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农副产品保鲜冷链运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09:0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保鲜 农副产品 装置 运输 冷链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农副产品保鲜冷链运运输装置,涉及保鲜冷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农副产品保鲜冷链运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2.冷冻保鲜一般是指用某种设备制冷、可人为控制和保持稳定低温的设施,它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制冷系统,有一定隔热性能的库房,附属性建筑物等,还有指本身能维持一定的低温环境,并能运输低温食品的设施及装置。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1、农民手中的农产品越来越多而收货的季节又多属于高温季节,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农产品众多堆积比较密集,而有的食物在高温环境下都已经腐坏,农产品的保鲜就成了重中之重,农产品需要长久的低温环境;
4.2、在高温的环境下高速的工作,会给机械带来高温环境,长久下去会损坏机械内部的仪器,给机械进行降温保持仪器的良好的运行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农副产品保鲜冷链运运输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农产品的低温保存,解决内部保温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高温环境的问题,以达到给仪器内部进行降温的效果。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新型农副产品保鲜冷链运运输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风扇箱,所述风扇箱的内部设置有风扇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控制着箱体内部的温度,所述控制面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温度显示器,所述温度显示器的下表面设置有电池组,所述风扇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制冷机,所述制冷机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冷凝管的,所述冷凝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液态罐体,所述液态罐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二氧化碳气体储存罐,所述风扇箱上表面固定连接冷气管。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冷气管的外表面设置有管道温度显示器,所述冷气管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冷气出风口,所述冷气出风口通过固定器与箱体内壁固定连接。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箱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蜂窝层,所述蜂窝层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发泡层,所述发泡层的内壁上涂抹有活性炭吸附层。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箱体的内壁底表面上固定安装有货架,所述货架紧靠发泡层的表面上,所述货架均匀的分布与箱体内部。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冷气出风口的数量有六个,六个所述冷气出风口均匀分布于箱体的内壁上。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池组为制冷机、控制面板和温度
显示器提供电力保持动力的输出,所述冷凝管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冷凝管之间相互辅助进行冷却,所述冷气管贯穿制冷机一侧。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货架的外表面均匀的分布在箱体的内壁底部上,所述货架与货架之间的距离相等。
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农副产品保鲜冷链运运输装置,在箱体的内部增加多个冷空气的排风口同时对箱体内的农产品进行低温保存,箱体表面的双层防护层可以大大的减少低温的流失,保持内部的低温环境,仪器内部的电池组给制冷机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农副产品保鲜冷链运运输装置,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仪器内部的温度会急速的升高,为仪器进行物理性的降温,在仪器的一侧设置的冷却管时时的对制冷机进行吸热,在由风扇将热流排放出去。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箱体;2、风扇箱;3、风扇;4、制冷机;5、冷却管;6、控制面板;7、温度显示器;8、电池组;9、冷凝管;10、液态罐体;11、二氧化碳气体储存罐;12、冷气管;13、管道温度显示器;14、冷气出风口;15、固定器;16、保温层;17、蜂窝层;18、发泡层;19、活性炭吸附层;20、货架。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3.实施例1
24.如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农副产品保鲜冷链运运输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风扇箱2,所述风扇箱2的内部设置有风扇3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6,所述控制面板6控制着箱体1 内部的温度,所述控制面板6一侧固定连接有温度显示器7,所述温度显示器 7的下表面设置有电池组8,所述风扇箱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制冷机4,所述制冷机4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冷凝管9的,所述冷凝管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液态罐体10,所述液态罐体10的上表面设置有二氧化碳气体储存罐11,所述风扇箱2上表面固定连接冷气管12,所述冷气管12的外表面设置有管道温度显示器13,所述冷气管1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冷气出风口14,所述冷气出风口14通过固定器15与箱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保温层16,所述保温层16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蜂窝层17,所述蜂窝层17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发泡层18,所述发泡层18的内壁上涂抹有活性炭吸附层19。
25.在本实施例中,风扇3与制冷机4、冷却管5、冷凝管9和液态罐体10 相互配合,制冷机4与冷却管5开始运作产生冷气,在运作的时候产生了大量的热量,风扇3对制冷机4开始降温排风,冷却管5对箱体1内部开始吸收热量进行冷却,液态罐体10利用自身的低温对冷凝管9内部开始降温,出风口14与冷气管12之间相互配合,产生出的冷气通过冷气出风口14
进行排放,冷气管12通过制冷机4制造的冷气给箱体1内进行降温,冷气出风口14 之间相互交叉排风在箱体1内形成一个交叉循环,所述使冷空气可以传递到箱体1每一个角落,二氧化碳气体储存罐11与制冷机4、冷凝管9之间相互配合,二氧化碳气体储存罐11开始吸收来自制冷机4、冷凝管9在运做时所产生的废气,保温层16与蜂窝层17、活性炭吸附层19、货架20之间相互配合,保温层16开始防护内部的低温,同时阻止来自外部的高温的入侵,述蜂窝层17在面对冲击的时候起到防护的作用,货架20紧靠在活性炭吸附层19 的旁边,活性炭吸附层19开始吸收来自内农副产品产生的异味。
26.如图1

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电池组8为制冷机4、控制面板6和温度显示器7提供电力保持动力的输出,所述冷凝管9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冷凝管9之间相互辅助进行冷却,所述冷气管12贯穿制冷机4 一侧,通过冷气管12与制冷机4制造出冷气给箱体1内进行降温。
27.如图1

4所示,优选的,所述货架的外表面均匀的分布在箱体的内壁底部上,所述货架20与货架20之间的距离相等,货架20上方对应着每一个冷气出风口14可以将冷气的利用率达到最大。
28.实施例2
29.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箱体1的内壁底表面上固定安装有货架20,所述货架20紧靠发泡层18 的表面上,所述货架20均匀的分布与箱体1内部,这样可以使货架20与活性炭吸附层19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到最大,可以增加冷冻货物的数量。
30.实施例3
31.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冷气出风口14的数量有六个,六个所述冷气出风口14均匀分布于箱体1的内壁上,可以将冷气的利用率达到最大,通过冷气出风口14之间相互交叉排风在箱体1内形成一个交叉循环,使冷空气可以传递到箱体1 每一个角落。
32.下面具体说一下该新型农副产品保鲜冷链运运输装置的工作原理。
33.如图1

3所示,启动机器,制冷机4开始运作产生冷气,在运作的时候产生了大量的热量,风扇3对制冷机4开始降温排风,冷却管5对箱体1内部开始吸收热量进行冷却,液态罐体10利用自身的低温对冷凝管9内部开始降温,产生出的冷气通过冷气出风口14进行排放,冷气管12通过制冷机4 制造的冷气给箱体1内进行降温,冷气出风口14之间相互交叉排风在箱体1 内形成一个交叉循环,所述使冷空气可以传递到箱体1每一个角落,二氧化碳气体储存罐11开始吸收来自制冷机4、冷凝管9在运做时所产生的废气,保温层16开始防护内部的低温,同时阻止来自外部的高温的入侵,述蜂窝层 17在面对冲击的时候起到防护的作用,货架20紧靠在活性炭吸附层19的旁边,活性炭吸附层19开始吸收来自内农副产品产生的异味。
34.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