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成衣系统工作站位置调整方法与流程

2021-11-03 11:4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成衣系统的操作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实现成衣系统中目标工作站的位置进行调整的方法。


背景技术:

2.成衣系统用于进行成衣的制备,结构包括环轨,在环轨的外侧间隔设置有若干工作站,工作站与环轨之间构成联接,环轨把这些工作站联接起来,以便对布料裁片进行按工序缝制成衣。现有绝大多数的成衣系统,一旦搭建完成,工作站相对于环轨的位置基本上保持固定。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所制备成衣的差别,成衣系统中相邻两工作站之间的距离有时不太适应于成衣制备对空间的要求,这会影响到成衣系统的工作效率。
3.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210437954u)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工作站间距的自动化制衣流水线,包括环轨机构;滑轨,对称设于所述环轨机构两长边运行边侧,包括顶部固定槽和滑轮容置腔;移动式工作站,包括支撑架体,设于所述支撑架体顶部、与所述滑轮容置腔配合使用的滑轮组件。本技术的移动式工作站可以通过滑轨、支撑架体、滑轮组件进行简单便利地移动调节,使移动式工作站能够移动至任意合适位置,从而达到可调节相邻两移动式工作站之间距离的目的,提高了自动化制衣流水线的适用性。
4.这种制衣流水线中通过设置滑轨和滑轮组件来对移动式的工作站进行滑动吊接,受限于滑轨的设置,对工作站的位置调整只能是沿滑轨的设置方向来实现滑动,滑动距离小,只能适用于对工作站之间的间隔进行微调,并不能适应于对工作站进行跨站或跨线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成衣系统工作站位置调整方法,该调整方法对目标工作站的位置调整范围相对较为宽裕,能够很好地满足实际的工作需要。
6.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成衣系统工作站位置调整方法,用于对成衣系统中的目标工作站进行移送,目标工作站的结构包括主支撑架,目标工作站用于和成衣系统中的主支撑梁相联接,目标工作站上的功能部件支承在主支撑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准备移动架,该移动架的底侧设有行走轮,供移动架的行走;配位,把移动架推送到目标工作站处,实现移动架与目标工作站相配合;联接,利用联接结构把主支撑架联接固定到移动架上,所准备的移动架的高度与主支撑架的高度相对应;断联,把主支撑架与主支撑梁断开联接;推送,把主支撑架与移动架联接在一起的组合体推送到目标位置;再联,使主支撑架与目标位置处的主支撑梁再次联接,使主支撑架固定;
拆除,拆除所述的联接结构,使移动架与主支撑架相脱开,并把移动架推送到该主支撑架的外侧。
7.所述的功能部件包括支轨、提升链或升降臂、电机等,这些功能部件使得夹挂有布料的衣架能够进出工作站。所述的功能部件还可以是如钉钮扣机、拷边机或剪裁机等特种设备。本调整方法,既可以实现工作站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微调,又可以实现工作站的远距离的调整。移动架的高度与主支撑架的高度相对应,是指在把移动架配合到位后,能够方便利用联接结构实现移动架与主支撑架之间的联接固定,它们两者之间的高度不会差得太多。
8.进一步地,所述的联接结构包括横杆和纵杆,横杆设置在移动架的顶侧,在所述的“联接”步骤中,把纵杆沿垂直于横杆的方向穿接在横杆与主支撑架之间的间隔内,使纵杆分别与横杆和主支撑架相联接固定。通过设置横杆和纵杆,能够很好地适应主支撑架与移动架之间的联接固定,且,横杆和纵杆的布置方式,也使得所述的联接结构稳定性好,便于通过移动架对目标工作站进行推送。
9.进一步地,横杆通过调节结构与移动架相联接,在完成“配位”步骤前,调低横杆在移动架上的高度,在完成纵杆与横杆的联接固定后,操作调节结构,使纵杆和横杆抬升到合适的高度后,实现纵杆与主支撑架之间的联接固定。横杆被预先联接在移动架上,设置有调节机构,能够对横杆在移动架上的高度进行调整,从而方便移动架与主支撑架之间的配合,在配合到位后,可以适当的调高横杆在移动架上的高度,从而为移动架与主支撑架之间的联接固定提供方便。
10.进一步地,所应用到的横杆和纵杆均为并列间隔设置的两根。这进一步保证了移动架与主支撑架之间的联接牢固性,使得移动架与主支撑架联接在一起的组合体稳定性好,方便移动架的移动。
11.进一步地,所述的主支撑架包括两根并列间隔设置的联接杆,联接杆位于水平方向上,联接杆的内端用于和主支撑梁可拆卸式联接,联接杆的外端联接有竖直方向设置的竖杆,在“联接”步骤中实现了纵杆与联接杆之间的联接固定。所设置的联接杆很好地适应了与纵杆之间的联接固定,设置两根联接杆与两根纵杆进一步保证了工作站与移动架之间的联接牢固性。
12.进一步地,主支撑梁、联接杆、竖杆、纵杆、横杆上均形成有联接棱,联接棱的横截面呈燕尾形,通过十字联接扣而实现相联接的两联接棱之间的联接。通过十字联接扣与燕尾形的联接棱相联接固定,操作非常方便,它们彼此之间的联接牢固性得以保证。
13.进一步地,所述的目标工作站还包括立杆,立杆沿竖直方向设置,主支撑杆的上端与立杆可拆卸式联接,下端用于支撑到地面上;在“拆除”步骤中,还包括把主支撑杆自立杆上拆下;在“再联”步骤中,还包括把主支撑杆联接到立杆上。通过立杆与主支撑杆相联接固定,在满足目标工作站位置稳定的基础上,也便于实现对主支撑杆的拆卸和联接固定。
14.进一步地,移动架包括一前架和两侧架,两侧架与前架呈“冂”形布置,从而在移动架内形成有包容空间,在所述的“配位”步骤中,使主支撑杆处于该包容空间内。这种移动架很好地满足了与主支撑架的配合,方便了移动架与主支撑架之间的联接固定。
15.进一步地,在移动架的底端处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相应位置处设置有“u”形的避位口,在“配位”步骤中,使避位口的内端抵靠在主支撑杆上。这使得便于移动架与主支撑
架之间的配位方便,能够有效提高作业速度。
16.进一步地,用于使目标工作站在不同的成衣系统之间移送。由于移动架可以在车间内进行远距离的推送,从而可实现目标工作站在不同成衣系统之间进行推送,使得一些特种设备可以为多个成衣系统提供服备,能够有效减少企业的设备投资。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利用本调整方法实现对目标工作站进行位置移动时,把移动架推送到工作站下侧,并通过联接结构使工作站与移动架相联接固定,从而使得工作站与移动架联接为一个整体,在主支撑架与主支撑梁相脱开后,不需要考虑到其它工作站所处的位置,可以推行移动架,而方便把工作站送到所要到达的目标位置处。在对工作站进行移送时,所受到的限定因素少,可实现对工作站的远距离、甚至于跨成衣系统的移送。通过把工作站与移动架联接为一个整体,而不需要对所要移动的工作站上的功能部件进行拆除和再装配,操作非常方便快捷,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不需要在成衣系统的外侧设置滑轨机构,而可方便实现目标工作站的位置调整,在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的前提下,设置方便,不会额外增加成衣系统的结构。
附图说明
18.图1为移动架与工作站配合联接在一起时的结构图。
19.图2为移动架与工作站相配合联接的安装示意图,图中的箭头表示相应结构的移动方向。
20.图3为移动架的立体结构图。
21.图中,1、行走轮;2、固定板;21、避位口;3、移动架;31、前架;32、侧架;4、支轨;5、竖杆;6、纵杆;7、主支撑梁;8、联接杆;9、横杆;91、导向杆;92、调节杆;10、十字联接扣;11、主支撑杆;12、立杆。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23.本成衣系统工作站位置调整方法,是用于对成衣系统中的目标工作站进行移送,使其变换位置。通常是实现对目标工作站进行远距离的移送,甚至于是在不同的成衣系统之间实现移送。当然,也可以对目标工作站在成衣系统中的左右位置进行微调。
24.图1、2中显示,目标工作站的结构包括主支撑架,目标工作站用于和成衣系统中的主支撑梁7相联接,目标工作站上的功能部件支承在主支撑架上。主支撑架的结构包括两根并列间隔设置的联接杆8,联接杆8沿水平方向设置。联接杆8的内端可拆卸地联接在成衣系统中的主支撑梁7上,联接杆8的外端联接固定有竖杆5,竖杆5设置在竖直方向上,而使得在主支撑架上形成有立体的联接点,适应工作站中支轨4的空间走向。工作站中的一些功能部件,如支轨4、提升轨、驱动链或升降臂等功能部件以主支撑架作为支撑,而固定支承在主支撑架上。
25.本调整方法所涉及到的移动架3呈立式设置,包括联接在一起的前架31和两并列间隔设置的侧架32,它们三者之间呈“冂”形布置,从而在移动架3内形成用于包容主支撑架的包容空间。移动架3的顶侧用于设置联接结构,来实现移动架3与主支撑架之间的联接固定;移动架3的底侧设置有行走轮1,以在推动时供移动架3的行走。
26.在进行对目标工作站的移送时,包括如下步骤:把移动架3推送到目标工作站处,实现移动架3与目标工作站相配合。所选用的移动架3的高度与主支撑架的高度相对应,利用联接结构把主支撑架联接固定到移动架3上,并使主支撑架与主支撑梁7断开联接,把主支撑架与移动架3联接在一起的组合体推送到目标位置。然后,使主支撑架与目标位置处的主支撑梁7再次联接,使主支撑架固定,最后拆除所述的联接结构,使移动架3与主支撑架相脱开,并把移动架3推送到该主支撑架的外侧。
27.所述的联接结构包括横杆9和纵杆6,两根横杆9被预先设置在两侧架32的顶侧。在实现移动架3与主支撑架相联接固定时,把两根纵杆6沿垂直于横杆9的方向穿接在横杆9与主支撑架之间的间隔内,使纵杆6分别与横杆9和主支撑架相联接固定,两根纵杆6之间间隔并列布置。
28.把横杆9活动地联接在移动架3上,具体是在每一侧架32的上端部均焊接固定有三块分隔设置的联接板,横杆9的两端处分别向着同侧固定有两根导向杆91,一根导向杆91间隙地插接在一联接板上。中间位置的联接板上螺纹联接有一根调节杆92,调节杆92的上端与横杆9相抵靠,调节杆92的下端固定有调节钮。通过调节钮旋转调节杆92,而使得横杆9在侧架32上的高度发生改变。在实现移动架3与主支撑架配合时,转动调节钮而调低横杆9在侧架32上的高度,在完成纵杆6与横杆9的联接固定后,反向转动调节钮,使纵杆6和横杆9抬升到合适的高度后,而方便纵杆6与主支撑架之间的联接固定。
29.主支撑梁7、联接杆8、竖杆5、纵杆6、横杆9上均形成有联接棱,联接棱的横截面呈燕尾形,通过十字联接扣10而实现相联接的两联接棱之间的联接。
30.所述的目标工作站还包括立杆12,立杆12沿竖直方向设置,立杆12向着主支撑架的下侧伸出。立杆12的长度相对较短,立杆12不足以支撑到地面上。主支撑杆11的上端与立杆12可拆卸式联接,主支撑杆11的下端通过联接件而联接支撑到地面上。主支撑杆11的上端部分与立杆12相重叠,通过联接扣件扣接在立杆12与主支撑杆11侧面上所形成的联接棱上而实现主动撑杆11与立杆12之间的可拆卸联接固定。
31.在移动架3的底端处设置有固定板2,固定板2的外缘焊接在所述前架31和侧架32的底端处,在固定板2的相应位置处设置有“u”形的避位口21。在移动架3与主支撑架相配合时,主支撑杆11插入到移动架3的包容空间内,并使避位口21套接到主支撑杆11的外侧。通过避位口21的内端与主支撑杆11的侧面相接触,而实现在配合时对移动架3的定位。在利用横杆9和纵杆6实现移动架3与联接杆8之间的联接固定后,需要把主支撑杆11的上端从立杆12上拆下,把主支撑杆11的下端从地面上拆除,以便实现对移动架3的负重推行。在把目标工作站移送到目标位置后,为了保证工作站的工作稳定性,还需要搭建主支撑杆11,使主支撑11的上端与立杆12相联接,主支撑杆11的下端联接固定到地面上。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