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包埋盒打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8-24 16:1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打印 装置 设备 包埋盒
包埋盒打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埋盒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包埋是利用包埋剂(可以是有机塑料、金属等)将需包埋的材料粉末或其他块体结构包裹起来以提供性能支撑或化学保护的过程。在医用领域上,常需要从病患身上取出活体组织置于包埋盒中进行脱水、包埋等处理,处理时一批包埋盒一起放入脱水机,因此必须对每一个包埋盒进行标记以免发生混淆。

市面上的包埋盒包括待打印面和底面,待打印面一般与底面呈45°角度或30°角度,而现有的包埋盒打印装置在对包埋盒进行标记打印时,打印头的角度固定,只能适用于一种角度的包埋盒打印,即现有的包埋盒打印装置无法兼容多种角度,适用范围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埋盒打印装置,其结构简单,包埋盒的打印角度可调,适用范围广。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包埋盒打印装置,包括:

基座;

打印组件,用于对包埋盒的待打印侧面打印,所述打印组件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一侧;

翻转组件,用于支撑所述包埋盒,所述翻转组件具有初始位置和打印位置,所述翻转组件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翻转组件可绕转动轴线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不同角度至不同的打印位置;当所述翻转组件位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包埋盒可以安装于所述翻转组件上或从所述翻转组件移出,当所述翻转组件位于所述打印位置时,所述包埋盒的待打印面正对所述打印组件。

作为包埋盒打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翻转组件包括:

翻转板,所述翻转板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

压板,所述压板通过预压机构与所述翻转板连接,所述压板与所述翻转板之间间隔以形成容纳所述包埋盒的容纳通道,所述预压机构用于将所述包埋盒夹紧在所述压板和所述翻转板之间。

作为包埋盒打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翻转板通过转轴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与驱动件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翻转板绕所述转动轴线转动,所述转动轴线与所述转轴的中心轴线重合。

作为包埋盒打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沿垂直于所述包埋盒的输送方向所述翻转板的相对的两侧设置有侧板,所述包埋盒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

作为包埋盒打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预压机构包括预压杆和弹性件,所述预压杆的一端与所述侧板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压板上的避让孔或避让缺口与限位部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限位部和所述压板之间,所述弹性件始终具有驱动所述压板朝向所述翻转板移动的趋势。

作为包埋盒打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纳通道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沿所述包埋盒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翻转板的一侧并邻近于所述进口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包埋盒由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基座之间的区域进入到所述容纳通道内。

作为包埋盒打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翻转板上贯穿开设有供所述转轴安装的第一通孔,所述翻转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限制所述转轴和所述翻转板发生相对转动的防转机构。

作为包埋盒打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转机构包括防转平面和防转杆,所述防转平面设置在所述转轴的侧壁上,所述第二通孔为螺纹孔,所述防转杆外周设置螺纹,所述防转杆旋拧在所述螺纹孔内,且所述防转杆的端部与所述防转平面抵接;或,

所述防转机构包括防转杆,所述转轴的侧壁上对应所述第二通孔开设有防转孔,所述防转杆插设在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防转孔内。

作为包埋盒打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防撞垫,所述防撞垫设置在所述基座靠近所述翻转组件的一侧,当所述翻转组件转动至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防撞垫与所述翻转组件抵接,当所述翻转组件转动至所述打印位置时,所述防撞垫与所述翻转组件分离。

作为包埋盒打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检测所述翻转板的转动角度的角度检测机构,所述角度检测机构包括光电开关和定位板,所述光电开关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翻转板通过转轴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定位板固定在所述转轴上并与所述光电开关位置相对,所述定位板上绕所述转动轴线环形设置一个零位定位孔和至少两个旋转位定位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翻转组件,可以将设置在翻转组件上的包埋盒转动至能够打印的角度,进而使此包埋盒打印装置能适应不同类型的包埋盒的打印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包埋盒打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包埋盒打印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翻转板、压板、预压机构和转轴的组装后的第一视角立体示意图(示出了包埋盒)。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翻转板、压板、预压机构和转轴的组装后的第二视角立体示意图(示出了包埋盒)。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翻转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包埋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包埋盒;110、待打印面;120、底面;

1、基座;101、第二凹槽;102、开口;2、翻转板;201、第一通孔;202、第二通孔;203、间隙;204、旋转部;205、支撑部;3、压板;301、避让缺口;4、预压机构;401、预压杆;402、弹簧;403、限位部;5、转轴;501、防转平面;6、侧板;7、收货滑道;8、卡簧;9、固定板;10、支撑座;1001、第一凹槽;1002、底板;1003、支撑板;11、衬套;12、光电开关;13、定位板;1301、零位定位孔;1302、旋转位定位孔;14、电机;15、联轴器;16、防撞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包埋盒打印装置(以下简称打印装置)是对包埋盒100的待打印面110进行标记打印的设备,其具体包括基座1、打印组件和翻转组件,其中,打印组件用于对包埋盒100的待打印侧面110打印,所述打印组件设置在所述基座1的一侧,翻转组件用于支撑所述包埋盒100,所述翻转组件与所述基座1转动连接,所述翻转组件绕转动轴线相对于所述基座1转动,所述翻转组件具有初始位置和打印位置;当所述翻转组件位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包埋盒100可以安装于所述翻转组件上或从所述翻转组件移出,当所述翻转组件位于所述打印位置时,所述包埋盒100的待打印面110正对所述打印组件。通过设置翻转组件,可以将设置在翻转组件上的包埋盒100转动至能够打印的角度,进而使此打印装置能适应不同类型的包埋盒100的打印需求。

进一步地,还可以设置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用于将包埋盒100输入所述翻转组件,以及将所述翻转组件处的所述包埋盒100输出。整个打印装置自动打印,无需人工对包埋盒100装料和下料,生产效率高,且打印精度高。

如图1、图2和图9所示,翻转组件包括翻转板2和压板3,其中,翻转板2与基座1转动连接,翻转板2绕转动轴线相对于基座1转动,压板3通过预压机构4与翻转板2连接,压板3与翻转板2之间间隔以形成容纳包埋盒100的容纳通道,预压机构4用于将包埋盒100夹紧在压板3和翻转板2之间;当翻转板2位于初始位置时,包埋盒100可以进入到容纳通道内或从容纳通道移出,当翻转板2位于打印位置时,包埋盒100的待打印面100正对打印装置的打印头。通过设置翻转板2和压板3,可以夹住包埋盒100转动至能够打印的角度,进而使此翻转组件能适应不同类型的包埋盒100的打印需求,此处的不同类型的包埋盒100具体是指:包埋盒100的待打印面110与包埋盒100的底面120之间的角度不同;通过设置预压机构4,不仅能够使包埋盒100能够被夹紧,还能适应不同尺寸的包埋盒100,增加翻转组件的通用性,此处的不同尺寸的包埋盒100具体是指:厚度不同的包埋盒100,因为翻转板2和压板3在夹住包埋盒100的时候,翻转板2和压板3之间的距离与包埋盒100的厚度尺寸相对应。

在其他实施例中,不限于采用翻转板2和压板3配合的结构夹持包埋盒100转动实现打印,还可以设置机械手夹持包埋盒100转动,或者通过弹簧夹来夹持。如果采用机械手夹持包埋盒100,可以在机械手内设置压力传感器,进而根据包埋盒100的厚度来调整机械手的夹持力,以实现不同厚度的包埋盒100均能够被夹持住。

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和图5,所述翻转板2通过转轴5与所述基座1转动连接,所述转轴5与驱动件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翻转板2绕所述转动轴线转动,所述转动轴线与所述转轴5的中心轴线重合。通过设置驱动件驱动转轴5,可以自动对翻转板2转动的角度进行调整。

优选地,驱动件包括电机14和联轴器15,电机14的输出轴端通过联轴器15连接转轴5的端部。更加优选地,电机14为耐诺行星减速电机14。

如图4至图6所示,转轴5与翻转板2的一端连接,具体地,在翻转板2的一端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201,转轴5贯穿第一通孔201,所述翻转板2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201连通的第二通孔202,所述第一通孔201与所述第二通孔202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通孔202内设置有限制所述转轴5和所述翻转板2发生相对转动的防转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8所示,防转机构包括防转平面501和防转杆(图上未示出),所述防转平面501设置在所述转轴5的侧壁上,所述第二通孔202为螺纹孔,所述防转杆的外周设置螺纹,防转杆旋拧在所述螺纹孔内,且所述防转杆的端部与所述防转平面501抵接。通过将第二通孔202设置为螺纹孔,可以将防转杆旋拧固定在此螺纹孔内,防转杆的端部与防转平面501就能一直保持抵紧状态,进而防止转轴5和翻转板2之间发生转动。

优选地,防转杆为机米螺丝,且机米螺丝远离防转平面501的一端的端面不凸出于第二通孔202。此设计可以避免防转杆外凸干扰邻近部件的布置,而将防转杆设置为机米螺丝,可以在防转杆不外凸于第二通孔202的时候也能顺利的拆装。

防转机构不限于上述的防转平面501和防转杆的配合结构,还可以设置为其他任何能够防止转轴5相对于翻转板2转动的结构,比如,所述防转机构包括防转杆,所述转轴5的侧壁上对应所述第二通孔202开设有防转孔,所述防转杆插设在所述第二通孔202和所述防转孔内。

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沿垂直于所述包埋盒100的输送方向所述翻转板2的相对的两侧设置有侧板6,所述包埋盒100位于两个所述侧板6之间。通过设置侧板6,可以利用两个侧板6对包埋盒100的宽度方向进行位置限定,防止包埋盒100在翻转板2和压板3之间时发生位置偏斜,进而保证包埋盒100的待打印面110能够正对打印装置的打印头。

如图1、图2、图4、图5和图7所示,所述预压机构4包括预压杆401和弹性件,所述预压杆401的一端与所述侧板6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压板3上的避让孔或避让缺口301与限位部403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限位部403和所述压板3之间,所述弹性件始终具有驱动所述压板3朝向所述翻转板2移动的趋势。弹性件的弹力可以驱动压板3将包埋盒100压紧在翻转板2上,使包埋盒100随着翻转板2和压板3一起转动的时候不发生位置偏移,而限位部403和预压杆401的设置,通过调整限位部403与侧板6的相对位置,就能调整翻转板2与压板3之间的距离,调大或调小距离,以满足不同厚度尺寸的包埋盒100,增加整个翻转组件的通用性。

优选地,弹性件为弹簧402,弹簧402套设在预压杆401外。通过将弹性件设置为弹簧402,可以利用预压杆401对弹簧402的位置进行限定,防止弹性件脱离压板3和限位部403。

另外,预压杆401和限位部403固定为一体,预压杆401的外周设置有螺纹,侧板6远离翻转板2的一侧面开设有螺纹孔,预压杆401远离限位部403的一端旋拧在此螺纹孔内实现固定,且可以通过旋拧预压杆401来调整限位部403与侧板6之间的相对位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预压杆401设置为螺纹杆,限位部403设置为螺母,螺母旋拧在此预压杆401上,也能实现上述调整限位部403与侧板6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效果。

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翻转板2和压板3之间形成的所述容纳通道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沿所述包埋盒100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翻转板2的一侧并邻近于所述进口设置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与所述基座1连接,所述包埋盒100由所述固定板9和所述基座1之间的区域进入到所述容纳通道内。通过在进口位置设置固定板9,使得包埋盒100在运输过程到此位置时不发生震动,进而可以保证包埋盒100准确无误地运输到翻转板2和压板3之间(即包埋盒100的待打印位置)。

基座1上设置支撑座10,固定板9通过此支撑座10与基座1连接,使得固定板9与基座1之间间隔形成供包埋盒100通过的空间。

支撑座10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包埋盒10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即两个支撑座10沿垂直于包埋盒100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支撑座10通过螺钉、卡扣、粘接等方式与基座1可拆卸连接。

参照图3,支撑座10靠近所述基座1的一侧开设半圆形的第一凹槽1001,基座1靠近所述支撑座10的一侧面开设半圆形的第二凹槽101,第一凹槽1001与第二凹槽101正对,支撑座10组装在基座1上时,第一凹槽1001和第二凹槽101组装形成圆形的安装孔,此安装孔内安装有衬套11,衬套11套设在转轴5上。优选地,此衬套11为无油衬套11。无油衬套11可以实现自润滑,工作平稳、可靠且无噪音,在输送包埋盒100的过程中,使用无油衬套11能够防止包埋盒100被润滑油污染;通过将支撑座10和基座1可拆卸连接,且二者之间形成安装孔安装衬套11,可以降低衬套11的拆装难度。

支撑座10包括底板1002和支撑板1003,支撑板1003垂直设置在底板1002上,底板1002通过螺钉与基座1连接,两个支撑板1003平行设置,并分别位于包埋盒10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两个底板1002间隔设置,并均位于包埋盒100的下方,固定板9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两个支撑板1003远离底板1002的一端。

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转轴5上间隔设置两个限位件,所述翻转板2位于两个所述限位件之间。通过设置限位件,可以有效防止翻转板2相对于转轴5的轴向移动,且限位件还可以限制衬套11在转轴5上移动。

优选地,所述限位件为卡簧8,所述卡簧8与所述转轴5可拆卸连接。

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翻转组件还包括检测所述翻转板2的转动角度的角度检测机构。通过设置角度检测机构,能够实时监测翻转板2的转动角度,精确控制翻转板2的转动。

具体地,所述角度检测机构包括光电开关12和定位板13,所述光电开关12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翻转板2通过转轴5与所述基座1转动连接,所述定位板13固定在所述转轴5上并与所述光电开关12位置相对,所述定位板13上绕所述转动轴线环形设置一个零位定位孔1301和至少两个旋转位定位孔1302。通过设置光电开关12和设置定位孔的定位板13,可以通过光电开关12检测定位孔的位置,以判定出当前翻转板2转动的角度。

优选地,光电开关12有两个,其中一个光电开关12通过螺钉固定在基座1靠近固定板9的一侧面,另一个光电开关12通过固定板9和支撑座10间接固定在基座1上,两个光电开关12正对设置,直接固定在基座1上的光电开关12用于检测零位定位孔1301的位置,另一个光电开关12用于检测旋转位定位孔1302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板13上设置两个旋转位定位孔1302,分别对应翻转板2旋转30度和45度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对应翻转板2的其他角度位置设置此旋转位定位孔1302,比如60度等。

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防撞垫16,所述防撞垫16设置在所述基座1靠近所述翻转板2的一侧,当所述翻转板2转动至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防撞垫16与所述翻转板2远离所述压板3的一侧抵接。通过设置防撞垫16,可以有效防止翻转板2在转动至初始位置时与基座1发生刚性碰撞,一方面可以降低噪音,另一方面可以延长翻转板2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防撞垫16为泡棉、硅胶垫、橡胶垫中的任意一种。防撞垫16可以通过背胶的方式固定在基座1上,也可以通过贴双面胶、刷胶等方式固定在基座1上,还可以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固定在基座1上。

如图4至图6所示,翻转板2包括旋转部204和支撑部205,旋转部204与转轴5连接,支撑部205有两个,两个支撑部205的一端均与旋转部204固定连接,另一端均悬空设置,包埋盒100安装在支撑部205上,两个支撑部205之间形成供输送组件的拨块(图上未示出)通过的间隙203,拨块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以推动翻转板2上的包埋盒100移动出翻转板2和压板3之间的容纳通道,支撑部205的悬空端与防撞垫16接触。

基座1上并位于容纳通道的出口的一侧设置有开口102,所述开口102连接有倾斜的收货滑道7,当翻转板2与压板3之间的包埋盒100完成打印后,拨块将包埋盒100推动移出到翻转板2外,然后再通过开口102进入到倾斜的收货滑道7,利用收货滑道7将打印完成的包埋盒100输送到对应的位置,比如成品区或者转存区。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