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架桥道床混凝土的养护小车的制作方法

2021-11-10 02:0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高架桥道床维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架桥道床混凝土的养护小车。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基础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中,而城市轨道交通则是基础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城市轨道交通的道床肩负着轨道载体的作用,道床的养护则成为重中之重;道床均是采用混凝土制成,为了防止混凝土产生收缩和温度裂缝,影响道床的质量,因而需要做好日常养护工作,现在的普遍做法是对混凝土喷淋浇水,从而达到道床混凝土养护的目的。
3.目前,对道床混凝土喷淋浇水多是采用人工,存在以下问题:每次喷淋时都需要架设喷淋管道,费时费力,效率低下,无法到达对道床混凝土的有效养护;因此,如何实现道床混凝土的有效养护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道床混凝土采用人工喷淋所导致的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人工喷淋,省时省力,且能够达到有效养护道床混凝土的养护小车。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架桥道床混凝土的养护小车,包括:设置于轨道上的车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车体上的喷淋装置,其中,所述车体包括底板以及位于底板上的车厢;
7.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蓄水箱、第一水泵和喷淋管,其中,所述蓄水箱和所述第一水泵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喷淋管通过所述第一水泵连通所述蓄水箱;
8.所述喷淋管包括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其中,所述第一水管水平固定在所述车厢的端部,所述第一水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有所述第二水管,且所述第二水管与所述第一水管垂直;
9.所述第一水管背向所述车厢的侧面上,以及所述第二水管远离所述车厢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喷淋头。
10.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本实用新型利用道床上的轨道,在轨道上设置车体,从而通过轨道实现车体的移动,而车体上设置有喷淋装置,通过喷淋装置中的第一水泵将蓄水箱中的水输送到喷淋管中,从而通过喷淋管上的喷淋头实现对道床混凝土的喷淋;而工人只需控制车体前进即可;另外,由于喷淋管包括水平放置的第一水管以及与第一水管垂直的第二水管,且第一水管上的喷淋头设置在背向车厢的一侧,而第二水管上的喷淋头设置在远离车厢的一侧,因此,喷淋管上的喷淋头可将道床,以及道床两侧的混凝土全部覆盖,达到全方位的喷淋,养护效果更好。
11.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可直接通过车体上的喷淋装置实现道床混凝土的浇水,而工人只需控制车体前进即可,且喷淋范围能够全方位的覆盖道床以及道床两侧,不仅省时省力,效率高,还提高了养护效果。
12.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车厢的内部设有第一控制器,所述蓄水箱内设有水位传感器,且所述车厢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警示灯以及蜂鸣器;
13.所述水位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警示灯以及所述蜂鸣器。
14.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蓄水箱中设置水位传感器,可实时监测蓄水箱内的水位高低,而当蓄水箱中的水位低于预设值时,即可通过第一警示灯以及蜂鸣器实现灯光报警,从而提醒工人及时补水。
15.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补水装置,其中,所述补水装置包括若干个补水台,若干个补水台沿所述轨道的铺设方向等间距设置,且设置在所述轨道的道床一侧;
16.每个所述补水台上设置有第二水泵,以及与所述第二水泵连通的出水管;
17.所述蓄水箱上设置有进水管,其中,所述进水管的管径大于所述出水管的管径,且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补水检测机构;
18.当所述补水检测机构检测到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出水管的下方时,所述补水检测机构启动所述第二水泵,向所述出水管输水。
19.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本实用新型还在道床的两侧配套设置有补水装置,并通过补水检测机构实现对蓄水箱的自动补水;通过上述设计,可随时实现蓄水箱的补水,而无需在每次补水时布置管道,大大的提高了道床混凝土养护的便捷性。
20.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补水检测机构包括光幕传感器以及第二控制器,其中,所述光幕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出水管的外侧壁上,且发射端朝下;
21.所述光幕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水泵的受控端。
22.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补水检测机构的具体组成,即通过光幕传感器实现检测,原理为:当蓄水箱的进水管位于出水管的下方时,光幕传感器发出的红外线则会被阻挡,此时,即可认定进水管位于出水管的下方,所以,即可打开第二水泵,进行输水。
23.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进水管呈l形,且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蓄水箱的上方区域;
24.当所述进水管安装在所述蓄水箱上时,所述进水管的水平部竖直向上。
25.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进水管为可拆卸结构,在无需补水的时候,可直接进行拆卸,避免因车体运动到补水台下方而引起的误识别。
26.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蓄水箱的上端区域设置有水管接口,且所述水管接口内设置有内螺纹;
27.所述进水管的竖直部远离水平部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其中,所述进水管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的相互配合,螺纹连接在所述水管接口内。
28.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进水管的可拆卸结构,即螺纹连接在水管接口中;通过螺纹连接,可实现快速拆卸和安装,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29.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水管接口内设置有电磁阀,且所述车厢的外侧壁上还设有第二警示灯,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磁阀的受控端和所述第二警示灯。
30.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磁阀,以及第二警示灯,可在蓄水箱的水位到达预设水位时,使用第二警示灯提示工人,同时也可关闭电磁阀,不再接收水源。
31.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车厢内还设置有第一通信器,所述补水台上还设置有第二通信器,其中,所述第二通信器通信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且所述第一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器通信连接所述第二通信器。
32.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通信器实现信号的传输,可在第一控制器接收到水位传感器的水位信号(即水位到达预设高度时),将水位信号传输至第二控制器,使第二控制器关闭第二水泵,停止输水。
33.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车厢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有蓄电池,且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的供电端。
34.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将光能转换为电能,为蓄电池充电,从而减少外接电能的使用,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35.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喷淋管上还设置有收纳袋,其中,所述收纳袋与所述喷淋头一一对应,且所述收纳袋通过弹性绳连接在所述喷淋管上。
36.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本实用新型为每个喷淋头设置有一个收纳袋,在不使用时,可使用收纳袋套住喷淋头,从而实现防尘效果,避免灰尘杂物堵塞喷淋头。
附图说明
3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8.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养护小车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39.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养护小车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40.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淋管的结构示意图。
41.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纳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42.附图标记:10

轨道;20

车体;30

喷淋装置;31

蓄水箱;32

第一水泵;33

喷淋管;21

底板;22

车厢;331

第一水管;332

第二水管;34

喷淋头;23

第一控制器;311

水传感器;24

第一警示灯;25

蜂鸣器;41

补水台;42

第二水泵;43

出水管;312

进水管;50

补水检测机构;51

光幕传感器;52

第二控制器;313

水管接口;26

第二警示灯;27

第一通信器;44

第二通信器;28

太阳能电池板;29

蓄电池;35

收纳袋;36

弹性绳;60

座椅;70

操作台;80

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虽然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
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实用新型,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44.应当理解,尽管本文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种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单元和另一个单元。例如可以将第一单元称作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可以将第二单元称作第一单元,同时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的范围。
45.应当理解,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若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相反意思。还应当理解,若术语“包括”、“包括了”、“包含”和/或“包含了”在本文中被使用时,指定所声明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性,并且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他们的组合存在性或增加。
46.实施例一
47.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架桥道床混凝土的养护小车,可直接在轨道上行进,并在行进时对道床以及到道床两侧的混凝土进行喷淋,而无需人工喷淋,不仅省时省力,还大大的提高了养护效率以及养护效果。
48.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架桥道床混凝土的养护小车,可以但不限于包括:设置于轨道10上的车体20,以及设置于所述车体20上的喷淋装置30,其中,所述车体20包括底板21以及位于底板21上的车厢22。
49.所述喷淋装置30包括蓄水箱31、第一水泵32和喷淋管33,其中,所述蓄水箱31和所述第一水泵32固定在所述底板21上,且所述喷淋管33通过所述第一水泵32连通所述蓄水箱31。
50.所述喷淋管33包括第一水管331和第二水管332,其中,所述第一水管331水平固定在所述车厢22的端部,所述第一水管331的两端分别连通有所述第二水管332,且所述第二水管332与所述第一水管331垂直。
51.所述第一水管331背向所述车厢22的侧面上,以及所述第二水管332远离所述车厢22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喷淋头34。
52.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是以车体20作为喷淋载体,通过车体20在轨道10上行进,从而在行进途中实现对道床混凝土的喷淋。
53.在本实施例中,底板21则作为安装部件,其上面安装有蓄水箱31和第一水泵32,而车厢22则作为遮挡部件,将整个底板21遮挡,从而实现对蓄水箱31和第一水泵32的保护;在本实施例中,举例车厢22可以但不限于采用u形结构,即如图1所示,u形的车厢22开口朝下,固定在底板21上。
54.在本实施例中,对道床以及道床两侧混凝土的喷淋则是通过喷淋装置30实现的,其工作原理为:第一水泵32将蓄水箱31中存储的清水输送至喷淋管33中,而喷淋管33上设置有多个喷淋头34,进而可通过喷淋头34将清水洒出,从而达到喷淋效果。
55.在本实施例中,喷淋管33包括第一水管331和第二水管332,其中,第一水管331上的喷淋头用于喷淋车体20下方以及后方(即表示车体20行进方向的反方向)的道床;而第二水管332上的喷淋头34则是用于喷淋道床两侧的混凝土;其原因为:第二水管332上的喷淋头34设置在远离车厢22的侧面上,从图1可知,其喷淋方向即朝向对应测,而不会朝下喷洒,
因此,可实现对道床两侧混凝土的喷淋。
56.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可直接通过车体20上的喷淋装置30实现道床混凝土的喷洒,而工人只需控制车体20前进即可,且喷淋范围能够全方位覆盖道床,不仅省时省力,效率高,还提高了养护效果。
57.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工人及时知晓蓄水箱31中的水位,还进行了如下设置:
58.在本实施例中,车厢22的内部设有第一控制器23,蓄水箱31内设有水位传感器311,车厢22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警示灯24以及蜂鸣器25;水位传感器311电连接第一控制器23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控制器23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警示灯24以及所述蜂鸣器25。
59.即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蓄水箱31中设置水位传感器311,从而实现对蓄水箱31内水位的实时监测;本实用新型可通过预设低水位,来实现对蓄水箱31中低水位的报警。
60.例如,假设预设低水位是50cm,当水位传感器311将水位信号传输至第一控制器23,第一控制器23通过水位信号得出监测到蓄水箱31中的水位低于50cm时,即可点亮第一警示灯24以及启动蜂鸣器25,实现声光报警,从而提示工人蓄水箱31水位过低,应及时补充。
61.在本实施例中,举例第一警示灯24可以但不限于为:led灯,颜色为红色;而举例第一控制其可以但不限于为:stc单片机(例如stc51、stc52等)或at单片机等。
62.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补水装置40,以便及时补充车体20上的蓄水箱31内的清水,从而保证喷淋的不间断。
63.在本实施例中,举例补水装置40可以但不限于包括:若干个补水台41,若干个补水台41沿轨道10的铺设方向等间距设置,且设置在轨道10的道床一侧;每个补水台41上设置有第二水泵42,以及与第二水泵42连通的出水管43。
64.蓄水箱31上设置有进水管312,其中,进水管312的管径大于出水管43的管径,且出水管43上设置有补水检测机构50;当补水检测机构50检测到进水管312位于出水管43的下方时,补水检测机构50启动第二水泵42,向出水管43输水。
65.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补水装置40则是通过第二水泵42和出水管43实现的,同时,配合补水检测机构50,即可实现蓄水箱31补水的自动化,而无需人工操作,原理为:
66.蓄水箱31的进水管312的管径大于出水管43的管径,而当进水管312随车体20一起运动,并运动到出水管43的下方,使补水检测机构50检测到进水管312位于出水管的下方,此时,补水检测机构50则会启动第二水泵42,向出水管43输水,进而实现蓄水箱31的自动补水。
67.如图1所示,下面给出一种补水检测机构50的具体实现结构,其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光幕传感器51以及第二控制器52,其中,光幕传感器51固定在出水管43的外侧壁上,且发射端朝下;光幕传感器51电连接第二控制器52的输入端,第二控制器52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水泵42的受控端。
68.下面阐述补水检测机构50的原理:由于光幕传感器51设置在出水管43的侧壁上,且发射端朝下,当进水管312未运动至出水管43的下方时,光幕传感器51发出的红外线不会被遮挡;而一旦进水管312运动至出水管43的下方,则会将光幕传感器51发出的红外线遮挡,进而使光幕传感器发出遮光信号至第二控制器,此时,第二控制器53则可判断出进水管
312位于出水管43的下方,进而可开启第二水泵42,进行输水。
69.在本实施例中,举例第二控制器52可以但不限于为:stc单片机(例如stc51、stc52等)或at单片机等;举例光幕传感器的型号可以但不限于为:sf4b

a12c。
70.而举例补水台41成l形结构,且采用空心结构,以便放置第二水泵42和第二控制器52等器件,避免上述器件外露,达到保护的作用。
71.在本实施例中,举例出水管43安装在l形补水台41的水平部的底面;而举例补水台41每个3公里设置一个。
72.在本实施例中,举例进水管312可以但不限于为l形结构,且可拆卸的安装在蓄水箱31的上方区域;而当进水管312安装在蓄水箱31上时,进水管312的水平部竖直向上。
73.通过上述设计,l形结构在安装时,水平部竖直向上,便于接收出水管43输出的清水;而设置为可拆卸结构可在无需补水的时候,直接进行拆卸,避免车体20因工作运动到补水台41的下方,导致进水管312到达出水管43的下方,而引起误识别。
74.在本实施例中,可拆卸的结构可以但不限于为:螺纹连接,具体为:蓄水箱31的上端区域设置有水管接口313,且水管接口313内设置有内螺纹;而进水管312的竖直部远离水平部的一端则设置有外螺纹;由此,通过上述结构,进水管312则可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的相互配合,螺纹连接在水管接口313内;通过上述设计,即可实现进水管312的快速拆卸和安装。
75.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补水完毕提醒机构,其可以但不限于设置为:水管接口313内设置有电磁阀,且车厢22的外侧壁上还设有第二警示灯26,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器23电连接电磁阀的受控端和第二警示灯26。
76.通过上述设计,可在蓄水箱31的水位到达预设水位(例如,设定补水到1.5m即可停止补水)时,使用第二警示灯26提示工人,同时也可关闭电磁阀,不再接收水源,达到停止接水的目的。
77.在本实施例中,举例第二警示灯26可以但不限于为led灯,颜色为绿色;当然,其也可以结合蜂鸣器25一起报警;为了便于与缺水区别,可设置蜂鸣器25不同的发声频率。
78.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补水装置40的停水机构,其可以但不限于进行如下设置:
79.举例在车厢22内设置有第一通信器27,在补水台(41上设置有第二通信器44,其中,第二通信器44通信连接第二控制器52,且第一控制器23通过第一通信器27通信连接第二通信器44。
80.通过上述设计,使用两个通信器可实现信号的传输,在第一控制器23接收到水位传感器311的水位信号(即水位到达预设高度时),将水位信号传输至第二控制器52,使第二控制器52关闭第二水泵43,停止输水。
81.在本实施例中,举例两个通信器可以但不限于为:4g通信模块(例如型号为sz11

01的4g通信模块)或蓝牙通信模块(例如型号为ap6275s的蓝牙通信模块)。
82.通过前述对补水装置40以及停水机构的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蓄水箱31的自动补水,以及达到预设水位后,自动停止补水;整个过程自动化,而无需人工操作,大大的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83.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在车厢22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28,其中,太阳能电池板28电连接有蓄电池29,且蓄电池29电连接第一水泵32的供电端;通过上述设计,本
实用新型能够将光能转换为电能,为蓄电池29充电,从而为第一水泵32供电,进而减少外接电能的使用,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84.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喷淋管33上还设置有收纳袋35,其中,所述收纳袋35与所述喷淋头34一一对应,且所述收纳袋35通过弹性绳36连接在所述喷淋管33上;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为每个喷淋头34设置有一个收纳袋35,在不使用时,可使用收纳袋35套住喷淋头34,从而实现防尘效果,避免灰尘杂物堵塞喷淋头34。
85.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举例车体20可以但不限于采用用电机驱动,且车体21远离喷淋管33的一端还设置有座椅60和车体控制台70,通过上述设计,工人只需坐在座椅60上,通过车体控制台70控制车体20前进即可,大大的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
86.同时,在本实施例中,在太阳能电池板28的底部还设置有风扇80,以便在工人工作时,为工人降温,避免夏天因温度过高导致工人中暑,大大的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
8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架桥道床混凝土的养护小车,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88.(1)实用新型可直接通过车体上的喷淋装置实现道床混凝土的喷洒,而工人只需控制车体前进即可,且喷淋范围能够全方位覆盖道床,不仅省时省力,效率高,还提高了养护效果。
89.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