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带有防水膜固定机构的吨袋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11:4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吨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带有防水膜固定机构的吨袋。


背景技术:

2.吨袋是集装袋的一种,一般用于食品、粮谷、医药、化工、矿产品等粉状、颗粒、块状物品的运输包装,在运输这些物料时,由于很多物料含水量较高或需要防潮,因此需要在吨袋内加一层防水袋,而防水袋与吨袋是分开的,在装载、运输物料时会产生滑动,影响其稳定性,容易倾倒,并且滑动过程中还容易破损,因此需要将吨袋与防水袋固定,如果采用缝线的方式,会导致防水袋上有线孔,影响防水性能,由于吨袋与防水袋的材质不同,用胶水粘接在后期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带有防水膜固定机构的吨袋。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5.带有防水膜固定机构的吨袋,包括袋体和设置在袋体内的防水袋;所述防水袋靠近袋体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防水袋底部的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与袋体通过设置第三缝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两端分别与防水袋的侧壁以及底部通过胶水粘接,中间折叠形成双层结构与袋体固定连接。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防水袋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带与袋体通过设置第四缝线固定连接。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固定带由防水袋顶端折叠成双层结构与袋体固定连接。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袋体侧壁的顶端设置有外延长段。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防水袋侧壁的顶端设置内延长段。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内延长段的长度大于外延长段的长度。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防水袋与内延长段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固定带一端与防水袋连接,另一端与内延长段连接,中间折叠形成双层结构与袋体以及外延长段通过设置第五缝线固定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带将防水袋与袋体固定连接,因为袋体和防水袋通过胶水粘接不牢固,防水袋与第一固定带材质相同或相近,用胶水粘接较为牢固,因此通过第三缝线固定第一固定带与袋体,提高连接稳定性,再用胶水将防水袋与第一固定带固定,使得防水袋与袋体之间既能够牢固的连接,又不会产生缝线的线孔,避免渗水、漏水以及物料泄漏。
附图说明
13.图1为带有外延长段的吨袋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带有外延长段的吨袋扎紧时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带有内延长段的吨袋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带有内延长段的吨袋扎紧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通过缝线直接固定防水袋的吨袋的结构示意图;
18.袋体10,提手11,外延长段12,防水袋20,弧形部21,加强部22,内延长段23,第一挡条24,第一缝线25,第二缝线26,第二挡条27,第一固定带31,第三缝线32,第二固定带33,第四缝线34,第五缝线35。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21.实施例
22.如图1

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带有防水膜固定机构的吨袋,包括袋体10和设置在袋体10内的防水袋20,所述防水袋20侧壁与袋体10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防水袋20侧壁的顶端与袋体10侧壁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水袋20的侧壁与底部的连接处设置为弧形部21,且所述弧形部21处设置有增加弧形部21抗拉强度的加强部22。
23.通过设置防水袋20,使得吨袋能够装液体或液体含量较高或渗液或需要防水的物料,使得吨袋的适应性更广,将防水袋20的侧壁以及底部与袋体10固定连接,能够防止在装载、运输物料时防止防水袋20与袋体10产生相对滑动,造成吨袋放置不稳,容易倾倒,同时防止在滑动时导致防水袋20破裂,影响吨袋的防水防漏效果;在防水袋20的侧壁与底部连接处设置为弧形部21,能够防止倒出物料时,物料在边角卡住,导致浪费,在弧形部21处设置加强部22,提高弧形部21处的抗拉强度,防止在装载物料时将弧形部21挤破,影响吨袋的防水防渗性能。
24.所述加强部22与防水袋20的材质相同,加强部22的厚度大于防水袋20的厚度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弧形部21的抗拉强度,加强部22的厚度与防水袋20的厚度相同便于加工,所述加强部22一侧与防水袋20的侧壁连接,另一侧与防水袋的底部连接,中间与弧形部21连接,从而起到防止弧形部21受力超过最大拉力导致弧形部21破损;连接方式优先采用胶水粘接,能够完全贴合,并在粘接过程中能够将连接处的气泡挤出,避免气泡影响弧形部21处的抗拉强度,所述加强部22设置在弧形部21远离袋体10一侧,即防水袋20的内侧,通过防水袋20内装的物料对加强部22的挤压,使加强部22与弧形部21保持接触,避免加强部22和弧形部21受到垂直于连接面的拉力超出胶水的粘力,使加强部22和弧形部21分离,弧形部21的抗拉强度下降,容易出现破损,在弧形部21的两侧均设置加强部22,能够进一步加强弧形部21的抗拉强度,成本上升,适用于装载的物料尺寸较小,对弧形部21的压力较大的情况
下,能够更好的防止弧形部21破损;所述加强部22靠近袋体10一侧设置有若干个交错设置的凸条,能够增大加强部22与袋体10之间的摩擦力,避免装有物料的防水袋20在袋体10内滑动而磨破。
25.所述袋体10侧壁的顶端设置有外延长段12,便于在装好物料后扎紧外延长段12防止物料在运输过程中从袋体10的上端洒出;在防水袋20侧壁的顶端设置内延长段23,在装好物料后,扎紧外延长段12和内延长段23,防止物料内的液体漏出,所述内延长段23的长度大于外延长段12的长度,使得扎紧后内延长段23的高度高于外延长段12,在发生液体从内延长段23处漏出时能够更容易发现。
26.所述防水袋20的侧壁与袋体10通过设置第一缝线25固定连接,所述防水袋20侧壁远离袋体10一侧设置有将第一缝线25盖住的第一挡条24,所述第一挡条24的上边与防水袋20通过胶水粘接;防水袋20与袋体10通过设置第一缝线25固定连接,避免防水袋20与袋体10产生相对滑动,在装物料时,造成防水袋20下落,使得部分物料没有装到防水袋20内;相比于胶水来说,缝线能够承受的拉力更大,适用性更广,操作更方便,寿命更长;缝线过程中会产生线孔,因此容易此处容易渗水,在该处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挡条24,第一挡条24的上边与防水袋20通过胶水粘接,在装满物料后,物料向外的压力将第一挡条24紧紧的压在防水袋20上,将第一缝线25盖住,降低渗水量,同时防止物料从线孔漏出且防止物料在挤向线孔时造成线孔慢慢变大。
27.所述第一挡条24的各边与防水袋20通过胶水粘接,形成容纳第一缝线25的密封空间,使第一缝线25与防水袋20内的物料隔离;适用于防水、防渗要求较高的物料。
28.所述袋体10、提手11以及防水袋20通过设置第二缝线26固定连接,所述防水袋20侧壁远离袋体10一侧设置有将第二缝线26盖住的第二挡条27,所述第二挡条27的上边与防水袋20通过胶水粘接;挡住提手固定处的线孔,防止渗水以及物料泄漏。
29.所述第二挡条27的各边与防水袋20通过胶水粘接,形成容纳第二缝线26的密封空间,使第二缝线26与防水袋20内的物料隔离;适用于防水、防渗要求较高的物料。
30.所述防水袋20靠近袋体10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防水袋20底部的第一固定带31,所述第一固定带31与袋体10通过设置第三缝线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带31的两端分别与防水袋20的侧壁以及底部通过胶水粘接,中间折叠形成双层结构与袋体10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带31将防水袋20与袋体10固定连接,因为袋体10和防水袋20通过胶水粘接不牢固,防水袋20与第一固定带31材质相同或相近,用胶水粘接较为牢固,因此通过第三缝线32固定第一固定带31与袋体10,提高连接稳定性,再用胶水将防水袋20与第一固定带31固定,使得防水袋20与袋体10之间既能够牢固的连接,又不会产生缝线的线孔,避免渗水、漏水以及物料泄漏。
31.所述防水袋20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带33,所述第二固定带33与袋体10通过设置第四缝线34固定连接,防止在装料时,防水袋20的顶端与袋体10脱离,影响装料速度。
32.所述第二固定带33由防水袋20顶端折叠成双层结构与袋体10固定连接;折叠成双层结构与袋体10通过第四缝线34连接,能够提高第二固定带33的抗拉强度,避免在装料过程中,第二固定带33的缝线处被拉破。
33.所述防水袋20与内延长段23一体成型,防止防水袋20与内延长段23连接处渗水、漏水、漏料,所述第二固定带33一端与防水袋20连接,另一端与内延长段23连接,中间折叠
形成双层结构与袋体10以及外延长段12通过设置第五缝线35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带33的两端与防水袋20和内延长段23连接,提高在装料时第二固定带33的抗拉强度,避免物料与防水袋20的摩擦力太大导致第二固定带33崩断,同时折叠形成双层结构与袋体10以及外延长段12通过设置第五缝线35固定连接,提高第二固定带33与袋体10以及外延长段12的连接牢固性,避免在受力时第二固定带33与袋体10以及外延长段12连接处被拉破。
3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5.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