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带式输送机拉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06 05:3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散料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拉紧装置。


背景技术:

2.拉紧装置是带式输送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正常运转提供一定的拉紧力,补偿输送带的永久伸长。
3.目前,拉紧装置有螺旋式、车式及垂直式三种。螺旋式拉紧装置装在输送机尾轮处,通过调节螺杆使尾轮位移而张紧输送带。螺旋式拉紧装置不能自动调整输送带的张力,张力大小不易控制。车式拉紧装置是将输送机的尾轮安装在移动的车上,优点是输送带张力可自动调整,缺点是占用地面空间。垂直式拉紧装置安装在传动滚柱与尾轮之间,优点是设备便于布置,缺点是物料容易落入输送带与滚柱之间,加速输送带和滚柱面的磨损。
4.可见,现有的带式输送机拉紧装置结构都不够合理,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更合理的带式输送机拉紧装置。
6.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带式输送机拉紧装置,包括装置架、一对改向滚柱、一个拉紧滚柱和拉紧机构,改向滚柱固定在装置架上,拉紧滚柱位于改向滚柱上方,输送带的一端经改向滚柱改向后套在拉紧滚柱上,拉紧机构与拉紧滚柱连接,用于拉拽拉紧滚柱,而将输送带拉紧。
8.优选地,所述装置架包括第一和第二竖直部,第一、第二和第三水平部,以及第一和第二倾斜部;
9.第一、第二和第三水平部的两端都分别固定在第一和第二竖直部上,第一水平部设置在装置架顶部,第二和第三水平部设置在装置架下部,第三水平部位于第二水平部下方;
10.第一倾斜部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竖直部和第三水平部上,第二倾斜部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水平部和第二竖直部上,二个改向滚柱分别固定在第一和第二倾斜部上。
11.优选地,所述装置架还包括第一和第二加强部,第一加强部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竖直部和第一水平部上,第二加强部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竖直部和第一水平部上。
12.优选地,所述拉紧机构包括拉紧绳、定滑轮和重锤,定滑轮固定在第一水平部上,拉紧滚柱位于定滑轮下方,拉紧绳一端与拉紧滚柱连接,另一端跨过定滑轮与重锤连接。
13.优选地,还包括隔板,隔板水平设置在第二水平部上。
14.优选地,所述拉紧绳为钢丝绳。
15.优选地,所述定滑轮的数量为二个,二个定滑轮的水平间距大于第一阈值,第一阈值为重锤和拉紧滚筒的横向宽度之和的二分之一,拉紧绳一端与拉紧滚柱连接,另一端跨过二个定滑轮后与重锤连接。
16.优选地,还包括导向机构,拉紧滚柱安装在导向机构上,可沿导向机构运动。
17.优选地,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杆和滑块;导杆竖直设置在第一和第二水平部之间,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和第二水平部上;滑块可沿导杆运动,拉紧机构和拉紧滚柱分别固定在滑块的上部和下部。
18.优选地,所述改向滚柱和拉紧滚柱都采用空心的滚筒来实现。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式输送机拉紧装置主要由一对改向滚柱、一个拉紧滚柱、拉紧机构和装置架组成,零部件少,结构简单。使用时,将上述拉紧装置安装在带式输送机的头部或尾部,将拉紧滚柱定位在拉紧滚柱行程的距离输送机最近的位置,然后将输送带的头部或尾部经改向滚柱改向后套在拉紧滚柱上,之后由拉紧机构提供拉力,拉紧输送带;可见,上述拉紧装置占地面积小,便于使用,且输送带上的物料不会落入拉紧装置中。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侧视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装置架的侧视图;
22.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4.实施例一:
25.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带式输送机拉紧装置,包括装置架8、一对改向滚柱1、一个拉紧滚柱2和拉紧机构,改向滚柱1固定在装置架8上,拉紧滚柱2位于改向滚柱1上方,输送带100的一端经改向滚柱1改向后套在拉紧滚柱2上,拉紧机构与拉紧滚柱2连接,用于向上拉拽拉紧滚柱2,而将输送带100拉紧。技术人员应理解,所述“向上拉拽拉紧滚柱2”不限于向正上方,也可以是向斜上方。
26.上述拉紧装置主要由一对改向滚柱1、一个拉紧滚柱2、拉紧机构和装置架8组成,零部件少,结构简单。使用时,将上述拉紧装置安装在带式输送机的头部或尾部,将拉紧滚柱2定位在拉紧滚柱2行程的距离输送机最近的位置,然后将输送带100的头部或尾部经改向滚柱1改向后套在拉紧滚柱2上,之后由拉紧机构提供拉力,拉紧输送带100;可见,上述拉紧装置便于使用。由于拉紧滚柱2是向上移动来拉紧输送带100,而不是向左或向右运动,使上述拉紧装置占地面积小。由于拉紧装置不是位于输送带100的下方,输送带100上的物料不会落入拉紧装置中。
27.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为尽可能减小占地面积,装置架8的纵截面为矩形结构,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纵截面为梯形结构的装置架8,以提升装置架8的稳定性。
28.在本实施例中,装置架8包括第一竖直部81、第二竖直部82、第一水平部83、第二水平部84、第三水平部85、第一倾斜部86和第二倾斜部87,输送带100的头部或尾部从第二竖直部82向第一竖直部81进入装置架8。
29.第一水平部83、第二水平部84和第三水平部85的两端都分别固定在第一竖直部81和第二竖直部82上,第一水平部83设置在装置架8顶部,第二水平部84和第三水平部85设置在装置架8下部,第三水平部85位于第二水平部84下方。
30.第一倾斜部8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竖直部81和第三水平部85上,第二倾斜部87
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水平部84和第二竖直部82上,二个改向滚柱1分别固定在第一倾斜部86和第二倾斜部87上。第一倾斜部86和第二倾斜部87在为改向滚柱1提供安装位的同时,还对装置架8起到了加固作用。
31.进一步地,装置架8还包括第一加强部88和第二加强部89,第一加强部8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竖直部81和第一水平部83上,第二加强部89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竖直部82和第一水平部83上,第一加强部88和第二加强部89对装置架8进行加固,使装置架8不容易晃动,从而使拉紧滚柱2的运动更加稳定。
32.进一步地,拉紧机构包括拉紧绳4、定滑轮3和重锤5,定滑轮3固定在第一水平部83上,拉紧滚柱2位于定滑轮3下方,拉紧绳4一端与拉紧滚柱2连接,另一端跨过定滑轮3与重锤5连接。该拉紧机构利用重力作用拉拽拉紧滚柱2,而无需借助电力,成本低,且结构简单,并且可以对拉紧滚柱2施加稳定的拉力。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现有的动力机械(例如丝杠和电机)作为拉紧机构,对拉紧滚柱2施以拉力。
33.进一步地,上述拉紧装置还包括隔板9,隔板9水平设置在第二水平部84上,也即设置在拉紧滚柱2和重锤5下方,以防止事故状态下拉紧滚柱2和重锤5突然坠落,而损坏隔板9下方的设备。
34.进一步地,拉紧绳4为钢丝绳,强度高,且成本低。在其它实施例中,拉紧绳4也可以为其它材质。
35.进一步地,定滑轮3的数量为二个,二个定滑轮3的水平间距大于第一阈值,第一阈值为重锤5和拉紧滚筒2的横向宽度之和的二分之一,拉紧绳4一端与拉紧滚柱2连接,另一端跨过二个定滑轮3后与重锤5连接。二个定滑轮3间隔一定的距离,以防止重锤5与拉紧滚柱2发生碰撞,也可以防止拉紧绳4连接施力单元5的一段与拉紧绳4连接拉紧滚柱2的一段意外缠绕,造成拉紧装置故障。
36.进一步地,上述拉紧装置还包括导向机构,拉紧滚柱2安装在导向机构上,可沿导向机构运动。拉紧滚柱2受导向机构的限制,将稳定地沿导向机构移动,而不会晃动。
37.进一步地,导向机构包括导杆6和滑块7,导杆6竖直设置在第一水平部83和第二水平部84之间,导杆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水平部83和第二水平部84上。滑块7可沿导杆6运动,拉紧机构固定在滑块7上部,拉紧滚柱2固定在滑块7下部。滑块7上设有爪状或环状结构,卡设或套设在导杆6上,使滑块7在导杆6的限位下稳定移动。该导向机构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现有的其它结构的导向机构。
38.在本实施例中,输送带100的头部或尾部是从第二竖直部82向第一竖直部81进入装置架8的,所以导杆6与第一竖直部81的距离小于导杆6与第二竖直部82的距离。
39.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改向滚柱1和拉紧滚柱2都采用空心的滚筒来实现,重量轻,成本低。在其它实施例中,改向滚柱1和拉紧滚柱2也可以是实心的。
40.使用上述拉紧装置时,将上述拉紧装置固定安装在带式输送机的头部或尾部,将拉紧滚柱2定位在拉紧滚柱2行程的距离输送机最近的位置(即导杆6最下端),然后将输送带100的头部或尾部经改向滚柱1改向后套在拉紧滚柱2上,调整重锤5的重量,使得在重锤5的拉力作用下,拉紧滚柱2被拉紧绳4拉动,向拉紧滚柱2行程的距离输送机最远的位置(即导杆6的最上端)移动,而将输送带100拉紧。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应当指出,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