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辊压机轨道间隙可控可调的方法与流程

2023-03-29 06:12: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辊压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辊压机轨道间隙可控可调的方法。


背景技术:

2.辊压机内有定辊和动辊,动辊在辊压机轨道上移动,从而能改变定辊和动辊之间的间隙,辊压机轨道即为辊压机内轴承座移动的轨道,现有的轴承座上下两端中间处分别设置有滑轨,轴承座带动动辊在滑轨上移动,原设计的辊压机轨道和轴承座之间由于是间隙配合,造成轴承座的左右、上下都不可调节,因此,动辊在长期动作后,造成磨损,因为无法调节,造成辊压机内出现异动。


技术实现要素:

3.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动辊因无法调节,在长期动作后,造成磨损的问题。
4.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辊压机轨道间隙可控可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步骤1,在辊压机轨道两侧外壁上分别安装垫片与导向板;
6.步骤2,将螺栓一端依次穿过导向板、垫片与辊压机侧壁螺纹连接;
7.步骤3,转动螺栓,推动两个导向板移动,调节两个导向板之间的距离,调节轴承座在轨道上的移动间隙。
8.一种用于辊压机轨道间隙可控可调的机构,适用于一种用于辊压机轨道间隙可控可调的方法,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定辊与动辊,动辊两端分别设置有轴承座,箱体两侧壁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轨道,轴承座能够在轨道内往复移动,轨道两侧分别间隔设置有若干导向板。
9.优选的,导向板与轨道之间设置有垫片,垫片分别与轨道、导向板可拆卸连接。
10.优选的,导向板上间隔设置有若干螺栓,螺栓一端依次穿过导向板、垫片与箱体侧壁螺纹连接。
11.优选的,动辊两端分别设置有轴承,动辊通过轴承与轴承座转动连接。
12.优选的,轨道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块。
13.优选的,箱体远离动辊的一侧壁上设置有箱门。
14.优选的,箱体顶端设置有进料斗,进料斗位于定辊与动辊之间。
15.优选的,轴承座的截面为矩形。
16.优选的,定辊与动辊一端延伸出箱体,定辊与动辊一端分别与驱动装置连接。
17.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辊压机轨道间隙可控可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辊压机轨道两侧外壁上分别安装垫片与导向板;步骤2,将螺栓一端依次穿过导向板、垫片与辊压机侧壁螺纹连接;步骤3转动螺栓,推动两个导向板
移动,调节两个导向板之间的距离,调节轴承座在轨道上的移动间隙。本发明利用垫片和控制导向板的移动调节轴承座的移动范围,进而弥补轴承座和轨道的磨损间隙,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轴承座与轨道之间产生的磨损,避免动辊产生磨损,提高辊压机的使用寿命,避免辊压机内出现异动。
18.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19.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2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实物图;
23.图3为本发明侧视图;
24.图4为本发明俯视图;
25.图5为本发明润滑装置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发明润滑装置a处放大图;
27.图7为本发明润滑装置b处放大图;
28.图8为本发明散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29.图9为本发明散热装置侧视图;
30.其中,1-箱体,2-定辊,3-动辊,4-轴承座,5-轨道,6-导向板,7-垫片,8-螺栓,9-箱门,10-进料斗,11-从动轮,12-开口,13-拨杆,14-导向杆,15-第一连杆,16-弧形杆,17-第一导向槽,18-转动杆,19-曲柄,20-第一滑块,21-皮带,22-转筒,23-转动板,24-刷板,25-第一空腔,26-第二空腔,27-第一喷头,28-第二喷头,29-储液箱,30-缸体,31-活塞,32-活塞杆,33-进液管,34-柔性出液管,35-进液单向阀,36-出液单向阀,37-刷毛,38-滑槽,39-电动机,40-摆杆,41-第二滑块,42-第三滑块,43-散热口,44-过滤网,45-l型固定杆,46-第二连杆,47-第三连杆,48-第二导向槽,49-第三导向槽,50-扫刷,51-刮片,52-驱动电机,53-润滑箱,54-主动轮,55-安装杆。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2.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33.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
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辊压机轨道间隙可控可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6.步骤1,在辊压机轨道两侧外壁上分别安装垫片与导向板;
37.步骤2,将螺栓一端依次穿过导向板、垫片与辊压机侧壁螺纹连接;
38.步骤3,转动螺栓,推动两个导向板移动,调节两个导向板之间的距离,调节轴承座在轨道上的移动间隙。
39.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利用垫片和控制导向板的移动调节轴承座的移动范围,进而弥补轴承座和轨道的磨损间隙,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轴承座与轨道之间产生的磨损,避免动辊产生磨损,提高辊压机的使用寿命,避免辊压机内出现异动。
40.一种用于辊压机轨道间隙可控可调的机构,适用于一种用于辊压机轨道间隙可控可调的方法,如图1-4所示,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置有定辊2与动辊3,动辊3两端分别设置有轴承座4,箱体1两侧壁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轨道5,轴承座4能够在轨道5内往复移动,轨道5两侧分别间隔设置有若干导向板6;
41.导向板6与轨道5之间设置有垫片7,垫片7分别与轨道5、导向板6可拆卸连接;
42.导向板6上间隔设置有若干螺栓8,螺栓8一端依次穿过导向板6、垫片7与箱体1侧壁螺纹连接。
43.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当使用辊压机时,启动定辊2与动辊3,定辊2固定安装在原位置旋转,动辊3一边旋转一边在轨道5上移动,螺栓8依次穿过导向板6、垫片7与箱体1侧壁螺纹连接,转动轨道5两侧导向板6上的螺栓8,带动导向板6向前移动挤压垫片7,调节两个导向板6之间的距离,进而限制轴承座4在轨道5上横向移动的范围,导向板6与垫片7共同弥补轴轴承座4与轨道5的磨损间隙,垫片7更换方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提高辊压机的使用寿命。
44.在一个实施例中,动辊3两端分别设置有轴承,动辊3通过轴承与轴承座4转动连接。
45.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动辊3沿辊压机的轨道5移动,通过轴承,带动轴承座4在轨道5上移动,进而改变辊压机内定辊2与动辊3之间的间隙。
46.在一个实施例中,轨道5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块,便于限制轴承座4与动辊3的移动范围。
47.在一个实施例中,箱体1远离动辊3的一侧壁上设置有箱门9,便于对箱体1内机构进行检修
48.在一个实施例中,箱体1顶端设置有进料斗10,进料斗10位于定辊2与动辊3之间,便于通过进料斗10向箱体1内投放原料。
49.在一个实施例中,轴承座4的截面为矩形,便于带动动辊3在轨道5上移动,提高动辊3的稳定性。
50.在一个实施例中,定辊2与动辊3一端延伸出箱体1,定辊2与动辊3一端分别与驱动装置连接,便于驱动定辊2与动辊3旋转,实现对原料的粉碎研磨。
51.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7所示,箱体1内设置有润滑装置,润滑装置包括:驱动电机52、润滑箱53、主动轮54,
52.箱体1两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安装杆55,安装杆55的自由端设置有润滑箱53,润滑箱53位于定辊2与动辊3之间,润滑箱53靠近轨道5的一侧壁上设置有开口12,润滑箱53一侧内壁上设置有驱动电机52,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穿过主动轮54轴线与拨杆13连接,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与主动轮54固定连接,拨杆13下方设置有导向杆14;
53.第一连杆15一端与导向杆14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15另一端与弧形杆16中间处连接,弧形杆16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槽17,转动杆18一端与润滑箱53一侧内壁转动连接,转动杆18另一端穿过从动轮11轴线与曲柄19一端连接,转动杆18与从动轮11固定连接,曲柄19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0,第一滑块20在第一导向槽17内往复运动,主动轮54与从动轮11之间通过皮带21传动连接;
54.导向杆14另一端穿过转筒22轴线与转动板23连接,转动板23两端分别设置有刷板24,导向杆14与转筒22通过导向键连接,转筒22与润滑箱53内壁转动连接,转筒22一侧外壁上设置有两条相交的滑槽38,拨杆13端头能够在滑槽38内往复运动,转动板23内设置有第一空腔25,刷板24内设置有第二空腔26,第一空腔25与第二空腔26连通;
55.转动板23上设置有第一喷头27,刷板24上设置有第二喷头28,第一喷头27与第一空腔25连通,第二喷头28与第二空腔26连通,润滑箱53内设置有储液箱29与缸体30,缸体30内活动设置有活塞31与活塞杆32,活塞杆32一端与活塞31连接,活塞杆32另一端延伸出缸体30与第一连杆15连接;
56.进液管33一端与储液箱29连通,进液管33另一端与缸体30连通,柔性出液管34一端与缸体30连通,柔性出液管34另一端穿过导向杆14与第一空腔25连通,柔性出液管34与导向杆14转动连接,进液管33上设置有进液单向阀35,柔性出液管34上设置有出液单向阀36,转动板23与刷板24远离导向杆14的一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刷毛37。
57.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启动驱动电机52,带动主动轮54与拨杆13旋转,通过主动轮54与从动轮11之间的皮带传动,带动从动轮11旋转,带动转动杆18旋转,带动曲柄19旋转,带动第一滑块20绕转动杆18旋转,使得第一滑块20在第一导向槽17内往复运动,带动弧形杆16左右往复运动,带动第一连杆15左右往复运动,带动导向杆14在转筒22内往复运动,由于导向杆14穿过开口12延伸出润滑箱53并与转动板23连接,使得导向杆14在开口12内往复运动;当导向杆14向远离开口12的一端移动时,带动活塞31与活塞杆32在缸体30内向远离开口12的一端移动,进液单向阀35打开,储液箱29内的润滑液经进液管33流入缸体30内,当导向杆14向靠近开口12的一端移动时,带动活塞31与活塞杆32在缸体30内向靠近开口12的一端移动,进液单向阀35关闭,出液单向阀36打开,缸体30内润滑液经柔性出液管34、第一空腔25、第二空腔26至第一喷头27与第二喷头28喷出,对定辊2、动辊3与轴承的连接处进行润滑,提高转动效率,对轨道5与轴承座4表面进行润滑冷却,减少轨道5与轴承座4之间产生的磨损,降低轨道5与轴承座4之间摩擦产生的热量,提高轨道5与轴承座4的使用寿命;当导向杆14第一次向远离开口12的一端移动时,拨杆13旋转,拨杆13的两个拨头远离转筒22,转筒22不会转动,当导向杆14第一次向靠近开口12的一端移动时,拨
杆13旋转,拨杆13的一个拨头在一条滑槽38内移动,带动转筒22正向旋转180度,带动导向杆14、转动板23、刷板24正向旋转180度,当导向杆14第二次向远离开口12的一端移动时,拨杆13旋转,拨杆13的两个拨头远离转筒22,转筒22不会转动,当导向杆14第二次向靠近开口12的一端移动时,拨杆13旋转,拨杆13的另一个拨头在另一条滑槽38内移动,带动转筒22反向旋转180度,带动导向杆14、转动板23、刷板24反向旋转180度,通过运动的符合叠加,导向杆14、转动板23、刷板24的运动状态为先向左移动,然后一边向右移动一边正向旋转180度,再向左移动,然后一边向右移动一边反向旋转180度,使得第一喷头27与第二喷头28一边间歇向右移动一边间歇正反旋转喷洒润滑液,提高润滑液的喷洒范围,第二喷头28将润滑液喷洒至螺栓8与导向板6的表面,减少导向板6的磨损,提高螺栓8与导向板6的使用寿命;转动板23与刷板24带动刷毛37一边左右往复运动一边间歇正反旋转,刷毛37对喷洒在定辊2、动辊3、轨道5与轴承座4表面的润滑液进行清扫,保证润滑液喷洒均匀,避免润滑液聚集对轨道5与轴承座4造成损伤,提高润滑效率。
58.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9所示,润滑箱53内设置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电动机39、摆杆40、第二滑块41、第三滑块42,
59.润滑箱53一侧壁上设置有散热口43,散热口43内设置有过滤网44,润滑箱53内设置有竖直方向的l型固定杆45,固定杆45顶端与润滑箱53顶端内壁连接,固定杆45底端设置有电动机39,电动机39的输出轴朝向散热口43与第二连杆46一端连接,第二连杆46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滑块41,l型固定杆45的水平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47,第三连杆47一端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二导向槽48,第二滑块41能够在第二导向槽48内往复运动;
60.第三连杆47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滑块42,润滑箱53底端内壁上铰接有摆杆40,摆杆40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三导向槽49,第三滑块42能够在第三导向槽49内往复运动,摆杆40靠近散热口43的一侧壁上设置有扫刷50,扫刷50与过滤网44相接触,第三滑块42靠近散热口43的一侧壁上设置有刮片51。
61.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散热口43用于散发润滑箱53内机构运动产生的热量,过滤网44用于防止润滑箱53内机构被灰尘污染,启动电动机39,带动第二连杆46旋转,带动第二滑块41绕电动机39的输出轴旋转,带动第三连杆47绕l型固定杆45的水平端旋转,使得第二滑块41在第二导向槽48内往复运动,第三连杆47带动第三滑块42绕绕l型固定杆45的水平端旋转,使得第三滑块42在第三导向槽49内往复运动,带动摆杆40绕其铰接处摆动,当第二滑块41在第二导向槽48内由远离l型固定杆45的水平端向靠近l型固定杆45的水平端运动或由靠近l型固定杆45的水平端向远离l型固定杆45的水平端运动时,摆杆40匀速向前摆动,当第二滑块41移动至第二导向槽48靠近l型固定杆45的水平端时,摆杆40加速向后摆动,摆杆40带动扫刷50先匀速向前摆动,再加速向后摆动,对过滤网44表面进行扫描式清扫,清扫范围大,扫刷50的变速运动使得扫刷50两次运动的清扫力度不同,能够将较为顽固的灰尘扫落,扫刷50清扫效率高,清扫效果好,使得过滤网44保持畅通,提高散热效率;第三滑块42间歇与第三导向槽49两端内壁发生碰撞,刮片51与扫刷50发生刮蹭,第三滑块42振落扫刷50上粘附的灰尘,刮片51刮落扫刷50上粘附的灰尘,保持扫刷50干净,提高清扫效率,提高散热效率;第三连杆47旋转吹动气流,将扫刷50扫落的灰尘与扫刷50上粘附的灰尘吹出润滑箱53,避免对润滑箱53内的机构造成污染。
62.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
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