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皮布料的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6-15 15:05: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皮布料的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2.在采用设备对皮料布料进行加工的过程中,涉及到材料的上料成型等环节,以皮料为例,现有技术对于皮料的塑形大都,采用阴模成型工艺,由抓手自动抓取后放置在上料机构,上料机构往往采用一种压框结构将皮布料展平后由压框夹钳夹紧表皮,再运送至加热工位,通过陶瓷红外加热器将表皮加热至170-200℃左右后再输送至成型工位进行成型工艺。目前,设备的上料机构所采用的压框基本为单压框形式或者上下双层压框形式,单压框形式较为稳定,但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不高,上下双层压框形式生产效率较高,但由于用于传输至加热工位的压框和加热成型的压框不在同一高度,这就需要对两个压框设置不一样的参数,这就会使其工艺调试较为复杂,稳定性较差。所以在现有技术还不能解决皮布料在传输成型过程中同时提升生产效率和生产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皮布料的传输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还不能解决的皮布料在传输成型过程中同时提升生产效率和生产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皮布料的传输装置包括:
5.上料机构、成型机构、连接机构、顶针板、升降机构;
6.所述上料机构由第一夹板组件合围而成,所述第一夹板组件包括第一上夹板、第一下夹板以及第一夹钳,所述第一夹钳包括第一钳头和第一钳体,所述第一钳头包括第一上钳头和第一下钳头且所述第一钳头的开合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夹板组件合围的区域内,所述第一上夹板与所述第一上钳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下夹板与所述第一夹钳的第一下钳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钳夹合时所述第一上钳头和所述第一下钳头分别带动对应的所述第一上夹板和第一下夹板夹合;
7.所述成型机构由第二夹板组件合围而成,所述第二夹板组件包括第二上夹板、第二下夹板以及第二夹钳,所述第二夹钳包括第二钳头和第二钳体,所述第二钳头包括第二上钳头和第二下钳头,所述第二钳头的开合方向朝向所述第二夹板组件合围的区域内,所述第二上夹板与所述第二上钳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下夹板与所述第二夹钳的第二下钳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钳夹合时所述第二上钳头和所述第二下钳头分别带动对应的所述第二上夹板和第二下夹板夹合;
8.顶针机构包括顶针板、顶针,所述顶针垂直分布于所述顶针板表面;
9.所述连接机构分别与所述上料机构和所述成型机构连接且使两者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顶针机构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带动所述上料机构与所述成型机构往复运动时,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顶针交替刺入所述第一夹板组件合围的区域与所述第二夹板组件合围的区域。
10.优选地,所述第一上钳头与所述第一夹钳的钳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下钳头与所述第一夹钳的钳体固定连接。
11.优选地,所述上料机构具有:
12.第一框体,所述第一夹板组件分布于所述第一框体的框边且与所述第一框体活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夹板组件依靠所述第一框体调整合围区域。
13.优选地,所述第二上钳头与所述第二夹钳的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下钳头与所述第二夹钳的钳体活动连接。
14.优选地,所述成型机构具有:
15.第二框体,所述第二夹板组件分布于所述第二框体的框边且与所述第二框体活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夹板组件依靠所述第二框体调整合围区域。
16.优选地,所述顶针机构具有:
17.顶针框,所述顶针板分布于所述顶针框的区域内并与所述顶针框活动连接。
18.优选地,所述第一上夹板、所述第一下夹板、所述第二上夹板、所述第二下夹板的板面开有孔,以使所述顶针嵌入孔中。
19.优选地,所述顶针具有:
20.调节部,所述调节部用于调节顶针的长度。
21.优选地,所述成型机构具有:
22.翻转部,所述翻转部与所述成型机构活动连接。
23.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具有顶针机构稳定部。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皮布料的传输装置,述装置包括:上料机构、成型机构、连接机构、顶针板、升降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由第一夹板组件合围而成,所述第一夹板组件包括第一上夹板、第一下夹板以及第一夹钳,所述第一夹钳包括第一钳头和第一钳体,所述第一钳头包括第一上钳头和第一下钳头且所述第一钳头的开合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夹板组件合围的区域内,所述第一上夹板与所述第一上钳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下夹板与所述第一夹钳的第一下钳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钳夹合时所述第一上钳头和所述第一下钳头分别带动对应的所述第一上夹板和第一下夹板夹合;所述成型机构由第二夹板组件合围而成,所述第二夹板组件包括第二上夹板、第二下夹板以及第二夹钳,所述第二夹钳包括第二钳头和第二钳体,所述第二钳头包括第二上钳头和第二下钳头,所述第二钳头的开合方向朝向所述第二夹板组件合围的区域内,所述第二上夹板与所述第二上钳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下夹板与所述第二夹钳的第二下钳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钳夹合时所述第二上钳头和所述第二下钳头分别带动对应的所述第二上夹板和第二下夹板夹合;顶针机构包括顶针板、顶针,所述顶针垂直分布于所述顶针板表面;所述连接机构分别与所述上料机构和所述成型机构连接且使两者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顶针机构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带动所述上料机构与所述成型机构往复运动时,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顶针交替刺入所述第一夹板组件合围的区域与所述第二夹板组件合围的区域。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皮布料的传输装置,包括:上料机构、成型机构、连接机构、顶针板、升降机构;上料机构由第一夹板组件合围而成;成型机构由第二夹板组件合围而成;连接机构分别与上料机构和成型机构连接且使两者处于同一水平面,顶针机构与升降机构连接,连接机构带动上料机构与成型机构往复运动时,升降机构带动顶针交替刺入第一夹板组件合围的区域与第二夹板
组件合围的区域。此方案上料机构和成型机构处于同一水平面,满足了上料机构和成型机构位于同一高度的要求。既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又降低了工艺的调试的难度并增加了生产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皮布料在传输成型过程中无法同时提升生产效率和生产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2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6.图1为本技术所述装置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27.图2为本技术所述装置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28.图3为本技术所述装置中所述上料机构和所述成型机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29.图4为本技术所述装置中所述成型机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30.图5为本技术所述装置中所述第一夹板组件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31.图6为本技术所述装置中所述第二夹板组件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32.图7为本技术所述装置中所述顶针板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33.图8为本技术所述装置中所述顶针板和所述升降机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34.图9为本技术装置的生产设备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35.图10为本技术装置的生产设备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36.图11为本技术装置的生产设备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37.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3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皮布料的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39.上料机构、成型机构、连接机构、顶针板、升降机构;
40.所述上料机构由第一夹板组件合围而成,所述第一夹板组件包括第一上夹板、第一下夹板以及第一夹钳,所述第一夹钳包括第一钳头和第一钳体,所述第一钳头包括第一上钳头和第一下钳头且所述第一钳头的开合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夹板组件合围的区域内,所述第一上夹板与所述第一上钳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下夹板与所述第一夹钳的第一下钳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钳夹合时所述第一上钳头和所述第一下钳头分别带动对应的所述第一上夹板和第一下夹板夹合;
41.所述成型机构由第二夹板组件合围而成,所述第二夹板组件包括第二上夹板、第二下夹板以及第二夹钳,所述第二夹钳包括第二钳头和第二钳体,所述第二钳头包括第二上钳头和第二下钳头,所述第二钳头的开合方向朝向所述第二夹板组件合围的区域内,所述第二上夹板与所述第二上钳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下夹板与所述第二夹钳的第二下钳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钳夹合时所述第二上钳头和所述第二下钳头分别带动对应的所述第二上夹板和第二下夹板夹合;
42.顶针机构包括顶针板、顶针,所述顶针垂直分布于所述顶针板表面;
43.所述连接机构分别与所述上料机构和所述成型机构连接且使两者处于同一水平
面,所述顶针机构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带动所述上料机构与所述成型机构往复运动时,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顶针交替刺入所述第一夹板组件合围的区域与所述第二夹板组件合围的区域。
44.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7对本技术的上述方法做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所述皮布料可以是图中的表皮。
45.上料机构1用于将皮布料按照成型要求予以固定,将所述第一夹板组合件11合围有利于在固定皮毛材料时向四周展开,为后续的加温塑形做准备。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可以采用多个第一夹板组件11合围,第一钳头朝向合围的区域内可以是所述第一夹板组件向内夹,即围绕将皮毛料对其进行夹固。所述第二夹板组件21可以是和第一夹板组件相似的结构,而两者的不同在于用途,一个用于上料,将皮毛料传递至顶针板,另一个用于将皮毛料传递至成型工位,对其进行塑形。
46.顶针板3上分布有顶针1,其作用是将上料机构上的皮布料取下并传递至成型机构2。连接机构7是将上料机构1和成型机构2连接在一起且将两者处于同一水平面,其目的在于使上料机构1和成型机构2在同一水平面进行往复运动,这样就统一了上料机构1和成型机构2的高度参数,使其在提高了生产效率的情况下降低了工艺的难度,缩短了调试时间,增加了生产的稳定性,顶针板3的位置可以安装于上料机构1与成型机构2的下方,以使其配合升降机构4将皮布料从上料机构1处递送至成型机构2。
47.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可以是先由上料机构1固定住递送来的皮布料并向四周展平,连接机构7带动上料机构1和成型机构2开始做往复运动,分别将上料机构1和成型机构2交替移动至顶针板3的上方,当上料机构1从上料工位移动至顶针板3的上方时,升降机构4带动顶针板3向上运动使顶针刺入上料机构1第一夹板组件11合围的区域内,即插入皮布料中,然后第一夹板组件11放开夹固的皮布料,升降机构4降下顶针板3,皮布料跟随顶针31下降,连接结构7将上料机构1推送回上料工位进行上料的同时,成型机构2被连接结构7带入至顶针板3的上方,再由顶针31刺入第二夹板组件21合围的区域,即升降机构4带动顶针板3上移使皮布料处于可由成型机构2第二夹板组件21固定的位置处,由第二夹板组件21夹固皮布料,同时上料机构1在上料工位夹固新的皮布料,当第二夹板组件21夹固的皮布料由连接结构7的往复运动送入下一工位的同时,上料机构1夹固的新皮布料被传递至顶针板3的上方,再由顶针板3将其传递给成型机构2,如此循环作业。
4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钳头与所述第一夹钳的钳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下钳头与所述第一夹钳的钳体固定连接。
49.如图5所示,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为了能使上料机构夹固皮布料更为稳定,可以使第一夹钳的一侧夹板张开,而另一侧夹板不动,这样可以使第一夹钳打开后,皮布料可以依靠另一侧的夹板稳定放置的形态,再由另一侧的夹板合夹,即第一上钳头112与钳体111活动连接,用于带动第一上夹板114的开合,第一下钳头113与钳体111固定连接,使得第一下夹板115可以支撑皮布料的放置,皮布料从第一夹板组件的夹板打开的一侧即第一上夹板114放入上料机构。
5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构具有第一框体,所述第一夹板组件分布于所述第一框体的框边且与所述第一框体活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夹板组件依靠所述第一框体调整合围区域。
51.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上料机构可以根据皮布料的大小和形状调整第一件板组件的合围区域,使其更方便更稳定的夹固皮布料,所以在上料机构设置第一框体,第一夹板组件可以依靠第一框体调整自身合围的区域。
5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上钳头与所述第二夹钳的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下钳头与所述第二夹钳的钳体活动连接。
53.如图6所示,在顶针板3将皮布料放入成型机构2的过程中,顶针板3是自下而上放置,所以第二下钳头212与所述第二夹钳211的钳体活动连接以使第二下夹板214外展打开,所述第二上钳头213与所述第二夹钳的钳体211固定连接以使第二上夹板215位置固定,当皮布料由第二下夹板一侧放入成型机构2时可以依靠第二上夹板215稳定皮布料的相对位置,使第二下钳头212带动第二下夹板214合夹皮布料,使其夹合的更稳定。
5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成型机构具有第二框体,所述第二夹板组件分布于所述第二框体的框边且与所述第二框体活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夹板组件依靠所述第二框体调整合围区域。
55.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成型机构可以根据皮布料的大小和形状调整第二件板组件的合围区域,使其更方便更稳定的夹固皮布料,所以在成型机构设置第二框体,第二夹板组件可以依靠第二框体调整自身合围的区域。
56.如图4所示,所述成型机构2可以具有第二框体22,所述第二夹板组件21分布于所述第二框体的框边且与所述第二框体活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夹板组件21依靠所述第二框体22调整合围区域。
5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针机构具有顶针框,所述顶针板分布于所述顶针框的区域内并与所述顶针框活动连接。
58.如图8所示,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顶针31需要根据皮布料的规格进行调整,以便更好的从上料机构1上拿取皮布料,所以可以采用顶针框33的框体为依托设置多个带有顶针31的针板32,这些带有顶针31的针板32与顶针框33活动连接可以使顶针板3整体可以根据需要改变顶针31的分布方式,以便适用不同规格的皮布料。
5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夹板、所述第一下夹板、所述第二上夹板、所述第二下夹板的板面开有孔,以使所述顶针嵌入孔中。
60.在某些情况下,第一上夹板114、第一下夹板115、第二上夹板215、第二下夹板214开合的过程中,皮布料在被夹固前是需要靠顶针板3固定位置的,在各个夹板合夹的过程中,免不了会因为皮布料的边缘有顶针致使夹板无法稳定合夹的情况,所以在个夹板开设孔8,以使各夹板合夹的过程中避免顶针31影响到夹板的夹合动作,使皮布料的夹固更稳固。
6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针具有调节部,所述调节部用于调节顶针的长度。
62.调节顶针的长度不仅可以调整刺入皮布料的刺入深度,还可以配合升降机构调整皮布料的位置。所述调节部可以是将顶针刺入皮布料的部分嵌套进空心的部分,通过调整嵌套的深度来调整顶针的长度。
6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成型机构具有翻转部,所述翻转部与所述成型机构活动连接。
64.在成型机构2进入成型工位时,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的需求,通过翻转部23可以使得皮布料旋转至某一角度进行塑形,使得成型机构2可以适应更多的工艺要求。
6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具有顶针机构稳定部。
66.如图8所示,所述顶针稳定部34用于在升降机构4对顶针板3进行升降操作时,使得顶针板3中的顶针31可以稳定的随着针板32运动,防止顶针31在升降的时候晃动影响对皮布料的拿取和相对位置的稳定。
67.图9、图10、图11为采用本技术所述装置的生产设备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包括上料工位91、加热工位92、成型工位93,其中,图1和图2中的设备5可以是加热工位92的部分设备,图1和图2中的设备6可以是成型工位93的部分设备。
68.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6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装置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