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转印设备及转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9-25 10:1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转印 出气 装置 设备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印设备及一种转印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出气式转印设备及一种出气式转印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履带式转印设备对一基材转印时,经常会因为履带式转印设备所包含的一履带式模板的接缝而导致所述基材在被现有的履带式转印设备转印后具有明显的接缝线。此外,现有的履带式转印设备由于采用所述履带式模板,导致现有的履带式转印设备经常需要占据大量的空间。
3.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上述接缝线无法使用,故经常需要将具有所述接缝线的部分所述基材剪裁并舍弃,导致现有的履带式转印设备难以生产长度较长的一转印模(由所述基材被现有的履带式转印设备转印后形成),并使所述转印模不利于储存与运送。
4.故,如何通过结构设计的改良,来克服上述的缺陷,已成为该项事业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转印设备,其能有效地改善现有技术所可能产生的缺陷。
6.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公开一种转印设备,用来将一图案化图形以及一切割线转印于一基材上,所述转印设备包括:一转印装置,该转印装置包含:一出气轴,包含一滚轮本体、设置于所述滚轮本体的多个气孔以及设置于所述滚轮本体的一环状凸部,并且多个所述气孔用来喷出一气流;及两个环状工作版,彼此并排地围绕所述滚轮本体设置,并且两个所述环状工作版各具有多个微结构;其中,两个所述环状工作版之间设置有所述环状凸部,并且多个所述气孔用来撑开两个所述环状工作版,从而使两个所述环状工作版能围绕所述滚轮本体设置;一胶体装置,邻近所述转印装置设置,并且所述胶体装置用来在所述基材上形成一胶体层;其中,两个所述环状工作版用来抵接所述胶体层,并且多个所述微结构用来在所述胶体层上形成所述图案化图形,而所述环状凸部用来在所述胶体层上形成所述切割线;以及一固化装置,位置对应于两个所述环状工作版,并且所述固化装置用来固化形成有所述图案化图形以及所述切割线的所述胶体层。
7.优选地,任一个所述环状工作版相对远离所述环状凸部的一侧邻近于所述滚轮本体的一末端,并且任一个所述环状工作版相对远离所述环状凸部的一侧与所述末端之间的一最短距离介于1厘米~2厘米之间。
8.优选地,任一个所述环状工作版沿所述滚轮本体的轴向方向延伸的长度介于77厘米~83厘米之间。
9.优选地,在所述滚轮本体以及任一个所述环状工作版的径向断面中,所述滚轮本体的外径等于任一个所述环状工作版的内径。
10.优选地,所述固化装置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基材相对远离所述胶体层的一侧,使所述胶体层能从所述基材相对远离所述胶体层的一侧开始固化。
11.优选地,所述环状凸部相对于所述滚轮本体具有一凸部高度,并且所述凸部高度等于两个所述环状工作版的相应厚度。
12.优选地,所述环状凸部的宽度介于4毫米~6毫米之间。
13.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公开一种转印装置,用来将一图案化图形转印于一基材上;其中,所述基材上设置有一胶体层,所述转印装置包括:一出气轴,包含一滚轮本体、设置于所述滚轮本体的多个气孔以及设置于所述滚轮本体的一环状凸部,并且多个所述气孔用来喷出气流;以及两个环状工作版,彼此并排地围绕所述滚轮本体设置,并且两个所述环状工作版各具有多个微结构;其中,两个所述环状工作版用来抵接所述胶体层,而两个所述环状工作版彼此间隔有一环状凸部,并且多个所述气孔用来撑开两个所述环状工作版,从而使两个所述环状工作版能围绕所述滚轮本体设置;其中,两个所述环状工作版用来抵接所述胶体层,并且多个所述微结构用来在所述胶体层上形成所述图案化图形。
14.优选地,所述环状凸部相对于所述滚轮本体具有一凸部高度,并且所述凸部高度等于两个所述环状工作版的相应厚度。
15.优选地,所述环状凸部的宽度介于4毫米~6毫米之间。
16.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述转印设备以及所述转印装置,其能通过“所述出气轴包含所述滚轮本体、设置于所述滚轮本体的多个所述气孔以及设置于所述滚轮本体的所述环状凸部,并且多个所述气孔用来喷出所述气流”以及“多个所述微结构用来在所述胶体层上形成所述图案化图形,而所述环状凸部用来在所述胶体层上形成所述切割线”的技术方案,减少所述转印设备及所述转印装置的组件数量,使形成于所述基材的所述图案化图形上不具有接缝线,并使所述基材能被生产为长度较长且利于储存与运送的一转印模。
17.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印设备对基材转印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印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印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印设备对基材转印的侧视示意图。
22.图5为图4的v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3.图6为沿着图2的线vi

vi的截面的一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4.图7为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环状凸部的另一截面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有关“转印设备及转印装置”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
果。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事先声明。此外,以下如有指出请参阅特定附图或是如特定附图所示,其仅是用以强调于后续说明中,所述的及相关内容大部份出现于该特定附图中,但不限制该后续说明中仅可参考所述特定附图。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相关技术内容,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6.应当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文中可能会使用到“第一”、“第二”、“第三”等术语来描述各种组件或者信号,但这些组件或者信号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主要是用以区分一组件与另一组件,或者一信号与另一信号。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应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
27.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需先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对应到的附图及其所提及的相关数量与外形,仅用来具体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便于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而非用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8.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印设备100,用来将一图案化图形201以及一切割线202转印于一基材200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基材200于本实施例中主要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制成,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举例来说,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基材200也可以是由具有透明特性的任一树脂制成。
29.如图1所示,所述转印设备100包括一转印装置1、邻近所述转印装置1设置的一胶体装置2、位置对应于所述转印装置1的一固化装置3,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举例来说,于本实用新型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转印设备100也可以不包含所述固化装置3。
30.需额外说明的是,所述转印装置1于本实施例中是搭配于所述胶体装置2以及所述固化装置3来说明的,但在本实用新型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转印装置1也可以是单独地应用(如:售卖)或是搭配其他构件使用的。
31.需要说明的是,为方便说明与理解,以下先介绍所述胶体装置2,后续再介绍所述转印装置1及其他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胶体装置2用来在所述基材200上形成一胶体层2a,并且所述胶体层2a由一紫外线硬化胶形成。进一步地说,所述胶体装置2包含一储存机构21以及连接于所述储存机构21的一流量控制机构22,并且所述流量控制机构22用来控制所述胶体层2a的厚度。
32.具体来说,所述储存机构21用来储存所述紫外线硬化胶,而所述流量控制机构22用来控制所述紫外线硬化胶的流量,进而控制所述胶体层2a的厚度。需要说明的是,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流量控制机构22通过控制所述紫外线硬化胶的液滴大小来控制所述紫外线硬化胶的流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举例来说,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流量控制机构22也可以直接以控制胶体流体的方式来控制所述紫外线硬化胶的流量。
33.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转印装置1包含一出气轴11以及彼此并排地围绕所述出气轴11设置的两个环状工作版12。其中,所述出气轴11包含一滚轮本体111、设置于所述滚轮本体111的多个气孔112以及设置于所述滚轮本体111的一环状凸部113,并且两个所述环状工作版12彼此并排地围绕所述滚轮本体111设置。
34.具体来说,于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环状工作版12彼此之间设置有所述环状凸部113,而所述环状凸部113设置于两个所述环状工作版12彼此并排的位置,并且所述环状凸部113邻近于所述滚轮本体111的中间位置。需要说明的是,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环状凸部113是一体成形于所述滚轮本体111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举例来说,于本实用新型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环状凸部113是通过所述胶体装置2将所述紫外线硬化胶喷涂于所述滚轮本体111上而形成的。
35.具体来说,当所述环状凸部113不是一体成形于所述滚轮本体111时,两个所述环状工作版12彼此间隔有一缝隙,而所述胶体装置2能用来将所述紫外线硬化胶喷涂于所述滚轮本体111的表面以及所述缝隙中,并且所述固化装置3能用来固化填充于所述缝隙中的所述紫外线硬化胶,使填充于所述缝隙中的所述紫外线硬化胶形成所述环状凸部113。
36.需要说明的是,任一个所述环状工作版12沿所述滚轮本体111的轴向方向延伸的长度被定义为一工作版宽度d1,并且所述工作版宽度d1介于77厘米~83厘米之间。其中,任一个所述环状工作版12相对远离所述环状凸部113的一侧邻近于所述滚轮本体111的一末端,并且任一个所述环状工作版12相对远离所述环状凸部113的一侧与所述末端之间的一最短距离d2介于1厘米~2厘米之间。
37.进一步地说,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滚轮本体111的长度约为160厘米,当两个所述环状工作版12环绕且并排地设置于所述滚轮本体111时,两个工作版宽度d1合计将略小于所述滚轮本体111的所述长度。
38.需要说明的是,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滚轮本体111用来带动两个所述环状工作版12。进一步地说,当所述滚轮本体111以恒定的转动速度与转动方向转动时,围绕所述滚轮本体111设置的两个所述环状工作版12将能以相同的速度开始转动。
39.如图3所示,多个所述气孔112各用来喷出一气流,并且多个所述气孔112能用来撑开两个所述环状工作版12,从而使两个所述环状工作版12能围绕所述滚轮本体111设置。需要说明的是,于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滚轮本体111以及任一个所述环状工作版12的径向断面中,所述滚轮本体111的外径等于任一个所述环状工作版12的内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举例来说,于本实用新型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滚轮本体111的外径也可以略大于任一个所述环状工作版12的内径。
40.进一步地说,由于所述滚轮本体111的外径等于任一个所述环状工作版12的内径,当任一个所述环状工作版12需围绕所述滚轮本体111设置时,多个所述气孔112将喷出所述气流来撑开任一个所述环状工作版12,从而使任一个所述环状工作版12的半径变大,进而使任一个所述环状工作版12能围绕所述滚轮本体111设置。
41.如图1所示,两个所述环状工作版12用来抵接所述胶体层2a,并且两个所述环状工作版12各具有多个微结构121。其中,如图4所示,多个所述微结构121用来在所述胶体层2a上形成所述图案化图形201,而所述环状凸部113用来在所述胶体层2a上形成所述切割线202。进一步地说,如图5所示,任一个所述环状工作版12的多个所述微结构121形成有一正弦波形表面,并且所述正弦波形表面的任两个相邻波峰之间相隔有介于0.9微米~1.1微米之间的一间隔w。
42.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所述环状凸部113的宽度定义为一凸部宽度p,其介于2毫米~15毫米之间,并且所述凸部宽度p优选介于4毫米~6毫米之间。其中,当所述凸部宽
度p介于4毫米~6毫米之间时,所述切割线202将不容易被肉眼辨识,进而使被转印的所述胶体层2a呈现“无接缝线”以及“无所述切割线202”的视觉效果,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举例来说,于本实用新型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凸部宽度p也可以大于15毫米以上,使所述切割线202容易被肉眼辨识,并使所述基材200容易依照所述切割线202被裁切。
43.具体来说,于本实施例中,当设置有所述胶体层2a的所述基材200经过两个所述环状工作版12压印后,由于所述切割线202无法被肉眼辨识,并且所述胶体层2a上没有显现接缝线,因此所述基材200不需经过切割就能被直接储存或运送(所述基材200的宽度与所述滚轮本体111的长度相同)。
44.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所示,所述环状凸部113相对于所述滚轮本体111具有一凸部高度h,并且所述凸部高度h大于两个所述环状工作版12的相应厚度,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举例来说,如图7所示,所述凸部高度h也可以等于两个所述环状工作版12的相应厚度。
45.进一步地说,当所述凸部高度h大于两个所述环状工作版12的相应厚度时,所述环状凸部113是一体成形于所述滚轮本体111的;当所述凸部高度h等于两个所述环状工作版12的相应厚度时,所述环状凸部113由填充于所述缝隙中的所述紫外线硬化胶固化形成。
46.需要额外说明的是,为了方便理解与说明,所述环状凸部113于图6、图7中绘制成方形,并且两个所述环状工作版12的外表面绘制成不具有多个所述微结构121,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实际上,两个所述环状工作版12依然具有多个所述微结构121,并且所述环状凸部113也不呈方形。
47.如图1所示,所述固化装置3的位置对应于两个所述环状工作版12,并且所述固化装置3用来固化形成有所述图案化图形201以及所述切割线202的所述胶体层2a。其中,所述固化装置3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基材200相对远离所述胶体层2a的一侧,使所述胶体层2a能从所述基材200相对远离所述胶体层2a的一侧开始固化。其中,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化装置3包含多个发光二极管光源,其用来发出波长范围200~400纳米的紫外光。
48.[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0049]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述转印设备100以及所述转印装置1能通过“所述出气轴11包含所述滚轮本体111、设置于所述滚轮本体111的多个所述气孔112、以及设置于所述滚轮本体111的所述环状凸部113,并且多个所述气孔112用来喷出所述气流”以及“多个所述微结构121用来在所述胶体层2a上形成所述图案化图形201,而所述环状凸部113用来在所述胶体层2a上形成所述切割线202”的技术方案,减少所述转印设备100及所述转印装置1的组件数量,使形成于所述基材200的所述图案化图形201上不具有接缝线,并使所述基材200能被生产为长度较长且利于储存与运送的一转印模。
[0050]
更进一步来说,所述转印设备100能通过“所述凸部宽度p介于4毫米~6毫米之间”的技术手段,使所述切割线202不容易被肉眼辨识,进而使被转印的所述基材200呈现“无接缝线”以及“无所述切割线202”的视觉效果。
[0051]
更进一步来说,所述转印设备100能通过“任一个所述环状工作版12相对远离所述环状凸部113的一侧邻近于所述滚轮本体111的所述末端,并且任一个所述环状工作版12相对远离所述环状凸部113的一侧与所述末端之间的所述最短距离d2介于1厘米~2厘米之间”的技术手段,使所述滚轮本体111的末端不容易被所述紫外线硬化胶黏附,并避免所述
滚轮本体111进一步黏附到其他污染物质。
[0052]
更进一步来说,所述转印设备100能通过“所述固化装置3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基材200相对远离所述胶体层2a的一侧,使所述胶体层2a能从所述基材200相对远离所述胶体层2a的一侧开始固化”的技术手段,使所述胶体层2a以及所述图案化图形201能被完整地固化。
[0053]
更进一步来说,所述转印设备100能通过“所述凸部高度h等于两个所述环状工作版12的相应厚度”的技术手段,消除所述切割线202,进而使被转印的所述基材200实际具有“无接缝线”以及“无所述切割线202”的视觉效果。
[0054]
以上所公开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以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