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原油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11:4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原油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2.刚开采出的石油一般都含有杂质,工作人员会将其放置在油罐内进行沉淀,在油罐下方的石油中掺杂着大量的杂质。在工作人员将油罐上层石油取出之后,一般会也将下层的包含大量杂质的石油取出,然后进行单独的存储,存储到一定数量后对其统一进行处理,但是传统的存储装置一般是金属油罐,没有保温与散热装置,外界温度低时存储极易造成油冻结,为后续的处理增加了难度,外界温度高时存储时极易发生火灾。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原油储存装置,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所述原油储存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
4.提供了一种原油储存装置,所述储存装置包括储油罐11、第一温控箱12、第二温控箱13、支撑板14、多个缓冲装置15、液压泵16、制冷器17、多个电热器18、两个l型板19和紧固装置20,其中:
5.储油罐11为两端封闭的圆柱形罐体,第一温控箱12和第二温控箱13均为弧形箱体,第一温控箱12的第一侧壁121、第二温控箱13的第二侧壁131均与储油罐11的侧壁形状匹配,第一温控箱12的第一侧壁121与储油罐11的侧壁通过导热材料21相贴合,第二温控箱13的第二侧壁131与储油罐11的侧壁通过导热材料21相贴合;
6.支撑板14的两侧分别通过多个缓冲装置15与第一温控箱12的底端、第二温控箱13的底端相固定;
7.第一温控箱12的顶端和第二温控箱13的顶端分别固定有一个l型板19,紧固装置209将两个l型板19相固定;
8.制冷器17内部包括制冷管道171,液压泵16分别与制冷管道171的第一端、第一温控箱12的底端连通,制冷管道171的第二端与第二温控箱13的底端连通,第一温控箱12的顶端和第二温控箱13的顶端通过第一管道22连通;
9.多个电热器18分别设置在第一温控箱12和第二温控箱13内部;
10.第一温控箱12和第二温控箱13上分别设置有进液口122和排液口132,进液口122和排液口132上设置有密封盖。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温控箱13的外壁上设置有箱门133,箱门133上设置有扣锁134和把手135,箱门133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橡胶密封圈136。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制冷管道171的第二端与第二温控箱13的底端通过连接管23连通。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管23为硬管,连接管23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固定有第一挡环24,连接管23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挡环25,第一挡环24位于第二温控箱13的
外部,第二挡环25位于第二温控箱13的内部,第一挡环24与第二挡环25之间相距预设距离;
14.制冷管道171与第二温控箱13之间设置有第二橡胶密封圈。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管23为软管。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紧固装置20包括螺纹杆201、挡片202和自锁螺母203,其中,挡片202固定在螺纹杆201两端,自锁螺母203与螺纹杆201螺纹连接;
17.l型板19上设置有通孔,螺纹杆201穿设于通孔中,自锁螺母203设置在l型板19与挡片202之间。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缓冲装置15包括第一底座151、第二底座152、弹簧153、套筒154、内杆155,其中:
19.第一弹簧153座与套筒154的一端相固定,套筒154套接在内杆155上,内杆155的一端与第二弹簧153座相固定,弹簧153套设于内杆155上,且弹簧153的一端与套筒154抵接,另一端与第二弹簧153座抵接。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缓冲装置15的一端与支撑板14螺栓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温控箱12的底端或第二温控箱13的底端焊接固定。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温控箱12的外壁和第二温控箱13的外壁上均固定有两个支撑架26,每个支撑架26下端均设置有万向轮27。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两个l型板19分别与第一温控箱12、第二温控箱13焊接相固定。
23.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原油储存装置,该储存装置包括储油罐、第一温控箱、第二温控箱、支撑板、多个缓冲装置、液压泵、制冷器、多个电热器、两个l型板和紧固装置,第一温控箱的第一侧壁与储油罐的侧壁通过导热材料相贴合,第二温控箱的第二侧壁与储油罐的侧壁通过导热材料相贴合,电热器设置在第一温控箱和第二温控箱内部,电热器可以用于给第一温控箱和第二温控箱中的液体加热,以防止外界温度低时储存装置中的油冻结,制冷器用于给第一温控箱和第二温控箱中的液体制冷,以防止外界温度高时储存装置中的油温度过高引起的起火,从而发生火灾。
2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原油储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原油储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紧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原油储存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原油储存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3.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橡胶密封圈和凹槽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4.图例说明
35.11、储油罐;12、第一温控箱;13、第二温控箱;14、支撑板;15、缓冲装置;16、液压泵;17、制冷器;18、电热器;19、l型板;20、紧固装置;21、导热材料;22、第一管道;23、连接管;24、第一挡环;25、第二挡环;26、支撑架;27、万向轮;28、第二管道;
36.111、罐体;112、进油口;113、出油口;121、第一侧壁;122、进液口;131、第二侧壁;132、排液口;133、箱门;134、扣锁;135、把手;136、第一橡胶密封圈;151、第一底座;152、第二底座;153、弹簧;154、套筒;155、内杆;171、制冷管道;201、螺纹杆;202、挡片;203、自锁螺母。
37.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技术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3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原油储存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该储存装置包括储油罐11、第一温控箱12、第二温控箱13、支撑板14、多个缓冲装置15、液压泵16、制冷器17、多个电热器18、两个l型板19和紧固装置20。
40.其中,储油罐11为储存装置的主体部分,为两端封闭的圆柱形罐体。储油罐11包括罐体111、进油口112和出油口113。罐体111用于容纳并储存原油,进油口112和出油口113分别用于原油的输入和排出,在不使用进油口和出油口时,将其通过密封盖进行密封。
41.第一温控箱12和第二温控箱13均为弧形箱体,第一温控箱12的第一侧壁121、第二温控箱13的第二侧壁131均与储油罐11的侧壁形状匹配,第一温控箱12的第一侧壁121与储油罐11的侧壁通过导热材料21相贴合,第二温控箱13的第二侧壁131与储油罐11的侧壁通过导热材料21相贴合。第一温控箱12和第二温控箱13通过导热材料21包裹在储油罐11外部,通过对两个温控箱内部的液体加热或制冷来给储油罐11以及其内部的原油升温或者降温。第一温控箱12和第二温控箱13的顶端和低端均进行连通,实现了第一温控箱12和第二温控箱13中的液体的流通。
42.另外,第一温控箱12上设置有进液口122,第二温控箱13上设置有排液口132,用于通过进液口122向第一温控箱12中输入液体,从第二温控箱13的排液口132将液体排出。进液口122和排液口132上都设置有密封盖,在不使用进液口122和排液口132时将其密封。
43.支撑板14的两侧分别通过多个缓冲装置15与第一温控箱12的底端、第二温控箱13的底端相固定,缓冲装置15与第一温控箱12的低端、第二温控箱13的低端均可以焊接固定,与支撑板14的两侧可以螺栓连接固定。支撑板14在长度方向上与第一温控箱12和第二温控箱13的长度相同,多个缓冲装置15均匀设置在支撑板14的两侧。例如,可以在支撑板14与第一温控箱12、第二温控箱13之间设置分别3个缓冲装置15。
44.液压泵16和制冷器17放置在支撑板14上,制冷器17内部包括制冷管道171,第一温
控箱12的低端与液压泵16的一端通过第二管道28相连通,液压泵16的另一端与制冷管道171的第一端连通,制冷管道171的第二端与第二温控箱13通过连接管23相连通。液压泵16用于将第一温控箱12中的液体抽出,使液体通过制冷器17和连接管23,然后流入第二温控箱13中,然后液体从第二温控箱13的顶端的第一管道22再流回第一温控箱12,实现了第一温控箱12和第二温控箱13之间的液体循环,使得温控箱内各部位液体的温度保持均匀,使储油罐11受热均匀或制冷均匀。
45.多个电热器18均匀设置在第一温控箱12和第二温控箱13内部,用于给第一温控箱12和第二温控箱13内的液体加热。
46.储油罐11内部设置有温度检测器,温度检测器与储存装置外部的控制器电连接。当外界的温度过高,温度检测器检测到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此时需要给储油罐11进行降温。控制器控制制冷器17开始工作,液压泵16抽取第一温控箱12中的液体输入到制冷器17中进行制冷,然后制冷过的液体流入到第二温控箱13中,从而在第一温控箱12和第二温控箱13中循环,通过导热材料21为储油罐11进行降温,当温度检测器检测到的温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器控制制冷器17停止工作。当储油罐11外界的温度过低,温度检测器检测到的温度小于第三预设温度时,此时需要给储油罐11进行升温,控制器控制电热器18开始工作,对第一温控箱12和第二温控箱13中的液体加热,通过导热材料21为储油罐11升温,当温度检测器检测到的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第四预设温度时,控制器控制加热器停止工作。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第二预设温度大于第四预设温度,第四预设温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
47.第一温控箱12的顶端和第二温控箱13的顶端分别固定有一个l型板19,紧固装置20将两个l型板19相固定。l型板19与第一温控箱12和第二温控箱13焊接相固定,且其长度与第一温控箱12和第二温控箱13的长度相同。
48.紧固装置20包括螺纹杆201、挡片202和自锁螺母203,如图3所示。l型板19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中都穿设有一个螺纹杆201,螺纹杆201的两端均焊接有挡片202,自锁螺母203与螺纹杆201螺纹连接,且设置在l型板19与挡片202之间,防止自锁螺母203从螺纹杆201上脱落。可以通过旋拧自锁螺母203以使两个l型板19锁紧固定,从而将第一温控箱12和第二温控箱13固定在储油罐11外部。
49.第一温控箱12的外壁和第二温控箱13的外壁上均固定有支撑架26,每个支撑架26下端均设置有万向轮27,便于支撑和移动储油罐11。
50.综上所述,控制器可以根据温度检测器检测到的温度控制加热器或者制冷器17工作,对第一温控箱12和第二温控箱13中的液体进行加热或者制冷,从而为储油罐11升温或者降温,以保证储油罐11内储存的原油的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51.对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储存装置,还可以在以上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设置:
52.如图4所示,缓冲装置15包括第一底座151、第二底座152、弹簧153、套筒154、内杆155,其中,第一底座151与套筒154的一端相固定,套筒154套接在内杆155上,内杆155的一端与第二底座152相固定,弹簧153套设于内杆155上,且弹簧153的一端与套筒154抵接,另一端与第二底座152抵接。第一底座151与第一温控箱12或第二温控箱13的底端焊接固定,第二底座152与支撑板14螺栓连接,这样,当储存装置收到外界撞击时,内杆155可以沿着套筒154的轴线方向在套筒154内滑动,套筒154和第二底座152挤压弹簧153,从而减小储存装
置收到的撞击力。
53.制冷管道171的第二端与第二温控箱13的底端通过连接管23连通,连接管23可以为硬管,如图5所示,连接管23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固定有第一挡环24,连接管23的第二端固定有第二挡环25,第一挡环24位于第二温控箱13的外部,第二挡环25位于第二温控箱13的内部,第一挡环24与第二挡环25之间相距预设距离,这样,可以在储存装置收到外力撞击使弹簧153产生形变时,避免连接管23从第二温控箱13处脱落,液体流出,且避免了弹簧153压缩使连接管23撞击到第二温控箱13的内壁上致使部件损坏。连接管23的第二端处设置有外螺纹,第二挡环25设置有内螺纹,连接管23与第二挡环25可以螺纹连接,便于连接管的拆装。
54.制冷管道171与第二温控箱13之间设置有第二橡胶密封圈,第二温控箱13的低端设置有通孔,通孔侧壁上设置好有第二凹槽,第二橡胶密封圈安装在第二凹槽内,且第二橡胶密封圈的内径小于于通孔的直径,外径与第二凹槽的直径相同,用于对连接管23和第二温控箱13之间进行密封,防止液体渗漏。
55.第二温控箱13的外壁上设置有箱门133,如图6所示,箱门133上设置有扣锁134和把手135,箱门133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橡胶密封圈136。箱门133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331,第一橡胶密封圈136安装在第一凹槽1331内,且第一橡胶密封圈136的直径略大于第一凹槽1331的深度(如图7所示),则在箱门闭合时,挤压第一橡胶密封圈136,达到密封的效果。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箱门133,对第二温控箱13与连接管23之间的第一橡胶密封圈136进行更换以保证其密封性良好,或者可以将第二挡环25从连接管23上拆卸下来,从而对连接管进行拆装。
56.可选的,连接管23还可以是软管,从而使弹簧153的伸缩不受连接管23长度的影响。
57.上述缓冲装置15,可以使储存装置在受到外界撞击时,减小了因撞击而造成的损坏,对储存装置起到了保护作用,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
5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5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