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结构可变的摩托车架的制作方法

2021-11-17 17: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可变的摩托车架。


背景技术:

2.摩托车车架用来支撑发动机,变速传动系统以及摩托车乘员,此外车架还为车轮提供安装位置,从而使整个车架支撑在车轮上摩托车的前轮作为转向轮可以左右摆动,由于车架是整个摩托车的支撑部分,因此其材料和结构必须有相当的强度和刚性,同时又要求重量轻巧,以便高速行驶,其中两轮摩托车车辆在静止状态时,必须借助于支架来保持平衡:在行驶过程中,必须靠操控来保持平衡,因此,两轮车架要尽量采用重量轻,刚性好的管材或板材,另外在零部件的组成方式上大都以外露的形式装配在车架上的一定空间范围内,在外观造型方面也十分考究。
3.现有的摩托车车架一般都是通过焊接进行连接,能很好的保证连接的稳固性,但是其结构不可变,不方便进行调整。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结构可变的摩托车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结构可变的摩托车架。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结构可变的摩托车架,包括车后架,所述车后架上转动套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端固定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内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调控机构,所述调控机构和连接件相连接,所述车后架上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设有两个第一螺杆和一个螺纹套管,所述螺纹套管上固定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和固定架相抵触,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开口,两个第一螺杆和螺纹套管均贯穿设置在开口内,两个第一螺杆上均螺合有第三螺母,两个第三螺母均和固定架的下端相抵触。
7.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贯穿设置在连接件内,所述连接件上贯穿设有螺栓,所述支撑杆的一侧等间距设有多个螺纹盲孔,所述螺栓的一端螺合在其中一个螺纹盲孔内。
8.优选地,所述调控机构包括固定在支撑杆另一端的车前架,所述车前架和连接件相对一侧均转动连接有摆杆,两个摆杆之间转动连接,两个摆杆的上端均固定有固定件,两个固定件上均转动套接有第二l型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转动有两个第一l型杆,所述第二l型杆的一侧设有豁口,两个第一l型杆分别位于两个豁口内,所述第一l型杆的下端固定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上滑动套接有套管,所述套管固定在豁口内的一端侧壁,所述第二螺杆上螺合有两个第二螺母,两个第二螺母分别位于套管的两端。
9.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转动套接在连接板上的第三螺杆,所述螺纹套管螺纹套接在第三螺杆的下端,所述螺纹套管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板,两个固定板分别滑动套接在两个第一螺杆上,两个第一螺杆上均螺合有第一螺母,两个第一螺母均位于固定板的下
端。
10.优选地,所述豁口内的底部固定有竖杆,所述竖杆滑动套接在第二螺杆内。
11.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和车前架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第三螺杆能很好的使弧形板抵触固定架移动,从而方便使固定架带动连接件和支撑杆转动,方便调节支撑杆的倾斜角度,并且通过两个第一螺母和两个第三螺母的配合能很好的保证固定架倾斜角度的稳定性,保证支撑杆倾斜角度的稳定性;
14.2、通过螺栓能很好的调节支撑杆的长度,并且通过两个摆杆的配合便于调节第二螺杆和套管的相对位置,通过两个套管能很好的保证第二螺杆位置的稳定性,从而保证第一l型杆位置的稳定性,进而能提升其对支撑杆的支撑强度,保证整体的稳定性;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很好的调节车架的倾斜角度,并且能根据需要调节支撑杆的长度,从而能很好的适应不同类型的摩托车,提升产品的适用范围,提高其竞争力。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结构可变的摩托车架的连接结构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结构可变的摩托车架的a处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结构可变的摩托车架的b处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结构可变的摩托车架的豁口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结构可变的摩托车架的弧形板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支撑杆、2车前架、3螺栓、4螺纹盲孔、5连接件、6车后架、7第一l型杆、8第二l型杆、9固定件、10摆杆、11固定板、12第一螺杆、13开口、14弧形板、15螺纹套管、16连接板、17第三螺杆、18第一螺母、19固定架、20第二螺杆、21第二螺母、22套管、23竖杆、24豁口。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参照图1

5,一种结构可变的摩托车架,包括车后架6,车后架6上转动套接有固定架19,车后架6内能安装动力总成、后轮等设备,并且能在车后架6上安装座椅等。在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架19的一端固定有连接件5,连接件5内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杆1,方便根据需要调节支撑杆1的位置,从而调节整个车架的状态。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杆1上设有调控机构,调控机构和连接件5相连接,通过调控机构能很好的使支撑杆1更加稳固,并且也能使整个车架更加稳固。在本实用新型中,车后架6上固定有连接板16,连接板16上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上设有两个第一螺杆12和一个螺纹套管15,通过升降机构能很好的调节固定架19的位置,从而实现调节支撑杆1的倾斜角度。在本实用新型中,螺纹套管15上固定有弧形板14,弧形板14和固定架19相抵触,当螺纹套管15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运动时,能很好的使弧形板14运动,弧形板14运动能很好的使固定架19进行转动,固定架19上设有开口13,两个第一螺杆12和螺纹套管15均贯穿设置在开口13内,两个第一螺杆12上均螺合有第三螺母,两个第三螺母均和固定架19的下端相抵触,当固定架19的位置调节完毕后,工作人员能通过
转动第三螺母,转动第三螺母能使其抵触固定架19的下端,通过弧形板14和第三螺母能很好的固定固定架19的位置,从而实现固定连接件5和支撑杆1角度的目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杆1的一端贯穿设置在连接件5内,连接件5上贯穿设有螺栓3,支撑杆1的一侧等间距设有多个螺纹盲孔4,螺栓3的一端螺合在其中一个螺纹盲孔4内,当连接件5的位置调控完毕后,工作人员能移动支撑杆1的位置,使支撑杆1在连接件5内移动,当调解完毕后,通过螺栓3能很好的固定支撑杆1的位置,并且能很好的保证支撑杆1的稳定性。在本实用新型中,调控机构包括固定在支撑杆1另一端的车前架2,通过焊接固定,车前架2便于安装车叉等部件,方便安装前轮,并且便于进行转动,支撑杆1和车前架2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车前架2和连接件5相对一侧均转动连接有摆杆10,两个摆杆10之间转动连接,当支撑杆1在连接件5内移动时,两个摆杆10会转动,从而能很好的适应支撑杆1的移动。在本实用新型中,两个摆杆10的上端均固定有固定件9,通过焊接进行连接,保证连接的牢固程度,两个固定件9上均转动套接有第二l型杆8,方便根据需要进行转动,支撑杆1的下端转动有两个第一l型杆7,第二l型杆8的一侧设有豁口24,两个第一l型杆7分别位于两个豁口24内,随着摆杆10的转动,能很好的使第一l型杆7和第二l型杆8转动,并且能使第一l型杆7在豁口24内移动,从而能很好的适应摆杆10的转动。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l型杆7的下端固定有第二螺杆20,第二螺杆20上滑动套接有套管22,套管22固定在豁口24内的一端侧壁,第二螺杆20上螺合有两个第二螺母21,两个第二螺母21分别位于套管22的两端,当第二螺杆20跟随第一l型杆7移动完毕后,工作人员能通过转动第二螺母21使其抵触在套管22的两端,能很好的保证第二螺杆20和第一l型杆7位置的稳固性。在本实用新型中,豁口24内的底部固定有竖杆23,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保证连接的牢固性,竖杆23滑动套接在第二螺杆20内,通过竖杆23能很好的保证第二螺杆20移动的稳定性。在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机构包括转动套接在连接板16上的第三螺杆17,螺纹套管15螺纹套接在第三螺杆17的下端,螺纹套管15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板11,两个固定板11分别滑动套接在两个第一螺杆12上,两个第一螺杆12上均螺合有第一螺母18,两个第一螺母18均位于固定板11的下端,工作人员通过转动第三螺杆17能很好的使螺纹套管15升降,螺纹套管15的升降能很好的使弧形板14和固定板11下降,并且通过转动第一螺母18能很好的使固定板11稳固,从而有助于保证螺纹套管15下端的稳固,同时通过两个固定板11和两个第一螺杆12能很好的保证螺纹套管15移动的稳定性。
21.在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使用时,工作人员能转动第三螺杆17从而使螺纹套管15升降,螺纹套管15升降能带动弧形板14升降,固定架19能很好的抵触弧形板14的下端,当固定架19运动时开口13跟随运动,从而方便第一螺杆12和螺纹套管15在开口13内运动,当调节完毕后能通过转动第一螺母18和转动第三螺母使其分别抵触固定板11和固定架19,保证整体的稳定性,从而保证连接件5和支撑杆1的倾斜角度,当倾斜角度调整完毕之后,工作人员能根据需要调整支撑杆1插进连接件5内的长度,当调节完毕后能通过螺栓3进行固定,同时两个摆杆10之间的角度会发生变化,当两个摆杆10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时,工作人员能使第一l型杆7带动第二螺杆20在豁口24内移动,当工作人员调节完毕后能通过第二螺母21保证第一l型杆7位置的稳定性,从而能很好的保证摆杆10和支撑杆1之间的距离的稳固性,进而提升整体的强度。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