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打印机喷头运动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8-31 17:3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喷头 打印机 装置 调整 运动
一种打印机喷头运动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喷墨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打印机喷头运动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以喷墨打印机的打印小车横向扫描的方向为x轴,打印小车纵向步进的方向为y轴,现有技术的喷墨打印设备的打印小车的x轴传动装置一般采用悬臂式结构,通过在横梁上来回扫描将墨滴喷射到打印介质上实现图像或文字的打印。如中国专利cn111376615a公开的一种悬臂梁式结构用打印小车,包括喷头底板,副墨盒固定支架,负压系统安装支架和电路板安装板,所述电路板安装板为后置电路板安装板,安装在喷头小车的后端,用来固定安装喷头控制板。上述现有技术中负压系统安装支架安装在悬臂梁上方,喷头底板位于打印平台的上方。再如中国专利cn105073427b公开的一种喷墨打印装置,该喷墨打印装置通过设置一带驱动机构的支架,将打印小车安装于导轨梁上,使支架沿导轨梁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打印小车沿导轨梁运动,通过设置在支架上的驱动机构驱动打印小车沿垂直于导轨梁的方向做相对运动。

上述现有技术中,随着打印介质越来越趋向大幅面生产,在对大幅面打印介质进行图文喷印时,为提高喷墨打印设备的工作效率,需要设置较多数量的喷头来同时进行打印工作,然而现有的打印小车的安装及传动方式需要成倍式增加喷头数量及加长小车悬臂,小车的结构跨距会变得较大而且重量也会随着增加,这使得悬臂的受力变重而使得打印小车的运行平稳性大打折扣,且打印小车长时间沿悬臂来回扫描还容易导致悬臂弯曲,不能很好的满足打印要求;当打印设备为多工位打印或产线化打印设备时,则要求每个工位所占尺寸尽可能缩小,以便缩短整个生产线的占地面积,而打印模块部分y向占据的尺寸为悬臂梁的尺寸加喷头底板的尺寸,悬臂梁的尺寸始终无法避免。

喷墨打印机的打印小车除需要在x轴方向进行扫描运动外,还需要沿y轴方向运动。目前,y轴传动方式两种,一种是通过控制安装打印小车的龙门装置沿y轴方向运动来实现打印小车的y轴运动,这种方式运动结构庞大,传动控制结构复杂,且占用体积过大;另外一种是直接控制打印小车进行y轴方向运动,如中国专利cn104647749a公开的一种打印机机头y轴运动结构,通过电机带动同步带运动,然后由同步带带动主动轮旋转,主动轮再带动与主动轮连接的主动轴转动,主动轴两边为同步带运动系统包括两条同步带和四个同步带轮,主动轴带动同步带做y方向的移动,y方向的运动滑块安装在滑杆上,并且和同步带连接,打印机x方向运动装置以及彩色打印机的机头安装在滑块上,当同步带运动的时候就会带动与同步带连接的滑块在滑杆上运动,从而带动打印机机头做y方向上的运动,上述现有技术方案结构复杂,传动链多,从而传动误差大,传动精度较难控制。

在打印不同厚度的介质时,必须调整打印小车距离打印介质的高度,从而保证喷头与打印介质之间的距离。现有技术中,调节小车的高度一般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采用手动方式调节小车高度,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容易误操作,精度也得不到保证,影响打印效果。自动调节的通过电机调整打印小车整体的高度来调整喷头与打印介质之间的距离,由于小车本身较重,小车的上升需要克服重力上升,并且小车下降时需要一定的拉力使小车下降平稳,使得小车的升降控制需使用较大功率的电机,而较大功率的电机往往也会相对体积较大而且重量较重,小车重量又进一步增加,使得小车在扫描过程的往复运动中的稳定性降低,从而影响打印的综合质量,另一方面,小车升降时需带动的重量越重,升降精度越难控制。

当打印小车内安装较多喷头时,由于喷头总质量较重,喷头底板的尺寸较大,无论是装配过程、加工制造误差或是自重原因,均可能导致喷头底板的位置倾斜,此时还需要对喷头底板进行角度调整,以保证喷头喷射点的落点位置准确。当打印喷头较多时,单独调整每个喷头的角度非常的耗时耗力,且统一性很难保证,则需要保证底板上喷头安装精度之外整体对整个底板进行角度调整,现有技术的打印小车的底板安装空间一般由后背板、左右侧板组装围合而成,若采用整体调整底板的角度的方法,拼接组装的支撑框架的刚性很难保证,容易变形,导致喷头的角度调整精度无法保证。

综上,现有技术中打印小车具有如下问题:

1)悬臂梁式的x轴传动装置的悬臂梁的尺寸影响整个x轴传动装置的尺寸,使得x轴传动装置占用面积大,且打印小车运动稳定性较难控制;

2)打印小车做升降运动时,手动调节方式增加劳动成本,且容易误操作,调节精度难以保证;自动调节方式时,打印小车的升降负载过大,升降精度较难控制,且使用大功率电机控制负责运动的同时也导致打印小车整体重量增加,又会影响打印小车沿x轴做扫描运动的稳定性;

3)打印小车沿y轴运动时,通过控制龙门装置沿y轴方向运动来实现打印小车的y轴运动方式,结构庞大,传动控制结构复杂;通过控制打印小车进行沿y轴运动的方式,结构复杂,传动链多,传动精度较难控制;

4)安装打印喷头的底板的整体角度调整精度很难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打印机喷头运动调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打印机喷头运动调整装置,包括打印小车、承载打印小车并且带动打印小车沿y轴运动的y轴传动装置、承载所述打印小车和所述y轴传动装置并且带动所述打印小车和y轴传动装置沿x轴运动的x轴传动装置;所述x轴传动装置包括用于承载打印小车和y轴传动装置的主框架、用于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和y轴传动装置运动及运动位置的第一控制装置、安装在主框架上方并且对打印小车的运动起导向作用的第一导向装置;所述主框架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y轴传动装置架设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上方;所述打印小车架设于所述y轴传动装置内,且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包括用于带动所述y轴传动装置运动的直线电机、用于检测y轴传动装置的运动位置的位置检测装置。

优选的,所述直线电机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侧面的直线电机定子、安装在所述y轴传动装置的一侧并与所述直线电机定子相互配合的直线电机动子;所述位置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侧面的磁栅、安装在所述y轴传动装置上的磁栅读头。

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包括用于限定所述y轴传动装置的行程起点位置和行程终点位置的安全行程控制装置、设于所述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上y轴传动装置运动行程极限位置的防撞装置;所述安全行程控制装置包括位置传感器,所述y轴传动装置上安装有与所述位置传感器相匹配的传感器挡片ii;所述防撞装置包括防撞块、安装在防撞块上且朝向所述y轴传动装置的缓冲件。

优选的,所述y轴传动装置包括位于下方起支撑作用的底框架、位于所述底框架的上方并可相对底框架水平移动的上框架以及与底框架和上框架相连接并可带动上框架水平移动的第二控制装置,所述底框架和所述上框架之间设有第二导向装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包括与所述底框架和所述上框架相连接的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与电机相连接;所述底框架上设有两个传感器,所述上框架上安装有传感器挡片i,所述传感器挡片i的有效工作部位位于两个所述传感器之间。

优选的,所述打印小车包括外框架、嵌套在外框架内的内框架、连接外框架和内框架并带动内框架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内框架可在所述外框架内上下移动,所述外框架和所述内框架之间设有第三导向装置。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所述外框架和所述内框架相连接的升降丝杆,所述升降丝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机。

优选的,所述调整装置还包括用于调整打印小车的水平旋转角度的角度调整装置。

优选的,所述角度调整装置包括设于上框架上的分别位于所述外框架一端的两侧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安装有锁紧螺钉,所述锁紧螺钉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外框架一端的两侧面上,所述角度调整装置还包括设于上框架上的定位销,所述外框架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定位销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销通过定位孔卡接固定在外框架上。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打印机喷头运动调整装置,x轴传动装置结构为双侧板支撑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导轨梁悬挂打印小车的结构支撑力更强,更不容易产生变形,使得打印效果更好,且打印小车架设于两个侧板之间,结构更加紧凑,可以使得打印小车沿y向的尺寸最接近于喷头底板的尺寸,即当打印小车的y向尺寸固定时,此种结构使得打印小车内可容置的打印喷头数量最多,从而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打印效率,且位置检测装置、安全行程控制装置、防撞装置的设置,使得传动控制更加的自动化、智能化、安全性更高。

y轴传动装置采用双层框架结构,使得打印小车在有限的尺寸范围内实现沿y轴方向一定距离的运动,结构简单、紧凑、设计巧妙,通过电机带动丝杆转动来实现上框架沿y轴的移动,传动链少,传动精度更高,传感器的设置使得安全性更高。

打印小车采用双层嵌套结构,将与喷头供墨直接相关的二级墨盒、喷头和喷头底板等零件安装在内框架上,其余零部件安装在外框架上,升降机构只进行内框架的高度调整,有效减轻了升降负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小车过重引起的升降精度控制难度大的问题,并且可以节省升降电机功率,从而可在电机选型时选取体积较小的电机,进而减少打印小车的整体负载,提高打印机的综合打印质量。

打印小车采用双层刚性框架,内框架内安装有喷头底板,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由后背板、左右侧板拼接组装的支撑框架来说,刚性更强,整体调整角度时不会发生支撑框架的变形,更便于喷头底板整体角度的调整,角度调整装置结构简单,便于调节,有效节省劳动成本。

此种打印机喷头运动调整装置将打印小车升降机构、y轴传动装置、x轴传动装置的传动负载逐层增加,将传动负载分别最小化,因此驱动装置也尽可能的实现体积和质量最小化,从而整体降低设备的体积和重量,使得控制精度最大限度的提高,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打印质量。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打印机喷头运动调整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双侧板之间架设打印小车的x轴传动结构,结构紧凑,支撑力强,可容置的喷头数量多,打印效率高,打印效果更好;

2)双层框架结构的y轴传动装置,结构简单、紧凑、传动链少、传动精度更高;

3)打印小车采用双层嵌套结构,结构精简、升降负载小、升降控制精度高;

4)打印小车的双层一体化框架结构,刚性更强,更便于喷头底板角度调整;

5)角度调整装置结构简单,便于调节,有效节省劳动成本;

6)打印小车升降机构、y轴传动装置、x轴传动装置采用层层嵌套的结构,设计巧妙,有效减轻负载,从而减轻设备重量,进而提高打印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x轴传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x轴传动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x轴传动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y轴传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第二控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打印小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升降机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角度调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角度调整装置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外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依次为:1、打印小车,11、外框架、,12、内框架,13、升降机构,131、升降丝杆,132、第二电机,133、旋拧把手,134、第二带轮,135、第一带轮,136、皮带,14、限位块,15、定位孔,2、x轴传动装置,21、主框架,211、第一侧板,212、第二侧板,213、拖链支架,22、第一导轨,23、第一滑块,24、第一控制装置,241、直线电机,2411、直线电机定子,2412、直线电机动子,242、位置检测装置,2421、磁栅,2422、磁栅读头,243、安全行程控制装置,2431、位置传感器,2432、传感器挡片ii,244、防撞装置,2441、防撞块,2442、缓冲件,3、y轴传动装置,31、底框架,311、平台,32、上框架,321、安装台,322、安装孔,33、第二控制装置,331、丝杆,332、电机,333、电机安装座,334、传感器,335、传感器挡片i,336、接近开关,4、角度调整装置,41、安装块,42、锁紧螺钉,43、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打印机喷头运动调整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打印小车1、承载打印小车1并且带动打印小车1沿y轴运动的y轴传动装置3、承载所述打印小车1和所述y轴传动装置3并且带动所述打印小车1和y轴传动装置3沿x轴运动的x轴传动装置2;所述x轴传动装置2包括用于承载打印小车1和y轴传动装置3的主框架21、用于控制所述打印小车1和y轴传动装置3运动及运动位置的第一控制装置24、安装在主框架21上方并且对打印小车1的运动起导向作用的第一导向装置;所述主框架21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侧板211和第二侧板21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侧板211和第二侧板212之间的支撑梁;所述y轴传动装置3架设与所述第一侧板211和第二侧板212的上方;所述打印小车1架设于所述y轴传动装置3内,且位于所述第一侧板211和第二侧板212之间。

本实施例中,如背景技术中所描述,以打印小车横向扫描的方向为x轴,打印小车纵向步进的方向为y轴,具体到本实施例中,x轴方向为x轴传动装置2的第一侧板211或第二侧板212所架设打印小车1移动的方向,y轴方向为在水平面内与x轴方向垂直的方向,打印小车1内安装有喷头底板和打印喷头,打印小车1架设于y轴传动装置3内,y轴传动装置3架设于x轴传动装置2的第一侧板211和第二侧板212上,通过第一控制装置24带动y轴传动装置沿x轴运动,从而带动打印小车1沿x轴运动,从而实现喷头沿x轴方向的扫描运动;这种双侧板夹小车的结构,可以使得打印模块整体的尺寸沿y向的尺寸最接近于喷头底板的尺寸,相比于现有技术减少了悬梁的尺寸,结构更加紧凑,更节省空间;同时,当打印模块的y向尺寸固定时,此种结构可以使得打印小车内可容置的打印喷头的数量最多,从而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打印效率;且双侧板对打印小车1的支撑力更强,强度更高,更不容易出现承载具有一定重量的打印小车来回长时间扫描后发生中间段弯曲变形的情况,使得打印质量更高;第一导向装置的设置使得y轴传动装置3和打印小车1的运动更加平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装置包括安装在第一侧板211和第二侧板212上方的第一导轨22、安装在y轴传动装置3下方的第一滑块23,所述第一导轨22与所述第一滑块23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211和/或第二侧板212的侧方设有拖链支架213。

进一步的,拖链支架213与所述第一侧板211和/或第二侧板212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211和第二侧板212均设有通槽,可以进一步减轻设备的重量。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图3所示,所述第一控制装置24包括用于带动所述y轴传动装置3运动的直线电机241、用于检测y轴传动装置3的运动位置的位置检测装置242。

进一步的,所述直线电机241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211或第二侧板212侧面的直线电机定子2411、安装在所述y轴传动装置3的一侧并与所述直线电机定子2411相互配合的直线电机动子2412;所述位置检测装置242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211或第二侧板212侧面的磁栅2421、安装在所述y轴传动装置3上的磁栅读头2422。

本实施例中,直线电机241具有结构简单、定位精度高、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随动性好、工作安全可靠、寿命长等优点,采用直线电机241驱动打印小车1沿x轴运动可以很好的保证控制精度,且基于本发明的双侧板的结构,采用直线电机驱动可以使得第一控制装置24的厚度最小化,无疑是基于双侧板结构的最优传动方案;磁栅2421具有检测精度高、硬度和耐磨度高、不易受外界温度和湿度影响的特点,可以保证位置检测精度。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参照图4所示,所述第一控制装置24包括用于限定所述y轴传动装置3的行程起点位置和行程终点位置的安全行程控制装置243、设于所述第一侧板211或第二侧板212上y轴传动装置3运动行程极限位置的防撞装置244;所述安全行程控制装置243包括位置传感器2431,所述y轴传动装置3上安装有与所述位置传感器2431相匹配的传感器挡片ii2432;所述防撞装置244包括防撞块2441、安装在防撞块2441上且朝向所述y轴传动装置3的缓冲件2442。

本实施例中,当传感器挡片ii2432到达所述位置传感器2431位置时,传感器将传输信号给直线电机241,从而停止打印小车1的运动,保证打印小车1沿x轴的运动在安全行程范围内。

当安全行程控制装置243故障或失效导致打印小车1超出安全行程范围后,设置在极限位置的防撞装置244可以进一步的加强安全防护功能,缓冲件2442将对打印小车1的运动进行缓冲并使得小车的速度减小,防撞块2441进一步起到阻挡作用,使得小车的速度减至最低,将失控运行的小车造成的安全后果降至最低。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3任一基础上,参照图5所示,所述y轴传动装置3包括位于下方起支撑作用的底框架31、位于所述底框架31的上方并可相对底框架31水平移动的上框架32以及与底框架31和上框架32相连接并可带动上框架32水平移动的第二控制装置33,所述底框架31和所述上框架32之间设有第二导向装置。

在特定的喷墨打印机的结构下,打印小车1除沿x轴的扫描运动外,还需要沿y轴方向进行微量的移动,以便增加墨滴的密度,从而提高打印图案的分辨率,本实施例提供的y轴传动装置3,采用双层框架结构,打印小车1安装在所述上框架2内,通过传动控制装置3带动上框架移动,从而使得打印小车在有限的尺寸范围内实现沿y轴方向一定距离的运动,结构简单、紧凑、设计巧妙;第二导向装置的设置使得y轴传动更加平稳。

进一步的,所述底框架31架设于所述第一侧板211和第二侧板212上方并可沿所述第一侧板211和第二侧板212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向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底框架31上端两侧的第二导轨和安装在所述上框架31下端两侧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导轨和所述第二滑块配合连接。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参照图6所示,所述第二控制装置33包括与所述底框架31和所述上框架32相连接的丝杆331,所述丝杆331的一端与电机332相连接;所述底框架31上设有两个传感器334,所述上框架32上安装有传感器挡片i335,所述传感器挡片i335的有效工作部位位于两个所述传感器334之间。

本实施例中,电机332通过带动丝杆331转动来实现上框架32沿y轴移动,从而带动打印小车1沿y轴运动,传动链少,传动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且传动精度容易控制,传动精度更高;电机332控制上框架32移动,从而带动传感器挡片i334移动,当传感器挡片i334运动至任一一个传感器335的位置时,即到达y轴传动的安全起始位置或安全终止位置,传感器335则传输信号给电机332,电机332控制上框架32停止移动,保证小车y轴运动控制在安全行程范围内,避免超出行程而导致的机构碰撞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底框架31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平台311,所述平台311上安装有电机安装座333,所述上框架32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安装台321,所述安装台321上设有安装孔322,所述丝杆331安装在电机安装座333和所述安装孔322内。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334安装于电机安装座333上。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335为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具有精度高、反应快、非接触等优点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传感器334相背端的侧方各设有一个接近开关336。接近开关336的设置起到对安全行程的双重保护作用,光电式传感器一般通过单片机进行软控制,容易因电磁干扰或程序问题而导致失效,接近开关一般通过电气原理硬控制,不容易被干扰或失效,当光电式传感器失效时,接近开关可以保证y轴传动控制在极限安全行程内,从而使得传动装置安全性更高。

实施例6: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参照图7所示,所述打印小车1包括外框架11、嵌套在外框架11内的内框架12、连接外框架11和内框架12并带动内框架12升降的升降机构13,所述内框架12可在所述外框架11内上下移动,所述外框架11和所述内框架12之间设有第三导向装置。

本实施例中,将与喷头供墨直接相关的二级墨盒、喷头和喷头底板等零件安装在内框架12上,其余零部件安装在外框架11上,升降机构13只进行内框架的高度调整,有效减轻了升降负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小车过重引起的升降精度控制难度大的问题;第三导向装置的设置使得打印小车1内升降机构运行更加平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导向装置包括设置在内框架12的后背板外侧两端的第三导轨、安装在所述外框架11后背板内侧的第三滑块,所述第三导轨与所述第三滑块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框架11和内框架12的前后侧板均设有通槽,所述外框架11和内框架12的左右侧板均设有凹槽,通槽和凹槽的设置可以减轻打印小车1的重量。

实施例7:

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参照图8所示,所述升降机构13包括与所述外框架11和所述内框架12相连接的升降丝杆131,所述升降丝杆13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机132。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机132与所述外框架1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外框架11上安装有电机安装座,所述第二电机132安装在电机安装座上,第二电机132与升降丝杆131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升降丝杆131的下部与内框架12连接。升降机构13工作时,第二电机132带动升降丝杆转动,从而使得内框架2上下移动,第二电机31可以有效的控制内框架12的升降精度。在实施例6中所述升降负载减轻的情况下,可以节省升降电机功率,从而可在电机选型时选取体积较小的电机,进而减少打印小车的整体负载,提高打印机的综合打印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机132与用于检测打印介质厚度的传感器连接,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打印介质的厚度参数传输给第二电机132,第二电机132根据厚度参数控制升降机构的升降高度,更加的自动化。

进一步的,参照图11所示,所述外框架11上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块14,更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14数量为二,形状为l形。限位块14的设置可以物理上限制升降机构的下降最低位置,避免小车与打印介质之间距离过近导致喷头刮伤或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外框架11上设有升降传感器,升降传感器的设置用于检测升降装置的升降高度,当升降装置到达最高点或最低点时均会传输信号至电机31,避免超出升降范围而导致机械结构损坏或喷头损坏。

实施例8:

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参照图6所示,所述外框架11上安装有旋拧把手133,所述旋拧把手133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带轮134,所述第二电机132与所述升降丝杆131之间连接有第一带轮135,所述第一带轮134与所述第二带轮134通过皮带136连接。

外框架11上的电机安装座上安装有把手安装座,旋拧把手133穿过把手安装座与第二带轮134相连接,此结构使得升降机构在具备电动升降功能的同时还具有手动升降的功能,手动升降可以在掉电等紧急情况下通过转动旋拧把手133来带动第二带轮134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带轮135转动,进而带动升降丝杆131转动,实现小车内部机构的升降。

实施例9: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参照图9所示,所述调整装置还包括用于调整打印小车的水平旋转角度的角度调整装置4。

进一步的,参照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角度调整装置4包括设于上框架32上的分别位于所述外框架11一端的两侧的安装块41,所述安装块41上安装有锁紧螺钉42,所述锁紧螺钉42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外框架11一端的两侧面上,所述角度调整装置4还包括设于上框架32上的定位销43,所述外框架11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定位销43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孔15,所述定位销43通过定位孔15卡接固定在外框架11上。

本实施例中,通过旋拧调整锁紧螺钉42调整锁紧螺钉42伸出安装块41的长度,从而使得外框架11在水平面内绕定位销43进行旋转,从而调整打印小车1的水平面的角度。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打印小车1采用双层刚性框架,内框架12内安装有喷头底板,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由后背板、左右侧板拼接组装的支撑框架来说,刚性更强,整体调整角度时不会发生支撑框架的变形,更便于喷头底板整体角度的调整,角度调整装置结构简单,便于调节,有效节省劳动成本。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打印机喷头运动调整装置,将打印小车升降机构13、y轴传动装置3、x轴传动装置2的传动负载逐层增加,将传动负载分别最小化,因此驱动装置也尽可能的实现体积和质量最小化,从而整体降低设备的体积和重量,使得控制精度最大限度的提高,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打印质量。

应该指出,上述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所相同的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所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在上面详细的说明中,参考了附图,附图形成本文的一部分。在附图中,类似的符号典型地确定类似的部件,除非上下文以其他方式指明。在详细的说明书、附图及权利要求书中所描述的图示说明的实施方案不意味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文所呈现的主题的精神或范围下,其他实施方案可以被使用,并且可以作其他改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