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针座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2-13 15:48: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针座组装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针座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2.针座与针管需要进行组装,现有的组装方式在组装的过程中,需要抓取针座,然后将针座利用固定,再利用夹持机构夹持针管,从针管一侧推动针管,使得针管与针座完成组装。这种组装方式存在如下问题:针管由于材质的柔软性,使得针管在被推动或夹持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形和组装不合格。
3.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针座组装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针座组装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针座组装过程中针管变形以及组装不合格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针座组装装置,包括用于提供针头的针头供料机构、用于夹持针管的针管抱紧机构,所述针头供料机构和针管抱紧机构之间设置有转移机构,所述转移机构包括接收针头供料机构中的针头的旋转升降组件、用于将旋转升降组件中的针头对齐针管的旋转对齐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旋转对齐组件运动的驱动组件。
7.进一步的是:所述针头供料机构包括设置在转移机构一侧的机械手,所述机械手上设置有两个一号夹爪。
8.进一步的是:所述转移机构包括安装架,所述旋转升降组件设置在安装架靠近针头供料机构一侧,所述旋转升降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架上旋转气缸、设置在旋转气缸输出端上的连接板、沿旋转气缸旋转中心对称设置在连接板上的两根导柱、连接导柱上端的连接柱、分别套设在两根导柱上的一号直线轴承、与两个一号直线轴承固定连接的安装板、沿旋转气缸的旋转中心对称设置在安装板两侧的若干治具以及固定设置在安装架上的一号单轴气缸,所述一号单轴气缸的输出端向上设置,所述一号单轴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上设置套设在旋转气缸的旋转中心的转轴,所述转轴与安装板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是:所述安装架上固定设置有一号直线导轨,所述旋转对齐组件包括滑动设置在一号直线导轨上的滑动板、固定设置在滑动板两侧的侧板、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侧板上的球轴承以及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球轴承转动连接的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一端伸出其中一侧板的球轴承并设置有抱箍件,位于所述抱箍件一侧的侧板上斜向设置有二号单轴气缸,所述二号单轴气缸的输出端与抱箍件固定连接,所述转动件上设置有若干l型板,所述l型板上竖向设置有二号直线导轨,所述二号直线导轨上滑动设置有二号气缸夹爪,所述l型板上还滑动设置有与二号气缸夹爪固定连接的导杆,所述导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二号气缸夹爪和l型板上端相抵。
10.进一步的是:所述安装架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两侧的一号板以及设置一号板上
的二号板,所述一号直线导轨设置在二号板上,所述二号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底板上的一号直线模组、设置在二号板下端的固定座、固定设置在底板上的三号直线导轨、固定设置在一号直线模组的输出端的连接块、分别与连接块和滑动板铰接的连杆,所述连杆包括一号杆、二号杆和三号杆,所述一号杆两端分别与连接块和二号杆一端铰接,所述三号杆两端分别与滑动板和二号杆另一端铰接,所述连接块与三号直线导轨滑动连接,所述二号杆与固定座铰接。
11.进一步的是:所述针管抱紧机构包括设置在转移机构另一侧的支架、设置在支架上且输出端向上设置的四号气缸、固定设置在支架上的若干二号直线轴承、套设在二号直线轴承内的导轴、连接若干导轴上端的五号板、连接若干导轴下端的六号板以及设置在六号板上的若干四号气缸夹爪,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与四号气缸夹爪对应的抵接组件,所述抵接组件位于四号气缸夹爪远离转移机构一侧,所述抵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架上且输出端朝向转移机构一侧的六号气缸、固定设置在六号气缸输出端的方形板、设置在方向板上与四号气缸夹爪的夹持位一一对应的圆柱套,所述圆柱套内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靠近四号气缸夹爪一侧设置有圆弧过渡导向槽。
12.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1、通过针管抱紧机构将针管固定,利用转移机构接收针座并负责将针座向针管一侧推移,完成针座的组装,整个过程针管被牢牢固定,不易发生变形,同时由于针管的稳定,能够保证针座与针管组装的良率大幅提高。
14.2、通过在安装板两侧设置治具,可以使得旋转气缸的将带有针头的治具旋转至针管对齐组件时,另一侧治具与针头供料机构对齐,便于持续接收针头。通过设置穿过旋转气缸的旋转中心的转轴,可以使得对治具的升降更加便捷和稳定。
15.3、通过设置连杆,利用直线模组驱动连杆运动进而带动旋转对齐组件运动,能够利用安装架内部的空间设置驱动组件,有效的节约了转移机构的空间。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针座组装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17.图2为图1去除针头供料机构的示意图。
18.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针座组装装置的转移机构的旋转升降组件的示意图。
19.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针座组装装置的针头抱紧机构的示意图。
20.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针座组装装置的转移机构去除旋转升降组件的示意图。
21.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针座组装的支架、一号直线导轨和驱动组件的示意图。
22.图中标记为:1、针头供料机构;2、针管抱紧机构;3、转移机构;31、旋转升降组件;32、旋转对齐组件;33、驱动组件;101、机械手;102、一号夹爪;34、安装架;311、旋转气缸;312、连接板;313、导柱;314、一号直线轴承;315、安装板;316、治具;317、一号单轴气缸;318、联轴器;35、一号直线导轨;3201、滑动板;3202、侧板;3203、二号单轴气缸;3204、转动件;3205、抱箍件;3206、l型板;3207、二号直线导轨;3208、二号气缸夹爪;3209、导杆;3210、
弹簧;341、底板;342、一号板;343、二号板;331、一号直线模组;332、固定座;333、三号直线导轨;334、连接块;335、一号杆;336、二号杆;337、三号杆;201、支架;202、导轴;203、四号气缸;204、二号直线轴承;205、五号板;206、六号板;207、四号气缸夹爪;208、六号气缸;209、方形板;210、圆柱套;2100、圆弧过渡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6.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针座组装装置,其结构包括用于提供针头的针头供料机构1、用于夹持针管的针管抱紧机构2,所述针头供料机构1和针管抱紧机构2之间设置有转移机构3,所述转移机构3包括接收针头供料机构1中的针头的旋转升降组件31、用于将旋转升降组件31中的针头对齐针管的旋转对齐组件32以及用于驱动旋转对齐组件32运动的驱动组件33。
27.实际使用时,针头供料机构1从外部供料设备中抓取针头,随后将针头转移至旋转升降组件31中,随后旋转对齐组件32抓取旋转升降组件31中的针头,驱动组件33驱动旋转对齐组件32中向针管抱紧机构2一侧运动,针管抱紧机构2配合旋转对齐组件32将针头与针管组装。
28.上述设计中,通过针管抱紧机构2将针管固定,利用转移机构3接收针座并负责将针座向针管一侧推移,完成针座的组装,整个过程针管被牢牢固定,不易发生变形,同时由于针管的稳定,能够保证针座与针管组装的良率大幅提高。
29.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针头供料机构1包括设置在转移机构3一侧的机械手101,所述机械手101上设置有两个一号夹爪102。
30.实际使用时,机械手101转动使得一号夹爪102旋转至外部供料机构中,随时一号夹爪102夹取针头,机械手101随即带动一号夹爪102运动至旋转升降组件31中,一号夹爪102将针头放置在旋转升降组件31中。
31.上述设计中,能够使得针头被快速准确的抓取并转移,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32.具体地: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所述转移机构3包括安装架34,所述旋转升降组件31设置在安装架34靠近针头供料机构1一侧,所述旋转升降组件31包括设置在安装架34上旋转气缸311、设置在旋转气缸311输出端上的连接板312、沿旋转气缸311旋转中心对称设
置在连接板312上的两根导柱313、连接导柱313上端的连接柱、套设在导柱313上的一号直线轴承314、与两个一号直线轴承314固定连接的安装板315、沿旋转气缸311的旋转中心对称设置在安装板315两侧的若干治具316以及固定设置在安装架34上的一号单轴气缸317,所述一号单轴气缸317的输出端向上设置,所述一号单轴气缸317的输出端设置有联轴器318,所述联轴器318上设置套设在旋转气缸311的旋转中心的转轴,所述转轴与安装板315固定连接。
33.需说明的是,针头用于与针管连接一端为管状,治具316设置有插入针头管状内的立柱。
34.实际使用时,旋转气缸311驱动连接板312转动,使得设置在安装板315一侧的若干治具316旋转至一号夹爪102对应的下方,使得针头放置在治具316上,旋转气缸311驱动连接板312转动,使得放置有针管的治具316对应二号气缸夹爪3208,另一侧治具316旋转至用于接收针头供料机构1中的针头,随后一号单轴气缸317驱动安装板315上移,二号气缸夹爪3208夹取针头,随后一号单轴气缸317复位,针头供料机构1将针头放置在另一侧治具316上。
35.上述设计中,通过在安装板315两侧设置治具316,可以使得旋转气缸311的将带有针头的治具316旋转至针管对齐组件时,另一侧治具316与针头供料机构1对齐,便于持续接收针头。通过设置穿过旋转气缸311的旋转中心的转轴,可以使得对治具316的升降更加便捷和稳定。
36.具体地: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安装架34上固定设置有一号直线导轨35,所述旋转对齐组件32包括滑动设置在一号直线导轨35上的滑动板3201、固定设置在滑动板3201两侧的侧板3202、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侧板3202上的球轴承以及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球轴承转动连接的转动件3204,所述转动件3204一端伸出其中一侧板3202的球轴承并设置有抱箍件3205,位于所述抱箍件3205一侧的侧板3202上斜向设置有二号单轴气缸3203,所述二号单轴气缸3203的输出端与抱箍件3205固定连接,所述转动件3204上设置有若干l型板3206,所述l型板3206上竖向设置有二号直线导轨3207,所述二号直线导轨3207上滑动设置有二号气缸夹爪3208,所述l型板3206上还滑动设置有与二号气缸夹爪3208固定连接的导杆3209,所述导杆3209上套设有弹簧3210,所述弹簧3210两端分别与二号气缸夹爪3208和l型板3206上端相抵。
37.实际使用时,二号单轴气缸3203驱动转动件3204转动至二号气缸夹爪3208对应旋转升降组件31中的治具316,随后在一号单轴气缸317驱动治具316上升的情况下,二号气缸夹爪3208夹取针头。随后二号单轴气缸3203驱动转动件3204转动180
°
,使得针头对准针管,随后驱动组件33驱动旋转对齐组件32沿一号直线导轨35向针管抱紧机构2一侧运动。
38.上述设计中,旋转对齐组件32的结构和实施方式能够使得针头被夹取后能够快速稳定的翻转并与抱紧机构对齐。
39.具体地:如图5所示,所述安装架34包括底板341和设置在底板341两侧的一号板342以及设置一号板342上的二号板343,所述一号直线导轨35设置在二号板343上,所述二号板343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驱动组件33包括固定设置在底板341上的一号直线模组331、设置在二号板343下端的固定座332、固定设置在底板341上的三号直线导轨333、固定设置在一号直线模组331的输出端的连接块334、分别与连接块334和滑动板3201铰接的连杆,所述
连杆包括一号杆335、二号杆336和三号杆337,所述一号杆335两端分别与连接块334和二号杆336一端铰接,所述三号杆337两端分别与滑动板3201和二号杆336另一端铰接,所述连接块334与三号直线导轨333滑动连接。所述二号杆336与固定座332铰接。
40.实际使用时,一号直线模组331驱动连接块334移动,使得一号杆335驱动二号杆336绕二号杆336与固定座332的铰接点转动,二号杆336带动三号杆337移动,三号杆337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滑动板3201沿一号直线导轨35运动。
41.上述设计中,通过设置连杆,利用直线模组驱动连杆运动进而带动旋转对齐组件32运动,能够利用安装架34内部的空间设置驱动组件33,有效的节约了转移机构3的空间。
42.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针管抱紧机构2包括设置在转移机构3另一侧的支架201、设置在支架201上且输出端向上设置的四号气缸203、固定设置在支架201上的若干二号直线轴承204、套设在二号直线轴承204内的导轴202、连接若干导轴202上端的五号板205、连接若干导轴202下端的六号板206以及设置在六号板206上的若干四号气缸夹爪207,所述支架201上还设置有与四号气缸夹爪207对应的抵接组件,所述抵接组件位于四号气缸夹爪207远离转移机构3一侧,所述抵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架201上且输出端朝向转移机构3一侧的六号气缸208、固定设置在六号气缸208输出端的方形板209、设置在方向板上与四号气缸夹爪207的夹持位一一对应的圆柱套210,所述圆柱套210内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靠近四号气缸夹爪207一侧设置有圆弧过渡导向槽2100。
43.需说明的是,位于转移机构3和针管抱紧组件之间设置有外部输送线,输送线将针管输送至支架201下方。
44.实际使用时,当输送线将针管输送至支架201下方后,四号气缸203驱动五号板205下移,使得导轴202沿二号直线轴承204下移,设置在六号板206上的四号气缸夹爪207下移并将针管夹取,随后四号气缸203复位,使得针管与针头对齐。随后六号气缸208驱动方形板209向转移机构3一侧运动,使得针管一端伸入圆柱套210内并与方形板209相抵。
45.上述设计中,通过设置抵接组件,能够对针管端部进行抵死,防止针头与针管组装时针管发生水平位移,导致针头与针管的组装失败。通过设置圆弧过渡导向槽2100能够便于针管伸入圆柱套210内。
46.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