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履带回转式制冰出冰装置、冰箱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09:1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冰箱 履带 装置 制造 制冰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冰箱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履带回转式制冰出冰装置、冰箱。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的冰箱制冰器(也即制冰出冰装置)主要包括制冰盘,所述制冰盘呈平面结构,在制冰结束需要排冰时,处于制冰格中的转轴叶片将冰格中的冰块与制冰盘分离,一方面这种结构需要转轴叶片处于冰格中占用冰格的位置的同时还使冰块的外观有缺损,另一方面悬臂式的转轴叶片在旋转分离冰块与制冰盘时需要更大的强度,且极易发生断裂等损害,且结构较为复杂、设备占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3.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履带回转式制冰出冰装置、冰箱,使制冰结构与出冰结构一体化形成,结构简单、紧凑,节省冰箱内空间。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履带回转式制冰出冰装置,包括回转运动部件、制冰盒,所述回转运动部件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旋转件、第二旋转件以及环绕所述第一旋转件与第二旋转件的外周设置的回转履带,所述回转履带上设有具有多个制冰格的制冰盒,所述制冰盒能够跟随所述回转履带回转运动,所述第一旋转件的外筒壁上具有沿其径向外向凸起的多个顶推部,当所述制冰盒回转运动至所述第一旋转件处时,所述顶推部能够顶推所述制冰格的底壁。
5.优选地,所述第一旋转件为主动旋转辊筒;和/或,所述第二旋转件为从动旋转辊筒。
6.优选地,所述回转履带包括第一履带环、第二履带环,所述第一履带环与所述第二履带环分别处于所述第一旋转件以及所述第二旋转件的轴向端部,所述制冰盒的相对两端分别架设连接于所述第一履带环以及第二履带环上。
7.优选地,所述制冰盒的相对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履带环以及第二履带环上。
8.优选地,所述第一履带环与所述第一旋转件和/或第二旋转件的配合部位为齿啮合;和/或,所述第二履带环与所述第一旋转件和/或第二旋转件的配合部位为齿啮合。
9.优选地,所述制冰盒包括盒体底壁,所述盒体底壁上具有多条纵横交织的竖筋,多条纵横交织的所述竖筋形成多个所述制冰格,每个所述制冰格的底壁采用弹性材料制作。
10.优选地,所述竖筋采用硬质材料制作;和/或,所述盒体底壁采用弹性材料制作。
11.优选地,每个所述制冰格对应的所述竖筋的底部位置设有连通孔,以将相邻的两个所述制冰格的容纳腔连通。
12.优选地,所述履带回转式制冰出冰装置还包括冰桶,所述冰桶邻近所述第一旋转件设置并处于所述制冰盒的出冰路径上。
13.优选地,所述冰桶由内侧向外侧依次具有防水层、保温层及隔热层。
14.优选地,所述履带回转式制冰出冰装置还包括第一冷却装置、第二冷却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冷却装置与所述制冰盒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冷却装置与所述制冰盒之间的最小距离。
15.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却装置、第二冷却装置能够被分别独立的控制运行。
1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冰箱,包括制冰出冰装置,所述制冰出冰装置为上述的履带回转式制冰出冰装置。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履带回转式制冰出冰装置、冰箱,所述制冰盒具有制冰位置以及制冰结束后的出冰位置,所述制冰位置为一个静止状态,当所述制冰盒处于制冰状态时,所述制冰盒的制冰格的开口向上,其中灌注的水将在冷却装置的作用下结冰,在制冰结束后需要取冰时,控制所述第一旋转件和/或第二旋转件旋转带动所述回转履带产生旋转,进而带动所述制冰盒由图的左侧向右侧运动,并在所述第一旋转件的侧立面位置在所述顶推部的作用下,处于所述制冰格中的冰体被推出,推出的冰体在自重的作用下实现出冰,此时可以理解的,在出冰路径上设置有相应的冰桶对推出的冰块进行收集履带回转式制冰出冰装置使制冰结构与出冰结构一体化形成,结构简单紧凑,能够节省冰箱内空间。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履带回转式制冰出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履带回转式制冰出冰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1中的第一旋转件的结构示意图(轴向投影);
21.图4为图1中的制冰盒中的制冰格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表示为:
23.11、第一旋转件;111、顶推部;12、第二旋转件;13、回转履带;131、第一履带环;132、第二履带环;2、制冰盒;21、制冰格;22、盒体底壁;23、竖筋;31、第一冷却装置;32、第二冷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4.结合参见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履带回转式制冰出冰装置,包括回转运动部件、制冰盒2,所述回转运动部件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旋转件11、第二旋转件12以及环绕所述第一旋转件11与第二旋转件12的外周设置的回转履带13,当所述第一旋转件11或者第二旋转件12被驱动旋转时,所述回转履带13将被带动产生回转运动,所述回转履带13上设有具有多个制冰格21的制冰盒2,所述制冰盒2能够跟随所述回转履带13回转运动,所述第一旋转件11的外筒壁上具有沿其径向外向凸起的多个顶推部111(例如凸柱),当所述制冰盒2回转运动至所述第一旋转件11处时,所述顶推部111能够顶推所述制冰格21的底壁,具体的,所述制冰盒2具有制冰位置以及制冰结束后的出冰位置,所述制冰位置为一个静止状态,当所述制冰盒2处于制冰状态时,所述制冰盒2的制冰格21的开口向上,其中灌注的水将在冷却装置的作用下结冰,在制冰结束后需要取冰时,控制所述第一旋转件11和/或第二旋转件12旋转带动所述回转履带13产生旋转(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所述回转履带13被驱动产生顺时针的回转运动),进而带动所述制冰盒2由图1的左侧向
右侧运动,并在所述第一旋转件11的侧立面位置在所述顶推部111的作用下,处于所述制冰格21中的冰体被推出,推出的冰体在自重的作用下实现出冰,此时可以理解的,在出冰路径上设置有相应的冰桶(图中未示出)对推出的冰块进行收集。该技术方案中的履带回转式制冰出冰装置使制冰结构与出冰结构一体化形成,结构简单紧凑,能够节省冰箱内空间。
25.所述第一旋转件11以及所述第二旋转件12可以采用多个滚轮的方式实现,而最好的,所述第一旋转件11为主动旋转辊筒,所述第二旋转件12为从动旋转辊筒,以进一步简化所述履带回转式制冰出冰装置的结构。
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回转履带13包括第一履带环131、第二履带环132,所述第一履带环131与所述第二履带环132分别处于所述第一旋转件11以及所述第二旋转件12的轴向端部,所述制冰盒2的相对两端分别架设连接于所述第一履带环131以及第二履带环132上,所述第一履带环131与所述第二履带环132可以是彼此独立的两个环形履带,两者之间亦可以通过连接带连接为一个整体,第一履带环131与第二履带环132之间的镂孔位置可以理解的能够使多个所述顶推部111直接与所述盒体底壁22接触,从而使其顶推作用效率更高,出冰效果更好。此时,所述制冰盒2的相对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履带环131以及第二履带环132上,具体例如,所述制冰盒2的盒体底壁22与所述第一履带环131以及第二履带环132之间卡扣连接,以能够便于不同规格的制冰盒2的替换、更换。
27.最好的,所述第一履带环131与所述第一旋转件11和/或第二旋转件12的配合部位为齿啮合,以及所述第二履带环132与所述第一旋转件11和/或第二旋转件12的配合部位为齿啮合,采用两者之间的齿啮合能够提高所述第一旋转件11或者第二旋转件12的驱动力的传递效率,防止采用光面的摩擦力驱动可能存在结冰打滑的现象发生。
28.作为所述制冰盒2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优选地,所述制冰盒2包括盒体底壁22,所述盒体底壁22上具有多条纵横交织的竖筋23,多条纵横交织的所述竖筋23形成多个所述制冰格21,每个所述制冰格21的底壁采用弹性材料制作,所述制冰格21的底壁采用弹性材料制作一方面能够保证所述顶推部111对所述制冰格21中的冰体的顶推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则能够在解除顶推力后恢复原状,从而保证冰体的外观完整。
29.最好的,所述竖筋23采用硬质材料制作例如采用硬质橡胶,以能够对所述冰体进行较好的塑形;所述盒体底壁22采用弹性材料制作,以能够与所述回转履带13更好的匹配,保证所述制冰盒2的回转顺畅性。
30.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制冰格21对应的所述竖筋23的底部位置设有连通孔,以将相邻的两个所述制冰格21的容纳腔连通,这种方式能够在向所述制冰盒注水时保证各个制冰格21中的水位一致,进而保证形成的冰块的尺寸一致性。
31.进一步地,所述冰桶邻近所述第一旋转件11设置并处于所述制冰盒2的出冰路径上,所述冰桶由内侧向外侧依次具有防水层、保温层及隔热层,能有效防止室温和冰桶内的冰块产生热交换,造成冰块过快融化的现象发生,防水层能隔绝冰块表面融化后的水进入到保温层中。
32.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冷却装置31、第二冷却装置32,其中,所述第一冷却装置31与所述制冰盒2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冷却装置32与所述制冰盒2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同距离的冷却装置可以提供多种冷却温度,以实现不同口感(硬度)或者透明度的冰块或者实现速冻效果,最好的,所述第一冷却装置31、第二冷却装置
32能够被分别独立的控制运行,以实现多种不同冷却温度,另外,还可以通过控制两个冷却装置的运行不同的运行模式实现不同目的,例如控制其中之一运行制冷,而控制其中另一运行化霜模式,防止因长时间工作导致冷却装置形成大块霜团,影响装置制冷效果。所述回转履带13的回转速度还能够决定所述制冰盒2的出冰速度以及出冰量。
3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冰箱,包括制冰出冰装置,所述制冰出冰装置为上述的履带回转式制冰出冰装置。
34.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3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