打印组件21前进方向侧的风琴防护罩部分收缩,打印组件21前进方向后侧的风琴防护罩部分拉伸,以在打印组件21沿x轴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始终遮挡第一开口241a。
[0115]
如图9所示,在实施例二中,防护组件包覆成型腔室221设置,移动防护部件242和固定防护部件241围绕成型腔室221设置,第一移动组件231设置在防护组件的外侧。具体地,打印组件21穿过第二开口242a与设置在防护组件外侧的第一移动组件231连接,并且,移动防护部件242与打印组件21固定连接,以在打印组件21穿过第二开口242a沿x轴方向移动时能够跟随打印组件21移动,从而使得移动防护部件242能够在打印组件21沿x轴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始终遮挡第一开口241a,减小成型腔室221中的热量、粉尘从第一开口241a排出而对第一移动组件231造成影响。
[0116]
本实施例二中的防护组件与实施例一种的防护组件结构基本类似,区别仅在于,如图4至图8所示的实施例一中防护组件包覆第一移动组件231设置,每个移动模组对应设
置一个防护组件,并且,每个防护组件的固定防护部件241仅需要在朝向成型腔室221的方向设置一个第一开口241a,当第一移动组件231包括两个移动模组时,需要对应两个移动模组设置两个防护组件,当第一移动组件231包括一个移动模组时,需要对应一个移动模组设置一个防护组件。如图9和图10所示的实施例二中防护组件包覆成型腔室221设置,仅需对应成型腔室221设置一个防护组件即可。固定防护部件241在朝向运动机构23的方向设置一个第一开口241a,当第一移动组件231包括两个移动模组时,固定防护部件241需要朝向两个移动模组分别设置一个第一开口241a,第一移动组件231包括一个移动模组时,固定防护部件241仅需在朝向一个移动模组的方向设置一个第一开口241a即可。并且,第一移动组件231包括两个移动模组时,需要对应两个第一开口241a分别设置一个移动防护部件242。
[0117]
具体地,移动防护部件242可以设置在固定防护部件241的内侧,也可以设置在固定防护部件241的外侧,如图9所示,移动防护部件242设置在固定防护部件241的内侧。移动防护部件242包括第二防护带242d和两个卷轴242e,第二防护带242d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卷轴242e上并靠近第一开口241a设置,两个移动防护部件242的第二防护带242d上均开设有第二开口242a,即,打印组件21的两端可以分别穿过两个移动防护部件242的第二开口242a与防护组件外侧的第一移动组件231连接。
[0118]
该实施例中,移动防护部件242也可以是风琴防护罩,具体结构可参考实施例一中所述,此处不再予以赘述。
[0119]
如图11所示,在实施例三中,固定防护部件241围绕成型腔室221设置,移动防护部件242围绕第一移动组件231设置。具体地,移动防护部件242设置两个,两个移动防护部件242分别围绕第一移动模组231a和第二移动模组231b并且靠近固定防护部件241上的第一开口241a设置。移动防护部件242包括传动轮242c和第一防护带242b,第一防护带242b绕设于传动轮242c并包围第一移动模组231a或第二移动模组231b设置,同样,靠近第一开口241a一侧的第一防护带242b上开设有第二开口242a,以便于打印组件21穿过第二开口242a并与第一防护带242b固定设置。
[0120]
该实施例中,移动防护部件242也可以是风琴防护罩,具体结构可参考实施例一中所述,此处不再予以赘述。
[0121]
移动防护部件242还设有隔热板,隔热板与第二开口242a对应设置,减少成型腔室221的热量通过第二开口242a传递到运动机构23,进一步保证防护机构24的防护效果。
[0122]
如图12所示,当打印组件21在y轴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打印平台22在y轴方向上的长度,或者,为了保证打印精度而需要在y轴方向移动时,运动机构23还可以包括用于使得打印组件21沿y轴方向移动的第二移动组件232,打印组件21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移动组件232。具体的,打印组件21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移动组件231,第一移动组件231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移动组件232,即打印组件21通过第一移动组件231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移动组件232。与第一移动组件231类似,第二移动组件232包括沿y轴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移动模组。本实施例中,第二移动组件232包括第三移动模组232a和第四移动模组232b,打印组件21的两端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移动模组231a和第二移动模组231b,第一移动模组231a和第二移动模组231b的两端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三移动模组232a和第四移动模组232b,打印组件21在第一移动模组231a和第二移动模组231b上沿x轴方向移动,第一移动模组231a和第二移动模组231b在第三移动模组232a和第四移动模组232b上沿y轴方向移动;其中,第二移动组件
232的移动模组的组成与第一移动组件231的移动模组的组成类似,此处不再予以赘述。
[0123]
当第二移动组件232暴露于成型腔室221时,防护组件对应第二移动组件232设置,以将第二移动组件232与成型腔室221隔开。具体地,如图11所示,防护组件设置为两个,两个防护组件分别围绕第三移动模组232a和第四移动模组232b设置,防护组件包括固定防护部件241和移动防护部件242,其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可参考实施例一中防护组件,此处不再予以赘述。本实施例中,两个固定防护部件241分别围绕第三移动模组232a和第四移动模组232b设置,固定防护部件241上设置有沿y轴延伸的第一开口,以便于第一移动组件231在第三移动模组232a和第四移动模组232b上沿y轴方向移动,移动防护部件242为设置在第一开口处的风琴防护罩,风琴防护罩上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一移动组件231通过第二开口和第一开口与第二移动组件232连接,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移动防护部件242也可以是传动轮242c和第一防护带242b,或者卷轴242e和第二防护带242d,并且,移动防护部件242可以设置在固定防护部件241的内部,也可以设置在固定防护部件241的外部,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0124]
进一步的,如图13和图14所示,运动机构23还可以包括用于使得打印平台22和/或打印组件21沿z轴方向移动的第三移动组件233,第三移动组件233带动打印平台22和/或打印组件21沿z轴方向运动以实现粉末层在z轴方向上的叠加。具体的,本实施例以第三移动组件233带动打印平台22沿z轴方向运动为例,成型腔室221包括由设置在打印平台22周围的成型腔侧壁围合限定而成的成型腔,第三移动组件233带动打印平台22在成型腔中沿z轴方向运动,第三移动组件233包括驱动电机和丝杆传动模组,打印平台22可移动地设置于丝杆传动模组,驱动电机驱动丝杆传动模组运动实现打印平台22沿z轴方向的移动,由于打印平台22在成型腔内部沿z轴方向升降,并且需要对成型平台上的材料进行加热和保温,因此,成型腔侧壁由导热性能好的材料形成,而第三移动组件233设置于成型腔内,即,成型腔室221内的热量能够通过成型腔侧壁传递到第三移动组件233。为了实现第三移动组件233和成型腔室221的隔绝,固定防护部件241为围绕成型腔侧壁设置的隔热部件,移动防护部件242包括靠近成型腔侧壁设置的风琴防护罩,固定防护部件241上设置有允许打印平台22沿z轴方向移动的第一开口,风琴防护罩上设置有允许打印平台22穿过以与第三移动组件23连接的第二开口,由于打印平台22面积较大,为了防止成型腔室221内的热量通过打印平台22传递到运动机构23一侧,本实施例中,打印平台22的底部还设置有隔热部222,即隔热部222对应第二开口设置,以进一步保证隔热效果,其中,风琴防护罩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隔热部222和固定防护部件241,随着打印平台22的升降,风琴防护罩可跟随打印平台22升缩以实现第三移动组件233的防护。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移动防护部件242也可以是传动轮242c和第一防护带242b或者卷轴242e和第二防护带242d,其具体结构可参考图4

图6,此处不再予以赘述。
[0125]
其中,防护机构24用于防止成型空间中的粉尘和高温对移动组件的影响以提高移动组件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防护机构24由绝热材料形成,其中,固定防护部件241可以是peek材料、特种工程塑料等导向性能差的材料,移动防护部件242可以是铁氟龙、特氟龙和ptfe等材料。
[0126]
需要注意的是,三维打印设备2的运动机构23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有如上所述的第一移动组件231、第二移动组件232和第三移动组件233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是对应移
动组件的设置对多个防护组件进行组合从而获得防护机构24。
[0127]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