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印刷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08-24 16:2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印刷 系统
印刷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系统。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印刷装置,该印刷装置具有:多个能够自转的心轴,设置于心轴转轮;喷墨印刷站,利用喷墨印刷在装接于心轴的无缝罐外表面的至少主体部形成印刷图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3277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如果设置供支承罐体的移动体通过的上侧的移动路径即上侧移动路径和下侧的移动路径即下侧移动路径,则在高度方向上的多个部位对罐体进行处理。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使供支承罐体并移动的移动体通过的上侧的移动路径与对该罐体进行处理的处理单元的位置关系不同于供支承罐体并移动的移动体通过的下侧的移动路径与对该罐体进行处理的处理单元的位置关系。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应用了本发明的印刷系统具备:移动体,支承罐体并移动;上侧移动路径,向横向延伸,供所述移动体向一个方向移动时通过;下侧移动路径,位于所述上侧移动路径的下方,向横向延伸,供所述移动体向所述一个方向的反方向移动时通过;以及图像形成单元,向由所述移动体支承的罐体进行图像形成,在比较所述移动体位于所述上侧移动路径时的该移动体的姿势和该移动体位于所述下侧移动路径时的该移动体的姿势的情况下,该移动体的上下反转。

在此,供所述移动体移动的移动路径形成为环状,作为环状的该移动路径的一部分,设有所述上侧移动路径和所述下侧移动路径。

另外,能够将如下内容作为特征:还具备沿所述环状的移动路径设置并引导所述移动体的引导部,所述移动体具有由所述引导部引导的被引导部以及插入所述罐体并支承该罐体的罐体支承部,在所述移动体位于所述上侧移动路径时,所述罐体支承部位于所述被引导部的上方,在所述移动体位于所述下侧移动路径时,所述罐体支承部位于所述被引导部的下方。

另外,能够将如下内容作为特征:在所述下侧移动路径的下方,设有沿该下侧移动路径的延伸方向排列配置且对所述罐体进行处理的多个处理单元。

另外,能够将如下内容作为特征:在所述上侧移动路径的上方,设有沿该上侧移动路径的延伸方向排列配置且对所述罐体进行处理的多个处理单元。

另外,能够将如下内容作为特征:在所述移动体位于所述上侧移动路径或所述下侧移动路径时,利用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向由该移动体支承的罐体进行图像形成。

另外,能够将如下内容作为特征:所述上侧移动路径与所述下侧移动路径以互相平行的关系配置。

另外,能够将如下内容作为特征:在将所述上侧移动路径和所述下侧移动路径向竖直方向下方投影的情况下,该上侧移动路径与该下侧移动路径重叠。

另外,能够将如下内容作为特征:在所述上侧移动路径的侧方和所述下侧移动路径的侧方这双方设有对由所述移动体支承的罐体进行处理的处理单元。

另外,能够将如下内容作为特征:环状的所述移动路径配置在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平面上。

另外,能够将如下内容作为特征:所述上侧移动路径和所述下侧移动路径形成为直线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供支承罐体并移动的移动体通过的上侧的移动路径与对该罐体进行处理的处理单元的位置关系不同于供支承罐体并移动的移动体通过的下侧的移动路径与对该罐体进行处理的处理单元的位置关系。

附图说明

图1是印刷系统的侧视图。

图2是对第一检查装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3是示出印刷系统的其他构成例的图。

图4是对第二检查装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5是从图1的箭头v方向观察第一喷墨头、第二喷墨头以及移动单元的情况的图。

图6是示出印刷系统的比较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印刷系统500的侧视图。

在印刷系统500设有供给罐体10的罐体供给部510。在该罐体供给部510中,对支承罐体10的支承构件20进行罐体10的供给(装配)。

具体而言,支承构件20形成为圆筒状,对筒状的罐体10插入该支承构件20,从而对支承构件20进行罐体10的供给。

并且,在印刷系统500设有多个作为一边支承罐体10一边移动的移动体的一个例子的移动单元550。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移动单元550装配有作为支承罐体10的罐体支承部的一个例子的支承构件20。罐体10被该支承构件20支承,与该移动单元550一同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示出了移动单元550支承1个罐体10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如后所述那样,在移动单元550载置多个罐体10,以使1个移动单元550支承多个罐体10。

在此,支承构件20形成为圆筒状,而且以能够周向旋转的状态被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能够周向旋转的该支承构件20支承罐体10,因此罐体10也以能够周向旋转的状态被支承。

罐体10形成为圆筒状,在一端设有开口部。另外,罐体10的另一端被封闭,在该另一端设有底部10a。支承构件20从该开口部插入罐体10。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作为使移动单元550移动的移动单元而发挥功能的移动机构560。在移动机构560设有进行移动单元550的引导的环状的引导构件561。

各个移动单元550被引导构件561引导,沿着预先决定的环状的移动路径即环状移动路径732进行环绕移动。随之,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于移动单元550的支承构件20也沿着该环状的环状移动路径732移动。

附带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引导部发挥功能的引导构件561沿着环状移动路径732设置,进行沿着该环状移动路径732移动的移动单元550的引导。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被支承构件20支承的罐体10沿着预先决定的环状的罐体移动路径800移动。

环状移动路径732(罐体移动路径800也同样)配置为其轴中心800c沿着水平方向。换言之,罐体移动路径800围绕沿着水平方向的轴中心800c配置。在此,该轴中心800c在与图1的纸面正交的方向上延伸。

附带而言,环状移动路径732配置在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平面上。换言之,环状移动路径732配置在沿着图1的纸面延伸的平面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构件20和罐体10以图中沿着与纸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轴中心800c为中心进行环绕移动。

在环状移动路径732设有:第一直线状移动路径910,从上方朝向下方且形成为直线状,第二直线状移动路径920,从下方朝向上方且形成为直线状。

在此,第一直线状移动路径910、第二直线状移动路径920沿竖直方向配置。另外,第一直线状移动路径910与第二直线状移动路径920以互相平行的关系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第一直线状移动路径910、第二直线状移动路径920这两条直线状移动路径,但也可以是其中任一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直线状移动路径910、第二直线状移动路径920沿着竖直方向配置,但第一直线状移动路径910、第二直线状移动路径920也可以设为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的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直线状移动路径910的总长等于第二直线状移动路径920的总长。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第一直线状移动路径910和第二直线状移动路径920向水平方向并且从第一直线状移动路径910所在侧向第二直线状移动路径920所在侧投影的情况下,两者重叠。

附带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第一直线状移动路径910和第二直线状移动路径920向水平方向并且向与轴中心800c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投影的情况下,两者重叠。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环状移动路径732设有沿横向(水平方向)延伸的移动路径即横向移动路径。附带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构成环状移动路径732的一部分的移动路径,设有横向移动路径。

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横向移动路径,设有上侧移动路径930和下侧移动路径940。上侧移动路径930、下侧移动路径940设为在上下方向上互相错开的状态。并且,上侧移动路径930、下侧移动路径940沿着横向(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且形成为直线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移动路径930的总长等于下侧移动路径940的总长。另外,上侧移动路径930与下侧移动路径940以互相平行的关系配置。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移动路径930位于下侧移动路径940的正上方,在将上侧移动路径930和下侧移动路径940向竖直方向下方投影的情况下,上侧移动路径930与下侧移动路径940重叠。

并且,上侧移动路径930设于环状移动路径732中的最上部的部分,下侧移动路径940设于环状移动路径732中的最下部的部分。

在上侧移动路径930中移动单元550向图中右方移动,在下侧移动路径940中移动单元550向图中左方移动。

附带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侧移动路径930中移动单元550向一个方向移动,在下侧移动路径940中移动单元550向该一个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

并且,在环状移动路径732设有:第一连接路径950,将上侧移动路径930与第一直线状移动路径910连接;以及第二连接路径960,将第一直线状移动路径910与下侧移动路径940连接。

另外,在环状移动路径732设有:第三连接路径970,将下侧移动路径940与第二直线状移动路径920连接;以及第四连接路径980,将第二直线状移动路径920与上侧移动路径930连接。

第一连接路径950~第四连接路径980均形成为具有曲率而且呈1/4圆周的圆弧。

在此,第一连接路径950、第二连接路径960形成为随着向移动单元550的移动方向下游侧前进而下降。

另外,第三连接路径970、第四连接路径980形成为随着向移动单元550的移动方向下游侧前进而上升。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移动单元550在第一连接路径950、第一直线状移动路径910、第二连接路径960移动时,移动单元550向下方移动。

另外,在移动单元550在第三连接路径970、第二直线状移动路径920、第四连接路径980移动时,移动单元550向上方移动。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第一检查装置92。

第一检查装置92进行罐体10的检查,其是对位于第二直线状移动路径920的移动单元550所支承的罐体10的处理的一个例子。

具体而言,第一检查装置92进行罐体10是否变形的检查。

更具体而言,如图2(说明第一检查装置92的图)所示,在第一检查装置92设有光源92a。

光源92a设于罐体10的一方的端部侧,射出沿着罐体10的外周面且沿着罐体10的轴向前进的激光。并且,在罐体10的另一方的端部侧设有接受来自光源92a的激光的受光部92b。

若罐体10的一部分如附图标记3a所示地变形,则激光被遮挡,受光部92b不会接受到激光。由此,感测到罐体10的变形。

然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检查装置92判断罐体10不满足预先决定的条件的情况(判断罐体10变形的情况)下,第一排出机构93(参照图1)将该罐体10向印刷系统500的外部排出。

在此,第一排出机构93设于第四连接路径980的侧方(侧方且环状移动路径732的外侧),在移动单元550位于第四连接路径980时,进行由该移动单元550支承的罐体10的排出。

第一排出机构93中,对形成为圆筒状的支承构件20的内部供给压缩空气,罐体10向轴向(与图1的纸面正交的方向)移动。

并且,罐体10的底部10a(被封闭侧的端部)被未图示的吸引构件吸引。然后,在该吸引构件的作用下,向印刷系统500的外部输送罐体10,向印刷系统500的外部排出罐体10。

在第一排出机构93的下游侧设有喷墨印刷部700。

作为图像形成单元的一个例子的喷墨印刷部700使用喷墨印刷方式,向从上游侧移动来的罐体10的外表面10x(外周面)进行图像形成。

附带而言,向由移动单元550支承的罐体10进行图像形成。

附带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由喷墨印刷部700进行图像形成时,移动单元550依次从喷墨印刷部700的上游侧向该喷墨印刷部700移动(参照箭头1a)。

然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移动单元550上的罐体10利用喷墨印刷部700进行图像形成。

在此,利用喷墨印刷方式进行图像形成是指,通过从喷墨头11喷出油墨并使该油墨附着于罐体10来进行的图像形成。

在利用喷墨印刷方式进行的图像形成中,能够使用公知的方式。具体而言,例如能够使用压电方式、热(气泡)方式、连续方式(continuousmethod)等。

在喷墨印刷部700的下游侧设有作为固化单元的一个例子的光照射部750。

光照射部750具备光源(未图示),对利用喷墨印刷部700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罐体10的外表面10x照射光,使形成在外表面10x的图像固化。

在喷墨印刷部700使用紫外线固化型的油墨形成图像。附带而言,在喷墨印刷部700使用活性放射线固化型油墨形成图像。

在光照射部750对所形成的该图像照射紫外线等光。由此,形成在罐体10的外表面10x的该图像固化。

在光照射部750的下游侧,设有作为利用喷墨印刷部700进行形成在罐体10的外表面10x的图像的检查的检查单元的一个例子的第二检查装置300。

第二检查装置300进行罐体10的检查,其是对位于第一直线状移动路径910的移动单元550所支承的罐体10的处理的一个例子。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直线状移动路径910的侧方和第二直线状移动路径920的侧方这双方,设有进行罐体10的检查的检查装置(第一检查装置92、第二检查装置300)。

附带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直线状移动路径910的侧方和第二直线状移动路径920的侧方这双方,设有进行对罐体10的处理的处理单元。

像这样,在第一直线状移动路径910的侧方和第二直线状移动路径920的侧方这两方设置处理单元的情况下,与仅在一方的侧方设置处理单元的情况相比,会进一步谋求印刷系统500的占有面积的降低。

在此,例如,如果仅在一方的侧方设置处理单元,并将预定设于另一方的侧方的处理单元设于例如上侧移动路径930的侧方等,则上侧移动路径930的总长增大,随之,附图标记1e所示的方向上的印刷系统500的尺寸变大。而且,该情况下,印刷系统500的占有面积变大。

相对于此,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在第一直线状移动路径910的侧方和第二直线状移动路径920的侧方这双方设置处理单元的情况下,能够减小附图标记1e所示的方向上的印刷系统500的尺寸,能够减小印刷系统500的占有面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罐体10的移动方向上,在保护层形成部770(后述)的上游侧设有第二检查装置30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利用保护层形成部770向罐体10进行涂料的附着之前,进行形成在罐体10的图像的检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墨印刷部700、光照射部750配置在上侧移动路径930的侧方。

并且,在罐体10的移动方向上,在第二检查装置300的下游侧设有作为将位于罐体移动路径800上的罐体10从印刷系统500(罐体移动路径800)排出的排出单元的一个例子的第二排出机构400。

第二排出机构400将第二检查装置300的检查结果为满足预先决定的条件的检查结果的罐体10从印刷系统500排出。换言之,第二排出机构400将在所形成的图像产生了缺陷的所谓不良罐从印刷系统500排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直线状移动路径910的侧方设有第二检查装置300,在下侧移动路径940的侧方设有第二排出机构400,在第二检查装置300与第二排出机构400之间设有第二连接路径960。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移动单元550在该第二连接路径960移动的过程中,利用第二检查装置300进行解析处理,在移动单元550在第二连接路径960移动的过程中,输出第二检查装置300的检查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一检查装置92也是同样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移动单元550在第四连接路径980移动的过程中,利用第一检查装置92进行解析处理,在移动单元550在第四连接路径980移动的过程中,输出第一检查装置92的检查结果。

在第二排出机构400中,与第一排出机构93同样地,对形成为圆筒状的支承构件20的内部供给压缩空气,罐体10向轴向(与图1的纸面正交的方向)移动。

并且,罐体10的底部10a(被封闭侧的端部)被未图示的吸引构件吸引。然后,在该吸引构件的作用下,向印刷系统500的外部输送罐体10,向印刷系统500的外部排出罐体10。

附带而言,向罐体移动路径800的外部输送罐体10,向罐体移动路径800的外部排出罐体10。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罐体10的移动方向上,在第二排出机构400的下游侧设有保护层形成部770。

在利用喷墨印刷部700向罐体10进行图像形成之后,作为涂料附着单元的一个例子的保护层形成部770使透明的涂料附着于罐体10的外表面10x。

更具体而言,保护层形成部770使在外周面保持有涂料的辊状构件701接触罐体10的外表面10x,使透明的涂料附着于该外表面10x。

附带而言,保护层形成部770使透明的涂料附着于利用喷墨印刷部700形成的图像上,形成覆盖该图像的透明的层。由此,在罐体10的最外层形成透明的保护层。

在保护层形成部770的下游侧,设有从支承构件20进行罐体10的卸除的卸除部780(罐体排出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该卸除部780从支承构件20进行罐体10的拆卸,将罐体10向印刷系统500的外部排出。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下侧移动路径940的侧方(下方)设有对罐体10进行处理的第二排出机构400、保护层形成部770、卸除部780、罐体供给部510。

附带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下侧移动路径940的下方设有沿着下侧移动路径940的延伸方向排列配置且对罐体10进行处理的多个处理单元。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侧移动路径930的侧方(上方),也设有对罐体10进行处理的喷墨印刷部700、光照射部750。

附带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侧移动路径930的上方,设有沿着上侧移动路径930的延伸方向排列配置且对罐体10进行处理的多个处理单元。

在本实施方式中,像这样,在上侧移动路径930的侧方和下侧移动路径940的侧方这双方,设有对罐体10进行处理的处理单元。

在此,如本实施方式所述,在对罐体10形成图像之后使透明的涂料附着于该图像上的情况下,有时在图像形成时产生的图像的缺陷会不易醒目。

附带而言,即使在利用喷墨印刷部700形成的图像的一部分存在例如墨点缺失等缺陷,若使涂料附着,则该缺陷不易醒目,该缺陷不易被第二检查装置300感测。

与此相对,如本实施方式所述,在保护层形成部770的上游侧设置第二检查装置300,在利用保护层形成部770向罐体10进行涂料的附着之前进行图像的检查的情况下,更容易感测到图像的缺陷。

附带而言,在利用保护层形成部770向罐体10进行涂料的附着之前进行图像的检查的情况下,在无涂料附着的状态下进行检查,因此更容易感测图像的缺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喷墨头11向罐体10进行图像形成,但是向罐体10的图像形成也可以使用凸版等版式来进行。

而且,如果该情况下(用版式进行印刷的情况下)也与上述同样地,在进行涂料的附着之前进行图像的检查,则也更容易感测到图像的缺陷。

接着,对喷墨印刷部700进行说明。

图1所示的喷墨印刷部700配置在上侧移动路径930的上方(侧方),向位于上侧移动路径930的移动单元550所支承的罐体10进行图像形成。

在喷墨印刷部700设有在图中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多个喷墨头11。设有该多个喷墨头11的部分能够作为向罐体10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单元。

具体而言,在喷墨印刷部700设有:第一喷墨头11c,喷出青色的油墨;第二喷墨头11m,喷出品红色的油墨;第三喷墨头11y,喷出黄色的油墨;第四喷墨头11k,喷出黑色的油墨。

以下的说明中,在不特别区分第一喷墨头11c~第四喷墨头11k的情况下,仅称为“喷墨头1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设有4个喷墨头11的情况,但还可以进一步设置喷出企业颜色(corporatecolor)等的特色的油墨的喷墨头11、用于形成白色的层的喷墨头11。

在此,第一喷墨头11c~第四喷墨头11k的4个喷墨头11使用紫外线固化型的油墨向罐体10进行图像形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罐体10以躺倒状态移动(罐体10以罐体10的轴向为水平状态的状态移动),罐体10的外表面10x的一部分朝向竖直方向的上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该外表面10x的上方向下方喷出油墨,向罐体10的外表面10x进行图像形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单元550停止在各喷墨头11的下方,向移动单元550上的罐体10进行油墨的喷出,向罐体10进行图像形成。

然后,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向罐体10的图像形成结束时,移动单元550向下1个位于下游侧的喷墨头11移动,用该喷墨头11进一步向罐体10进行图像形成。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这4个喷墨头11以在罐体10的移动方向上排列的状态配置。另外,4个喷墨头11各自沿着与罐体10的移动方向正交(交叉)的方向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罐体10从这4个喷墨头11的下方通过的过程中,从上方对罐体10喷出油墨,在罐体10形成图像。

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单元550停止在所设置的多个喷墨头11的各自的设置部位。

然后,各喷墨头11向罐体10进行油墨的喷出,对罐体10形成图像。需要说明的是,在用各喷墨头11进行图像形成时,罐体10周向旋转。

作为移动体的一个例子的移动单元550各自以预先决定的移动速度进行移动。

另外,各个移动单元550停止在罐体供给部510、第一检查装置92、第一排出机构93、各喷墨头11、光照射部750、第二检查装置300、第二排出机构400、保护层形成部770、卸除部780的每一个。

另外,在第一检查装置92、各喷墨头11、光照射部750、第二检查装置300、保护层形成部770等的设置部位,移动单元550上的罐体10以预先决定的旋转速度向周向进行旋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系统500中,设置有比位于印刷系统500内的罐体10的个数多的移动单元550。并且,移动单元550围绕轴中心800c移动。

在移动机构560设有进行移动单元550的引导的环状的引导构件561。在该引导构件561的内部设有电磁铁(未图示)。

并且,在移动单元550设置有永久磁铁(未图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线性机构进行移动单元550的移动。

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系统500中设有控制部900,控制部900控制向上述的电磁铁的通电,生成磁场,使各个移动单元550移动。需要说明的是,控制部900由被程序控制的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构成。

如图1所示,在移动单元550设有作为由引导构件561引导的被引导部的一个例子的台座部551。该台座部551接触引导构件561,利用该引导构件561决定台座部551的移动方向。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台座部551设置有永久磁铁(未图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由设于引导构件561的电磁铁产生的磁场和设于移动单元550的台座部551的永久磁铁,对移动单元550产生推进力,移动单元550沿着环状移动路径732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的移动单元550设有:圆筒状的支承构件20,支承罐体10;以及固定用构件(未图示),用于将该支承构件20固定于台座部551。

支承构件20形成为圆筒状,通过形成于罐体10的开口部而插入罐体10,支承该罐体10。另外,支承构件20以躺倒状态(沿着水平方向的状态)配置。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罐体10也以躺倒状态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罐体10到达各喷墨头11时,从各个喷墨头11向位于下方的罐体10进行油墨的喷出。由此,在罐体10的外表面10x形成图像。

光照射部750配置在喷墨印刷部700的下游侧,对罐体10照射作为光的一个例子的紫外线。由此,形成在罐体10的外表面(外周面)10x的图像(利用喷墨印刷部700形成的图像)固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向罐体10进行图像形成时,可以使用热固型的油墨,在该情况下,例如在设有光照射部750的部位不设置光源而设置热源。

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单元550每当到达各喷墨头11的下方则停止。换言之,移动单元550停止在预先决定的各个停止部位。

然后,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作为图像形成单元的一个例子的喷墨头11对停止在该预先决定的停止部位的移动单元550所保持的罐体10的外表面10x形成图像。

更具体而言,在喷墨头11的各个设置部位,在支承构件20(罐体10)周向旋转的状态下,从喷墨头11进行油墨的喷出,在罐体10的外表面10x形成图像。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油墨的喷出开始后支承构件20旋转360°时,停止油墨的喷出。由此,在罐体10的外表面10x的周向上的整个区域形成图像。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1中示出的支承构件20沿着与图1的纸面正交的方向配置。换言之,支承构件20以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

另外,支承构件20沿着与移动单元550的移动方向正交(交叉)的方向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墨头11位于罐体10的上方,从上方对罐体10喷出油墨。

在该情况下,与喷墨头11配置在罐体10的侧方、罐体10的下方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作用于从喷墨头11喷出的油墨的液滴的重力的影响,提高罐体10中的油墨附着位置的精度。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侧移动路径930(水平方向移动路径)的侧方(上方)设有喷墨印刷部700(多个喷墨头11)。

由此,与在曲线状部(例如,第一连接路径950~第四连接路径980这样的具有曲率的路径)的侧方设置喷墨印刷部700(多个喷墨头11)的情况相比,易于提高形成在罐体10的图像的质量。

在此,在曲线状部的侧方设置喷墨头11的情况下,例如,如图3(示出印刷系统500的其他构成例的图)所示,喷墨头11的姿势在每个喷墨头11均不同。

在该情况下,与喷墨头11的姿势一致的情况相比,所形成的图像的质量容易降低,如在每个喷墨头11形成的图像之间产生位置偏移等。

与此相对,当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在直线状部(上侧移动路径930(水平方向移动路径))的侧方设置喷墨印刷部700时,易于使多个喷墨头11的姿势一致,抑制所形成的图像的质量的降低。

附带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移动单元550位于水平方向移动路径时,作为图像形成单元的喷墨印刷部700成为向罐体10进行图像形成的结构,在该情况下,易于抑制所形成的图像的质量的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上侧移动路径930的侧方设置喷墨印刷部700的情况,但并非排除了在下侧移动路径940的侧方设置喷墨印刷部700的情况。在下侧移动路径940的侧方设置喷墨印刷部700的情况下同样也易于使多个喷墨头11的姿势一致,抑制所形成的图像的质量的降低。

图4是对第二检查装置300进行说明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检查装置300设有作为对形成在罐体10的外表面10x的图像进行拍摄的拍摄单元的一个例子的拍摄装置310。

拍摄装置310例如构成为包括ccd(chargecoupleddevice;电荷耦合器件)等拍摄用元件。并且,在第二检查装置300设有射出照射于罐体10的光的光源320。

第二检查装置300对由拍摄装置310得到的图像进行解析,进行形成在罐体10的外表面10x的图像的检查。

更具体而言,第二检查装置300例如通过比较由拍摄装置310得到的图像和预先登记的基准图像,由此进行形成在罐体10的外表面10x的图像是否存在缺陷的检查。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移动单元550位于形成为直线状的第一直线状移动路径910时,使用拍摄装置310,拍摄形成在该移动单元550上的罐体10的外表面10x的图像。

附带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移动单元550位于第一直线状移动路径910时,利用第二检查装置300进行形成在罐体10的外表面10x的图像的检查。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在罐体10位于具有曲率的第一连接路径950等时进行罐体10的检查(罐体10的拍摄)的情况相比,会提高罐体10的图像的检查的精度。

在此,在环状移动路径732中的具有曲率的部分,移动单元550(罐体10)的停止位置的精度容易降低。

在该情况下,使用拍摄装置310对罐体10进行拍摄时的罐体10的位置容易产生偏差,由于该偏差,容易导致图像的检查精度的降低。

与此相对,在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在罐体10位于第一直线状移动路径910时进行罐体10的检查(拍摄)的情况下,不易产生罐体10的位置的偏差,容易提高罐体10的图像的检查的精度。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在罐体10的移动方向中,作为排出单元的一个例子的第二排出机构400配置在作为涂料附着单元的一个例子的保护层形成部770的上游侧。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不良罐,在进行涂料的附着之前,会从印刷系统500排出。在该情况下,与即使不良罐也进行涂料的附着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所使用的涂料的量。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检查装置300对利用光照射部750进行固化之后的图像、即涂料附着于该图像上之前的该图像进行检查。

附带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罐体10的移动方向上,第二检查装置300配置在光照射部750的下游侧且配置在保护层形成部770的上游侧,对利用光照射部750进行了固化且涂料涂敷在其表面之前的图像进行检查。

在此,在实施图像的固化之前进行该图像的检查的情况下,恐怕会导致在检查之后图像发生变化,图像的状态发生改变的情况。另外,若在涂料涂敷在图像的表面之后进行图像的检查,则如上所述,在形成图像时产生的图像的缺陷不易醒目,该缺陷不易被感测。

与此相对,若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对利用光照射部750进行了固化且涂料涂敷在其表面之前的图像进行检查,则能够抑制在检查之后图像发生变化的情况,并且能够更高精度地感测图像中产生的缺陷。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直线状移动路径910、第二直线状移动路径920沿上下方向配置,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实现兼顾对罐体10的处理的精度的提高以及印刷系统500的占有面积的降低。

在此,在移动单元550位于第一直线状移动路径910、第二直线状移动路径920等直线状的移动路径上时对罐体10进行处理的情况下,与在移动单元550位于具有曲率的移动路径上时对罐体10进行处理的情况相比,可抑制因移动单元550的位置的精度引起的处理的精度的降低。

因此,对罐体10的处理优选在移动单元550位于直线状的移动路径时进行。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直线状的移动路径还设有上侧移动路径930、下侧移动路径940,可以考虑在该上侧移动路径930、下侧移动路径940的侧方设置第一检查装置92、第二检查装置300的方案。

然而,在该情况下,符号1e所示的方向上的印刷系统500的尺寸变大,印刷系统500的占有面积容易变大。

与此相对,若像本实施方式这样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直线状移动路径910、第二直线状移动路径920的侧方设置第一检查装置92、第二检查装置300,则能够抑制检查的精度的降低,并且减小符号1e所示的方向上的印刷系统500的尺寸(能够减小印刷系统500的占有面积)。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第一直线状移动路径910的侧方和第二直线状移动路径920的侧方这双方设有对罐体10进行处理的处理单元。

具体而言,在第一直线状移动路径910的侧方设有第二检查装置300,在第二直线状移动路径920的侧方设有第一检查装置92。

在此,例如也可以考虑在第二直线状移动路径920的侧方不设置第一检查装置92等处理单元,仅在第一直线状移动路径910的侧方设置处理单元的方案。附带而言,也可以考虑仅在设有2个的直线状移动路径各自的侧方中的一方的侧方设置处理单元的方案。

然而,在该情况下,成为预定设于另一方的侧方的处理单元例如设于上侧移动路径930的侧方的形式,在该情况下,上侧移动路径930的总长变大,随之,印刷系统500的占有面积容易变大。

与此相对,若像本实施方式这样在第一直线状移动路径910的侧方和第二直线状移动路径920的侧方的双方设置处理单元,则与仅在一方的侧方设置处理单元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印刷系统500的占有面积。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侧移动路径930的侧方和下侧移动路径940的侧方这双方设有对罐体10进行处理的处理单元,由此也能够减小印刷系统500的占有面积。

附带而言,与仅在上侧移动路径930的侧方和下侧移动路径940的侧方的一方的侧方设置处理单元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印刷系统500的占有面积。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在比较移动单元550位于上侧移动路径930时的移动单元550的姿势和移动单元550位于下侧移动路径940时的该移动单元550的姿势的情况下,移动单元550的上下反转(颠倒)。附带而言,移动单元550的顶底反转。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移动单元550位于上侧移动路径930时,支承构件20位于作为被引导部的台座部551的上方,在移动单元550位于下侧移动路径940时,支承构件20位于台座部551的下方。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容易向上侧移动路径930的侧方和下侧移动路径940的侧方这双方进行处理单元的设置。

在此,例如,像图6(示出印刷系统500的比较例的图)所示这样,在移动单元550位于下侧移动路径940时支承构件20位于台座部551的上方的结构中,难以向下侧移动路径940的侧方(下方)设置处理单元。

附带而言,虽然在该比较例中是保持移动单元550的姿势地使移动单元550循环移动的结构,但在该结构中,难以向下侧移动路径940的下方设置处理单元。

与此相对,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在移动单元550上下反转的结构中,可向下侧移动路径940的下方进行处理单元的设置,使得容易向上侧移动路径930的侧方和下侧移动路径940的侧方这双方进行处理单元的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所示的比较例中姑且也能够在符号6a所示的部分设置处理单元,但在该情况下成为处理单元位于环状的移动路径的内侧的形式,不易进行该处理单元的维护等。

图5是从图1的箭头v方向观察第一喷墨头11c、第二喷墨头11m以及移动单元550的情况的图。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中,对于位于第二喷墨头11m的正下方的移动单元550,省略图示。

虽然在图1中省略了图示,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在移动单元550所停止的各个停止部位p设有作为使罐体10旋转的驱动源的一个例子的伺服电机m。

附带而言,在移动单元550的环状移动路径732的旁边设有使由移动单元550支承的罐体10旋转的伺服电机m。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罐体10旋转的驱动源(伺服电机m)未设于移动单元550,而设于印刷系统500的主体侧。

附带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使罐体10旋转的驱动源未设于移动单元550,而设于不同于移动单元550的部位。

由此,移动单元550重量变轻,因移动单元550的移动引起的印刷系统500的摇晃变小。

在此,若驱动源设于移动单元550且移动单元550的重量大,则移动单元550停止等时的印刷系统500的摇晃容易变大。而且,在该情况下,喷墨头11等摇晃,容易导致画质的降低。

与此相对,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在将驱动源设于印刷系统500的主体侧的结构中,可谋求移动单元550的轻量化,移动单元550停止等时的印刷系统500的摇晃变小。

如图5所示,在移动单元550设有台座部551。

并且,在该台座部551上设有2个罐体10。支承构件20插入到该罐体10的各自的内部,罐体10被该支承构件20支承。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对1个移动单元550设有2个罐体10的情况作为一个例子进行说明,但也可以在1个移动单元550设置3个以上罐体10。

另外,在移动单元550设有用于向罐体10传递旋转驱动力的传递轴555,在本实施方式中,来自伺服电机m的旋转驱动力经由该传递轴555传递至罐体10。

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与各个支承构件20接触且使支承构件20旋转的旋转齿轮556。

利用传递轴555使该旋转齿轮556旋转,由此罐体10周向旋转。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于各个移动单元550的2个罐体10向同方向旋转。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从驱动源即伺服电机m向移动单元550的驱动力传递通过所谓磁耦合器(magnetcoupling)进行。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伺服电机m侧(印刷系统500的主体侧)设有通过伺服电机m旋转的驱动源侧旋转体581。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移动单元550侧设有与传递轴555在同轴上配置的移动体侧旋转体582。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驱动源侧旋转体581向移动体侧旋转体582传递驱动力,从而罐体10旋转。

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磁力从而使移动体侧旋转体582与驱动源侧旋转体581同步旋转,从驱动源侧旋转体581向移动体侧旋转体582传递驱动力。

附带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驱动源侧旋转体581和移动体侧旋转体582的一方或双方设有磁铁,在另一方设有被该磁铁吸引的被吸引体。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由磁铁产生的磁力,进行与驱动源侧旋转体581同步的移动体侧旋转体582的旋转。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移动体侧旋转体582旋转时,传递轴555与之相应地旋转,随之,罐体10周向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驱动力从驱动源侧旋转体581向移动体侧旋转体582传递时(在移动单元550停止在停止部位p时),如图5所示,驱动源侧旋转体581与移动体侧旋转体582互相对置配置。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此时,驱动源侧旋转体581与移动体侧旋转体582以不接触的状态配置。

在此,在像这样不接触的情况下,可抑制驱动源侧旋转体581与移动体侧旋转体582接触而导致的移动单元550的位移,抑制因移动单元550的位移引起的图像的形成位置的偏移。

[其他]

在上述中,使用所谓线性机构使移动单元550移动,但移动单元550的移动不限于线性机构,例如也可以将移动单元550装配于无端状(环形)的构件(带、链条等构件),通过使该无端状的构件环绕移动来进行。

另外,例如也可以在各个移动单元550设置用于使移动单元550移动的电机等驱动源,使移动单元550自主移动。

另外,在上述中示出了在喷墨头11的设置部位设有驱动源(伺服电机m)的情况,但是该驱动源也设于第一检查装置92(参照图1)、光照射部750、第二检查装置300、保护层形成部770等其他部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其他部位也会利用与移动单元550分开设置的驱动源来进行罐体10的旋转。

另外,在上述中,将驱动源侧旋转体581与移动体侧旋转体582以不接触的状态配置的情况作为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使驱动源侧旋转体581与移动体侧旋转体582接触,通过互相接触的驱动源侧旋转体581、移动体侧旋转体582进行向罐体10的驱动力的供给。

另外,在上述中将用于使罐体10旋转的驱动源(伺服电机m)设于移动单元550以外的部位,但也可以将用于使罐体10旋转的驱动源设于移动单元55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说明了移动单元550的上下反转的结构。

在此,在移动单元550的上下反转时,需要使移动单元550以预先决定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使该旋转轴为中心的旋转的方案存在多个方案。

具体而言,在图1所示的形态中,使移动单元550以与图5所示的传递轴555平行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附带而言,在图1所示的形式中,使移动单元550以与罐体10的轴向平行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

移动单元550的旋转方案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移动单元550以沿着图5的附图标记5x所示的方向延伸的旋转轴(未图示)为中心进行旋转。换言之,也可以使移动单元550以沿着与罐体10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更具体而言,也可以使移动单元550向图5的符号5y所示的方向进行旋转。

附图标记说明:

10:罐体;500:印刷系统;550:移动单元;700:喷墨印刷部;732:环状移动路径。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