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铜排定扭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3-26 22:02: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铜排定扭装置。


背景技术:

2.由于现代社会的能源日益减少,传统能源所带来的污染日趋严重,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储能电源,具有能量高、工作电压高、体积小、贮存寿命长等优点;随着当代人对能源以及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动力锂电池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对人体和环境的损害较小,相比传统的铅酸电池具有很大的优越性;随着汽车废气的排放引发环境问题的加剧,动力锂电池还可以代替燃油成为汽车使用的新能源。
3.在新能源锂电池pack工艺中,其中螺栓定扭工艺一直是产品生产工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新能源汽车对电池能量密度、气密性、高电压、轻量化等要求的提升,pack工艺也随产品本身的变化而变化,与之对应的,螺栓定扭工艺也涉及各个部材和零部件,其中与箱体外部互联的高压插件需要通过高压铜排与箱体内部电芯模组相连,高压铜排具有多道折弯,目前没有相应的铜排定扭装置,固定时通常直接通过定扭扳手对螺栓进行扭转,无法确保铜排螺栓的定扭精准,且无法确保定扭过程中铜排不变形、定扭扳手固定不晃动,从而无法保证产品品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对具有多道折弯的铜排进行限位,进而保证铜排定扭的稳定性。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6.一种铜排定扭装置,包括第一定扭机构(1)、中位定扭机构(2)、第二定扭机构(3);所述第一定扭机构(1)和第二定扭机构(3)以中位定扭机构(2)为中心镜像设置;所述第一定扭机构(1)、中位定扭机构(2)和第二定扭机构(3)相互配合形成多个与铜排尺寸相适配的限位槽和凸起。
7.有益效果:通过第一定扭机构、中位定扭机构、第二定扭机构的相互配合,形成多个与铜排尺寸相适配的限位槽和凸起,能够对铜排进行限位使其在受到定扭旋转的应力时不变形,进而保证铜排定扭的稳定性。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扭机构(1)、中位定扭机构(2)、第二定扭机构(3)依次一体固定。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扭机构(1)包括第一把手(11)、第一侧块(13)、第一通孔(14)、第一后块(15)、第一限位槽(16),从一侧到中位定扭机构(2)依次固定有第一把手(11)、第一侧块(13)、第一限位槽(16)、第一后块(15),所述第一通孔(14)位于第一限位槽(16)和第一后块(15)的前方且贯穿开设于第一侧块(13)上。
10.有益效果:通过第一侧块、第一后块、第一限位槽的相互配合,能够对铜排进行限位使其在受到定扭旋转的应力时不变形。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块(13)整体呈鱼钩形状。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后块(15)的高度低于第一侧块(13)的高度,所述第一后块(15)和第一侧块(13)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6)。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定扭机构(3)包括第二把手(31)、第二侧块(33)、第二通孔(34)、第二后块(35)、第二限位槽(36);从对侧到中位定扭机构(2)依次固定有第二把手(31)、第二侧块(33)、第二限位槽(36)、第二后块(35),所述第二通孔(34)位于第二限位槽(36)和第二后块(35)的前方且贯穿开设于第二侧块(33)上。
14.有益效果:通过第二侧块、第二后块、第二限位槽的相互配合,能够对铜排进行限位使其在受到定扭旋转的应力时不变形。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把手(31)和第一把手(11)、第二侧块(33)和第一侧块(13)、第二通孔(34)和第一通孔(14)、第二限位槽(36)和第一限位槽(16)的位置和形状均为镜像设置,所述第二后块(35)和第一后块(15)的位置为镜像设置,但所述第二后块(35)的长度长于第一后块(15)。
16.有益效果:通过第二后块、第一后块的设置,第一后块的大小与负铜排和底座形成的空间相匹配,第二后块的大小与正铜排和底座形成的空间相匹配,能够对铜排进行限位使其在受到定扭旋转的应力时不变形。
17.进一步的,所述中位定扭机构(2)包括中块(21)、第一端面(23)、第二端面(24),从前端到后端依次固定有中块(21)、第一端面(23)、第二端面(24)。
18.进一步的,所述中块(21)的前端位于第二侧块(33)和第一侧块(13)之间,所述中块(21)的后端位于第二通孔(34)和第一通孔(14)之间且形状与通孔相适配,所述中块(21)整体的高度低于侧块的高度形成凹槽(25)。
19.有益效果:通过中块的设置,中块上形成的凹槽与隔板尺寸相匹配,能够对铜排进行限位使其在受到定扭旋转的应力时不变形。
2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面(23)位于后块、限位槽和中块(21)、通孔之间,所述第一端面(23)的长度长于中块(21),所述第一端面(23)的高度低于中块(21);所述第二端面(24)的长度为第二后块(35)和第一后块(15)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端面(24)的高度低于第一端面(23)。
21.有益效果:通过第二端面、第一端面的设置,第二端面与底座的端面尺寸相匹配,第一端面与隔板两侧的凸台尺寸相匹配,能够对铜排进行限位使其在受到定扭旋转的应力时不变形。
2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2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定扭机构、中位定扭机构、第二定扭机构的相互配合,形成多个与铜排尺寸相适配的限位槽和凸起,能够对铜排进行限位使其在受到定扭旋转的应力时不变形,进而保证铜排定扭的稳定性。
24.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侧块、第一后块、第一限位槽的相互配合,能够对铜排进行限位使其在受到定扭旋转的应力时不变形。
25.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侧块、第二后块、第二限位槽的相互配合,能够对铜排进行限位使其在受到定扭旋转的应力时不变形。
26.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后块、第一后块的设置,第一后块的大小与负铜排和底座形
成的空间相匹配,第二后块的大小与正铜排和底座形成的空间相匹配,能够对铜排进行限位使其在受到定扭旋转的应力时不变形。
27.本实用新型通过中块的设置,中块上形成的凹槽与隔板尺寸相匹配,能够对铜排进行限位使其在受到定扭旋转的应力时不变形。
28.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端面、第一端面的设置,第二端面与底座的端面尺寸相匹配,第一端面与隔板两侧的凸台尺寸相匹配,能够对铜排进行限位使其在受到定扭旋转的应力时不变形。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铜排定扭装置的第一视角立体图;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铜排定扭装置的第二视角立体图;
3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铜排定扭装置中第三视角立体图;
3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铜排定扭装置的正视图;
3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铜排定扭装置的后视图;
3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铜排定扭装置第四视角立体图;
35.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铜排的立体图;
36.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铜排定扭装置的装配过程图;
37.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铜排定扭装置的装配立体图;
38.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铜排定扭装置的另一视角装配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0.实施例一
41.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铜排定扭装置,包括第一定扭机构1、中位定扭机构2、第二定扭机构3,第一定扭机构1和第二定扭机构3以中位定扭机构2为中心镜像设置,第一定扭机构1、中位定扭机构2、第二定扭机构3依次一体固定;
42.如图2、图3、图4所示,第一定扭机构1包括第一把手11、第一侧块13、第一通孔14、第一后块15、第一限位槽16;从左侧到中位定扭机构2依次固定有第一把手11、第一侧块13、第一限位槽16、第一后块15,第一通孔14位于第一限位槽16和第一后块15的前方且贯穿开设于第一侧块13上;第一把手11呈长方体形状,第一侧块13为不规则形状,整体呈鱼钩形状,第一通孔14为圆形;第一后块15的高度低于第一侧块13的高度,第一后块15和第一侧块13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6;第一把手11的高度低于第一后块15。
43.如图2、图3、图4所示,第二定扭机构3包括第二把手31、第二侧块33、第二通孔34、第二后块35、第二限位槽36;从右侧到中位定扭机构2依次固定有第二把手31、第二侧块33、第二限位槽36、第二后块35,第二通孔34位于第二限位槽36和第二后块35的前方且贯穿开
设于第二侧块33上;第二把手31和第一把手11、第二侧块33和第一侧块13、第二通孔34和第一通孔14、第二限位槽36和第一限位槽16的位置和形状均为镜像设置,第二后块35和第一后块15的位置为镜像设置,但第二后块35的长度长于第一后块15。
44.如图2、图3、图5、图6所示,中位定扭机构2包括中块21、第一端面23、第二端面24,从前端到后端依次固定有中块21、第一端面23、第二端面24;中块21的前端位于第二侧块33和第一侧块13之间,中块21的后端位于第二通孔34和第一通孔14之间且形状与通孔相适配,中块21整体的高度低于侧块的高度形成凹槽25;第一端面23位于后块、限位槽和中块21、通孔之间,第一端面23的长度长于中块21,第一端面23的高度低于中块21;第二端面24的长度为第二后块35和第一后块15之间的距离,第二端面24的高度低于第一端面23。
45.如图4、图5、图7、图8所示,第一后块15的大小与负铜排42和底座5形成的空间相匹配,第二后块35的大小与正铜排41和底座5形成的空间相匹配;中块21上形成的凹槽25与隔板6尺寸相匹配;第二端面24与底座5的端面尺寸相匹配;第一端面23与隔板6两侧的凸台61尺寸相匹配;从而对铜排进行限位使其在受到定扭旋转的应力时不变形。
46.铜排定扭装置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件,具有绝缘特性,且强度高,保证了定扭装置的结构强度,不易损坏。
47.使用时,如图4、图5、图9、图10所示,工作人员拿着两侧把手沿着底座5垂直方向向下,将第一后块15插入负铜排42和底座5形成的空间内,第二后块35插入正铜排41和底座5形成的空间内,继续向下插入,第二端面24接触到底座5上,第一端面23接触到隔板6两侧的凸台61上,凹槽25接触到隔板6上,同时侧块后端内侧顶住正负铜排横板43的外侧进行限位,侧块前端内侧顶住正负铜排竖板44的外侧进行限位,此时定扭装置已经放置到位,且定扭装置也将高压插件7上的正负铜排限制到位;然后工作人员将已经装备好的定扭套筒(图未示),通过通孔从上往下垂直落在螺栓8上,搬动开关,预拧紧螺栓8并进行定扭,划线标识,在此过程中,定扭套筒的尺寸与通孔相匹配,可保证定扭套筒垂直锁附不歪斜,同时铜排受到定扭装置的限位,即使在定扭的过程中受旋转力也不至于扭曲变形,保证了产品品质的稳定。
48.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