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卧式冷柜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7:1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冷柜 卧式 制冷设备 特别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卧式冷柜。


背景技术:

2.小型商业超市、小吃店、饭店等常常利用卧式冷柜储存低温食品。卧式冷柜按照其制冷原理来分,主要有直冷和风冷两种;其中,风冷式卧式冷柜由于无霜,食品存储时取用便捷,食品不会被霜冻包围,深受消费者喜爱。卧式风冷冷柜在工作时,制冷机组将温度较低的低温气流送入到储物间室内,而将温度变高的气流吸走降温后再送入到储物间室内,依次循环,为储物间室不断地的提供冷量。
3.卧式冷柜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特别是制冷机组故障;当冷柜出现故障时,售后通常需要将储物间室内的食品取出,拆解冷柜中的制冷机组,当场进行维修;而出现现场无法完成维修的疑难故障时,维修人员需要将整个冷柜搬运至专业维修中心进行维修,由于卧式冷柜通常体积较大,搬运不易,这种需要搬运才能完成的维修方案给售后服务带来极大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售后维修且安装时风道连接更容易的卧式冷柜。
5.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冷柜,所述的卧式冷柜包括:
6.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形成有至少一个储物间室,所述的箱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至少一个储物间室相连通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
7.模块化制冷机组,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的箱体上,所述的模块化制冷机组包括机柜和设置于所述机柜内的制冷组件,所述的机柜上设置有冷风出口、入风口以及位于所述冷风出口和入风口外围的口框,所述口框的中部具有向内凹陷形成且呈环状的定位插槽;
8.其中,所述的箱体包括一接合部,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位于所述的接合部上,所述的接合部上还设置位于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外围的柔性门封条,所述柔性门封条的中部向外凸起形成接插凸起,所述的柔性门封条被设置成能够压在所述的口框上,所述接插凸起的尺寸和形状被配置成与所述的定位插槽相适配;在所述的柔性门封条压在所述的口框上时,所述的接插凸起插入所述的定位插槽中,以使得所述的柔性门封条与所述的口框形成密封连接。
9.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的模块化制冷机组安装于所述的箱体上时,所述的模块化制冷机组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接合部的下方,所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以及柔性门封条均位于所述接合部的底部。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冷风出口和入风口左右或前后并排设置于所述机柜的顶部。更进一步优选,所述机柜的顶部在位于所述冷风出口和入风口之间设置有一隔断,所述的隔断的两端部与所述的口框相抵接。
10.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接合部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储物间室的一侧,所述的接合部与所述机柜的顶部之间设置有若干螺纹锁紧件。
11.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箱体为一体发泡成型部件。
12.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制冷组件包括冷凝器、冷凝器风机、压缩机、蒸发器以及蒸发风机,所述机柜的内上部具有一围绕所述蒸发器和蒸发风机而形成的热交换室,所述的冷风出口、入风口均与所述的热交换室相流体连通。
13.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机柜包括若干保温壁,所述的热交换室由所述的若干保温壁限定。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口框一体形成在一个所述的保温壁上。
14.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卧式冷柜还包括风道单元,所述的风道单元包括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储物间室内且内部形成送风风道和回风风道的风道板组件,所述送风风道的一端部位于所述的间室内并形成一送风口、另一端部形成所述的第一接口,所述回风风道的一端部位于所述的间室内并形成一回风口、另一端部形成所述的第二接口;所述送风风道的长度大于所述回风风道的长度,所述的回风风道位于所述送风风道的上侧,所述送风口与所述回风口分别位于所述间室相对的两个侧壁上。
15.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中,通过采用将整个制冷机组模块化设计并且将其配置成能够拆卸地安装于发泡箱体上的方案,一方面使得制造企业容易实现标准化制造;另一方面也便于售后维修,当在冷柜出现无法现场维修的故障时,维修人员只需要用临时备用的模块化制冷机组替换出现故障的模块化制冷机组,而且在将模块化制冷机组与箱体组装时,仅需将柔性门封条压在口框上时,便能依靠接插凸起和定位插槽的配合即可实现风道的密封连接,其结构简单,安装更容易。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卧式冷柜的拆分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卧式冷柜的剖面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模块化制冷机组的立体示意图一;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模块化制冷机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模块化制冷机组的俯视示意图;
21.图6为图2在a处的放大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口框和门封条结合后的界面效果示意图。
23.其中:100、卧式冷柜;1、箱体;11、储物间室;12、安装腔;13、接合部;101、前壁;102、后壁;103、左侧壁;104、右侧壁;105、底壁;121、右侧部;14、柔性门封条;141、接插凸起;2、风道单元;21、风道板组件;22、风道;23、第一接口;24、第二接口;3、模块化制冷机组;30、制冷组件;31、机柜;301、支撑轮;32、冷凝器;33、压缩机;34、蒸发器;35、蒸发风机;36、热交换室;37、保温壁;38、安装室;39、冷凝器风机;310、口框;3101、定位插槽; 311、隔断;361、冷风出口;362、入风口;4、螺纹锁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前”、“后”、与图1中所示的各个位
置关系一一相对应。
25.如图1所示,卧式冷柜100主要包括箱体1和模块化制冷机组3。箱体1是在外箱和内箱之间填充发泡绝热材料(如聚氨酯泡沫)而形成的发泡箱体。箱体1能够实现将箱外和箱内隔开。箱体1的上部敞开,内部限定出一个左右贯通的储物间室11,右部设置有一安装腔12,该安装腔12与内部的储物间室11完全隔离。模块化制冷机组3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腔12内。箱体1的顶部还应设置隔温的门体(图中未示出),门体可以是能够平移的推拉门,也可以是能够向上掀开的翻转门。
26.如图1

2所示,箱体1包括前壁101、后壁102、左侧壁103、右侧壁104以及底壁105,安装腔12的前部由前壁101右侧中下部部分限定,安装腔12的后部由后壁102右侧中下部限定、安装腔12的左侧由部分右侧壁104限定。箱体1的右上侧还具有一接合部13,安装腔12的上部由接合部13的下表面限定。安装腔12的右侧部121和底部122均为敞开结构。模块化制冷机组3能够经由该敞开的右侧部121被置入到安装腔12内。并且,当模块化制冷机组3位于安装腔12内,箱体1的一部分围绕在部分模块化制冷机组3的外侧,模块化制冷机组3的右侧壁面形成卧式风冷冷柜100的外轮廓表面的一部分。
27.接合部13的下部布置有第一接口23和第二接口24,二者左右并排布置。接合部13位于第一接口23和第二接口24外围还设置有一柔性门封条14。柔性门封条14为一体成型的部件,其大致呈环状。如图6

7中所示,它的柔性门封条14中部向外凸起形成接插凸起141,插接凸起141的下部呈箭头状。
28.如图3

4所示,模块化制冷机组3包括一个机柜31以及安装在机柜31上的制冷组件30。机柜3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支撑轮301。模块化制冷机组3能够借助于这些支撑轮301被支撑在地面上。制冷组件30包括冷凝器32、冷凝器风机39、压缩机33、蒸发器34以及蒸发风机35。
29.机柜31的上部具有由若干保温壁37围成的热交换室36、下部具有四面均与外界贯通的安装室38。蒸发器34和蒸发风机35安装在热交换室36内。
30.热交换室36具有位于机柜31顶部的冷风出口361和入风口362,冷风出口361被配置成能够与第一接口23密封结合,入风口362被配置成能够与第二接口24密封接合。冷风出口361和入风口362均与第一热交换室3相气流连通,以实现将从入风口362进入到热交换室36内的气流冷却后,再从冷风出口361送到储物间室11内。
31.冷凝器32、压缩机33以及冷凝器风机39均安装在安装室38内。模块化制冷机组100还包括第一集水盘5、第二集水盘6以及流体连通第一集水盘5和第二集水盘6的导流管7。第一集水盘6设置于热交换室36内并且位于蒸发器34的下方,第二集水盘6设置于安装室38内并位于机柜31的内底部。第一集水盘5、第二集水盘6以及导流管7能够将蒸发器34处凝结的冷凝水及时导出来并引导到温度较高的安装室38内以便蒸发处理。
32.如图5所示,冷风出口361和入风口362左右并排设置在机柜31的顶部,冷风出口361和入风口362之间设置有隔断311。机柜31的顶部还设置位于冷风出口361和入风口362外围的口框310。此口框310能够方便冷风出口361和入风口362与接合部13下部的第一接口23和第二接口24相密封连接。本例的口框310一体形成在从上部覆盖热交换室36的那一块保温壁37上。隔断311前、后两端部均与口框310相抵接。
33.如图6

7所示,口框310的中部具有向内凹陷形成且呈环状的定位插槽3101。柔性
门封条14被设置成能够压在口框310上,柔性门封条14上的接插凸起141的尺寸和形状被配置成与定位插槽3101相适配。在柔性门封条14压在口框310上时,接插凸起141插入定位插槽3101中,使得柔性门封条14与口框310形成密封连接。因此,口框310在接合部13与机柜31连接时起到定位导向作用,柔性门封条14起到密封作用。
34.继续如图2所示,箱体1内设置有风道单元2,风道单元2包括布置于间室11内并且内部形成送风风道22和回风风道25的风道板组件21。送风风道22的一端部位于间室11内并形成送风口26、另一端部位于箱体1上并且形成能够与外部接通的第一接口23。回风风道25的一端部位于间室11内并形成回风口27、另一端部位于箱体1上并且形成能够与外部接通的第二接口24。第一接口23和第二接口24布置在接合部13的下部。风道板组件21沿着间室11的内壁铺设。本例中,送风风道22呈u形布置,回风风道25呈一字形。整个送风风道22的长度大于回风风道25的长度。回风口27位于送风口26的上侧,送风口26与回风口27分别位于间室11相对的两个侧壁上,第一开口361和第二开口362左右并排设置,即回风风道25从部分送风风道22上侧越过。
35.为了使得被置入到安装腔12内的模块化制冷机组3能够与箱体1固定接合。在模块化制冷机组3与箱体1之间设置有若干螺纹锁紧件4。本例中,为了装配简单,若干螺纹锁紧件4布置在模块化制冷机组3的机柜31顶部与发泡箱体1的接合部13处。用户可以通过拧紧螺纹锁定件41,轻松实现将模块化制冷机组3和箱体1相互固定连接或拆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机构也可以采用便于装配的快拆机构。模块化制冷机组3的底部被支撑轮301直接支撑在地面上。并且,由于储物间室11内储存有商品,箱体1的自身重力也能够将结合13压向模块化制冷机组3的机柜31,结合螺纹锁定件41的作用,模块化制冷机组3和箱体1被很牢靠的固定结合在一起。
36.当储物间室11内储满商品后,由第一接口23进入储物间室11内的冷气流将沿着送风风道22流动,并由送风口26流向储物间室11内以冷却商品。储物间室11内的气流将会从回风口27进入到回风风道24内,并由第二接口24流出储物间室11进入到热交换室36内,在热交换室36内,这部分气流经由蒸发器34后被冷却,并在蒸发风机35的作用下经由冷风出口361、第一接口23再次送入到储物间室11内。
37.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冷柜,箱体自重压紧模块化制冷机组,加上螺纹锁紧件简单固定,并且利用口框和柔性密封条,也使得风道连接更加简单。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冷柜,模块化制冷机组拆装简单,便于维修人员对冷柜的维修更换。
38.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