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会计审计用光敏印章的制作方法

2021-08-27 10:4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印章 用光 审计 会计
一种会计审计用光敏印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会计审计用光敏印章。



背景技术:

光敏印章是由一种特殊的化工合成材料,通过专用设备瞬间发出强光辐射,使材料表面发生光氧化及热交联作用从而制成的印章,光敏技术指的是利用光敏材料的感光特性进行印章制作的方法。具有无需印台、印泥,可反复注油,连续盖印、印迹清晰不变形;即盖即干,方便携带等特点。适当使用的情况下只要补充墨水,拥有高达万次以上的使用寿命,印迹不褪色。目前现有的会计审计用光敏印章一般采用可以添加油墨的结构设计,但是现有的光敏印章在使用过程层中,油墨用光需要添加时,用户往往不能够准确的把握油墨的添加量,加多了可能会造成溢墨,加少了,使用次数有限,需要经常添加,添加油墨时不是很方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会计审计用光敏印章。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会计审计用光敏印章,具有方便更换墨盒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会计审计用光敏印章,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端设置有手柄,所述外壳的内侧底部螺纹连接有内壳,所述内壳的底端设置有底盖,所述内壳的内部设置有储油垫,所述储油垫的底端设置有印垫,所述内壳的顶部设置有内塞机构,所述内壳的顶端且位于所述外壳的内侧设置有墨囊,所述墨囊的顶端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顶端通过弹簧一与所述外壳的内侧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墨囊的底端中间位置设置有封口塞。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会计审计用光敏印章优选的,所述内塞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内壳顶部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塞柱一,所述塞柱一的圆周外侧且位于所述阶梯孔的顶端设置有弹簧二。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会计审计用光敏印章优选的,所述塞柱一的顶端开设有锥形沉孔,所述锥形沉孔的底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流道一,所述塞柱一的底端为锥体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会计审计用光敏印章优选的,所述流道一的底端设置有流道二,且所述流道二远离所述流道一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塞柱一底部锥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会计审计用光敏印章优选的,所述墨囊的底端且位于所述封口塞的外侧设置有限位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会计审计用光敏印章优选的,所述封口塞包括开设在所述墨囊底部的锪孔,所述锪孔内侧滑动连接有塞柱二,所述塞柱二的顶部为锥体结构,所述塞柱二的圆周外侧且位于所述墨囊的底端设置有弹簧三,所述塞柱二的底部外圆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塞柱二内开设有y形流道,且所述y形流道的顶部延伸至所述塞柱二的顶部锥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内壳与外壳之间螺纹连接,从而方便了该会计审计用光敏印章的拆卸,方便更换墨囊,避免了添加油墨的麻烦,同时内塞机构与封口塞相配合使y形流道与流道一及流道二连通,使墨囊中的油墨可以流到储油垫中,还可以保持墨囊与储油垫的密封性,使该会计审计用光敏印章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外壳;2、手柄;3、内壳;4、底盖;5、储油垫;6、印垫;7、内塞机构;701、阶梯孔;702、塞柱一;703、弹簧二;704、锥形沉孔;705、流道一;706、流道二;8、墨囊;9、压板;10、弹簧一;11、封口塞;12、限位环;13、锪孔;14、塞柱二;15、弹簧三;16、固定环;17、y形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会计审计用光敏印章,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顶端设置有手柄2,所述外壳1的内侧底部螺纹连接有内壳3,所述内壳3的底端设置有底盖4,所述内壳3的内部设置有储油垫5,所述储油垫5的底端设置有印垫6,所述内壳3的顶部设置有内塞机构7,所述内壳3的顶端且位于所述外壳1的内侧设置有墨囊8,所述墨囊8的顶端设置有压板9,所述压板9的顶端通过弹簧一10与所述外壳1的内侧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墨囊8的底端中间位置设置有封口塞11。

本实施例中:通过内壳3与外壳1之间螺纹连接,从而方便了该会计审计用光敏印章的拆卸,方便更换墨囊,避免了添加油墨的麻烦,同时内塞机构7与封口塞11相配合使y形流道与流道一705及流道二706连通,使墨囊8中的油墨可以流到储油垫5中,还可以保持墨囊8与储油垫5的密封性。

如图2所示;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内塞机构7包括开设在所述内壳3顶部的阶梯孔701,所述阶梯孔70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塞柱一702,所述塞柱一702的圆周外侧且位于所述阶梯孔701的顶端设置有弹簧二703,所述塞柱一702的顶端开设有锥形沉孔704,所述锥形沉孔704的底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流道一705,所述塞柱一702的底端为锥体机构,所述流道一705的底端设置有流道二706,且所述流道二706远离所述流道一705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塞柱一702底部锥面。

本实施例中:在弹簧三15的作用下,塞柱一702的锥形面与阶梯孔701的底部锥面紧密接触,以堵塞流道二706,进而增加了内壳3的密封性。

如图3所示;

图3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墨囊8的底端且位于所述封口塞11的外侧设置有限位环12,所述封口塞11包括开设在所述墨囊8底部的锪孔13,所述锪孔13内侧滑动连接有塞柱二14,所述塞柱二14的顶部为锥体结构,所述塞柱二14的圆周外侧且位于所述墨囊8的底端设置有弹簧三15,所述塞柱二14的底部外圆设置有固定环16,所述塞柱二14内开设有y形流道17,且所述y形流道17的顶部延伸至所述塞柱二14的顶部锥面。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拧松内壳3使之与外壳1分离,取下用尽的墨囊,届时在弹簧三15的作用下,使塞柱二14向下移动,使塞柱二14的锥形面与锪孔13的锥面密切接触,进而使y形流道17堵塞,到达自动封闭墨囊8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实际使用时只需要将底盖4拿下,然后手握手柄2将印垫6均匀的按压在纸上即可,当需要更换墨囊8时,通过拧松内壳3使之与外壳1分离,取下用尽的墨囊,届时在弹簧三15的作用下,使塞柱二14向下移动,使塞柱二14的锥形面与锪孔13的锥面密切接触,进而使y形流道17堵塞,到达自动封闭墨囊8的效果,以增加墨囊8的密封性,然后将新的墨囊放置在内壳3的顶端,使限位环12位于阶梯孔701的顶部,届时通过拧紧外壳1时压板9挤压墨囊8,此时随着压板9的持续下压,使塞柱二14的底端与锥形沉孔704接触,使y形流道与流道一705及流道二706连通,使塞柱一702和塞柱二14同时挤压弹簧二703和弹簧三15,使塞柱二14的锥形面与锪孔13的锥面分离,塞柱一702的锥形面与阶梯孔701的底部锥面分离,进而使墨囊8中的油墨可以流到储油垫5中,同时在弹簧一10的作用下,可以保持压板9始终挤压墨囊8,使墨囊8与内塞机构7之间连接更加密切,可以有效防止漏墨的情况出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