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环境箱快速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6:3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降温 环境 装置 快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了环境箱降温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环境箱快速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的技术是,环境箱箱体要实现快速冷却,需要加大压缩机的配置,放大蒸发器的容量,采用分阶段式降温,初期有1号压缩机降温,当箱体温度降低到0度以下时,1号压缩机停止箱体降温,开始给2号压缩机降温,能量进入2号压缩机板换,1分钟后,2号压缩机启动给箱体降温。
3.以上的技术,需要蒸发器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1号压缩机,另一部分用于2号压缩机,管道有两部分构成,制作工艺相对复杂。1号压缩机有两套管路,1部分进入箱体,另一部分进入2号压缩机的板式交换器。系统复杂,成本较高。
4.降温曲线上不平顺,1号压缩机切换到2号压缩机时,需要给2号压缩机预冷降温时长1分钟,能量未进入箱体,箱体在无能量注入时箱体温度回升,降温曲线会出现回温的凸点,降温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境箱快速降温装置,其降低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使曲线平滑,取消交越点。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环境箱快速降温装置,包括:
7.第一压缩机,所述第一压缩机上连通有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
8.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板式换热器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板式换热器连通;
9.第二压缩机,所述第二压缩机上连通有第三管道、第四管道以及第五管道,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板式换热器连通,所述第四管道通过所述第五管道与所述第二压缩机连通;
10.蒸发器,所述第五管道与所述蒸发器连通;
11.第六管道,所述第六管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板式换热器和所述蒸发器,所述第四管道与所述第六管道的中部连通。
12.优选的,所述板式换热器包括第一使用区和第二使用区。
13.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使用区连通,所述第一管道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的上游。
14.优选的,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二使用区连通。
15.优选的,所述第六管道设置在所述第三管道的上游,所述第三管道设置在所述第四管道的上游,所述第四管道设置在所述第五管道的上游。
16.优选的,所述第六管道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二使用区连通。
17.优选的,所述第四管道上设有旁通阀。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9.1、降低了产品成本降低,提高了生产效率(管路减少,工时减少);
20.2、降低制造生产成本,让蒸发器成为只留1套管路进入;
21.3、第二压缩机直接降温,使曲线平滑,取消交越点,设备更好的符合试验法规。
22.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环境箱快速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
26.1、第一压缩机;11、第一管道;12、第二管道;
27.2、板式换热器;21、第一使用区;22、第二使用区;
28.3、第二压缩机;31、第三管道;32、第四管道;33、旁通阀;34、第五管道;
29.4、蒸发器;
30.5、第六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33.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境箱快速降温装置,包括:
34.第一压缩机1,所述第一压缩机1上连通有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
35.板式换热器2,所述第一管道11与所述板式换热器2连通,所述第二管道12与所述板式换热器2连通;
36.第二压缩机3,所述第二压缩机3上连通有第三管道31、第四管道32以及第五管道34,所述第三管道31与所述板式换热器2连通,所述第四管道32通过所述第五管道34与所述第二压缩机3连通;
37.蒸发器4,所述第五管道34与所述蒸发器4连通;
38.第六管道5,所述第六管道5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板式换热器2和所述蒸发器4,所
述第四管道32与所述第六管道5的中部连通。
39.进一步的,所述板式换热器2包括第一使用区21和第二使用区22。
4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道11和所述第二管道12分别与所述第一使用区21连通,所述第一管道11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12的上游。
41.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管道31与所述第二使用区22连通。
42.进一步的,所述第六管道5设置在所述第三管道31的上游,所述第三管道31设置在所述第四管道32的上游,所述第四管道32设置在所述第五管道34的上游。
43.进一步的,所述第六管道5与所述板式换热器2的第二使用区22连通。
44.进一步的,所述第四管道32上设有旁通阀33。
45.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所述第一压缩机1设置在最上方,所述第一压缩机1上连接有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所述第二管道12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11的下游。
4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缩机1的下方设有板式换热器2,所述板式换热器2包括第一使用区21和第二使用区22,所述第一管道11和所述第二管道12都与所述第一使用区21连通,所述第一压缩机1内的冷媒从所述第一管道11进入所述第一使用区21,再从所述第二管道12回到所述第一使用区21。
47.进一步的,所述板式换热器2下方设有第二压缩机3和蒸发器4,所述第二压缩机3上连通有第三管道31、第四管道32和第五管道34,所述第三管道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使用区22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五管道34设置在所述第三管道31的下方,所述第五管道34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压缩机3的底部,所述第五管道34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蒸发器4的底部,所述第四管道3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五管道34靠近所述第二压缩器的一端,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蒸发器4上方的第六管道5上,所述第四管道32上设有旁通阀33。
48.进一步的,所述第六管道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使用区22的上部连通,所述第六管道5的领域端与所述蒸发器4的上部连通。
49.借由上述结构,请参考图1,第一压缩机1的冷媒通过第一管道11流经所述板式换热器2,与所述第二压缩机3的冷媒完成热交换,完成第一压缩机1给第二压缩机3的降温要求。
5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压缩机3的主要冷媒进入箱体内部的蒸发器4,由箱体风机把蒸发器4的能量带到箱体的环境中,实现快速降温,同时部分冷媒通过第四管道32经过旁通阀33,与从蒸发器4回来的冷媒混合,回到2号压缩机继续制冷。
51.由于蒸发器4冷的能量与箱体的高温空气交换,从蒸发器4回到第二压缩机3的冷媒温度较高,故需要旁通阀33直接与热的冷媒混合,降低温度,防止过多热量进入压缩机,压缩机温度过高。
52.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